时间:2024-05-20
【摘要】单纯的唱歌、听音乐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对音乐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学模式,如创设有效情景、精心设计、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字】情景创设;评价方式;有效聆聽;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231-02
【本文著录格式】聂燕.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北方音乐,2020,03(06):231-232.
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具体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提到: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效率,激发学生学生的视听感受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播放的音乐中去,就得引导他们身临其境,这时候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就得发挥作用。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欣赏课《狮王进行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狮王吼叫”庄严肃穆的主题,在音乐的引子部分就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一个安静而又紧张的森林情境,一边播放引子部分一边说:清晨的森林鸟语花香,小动物们也早早地起来了,可突然他们都奔向了一个地方,好像要去迎接一位神秘的人物?小猴子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树,抬着头四处张望,忽然它从树上掉了下来(音乐下行,可让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原来这位神秘的人物就要来到了,小熊鼓号队吹响了庄严肃穆的欢迎之歌。低年级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想象更热爱联想,留有说透但看不透的想象空间给他们,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不必用过多的引导性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样,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也会让学生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而感兴趣。
二、精心设计方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教师声情并茂地去示范、去表演,这也是音乐课的一大亮点之一。在音乐课堂中,如果一味地去听音频或视频的演唱和表演,它所呈现给学生的音乐艺术是间接的,是通过多种媒介载体传达的,就像电影大片如果在电脑上看就浪费了,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的音乐课中我也深有体会。
在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歌唱课《拔根芦柴花》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江苏扬州小调的韵味,我希望学生用扬州地方方言演唱歌曲,谁知学生的表现很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经过反思之后,我发现学生不敢唱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人用这种方言的方式演唱过,所以也从未感受过方言歌曲的“美”。因此,我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加入了教师方言范唱的环节,我惊奇地发现,学生的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眼神里透露着光芒,更有学生举手说:“老师,你是唱扬剧的嘛?”这些都说明他们被教师的示范演唱感染了,他们真的在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当然,教师的示范也得声情并茂,大胆演绎。
三、激励性评价,让音乐走进学生心里
“孩子是在夸奖声中长大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恰当的时机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兴趣。
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教师也能即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变化的状态,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人格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我们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引导他们保持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当学生在活动中有新发现、新创造时,我们可以给予一些物质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一朵小花,相信在学生的心里也会扬起信心的风帆。所以,适当的即时评价在课堂中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与协调的意识,学生对音乐及相关文化的理解、课堂表现力以及创造力也会有惊人的进步。
所以,在音乐课堂活动中,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我们都应该给与肯定与鼓励。我想这种肯定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必定是积极的,对今后学习音乐也有帮助。音乐课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没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之分,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自信、获得尊重。
激励性的评价是音乐课堂教学工作中不可替代的环节,当然,通过考评来了解老师的教学效果也是教学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评价对吸引学生喜爱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有效聆听,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通过聆听发展学生的音乐想像力、感受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描述、表达音乐的鉴赏能力。
(一)音乐情绪的聆听
聆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对音乐情绪的体验。掌握了正确的情绪,也就了解了音乐的整体形象,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出有价值的分析和评价。比如,在古筝独奏的曲目《丰收锣鼓》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聆听之前对学生提出问题:“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或是“听到音乐后,你的第一感受是怎样的”,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聆听。
(二)音乐节奏的聆听
如果说骨骼勾勒出了人的主要轮廓,那么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也是如此。例如欣赏课《瑶族舞曲》的鼓点聆听,可引导学生在鼓点出现的地方进行边聆听边拍打出鼓点。
(三)演唱方式或演奏乐器的聆听
演唱方式的聆听,要求教师在提出聆听要求前,对演唱方式的讲解要非常全面。如《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采用的就是领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在进行乐器聆听时,注重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聆听,必要的时候应在聆听音乐前,播放该乐器的基本音色,引导学生熟记乐器的音色。如小提琴独奏《爱的祝愿》。
五、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是是当今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把金钥匙。所以说,多媒体的辅助是教学中紧跟时代、也是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和感受音乐知识,会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如顿音记号、波音记号等,都可以选择多媒体的动画设置,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两个音乐记号,引导学生很直观领会到这两个记号的演唱特点;再比如《狮王进行曲》这一课中,我通过媒体的音、画让学生感受狮王在森林里巡查的情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还会通过课的不同风格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了解各民族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如《编花篮》《拔根芦柴花》这些民族性较强的歌曲,我会通过地方风景图片切换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各地文化、民俗、美景及一些地方方言和地方舞蹈。
图像、音响的结合是多媒体运用的独特特色,也是学生们喜爱和感兴趣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对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动机,也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具体形象地认识音乐情景、音乐形象、音乐知识等。
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有效聆听,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多样化的激励性评价,可持续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中获得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快乐感受和心灵触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