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19 世纪作曲家之一的舒伯特,由于毕生创作了大批的优异艺术作品而出名。说起他便会想到他那些驰名中外的艺术歌曲。可是需要我们了解的是,在舒伯特的一生中,他不光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创作了共21首的钢琴奏鸣曲,尽管这些作品同那些艺术歌曲一样足够优秀,但是它们还是常常被人们忽视。严格来说,舒伯特艺术作品秉承了德奥音乐的传统。本文重点研讨对象是舒伯特晚期三首钢琴奏鸣曲,笔者专注于剖析构造模式,分析了他怎样在德奥民间音乐中的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加入德奥民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情感,且努力使两者结合为一种格调,从而达到德奥音乐的特点。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形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025-01
【本文著录格式】吕木子.浅析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德奥民间音乐特点——以晚期三首为例[J].北方音乐,2020,02(04):25,27.
一、全面整体角度分析
从“章节数量”来说,晚期作品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它们都是四个乐章的。大家所了解的古典奏鸣曲用到的是2到4个乐章;可是舒伯特是一个为了实现曲式连续性的德奥民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打破常规地将其和奏鸣曲结合成一体。从“章序”上来说,始终处于第二位的慢板樂章,这可以说是古典的。接着为谐谑曲或者小步舞曲乐章这两种,从这里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将慢板置于其他乐章前的一种极具格调的做法第四乐章,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和《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从曲式类型上来说,晚期三首作品竟然大体满足古典套曲的要求。
二、体裁类型分析
从体裁类型上来说,满足其要求的只有第三乐章,就如同在古典组曲中加入了“小步舞”了一般,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它在古典套曲中遗留下的痕迹。使用最多的便是小步舞曲和谐谑曲;和它相比,浪漫风格格调远不止这两种。舒伯特将“谐谑”和“小步舞曲”在晚期作品中充分运用,还标识了表情术语和速度。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维也纳曾经盛行的民间舞曲的风格也在舒伯特保留第三乐章功能与形式的条件下有所借鉴,这让就使体裁间的差别很大程度地缩减了。从一个角度来看,与17、18世纪恬静优雅的宫廷小步舞曲相比,明显舒伯特小步舞曲与民间舞曲更相似;在又一角度来看,谐谑曲部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舒伯特第三乐章,不但素材多、语言纯朴,而且在解决速度方面还有着特别的非单一性。《A大调奏鸣曲》谐谑曲乐章中部他运行了较缓的速度,在保持性格统一的条件下形成了“快、慢、快”的比较。
三、调性和速度分析
在调性和速度上来看,调性和速度的转换在古典套曲乐章里是一致的。例如:除去第二乐章,其他乐章全是主调和快板,第二乐章调性就全是从属调,其速度全是慢板,这就是“速度”和“调性”间的三部性关系一致的原因所在。为粉碎它的三部一致性,使速度和调性不同步进展,很多浪漫派作曲家将慢乐章加在谐谑曲后面。
四、贯穿主题方面分析
在贯穿主题方面来看。一位音乐家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曾经说过,主题贯穿的手法是非常常见的,局限于“乐章内部”的只存在于古典奏鸣曲中。相比古典乐派手法,为了达到美学与德奥民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表现相同的目的,浪漫派作曲家们常常会作不同乐章同样主题的贯穿方法。其实在1822年的《流浪者幻想曲》中,舒伯特就已经采用了变形贯穿的方法,然而在最后三首作品中却找不到这种变形贯穿手法,最后还是采用了原有的。
总而言之,从全面整体的角度上来,最终还是选择了传承德奥民间音乐中的古典主义。
五、器乐旋律声乐化
舒伯特其实是一位德奥民间音乐的浪漫主义者,所以于他来说,最要紧的是让他能够充分表现自我。这类人普遍说其创作特征为在说明客观事实上的基础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充分表明了他们对理想世界的狂热追求,多用绮丽的构想、夸大的手法和激情豪迈的语言来营造形象。
以“器乐旋律声乐化”的解决形式衬托他对旋律表现力的重视,以“琴声”作“人声”,完美地诠释了德奥民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情感。从舒伯特的作品中都能看出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旋律作曲家之一,每一种情感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作品中。正因如此,其器乐旋律都一向带有歌曲性,比如“可歌性”比如“能唱性”。
《?B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和《A大调奏鸣曲》第四乐章的主部主题,都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当中有和歌曲作品旋律非常相像的地方。例如上图,可以看出其中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性格。同样的,从他的一些作品中如《冬之旅》中的《菩提树》中段旋律也可以看出和这首奏鸣曲中具有悲剧性的行板乐章相像。
确实如此,这种歌曲性的器乐旋律,满足了古典乐派的处理原则,一般用于慢乐章或是快板乐章副主题。和这点对比,舒伯特在这基础上还进行了巩固,既能满足古典乐派的原则,还能够保证歌曲性旋律的完美。这说明他的艺术歌曲创作影响了他的器乐创作,更说明了这是器乐与声乐交融合的一种景象。总而言之,说德奥民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在早期就有了辨别德奥民间音乐中的古典主义格调的详细标记。
参考文献
[1]沈凌子.舒伯特《?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的创作风格分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
[2]郭丽娟.舒伯特《?B大调钢琴奏鸣曲》OP960的创作特征与演绎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8.
[3]唐慧君.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曲式研究-以三个时期各三首作品为例[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0.
[4]颜咏.舒伯特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7.
[5]王岚.德奥民间音乐中的古典主义形式与德奥民间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情感的复合体——舒伯特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1).
作者简介:吕木子,自幼学习钢琴,18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韩国长老会神学大学,拜师于韩国管风琴协会会长朴素仁教授,正式接受系统的管风琴教育。12年以同届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并保送读研。留韩期间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级演出并且受世界顶级管风琴制造厂商CASAVANT的邀请远赴加拿大交流学习。15年在家乡哈尔滨首架管风琴落成后举办了第一场管风琴演奏会后被录入了哈尔滨市人才库。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17年考入美国北德大学音乐学院攻读演奏博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