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

时间:2024-05-20

张克东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美声唱法传入国内后,给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带来了一定启发。这种唱法不但转变了我国在声乐教学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还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针对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分析

(一)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

在《乐府传声》中曾经提到,凡是歌曲都应该以清朗为主,要让人知道唱的是什么曲子,并且要吐字响亮。这就说明,演唱民族声乐艺术的关键就是要注重咬字与吐字,这也代表了我国民间传统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准则。从总体上看,古代有不少著作都完善地归纳了声乐艺术在演唱发展过程中所需遵守的一系列规则。但其多数还是偏重于对情感的表达以及对声乐技巧的运用,而缺乏针对声乐艺术理论的相关阐述。

(二)我国声乐理论的借鉴

随着后来我国声乐教学的系统化开展,关于声乐的理论研究也步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到21世纪初期,国内的声乐理论研究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在声乐理论探索的各个领域中都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其理论研究的范围更加宽泛,相关课题也越来越丰富和精细。而几乎所有的声乐理论研究,都是伴随对美声学派的理论研究而逐步发展的。在西方美声研究体系中,也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声乐教学理念。新的课题不断涌现出来,给声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借鉴与融合的实践方法

(一)对咬字技术的借鉴与融合

此前,源自意大利的西洋唱法被运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时常会出现咬字不清、发音不畅等问题。而把美声唱法使用到民族声乐教学中后,其咬字技术获得了显著提升,并且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说到咬字技术,有专家表示,字的种类包含了宽、窄、圆、尖等,而在此之中,发音通道不会对宽音和窄音产生影响,只需把发音维持在后通道即可。在咬字的时候,动作要尽可能小、巧,如此才能顺利地唱完歌曲。把这一技巧和我国传统的咬字技巧及风格妥善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确保咬字准确且自然,从而把民族声乐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

(二)对真假声混唱的借鉴与融合

民族声乐教学在借鉴美声唱法时,需要多加考量,不能随意运用。比如,要综合考虑到歌曲的演唱难度、表演者的个人风格、舞台整体氛围等。在美声唱法中,真假声混唱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对此进行借鉴与融合时,就必须全面考虑到这一技巧的主要特征以及确定对演唱者的要求等。运用该技巧进行演唱,需要表演者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其声音一定要浑厚有力,要能够顺畅自如地发出气息,并且声音还要圆润、敞亮,要确保宽松与丰满并存。因此可以说,美声唱法中的真假声混唱对于表演者的音域、音量、音质等都有较高要求。和其余唱法相比较,这一唱法是美声唱法中最为特别的地方,其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需要表演者依照音高的比例把真声和假声糅合起来,然后进行搭配运用。这一方法能够把所有的共鸣腔都激发起来,从而加强共鸣效果。因此,在对这一技巧进行借鉴与融合时,需要关注到这种唱法的适用性,并结合表演者自身的风格、技能等,调节好现场气氛。

(三)对共鸣技术的借鉴与融合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经常会使用到空腔共鸣这一技术,其主要特征就是十分重视局部共鸣。在进行现代民族声乐教学时,对美声唱法中混合共鸣这一技术的借鉴与融合比较多见。表演者在运用这一技巧时,会充分协调并利用自己的各种共鸣腔体,如胸腔、口腔、头腔等,对即将发出的声音进行音色加工,以此强化声音的圆润程度。这项技术可以较好地呈现出真假音切换的效果,并且使用起来也较为顺畅。例如《中国大舞台》或是《沁园春·雪》之类的曲子,在具体演唱的时候,表演者经常会采用混合共鸣这一方法,以此将曲目的恢弘气势以及深刻内涵展现在受众面前。

(四)对歌唱器官生理构造理论的借鉴与融合

民族声乐教学在总体发展历程中,向来不重视对歌唱器官生理构造的研究,从民族声乐理论的各种著作中可以看出,其内容涉及咬字技术、气息等多个方面,但唯独缺乏对于歌唱器官生理结构的探究。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国的文化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但在美声唱法当中,其对于各个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特点以及功能等都展开了详尽的阐述。不仅介绍了器官的名称、功能等,还针对其协调发声的方法进行了完善的说明。比如:歌唱发声会使用到哪些器官?每一个发声器官都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由此可见,表演者在演唱不同的歌曲时,或是在学习新的演唱技巧时,都需要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发声器官,并遵从器官本身的运用特点及规律,经由适当的转换与不同唱法的借鉴将其相互融合,进而优化演唱效果。

三、结束语

近年来,社会群众对于民族声乐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且各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民族声乐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而民族声乐实际上是在传承并弘扬我国传统演唱技巧的前提下,借鉴并融合西方美声唱法,以此加强表演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这一点,对美声唱法进行科学的借鉴与融合。

[1]吴蕾.浅析民族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借鉴[J].音乐时空,2016(04):122-123.

[2]鲍雯羚.试论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新课程(下),2011(12):115.

[3]张海强.微探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206.

[4]张建华.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