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土家族围鼓

时间:2024-05-20

苏 伟

(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湘西 416000)

围鼓又称“打家业”“大家伙”“打点子”“打路牌子”。传统土家族围鼓所使用的乐器为5件:大锣(又称土锣,田锣),小锣(又称勾锣,马骡),头钹,二钹和小鼓。在特定的场合可以加入一或二杆锁啦。围鼓以鼓为核心,所有的乐器通过鼓所发出的鼓眼(鼓手所演奏,每一个曲牌有其特定的动作)进行整个曲牌的演奏和交替,鼓手通过鼓眼和情绪上的变化指挥整个乐队的演奏,土家族围鼓主要运用于当地的各种红白喜事之中,根据场合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曲牌,主要的演出类别分两种:文调子和武调子(又称文戏和武戏﹑文牌子和武牌子)。张家界市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所整理收集的现存围鼓曲牌大概有200多个。围鼓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土家族地区仍然是人们开门迎客,婚丧嫁娶,欢庆同乐的重要手段。

一、围鼓的起源

张家界土家族,沿武陵山脉和澧水而居,这里山高林密,大河横纵,交通闭塞,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不仅要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生存,还要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文化是指导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生息的信息体系。每一种特定的文化或者文化符号的产生必然离不开历史的经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流和影响。围鼓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土家族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在狩猎采摘时期,人们为了驱赶野兽,打猎,伐木等,用木棍,石块敲打树桩,岩壁,进而编出了一些“音响词”,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劳作中,土家族先民用自己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将一些顺口的,节奏感,韵律感强的“音响词”进行编配和整理,运用到丰收庆祝,传统节日,红白喜事,家业落成,生辰寿诞之中,用家中的锅碗瓢盆进行敲打,这种敲打形式便是围鼓的雏形。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打击的内容和形式也进一步改变,与汉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当代的围鼓。据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围鼓师傅毛新恒介绍:“围鼓的发明是上八仙,从唐朝开始,唐王游天宫,当时的皇帝李世民,发现八仙在敲打围鼓,便学习后将它传至人间,打鼓的叫钟离权,他是八仙之一。”在《土家族简史》中记载:“早在公元200年左右,打围鼓是由现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和湖北鹤峰,松滋等地传入五峰。”常德和鹤峰等地与当时汉文化的中心地带毗邻,也是是汉文化与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碰撞的地带,由此可见,围鼓是汉文化打击乐与土家族地区打击乐的结合。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的发展,围鼓已经完全被土家族人民接受,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成为了土家族人民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二、艺术形态

(一)曲牌

围鼓分两种大的曲牌——武牌字和文牌子,武牌子热烈活泼,情绪激烈,节奏和速度较快,表演内容丰富,表现力较强,多为坐坛(坐在家中)时演奏。文牌子相对安静,文雅,节奏舒缓,多为行坛(路上)时演奏。

围鼓采用曲牌连缀体,即若干个独立的曲牌组合形成一首套取。现存的围鼓曲调有200多首。有要是描写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和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声音,有表现了土家族人生家畜兴旺的《燕拍翅》《蛤蟆吐泡》《鸡婆下蛋》《水里鱼》等。有描写对大自然崇拜的《青狮尾》《黄龙滚》《白虎下山》《龙摆尾》等,有描写风光无限的《美丽景》《江上水》《浪淘沙》《望家乡》等,还有描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表达的《族里井》《千秋步》《四进门》《两头忙》《万事发》等。

(二)鼓眼

鼓眼又称“点子”,打围鼓又称“打点子”。鼓是围鼓中的核心和灵魂,每一首曲牌都有对应的一个特定的动作或者特定的节奏,所以一个围鼓班子正常的运转和演奏离不开鼓,鼓发什么眼,乐队就演奏什么曲牌。曲牌与曲牌之间的交替穿插,是鼓通过发鼓眼来完成,使得曲牌之间环环相扣,演奏出精彩的乐。

(三)节奏节拍和速度

围鼓的整体节拍多采用2/4拍子,4/4拍子,中间偶尔穿插有3/4拍子。多为快节奏,节奏速度一般在80—120之间。围鼓词的记谱没有具体的节奏型,在一首曲牌中只是通过强行记忆,念熟了围鼓口诀,学会每一个地方怎么打。围鼓的基本节奏比较规整,附点和切分较少出现。

(四)演奏技法

围鼓的主要表演乐器是鼓和双钹,鼓的发眼,鼓丰富多彩的节奏,双钹的交错击打,强弱交替,长短交替,加上表演者精彩的表演。围鼓的基本的打法是:鼓发眼,按照鼓经敲打相应的节奏,大锣见“光”就打,一般出现在强拍上,小锣则插空打,一般打弱拍上,双钹头钹和二钹交替出现,打法紧密,二钹一般打在一拍中的后半拍,所以对于演奏者要求比较高。如很多围鼓老师傅所言:“围鼓的打法就是,鼓发眼,大锣引,小锣更紧,双钹挤。”

三、围鼓的文化内涵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生态环境决定文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理环境和经济模式无疑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前提。土家族聚集地维护湘﹑鄂﹑渝﹑黔三省一市的交界地带,这里有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人们日常生活除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产劳作外,整日面对的就是高山丛林,小桥流水和鸡鸣狗吠。地理位置的偏僻,交通不便,土家族文化经济远远落后于汉族,但是土家族并不一个保守,故步自封的民族,正如前面所陈述,围鼓是汉文化与土家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土家族人民开放,热情,敢于接受新鲜的事物,经过千年的历练和沉淀,形成了土家族人民坚韧不拔,积极向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而土家族围鼓正是反应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符号,锣鼓声响,人们从锣鼓声中感受它雄浑的力量,振奋人心!不管是在田间劳作,还是艺术表现,都体现了土家人热情直爽,奋勇向前,开放豁达的民族性格。

(二)娱人敬神

土家族先民尚巫,认为万物有灵,具有极强的祖先崇拜,崇拜大二三神和白虎神。由于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生产技术落后,科学认知匮乏,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的认识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所以,在祭祀神灵,祈祷求福的过程中会有浓郁的巫文化色彩,而原始的打击乐(围鼓的雏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土家族人祭祀祖先神灵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围鼓作为土家族根深蒂固的艺术形式,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毛新恒师傅介绍:“白事期间,主家请了围鼓队,在法师开坛之前,必须要先打一次武牌子《大鸡头》起来祭拜亡者,请八仙列位。再由法师开坛做法。超度亡人,一般只在上山前一天打。白事的主角是法师,送亡人上山,打行坛(文牌子),送走亡者。” 在黄滔的《土家族民俗与围鼓经乐》中这样描写到:“围鼓乐是以鼓为主的鼓,锣,钹等组成。凡遇到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元宵节,不分昼夜,锣鼓声声,摆手舞活动就就行了,现在的摆手舞又作欢庆节日的文化活动表演形式出现,在鼓乐中,男女相携,翩趾进退。”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节日祭祀,从形式上说,围鼓都是制造热闹气氛的主角,她是土家族人自己创造的特有艺术形态,与各种活动融合在一起,而这些活动有由于有了围鼓的加入更显得丰富,热闹,也更能吸引群众,在不断的融合中,才使得土家族围鼓会时代相传,保持着不灭的生命力,才有人们能够为其赋予特殊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被人们赋予的特殊意义,那么围鼓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最终只能走向消亡,所以,在土家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这些特殊的意义成为人们不可缺失的重要精神文化。

[1]许文涛.土家族婚丧仪式中打击乐的音乐特征及文化含义[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8.

[2]王治军.土家族农村小学“围鼓”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4.

[3]李开沛.土家族打溜子的传承与变迁研究[J].中国音乐,2010,(02).

[4]熊晓辉.清代改土归流时期汉文化对土家族音乐活动的影响[J].音乐探索,2011,(04).

[5]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

[6]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