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创作艺术特征探究

时间:2024-05-20

覃冬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00)

引言

在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上,民族声乐源远流长,既汲取了民间音乐精华,又汇入了种种新奇元素。正如声乐教育大家金铁霖所指,“中华民间音乐是民族声乐教育的基础”。徐沛东作为特殊年代成长的作曲家,将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改革开放时代旋律创造性结合在一起,配以自身督导的见解与艺术处理,传扬了积极向上﹑热爱民族﹑追求幸福的精神思想。

一、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背景

在中国当代乐坛上,徐沛东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及音乐才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所创造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徐沛东就开始了大量不同题材﹑风格的声乐作品创作,涵括了美声﹑民族﹑通俗歌曲近千首,代表作品有《爱我中华》《梅花引》《黄河渔娘》等。正是因为如此,更加坚定了徐沛东在我国乐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徐沛东的成长历程,他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儿时就展现出了天赋异凛的音乐才能,同时他自己也表示对音乐的喜爱可追溯到童年时代。大海可以说是徐沛东最为亲近的事物之一,在其音乐作品中始终洋溢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发挥着重要的音乐启蒙作用。此后,徐沛东坎坷的经历,在军队生活中历练出的刚毅品质,为其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多元文化生态背景下,徐沛东在取得的成就面前不骄不躁,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创作了一大批新时期广为传唱的作品,如《辣妹子》《大地飞歌》等,时代气息浓郁。

二、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的细节解读

纵观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整体,其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传统风韵,独特的民间音调﹑民族风味融入,使得其作品创作艺术特征鲜明,并在各组成要素中展现得淋淋尽致。作者基于对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的了解,就其题材﹑歌词﹑旋律等因素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解读。

(一)题材

在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其题材构成展现出了十分巨大的张力,包括军事题材﹑历史题材等等,涉及范围甚广,包容性很强。不同的题材构成,孕育着不同的情思,因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满足了受众的不同精神需求。例如,《踏歌起舞》描画出了一幅热闹幸福的场面,在阵阵音响中让人感到欢腾喜悦;《爱我中华》以铿锵有力的音符为主调,迸发出了饱满激情,表达了中华人民对祖国的热爱﹑自豪之情;《大地飞歌》以欢快的曲调传递了对这片热土的挚爱。总体来看,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伴奏旋律中自带一股清流,洗礼着人们的心灵,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其产生的冲击力令人精神振奋,所体现出的音乐艺术魅力无以伦比。

(二)歌词

徐沛东是一个严谨的人,对歌词要求十分严格﹑认真,辅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才成就了如今的音乐领域地位。从某种维度上讲,徐沛东对歌词的要求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例如,在《天蓝蓝》的创作之初,有一句歌词“我们唱文山人”,徐沛东在细细斟酌之后认为,如此的文字可能文山人不喜欢,同时外面人也会附带一些排斥心理,要表达出天下人对爱的祝福才会显得大气。另外,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还十分注重歌词对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塑造与表达,浓郁的艺术气息展露无遗。“一枝梅花踏雪来,悬崖上独自开。”形象地刻画出了梅花所代表的精神品质,诗情画意循序到来,其中蕴藏的美感令人沉醉。严谨而不失美感的歌词表达,铸成了徐沛东一首首精致的音乐作品。

(三)旋律

受成长经历的影响,徐沛东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旋律创作中,既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又渗透着丝丝西方作曲技法,因而广受中外各界人士好评。例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借鉴了中华戏曲的音调精髓。细细品味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其中民族化的感受尤其强烈,但同时又不失地道韵味。正是缘于徐沛东善于集各家所长,总能从各种元素中吸收养分,如和声﹑音调﹑编配等,他的民族声乐作品旋律清晰﹑顺畅﹑抒情,尤其是在结合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总能带给人一抹新意。此外,完美的旋律不仅仅能够带给人听觉盛宴,还精准地传达着作品中的精神情感与内涵。而徐沛东正是紧紧抓住了音乐创作的要点,善于通过丰富的音乐语言创作饱含激情的旋律,深深表达了对生活﹑祖国﹑人民的热爱。

三、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艺术特征

徐沛东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无数,种类各异,但基于他特殊的成长经历﹑知识构成﹑音乐认知等影响,展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即民族性和时代性。本节基于上述分析,重点就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究与阐述。

(一)民族性

民族声乐的最基本特性是民族性鲜明,这也是其生存的根本。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不断向民间音乐吸收养分和灵感,加以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系统整理与研究,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展现了宽容﹑创新的美学观念。在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中,总会融入一些民族语言或韵味,他善于从各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极富中华民族气派,奠定了其广泛的受众基础。在徐沛东看来,声乐作品创作的根基是民族性,其特殊的韵味是音乐的主基调,这在《黄河渔娘》《爱我中华》《天蓝蓝》等作品中多有体现。细细品味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不难得知,他在最初的创作中就十分注重对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理解和运用,直至融会贯通,鲜明的民族特征显现。

(二)时代性

音乐作为精神文化的承载方式之一,随着社会发展更迭,始终与时代相连。多元文化生态背景下,声乐作品创作逐步显现出了与时代相融的特质,创新元素的汇入,使得时代气息浓郁。纵观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无论是主题定格还是曲调﹑曲式的选择,都处处散发着时代气息,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其研究价值毋庸置疑。徐沛东有着十分坚毅的精神品质,刻骨钻研﹑不断创新,为了寻找更多的创作素材,他时常到各地去采风,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生活﹑感悟生活。基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创作,使得徐沛东的民族声乐作品深受喜爱。此外,徐沛东还善于打破常规,不断寻求传统创作题材上的突破,表达着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深刻认知与情感,汇聚以新鲜的音乐元素,构成了艺术性﹑时代性很强的民族声乐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徐沛东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展现出了十分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艺术特征,拥有厚重的精神内涵,为世人所传唱。在未来我国音乐发展道路上,徐沛东作为民族声乐作品创作大家的存在,其创作历程及经验值得探究﹑借鉴,应深入解读其艺术特征,结合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进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传唱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1]贺美智.徐沛东声乐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演唱研究——以《大森林的早晨》、《黄河渔娘》、《曙色》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33(02):111-113.

[2]吴威.徐沛东创作歌曲的民族性和时代性[J].音乐创作,2017(09):97-98.

[3]郭卫东.徐沛东音乐创作艺术特征探析[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4):90-93.

[4]黎一飞.探析徐沛东音乐作品中民族情感的表现[J].音乐创作,2016(07):107-1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