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谢若莲
【摘要】艺术领域的发展,与我国未来在艺术领域的实力提升有着密切的关联。近些年我国艺术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钢琴教学中,想要把一首曲目的情感更好表达出来,唯有演奏者全身心融入曲目的情感才能做到。因此后续将针对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展开探讨,并提出具有实效性的情感调动方式,为演奏提供建议。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因素;分析与调控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钢琴是广受艺术领域及社会大众欢迎的西方古典乐器,其音色是十分优雅且多变的,借助演奏者的揣摩与演绎,既可以展现出温和柔婉的意境,也能塑造出磅礴千军的气势,但这些情感的表达都取决于演奏者对于演奏心理的把控。因此本文将对当前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掌控情绪的建议。
一、鋼琴演奏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演奏心理,主要是指演奏者在整个演奏过程中的情绪揣摩与把控,其对乐曲演奏的整体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钢琴演奏亦不例外。每首钢琴乐曲都有不同的感情基调,演奏者心理掌控能力强,能够融入乐曲情绪,演奏自然会流畅。但如果演奏者无法精准把控乐曲情感,演奏过程则会显得生硬,进而影响听众的感受,让听众觉得无法融入情绪。综上所述,这便是钢琴演奏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所在。当前许多演奏者与教育者在声乐探索过程中,都专注于技术的磨炼,但对于心理的把控则并不重视,这是作为音乐艺术家来说不可侵犯的禁忌。无论是钢琴的演奏,还是其他乐器的演奏,意图都在体现情感,所以在乐曲情感都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情况下,任何演奏过程都是徒劳的,只是一个无意义的过程。所以要确保演奏过程的成功,首先要对乐曲中心理要素进行把控、揣摩及演绎。将自己的情绪与乐曲同步,并将这种情绪丝丝入扣地在演奏过程中细致表达出来。这样才是一次成功的演奏,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感同身受[1]。
二、当前钢琴演奏者心理把控问题分析
(一)过于注重技术,忽略心理体验
技术对于音乐演奏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外界评价一名演奏者演奏是否成功的必要因素。也正因如此,许多钢琴演奏者在学习练习过程当中都更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关注的是音准、节奏等技术要素,但对于心理要素的掌控却并不重视,进而往往会导致乐曲情感的表达不准确,这是对演奏技巧提升阻碍最大的因素。会使整个演奏过程的基调产生变化,也会影响听众的感受。
(二)缺乏同位心理,导致无法融入乐曲情感
演奏者自身的体会在演奏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但这样的情绪并不是仅仅依靠演奏者自身得出的,而是依靠体会乐曲创作者的情感而得出的,揣摩的次数越多,情感的融入就更深。进而逐渐达成与乐曲创作者思想的同步,使自身的感受与创作者的感受融合一体,才能使乐曲情感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但许多演奏者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这是对演奏者阻碍最大的问题。
(三)未养成融情于曲的表达习惯,无法尽快掌握乐曲情感基调
就如同感性的人看待外界事物都更容易带入自身,演奏者要确切理解乐曲情感基调,把控演奏时的心理,就要先学会感性表达,在平日养成以演奏表达情感的习惯,才能自然而然养成在演奏过程中融入情感,表达情感的习惯,这是心理把控的要点所在,如果演奏者缺乏了解,是无法真正将情感准确表达出来的[2]。
三、钢琴演奏者心理把控要点
(一)兼顾技术与情感,确保心理基础的建立
在一首乐曲的演绎过程中,心理把控是质量保证,只有对乐曲情感主旨有准确把握,才能让表达过程更加顺畅。所以演奏者不应当再将自身局限于强化技术的目标之下。无论是平日或是在要演奏一首新曲目时,都要先通过鉴赏分析,更准确地把握乐曲情感。例如《水边的阿狄丽娜》这首世界名曲,情感表达便是十分明确的。这首曲目的背景故事与希腊神话有关。希腊神话当中,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古时候的塞浦路斯国王,名为皮格马利翁。这位国王雕塑出了一位美丽而优雅的少女,在少女像完成之后,国王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迷恋上了这座雕像少女。他痴情地向众神祈祷,盼望着自己这份真挚感情能够得到回应。最终爱神阿佛洛狄忒被这位国王的执着所感动,终于赐予了这名雕塑少女生命。从此这位痴情而执着的国王便与美丽的少女长相厮守,度过了幸福的时光,这位少女便是阿狄丽娜。而《水边的阿迪丽娜》这首乐曲也准确地将背景故事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学生结合对乐曲的鉴赏以及对背景故事的了解,自然能更好地把控情感。
(二)养成同理心,确保感情融合
每首乐曲的创作过程,都融入了创作者的心血,有些甚至倾注了创作者一生的精力。所以与创作者的同位思考,理解创作者的心理变动与表达意图,是演奏者对原作者的基本尊重。但同位思考也并不代表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而是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创作者的思想融合一体,才能确保自身与创作者两个人的灵魂融为一体,并将这种融合体现在演奏过程当中。例如在思考贝多芬名曲《月光曲》的过程中,根据乐曲实际背景,去思考乐曲情感,便很容易了解贝多芬的感受。这首歌是贝多芬在见到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出现的灵感,风将蜡烛吹灭了,月光映在这对贫瘠的兄妹身上,但从食不果腹的女孩弹出的琴声可以看出,她的精神世界从未贫瘠,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演奏者想想此情此景,也必定能够体会贝多芬当时的感受。
(三)养成寄情习惯,确保尽快融入情境
感性的人自然会有更感性的表达习惯,在演绎过程中,也会全情投入,钢琴演奏者的情感深化也是如此。如果演奏者平时便有寄情于演奏的习惯,那么在把控乐曲心理变动时也会更加准确,因为懂得怎样的节奏是要表达怎样的情绪。与其说是演奏者的感性,不如说艺术本就是感性的存在。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奏者也应当逐渐养成以曲寄情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后续在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達更为顺畅,这是情感表达的练习[3]。
四、结语
心理把控便是情感揣摩,作为钢琴演奏者,必须重视对钢琴乐曲的情感揣摩与表达,并不断突破固定思维,去体会每首歌曲的不同情感。这样可以养成与创作者同心思考的思维,养成以乐曲表达情感的习惯,能调动听众情绪,让演奏过程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徐晓银.影响钢琴演奏表现力的心理因素及其调节艺术[J].艺术教育,2012(06):80-81.
[2]付琦琦.谈影响钢琴演奏的几个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J].艺术教育,2010(11):102-103.
[3]李立.技巧音乐心理——浅析影响钢琴演奏完整性的主要因素[J].艺术研究,2004(04):5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