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柏志华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美育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05)
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策略分析
柏志华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美育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受到诸多阻碍,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何实现高校舞蹈教育对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校舞蹈教育;民间舞蹈艺术;传承策略
近年来,民间舞蹈艺术面临尴尬的发展境地,必须要积极探索全新的发展之路,对其进行再创作,以此实现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和传承。民间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将其应用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可以开发与完善舞蹈教育课程资源,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加快高校舞蹈教育的变革创新,实现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
现阶段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具体可从两点进行分析:第一点是民间舞蹈教育在舞蹈教育中的地位不高。我国高校教育对舞蹈教育不够重视,普通高校开设的舞蹈课程基本分为三类:①欣赏类课程:有些高校在舞蹈课程中缺乏完整统一的教学大纲,舞蹈教学在整体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较低;②舞蹈基训和基本乐理:普通高校都设置了这类选修课,普及程度较高;③舞蹈作品选学:高校师资力量的不同会制约其规模的大小。第二点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舞蹈教育相脱离。舞蹈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当前高校的舞蹈教育没有与这些学科相联系,致使学生无法很好地学习舞蹈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过于注重舞蹈自身的实践,无法理解舞蹈所蕴含的人文地理文化,造成人文科学教育和舞蹈教育的脱节。
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保护地方民间舞蹈艺术。民间舞蹈艺术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发展和传承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文化受国外文化的影响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历史积淀与民间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承,甚至使其处于衰败的状态。这就需要高校舞蹈教育承担起传承民间舞蹈艺术的职责,利用教育改革的契机来开发利用民间舞蹈艺术资源,以此丰富舞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发展和延续民间舞蹈艺术。
其次,有利于加快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步伐。20世纪初期,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处于改革发展的初级时期,由传统的教育方式过渡到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以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为主,没有高度重视与认同本土的资源文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高校舞蹈教育逐步与民间舞动艺术相结合,成为学者和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对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以及民间舞蹈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地区发展差异相对较大,加上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重点逐渐转为树立民间舞蹈艺术知识传承的意识层面,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舞蹈教育对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
(一)树立民族文化观念
民间舞蹈是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丰富独特的艺术形式,需要积极承担起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责任,实现民间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目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与青睐的舞蹈作品都带有民族风格烙印。民间舞蹈是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校舞蹈教育活动中,必须要树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自觉承担民族责任意识,主动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二)将课堂和民间舞蹈相结合
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不能只借助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将舞蹈教育课堂适当延伸到民间,使民间的艺术家们走进舞蹈课堂,用自身独特的艺术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功底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兴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艺术特色,实现地方艺术特色和高校舞蹈教育的完美结合。当然地方高校必须要对当地民间艺人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和积极开发,加强与民间艺术家的沟通,对地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更好地实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为例,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陕北秧歌,将地域优势加以充分发挥,并参加大型文艺演出,如《五月的鲜花》等,这样学生学习元素组合的同时,积极参与舞蹈表演,达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传统的舞蹈教育多是以教学大纲为主,而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这种方式不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通常人性化课程的设置可以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高校要想使学生更好地传承民间舞蹈艺术,在舞蹈教育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民间舞蹈教材,将民间舞蹈艺术的特色与魅力进行充分展现,进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目前有些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忽视民间舞蹈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吸收舞蹈精髓,这就需要合理设置课程,将理论知识的理解纳入到技能学习中,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
(四)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一,即兴创作法。即兴创作是民间舞蹈的重要特征,将其运用到高校舞蹈教育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真正掌握民间舞蹈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导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实现民间舞蹈的丰富与发展。第二,感性教学法。舞蹈的本质就是抒发和表达情感,但是有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过于强调技巧的传授,学生没有毅力和兴趣学习稍有难度的技巧。因此教师可以舞蹈精神层面为着力点,鼓励学生了解作品的生活习俗与时代背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情感,使学生始终带着极大的动力学习民间舞蹈。第三,组合教学法。该方法实施过程包括元素、组合、动作、片段等,具有灵活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可以有机结合以往所学的各种步伐、动作、体态等,形成自身独特的感悟,或者是结合教学要求来合理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的最终效果。
民间舞蹈艺术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将其应用于高校舞蹈教育中,必须要树立民族文化观念,将课堂和民间舞蹈相结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民间舞蹈艺术与现代舞蹈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化利用民间舞蹈资源,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间舞蹈艺术,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曾焯.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J].大舞台,2013(06):170-171.
[2]张涛.高校舞蹈教育对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陕西省为例[J].艺术研究,2015(01):118-119.
J722
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