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郑惠梨 曲 宁(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实证研究
郑惠梨 曲 宁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本文运用实验法和测量法,通过四次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节奏活动分别针对四项幼儿音乐节奏感能力指标对幼儿园中班6位孩子分别进行前后对比测试及评分,研究其对幼儿节奏感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经过四次音乐节奏活动后,幼儿们的音乐节奏感水平有明显的提升,幼儿们的创造力和反应能力等也有所增强。奥尔夫教学法的教育具有原本性,民族性,即兴性,实践性的特点,运用其对年龄段在5岁附近的幼儿进行适当的音乐培养和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
奥尔夫;幼儿;节奏感
音乐教育作为人类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以及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在1981年10月,我国教育部制定和发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也加入了对音乐教育的强调,该草案要求音乐教育需能够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提升幼儿的音乐素质[2]。诚然音乐的灵魂是节奏,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节奏感有助于幼儿在运动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节奏感的培养是幼儿早期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份,其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其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并且幼儿们大多数都是模仿现成的音乐艺术作品进行“复读机式”的演唱,即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很被动,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不利于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3],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具有原本性,民族性,即兴性,实践性的特性[1],在教学中强调节奏第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验音乐,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跟随音乐律动,演唱,打节奏的过程当中就培养了儿童的反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创造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同时摆脱了传统死板的音乐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4]。
(一)被试基本情况
选取幼儿园中班的孩子6人,二男四女,均为正常儿童,年龄均在五岁半到六岁之间,其中有两个女孩在学钢琴,性格比较文静,另两个女孩无音乐基础,但是她们爱唱歌和表演,至于两位男孩,他们都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唱TF 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并且热爱跳舞。
(二)研究工具
1.量表。选取赣南师范学院王蕾设计的《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与教育评价》表,评估人为第三方人员。量表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10分,1-3分为较差水平,4-7分为正常水平,8-10分为很好水平。
①对节奏与速度的听辨(10分)。教师用鼓敲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听辨并指出这两种节奏型是相同或是不同。
②掌握歌曲节奏与速度的能力(10分)。教幼儿唱歌曲,检验幼儿能否唱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及演唱速度是否一致。
③幼儿合着节拍、节奏拍手的能力(10分)。教幼儿唱歌曲,要求幼儿,按节拍拍手,即均匀地每小节拍手两下;让幼儿按节奏拍手,即按着歌词和旋律节奏的疏密一字一拍手。
2.奥尔夫乐器。多媒体设备,铃鼓,镲,串铃,小沙锤等乐器
(三)治疗目标
1.长期目标G。G1:提高节奏听辨能力。G2:提高掌握歌曲节奏与速度的能力。G3:提高节奏感受能力。
2.短期目标O。O1:第二次治疗活动在节奏听辨训练中,能正确拍出节奏型至少三次。O2:第三次治疗活动中,能按节奏边歌唱边拍手或敲打乐器,至少两次。O3:在第三次活动结束前,能自主按照节奏型朗诵。
(四)研究过程
本研究于2016年3月4日到4月25日在幼儿早教机构的音乐活动室内进行,每周一次音乐活动,共四次,每次活动时间为40分钟,活动开始前对被试节奏感进行前测,结束后,采用量表对被试节奏感进行后测。
(一)结果
经过四次奥尔夫音乐活动后,六名被试在A幼儿对节奏与速度的听辨;B幼儿对节奏与速度的掌握;C幼儿合着节拍拍手的能力;D幼儿合着节奏拍手的能力都有所增加,详见图1-图6。
图1 被试1前后测结果表
图2 被试2前后测结果表
图3 被试3前后测结果表
图4 被试4前后测结果表
图5 被试5前后测结果表
图6 被试6前后测结果表
(二)分析
在活动开始之前,对被试进行的前测中发现:有四名幼儿节奏水平较低(3-5分),不能听辨出两种节奏不同,虽然能唱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但是不能唱准二分音符,而且速度不稳,虽能按节拍,但不会按节奏拍手。两名幼儿节奏水平正常(5-6),能听辨出两种节奏不同,并且能打出一种节奏,能唱准四分音符,能合着节奏拍手,不过对于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演唱有着节奏不稳,速度不统一,不能按着歌词和旋律节奏的疏密一字一拍手的问题。经过了一个月的奥尔夫音乐节奏活动之后,用《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与教育评价》对被试进行了后测,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结果,小朋友的音乐节奏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听辨出两种节奏不同,并且能准确地打出其中两种节奏,能唱准四分,八分和二分音符,速度基本统一,能严格按照节奏拍手或拍打乐器,除此之外,随着活动进程,课堂气氛越发活跃,小朋友们的创造力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研究表明,奥尔夫教育法的运用能够对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其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育中可以极大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能够显著的提升幼儿对节奏与速度的听辨能力及掌控能力,掌握歌曲节奏与速度的能力和幼儿合着节拍、节奏拍手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幼儿的创造力和反应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法对幼儿音乐节奏感有促进作用的研究假设成立,在音乐教育中使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提高幼儿对节奏与速度的听辨和掌握能力和幼儿掌握歌曲节奏与速度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当然,在实践应用当中,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借鉴国外的技术,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同时更多的应是根据幼儿的情况,结合本土特色,发展出最适合我国幼儿的音乐教学法。
[1]王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
[2]《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1981.
[3]赵慧.论奥尔夫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幼儿教育·教育学文摘.2014(3):115,88-90.
[4]李坦娜,修海林,尹爱青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郑惠梨(199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本科生。
曲宁(1982—),女,讲师,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音乐治疗专业学科组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理事,江西省特色专业负责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