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张艺菲(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论中小学音乐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张艺菲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学生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教学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为何需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以及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
中小学音乐教育;教育回归生活;生活化音乐教育
教育回归生活的意义在于教育源自于生活,要服务于生活,要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它是对当下教育存在的纯理性主义、知识主义中心弊端的否定,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迅速处理各种信息,善于沟通,能够与人合作的创新型人才,简单的书本教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提出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
教育为何而有意义?相信这个问题的最终落脚点一定是: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做准备。著名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现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通过主体构造出来的,在此过程中生成的很多经验是“前科学”的生活成果。世界的意义和对世界存在的认定就是在这种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育只有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站在理论的象牙塔里俯视或旁观生活世界,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1]。然而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的在变化,教育如何顺应和思考这些变化,从而适时的调整自己,使自身成为引领人类向幸福生活前进的方向标。相信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音乐是最具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许多的艺术门类中,它是具创作自由度最高的,学生既可以通过聆听已有的音乐作品后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二度创作,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由地表现音乐。如果音乐学科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了现实世界,不能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非预期艺术事件。他们就不能认识生活中的音乐艺术现象,更谈不上鉴别和阻止不良艺术的蔓延[2]。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若要真正获得孩子们的喜爱,达到陶冶心灵、洗涤灵魂的教育意义,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必须要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为什么喜欢流行音乐,是因为我们在一些流行歌曲中发现了自我存在的影子,有些甚至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直击我们灵魂的最深处。音乐蕴含生命本能的冲动,蕴含无限的创造,体现心灵情感的爆发,音乐并不是像语数外等科目一样,运用语言说教就能够表述清楚,如何使音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音乐深入到学生的生命之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把生活中出现的情景在课堂中重现。走出书本,走向生活。
M学校是笔者实地考察的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其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整个学校一共有十二位音乐教师,并成立了小学音乐教育名师工作室。无论是在教师数量还是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M学校在全国范围内都非常少见。笔者深入M学校小学部的音乐教育课堂,发现其音乐教育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例如,在每节课开始时,教师首先会带领学生做一段带有体态律动感的游戏:教师播放旋律感非常强的音乐,每个学生在各个节奏重音上连续性的逐个做出相同动作,在音乐播放期间学生动作不能间断。这种方式利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并且巧妙的利用了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紧张认真的完成动作。再如,在上《送我一支玫瑰花》这堂介绍民族乐器——琵琶的课时,由于只有一把琵琶,不可能在保证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体验到弹奏琵琶的感觉。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利用废弃的旧鞋盒盖子和细丝线,将鞋盒打四个孔,用细线来模仿琴弦,做成道具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上。这样既节省了教学资源,又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琵琶的弹奏感觉。并且利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制作乐器,拉近了学生与传统乐器之间的亲近感。
但是,M学校的生活化音乐课堂只是个例,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教育都过于强调音乐基本素养和能力,把音乐作为一种技术来教,大部分教师也认为学生只要学会了读谱、演奏器乐、唱歌、掌握了基本乐理知识便是完成了教学任务,音乐教育的专业化、技术化取代音乐的大众化、生活化的趋势明显。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充分提供审美体验,开发创造性潜能,促进人际交往和感情沟通等,而教师也不是上级制度规定的执行者,而是有思想的实践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不是机械的执行。
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首先要意识到教学活动即自己的生活一部分,教师的生活就是由一节一节的课组成的,教师每天不仅仅的上了45分钟的课,而是渡过了生命中有价值有意义的45分钟,教学即生活。由于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学生不仅仅能够在学校里、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尤其对于音乐这门学科而言,学生可以接受音乐知识的方式有很多。所以作为教师需要做的不只是利用课堂上仅有的45分钟去教给学生空洞无味的知识技能,而是关注到学生在走进教室前和走出教室后是否有了“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也不是知识累计的提升,而是是否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和强烈的欲望去主动学习音乐、热爱音乐。
首先,音乐来源于生活,虽然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专业化,但它仍然一直潜伏于人类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音乐最初产生于娱乐,是人们在劳动之余心情的表达,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也需要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因此,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课堂上,更应该在社会大背景中,在生活里。例如,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民族音乐的学习,学生总会感觉空洞无味,觉得自己的生活离传统艺术很远,殊不知很多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以各种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没有因其渊远而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消失,比如周代的“颂”变换了一种形式存在于祭祀礼仪之中和乡村人们劳作之余歌唱的带有浓浓地方色彩的曲调以及地方传承人一代代传承的音乐。教师作为有心人,如果能把这些深深镶嵌在人们生活中的音乐场景拍摄成教学视频,应用在教学中,把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一定不会再觉得传统音乐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音乐教学要回归生活就意味着与一定的生活情境相联系,但是教师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生活情感,很多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也许只是随性而为的“炫技”。教师不要陷入为了回归生活而回归生活的误区。如果把这种“音乐都是能够表达生活情感和情境”这一想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认为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为了表达某一生活情感就会导致对音乐作品本身的关注减少。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作品来调整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的教学既要忠于书面计划又要超越这些文件,书本上的教学内容都是十几年更新一次,而我们生活却是日新月异,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也是代代都不相同。虽然近几年对于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真的等到课本更新一次,把流行音乐加入教材中时,那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在这一代孩子眼中却已是“经典歌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教经过岁月累积的经典,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的了解学生,懂得他们的所思所想,把他们真正喜爱的、与他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作品,有选择性的纳入课堂中来。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过:“当你正在从你的文化中教授音乐时,你将向你的学生强调并解释清楚:音乐在哪些方面捕捉中国生活方式和中国人如何感受生活挫折的。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超越所有的音乐技术、机械和音乐技巧,这样才能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灵魂,即每个人的最深的内心情感[3]。”
再次,体验是生活化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学生通过积极的体验音乐而生成自身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和独具个性的理解。当前时代需要的是能够主动表达、积极合作、有创新意识的新人,而音乐教育又最容易激发学生表达、创新的激情。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儿童在小学时处于勤奋阶段,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大多数小学生在入学后充满自信,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赞许,所以小学的音乐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予学生独立表达的机会,帮助学生勇于表达,克服自卑感。比如手鼓和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手鼓既简单又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让学生表达出自己音乐情感。教师可以教学生一遍自由节奏打手鼓一遍唱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切身体验来探寻自己独具个性的理解。然而学生到了中学时期,可能不是很愿意在众多学生面前表现自己,手鼓就不适用了,这时Ukulele(尤克里里)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其流行时尚又好听,简单易学,并且能够激发节奏的创造激情,学生会发现只要有他在手里没有不会弹唱的歌曲,如果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能够运用它来调动学生积极体验的兴趣和主动表达的意愿一定会非常成功。
[1]李政涛.教育人类学引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55.
[2]朱咏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1.
[3]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张艺菲,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教学(音乐)2015级硕士研究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