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李世博
(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 100000)
马勒艺术歌曲的旋律外形及发展手法
李世博
(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 100000)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马勒一生创作的艺术歌曲之后,集中总结了马勒艺术歌曲在旋律方面的几大特点。
马勒;艺术歌曲;旋律外形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1860.7.7-1911.5.18)是十九世纪末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以交响曲和艺术歌曲为主,他的45首艺术歌曲是德奥艺术歌曲领域中的瑰宝,主要包括1880年创作的早期的三首作品,1883-1884年的声乐套曲《青年漫游之歌》,以及1888-1901年取材于阿宁姆和布伦塔诺编选的德国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另外还有1901年创作的《五首吕克特诗歌》,1901-1904年用吕克特的诗为女低音谱写的声乐套曲《亡儿悼歌》以及其他一些独唱歌曲。艺术歌曲的创作贯穿了马勒的一生,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一个作曲家由年轻时的激情澎湃到阅尽人间的沧桑,直至最后精神得到净化这样一个生命历程。
马勒艺术歌曲旋律发展手法丰富,调性布局复杂,曲式结构多样化,人声与伴奏紧密结合,马勒用这些创作手法,展现了他艺术歌曲的深刻内涵。
本文通过对马勒艺术歌曲的分析,主要总结了其作品在旋律方面的几大特点:
(一)直线型,也称同音反复型
直线型是一种很简单的旋律外形,在其他作曲家那里通常表达的是一种宣叙性的风格,但通过分析马勒的作品我发现,在他的笔下,同音反复可以写出各种不同的表情意义。有时是纯粹的宣叙性,如马勒艺术歌曲里带有叙述性的段落常使用同音反复,它的节奏往往是不规律的,这与歌曲的语言节奏有很大关系。以《在春天》和《我有一把火热的刀子》为例(见谱例1,谱例上方的数字代表小节数)。
谱例1:《在春天》
当同音反复呈现出有规律的节奏时,有的是描写一种虔诚祈求的感觉,如《三位天使唱着一支甜美的歌》(见谱例2),作品中出现的同音反复,表现的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谱例2:
有时这种节奏有规律的音型还经常描写笨重的感觉、鼓声或是行军的步伐。例如《鼓手》(见谱例3)开篇就出现了这样的同音反复,并且还在不同的音高上加以重复,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个音上都有跳音记号,再配合2/2拍坚定有力的节奏,更加大了音乐的沉重感。
谱例3:
另外,当同音反复与上行模进结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向上递进不断增强的艺术效果,为音乐的发展积聚了力量。如《一双蓝眼睛》(见谱例4),开篇出现的三度上行级进,并做同音反复,给人一种短暂的希望感,同时它与上行模进相结合,情感上产生了逐渐递进的效果。
谱例4:
(二)直线上行或下行
这里的直线上行或下行,是指音阶或半音阶的上行或下行,而不包括和弦分解式的或那种大跳式的旋律线条。直线上行的旋律带来的是音响的增强、情绪的迸发,而直线下行的旋律则伴随着音响的减弱,情绪的低沉。在马勒的艺术歌曲中,这种旋律线也比较常见,且通常借助和声与力度的变化制造出更加戏剧性的效果。
谈到这种直线上行或下行的旋律线,在马勒所有艺术歌曲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有一把火热的刀子》(见谱例5),全曲为了表达失恋者的种种剧烈情绪,刻画失恋者的内心哀号,时时处处都是这种旋律线,有时是单独使用,有时是二者紧密结合。
谱例5:
由上谱例可以看出,马勒旋律中的这种直线下行,产生了一种情感上的瞬间迸发和迅速滑落的戏剧性效果。
这首歌的开篇人声进入时,是直线上行后紧接着直线下行的旋律(见谱例6),使得感情迅速爬升又急速下降,产生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结合歌词,失恋者的愤怒和痛苦在一上一下的旋律线中被形象地刻画出来。
谱例6:
另外,《太阳将明朗地升起》我认为也值得一提。通篇几乎都是在直线下行、直线上行与下行相结合这两种旋律线条中完成。旋律直线上行后紧接着直线下行,产生的是一种不可排解的悲凉,一种植入生命深处的悲剧意识(见谱例7)。
谱例7:
分析可见,《太阳将明朗地升起》中人声在做直线上行和下行的同时,伴奏部分也会紧跟着人声做同样的处理,无论从音响还是情感上,都产生了一种色彩浓烈的艺术效果。(见谱例8)。
谱例8:
马勒的歌里还有一种直线上行或直线下行与旋律模进结合在一起的旋律线条。如《出发!出发!》(见谱例9)。
谱例9:
a例:
a例由两个乐句构成,就每一句来看是一个直线上行的旋律线条,而两句之间又是一种模进关系,模进与直线上行相结合,使得语气和情绪都有一种逐渐高涨的感觉。
b例:
b例是两个呈模进关系的直线下行的乐句,虽然是下行模进,但两句之间仍然是一种递进关系。
从整体看,谱例10(选自《清晨我漫步田野》)是一个直线上行的旋律,表现出情绪上的渐强;从局部看,在这条直线上行的旋律中,最后两小节是乐节模进,推动了音乐逐渐向高潮发展。
谱例10:
(三)大山型
此类型的旋律波形比较长,大起大落,往往带有很强的抒情性,所表达的感情也是连绵不断的。谱例11中以三个大跳后的音为基点,形成的大山式的旋律线条在向上提升和向下沉沦之间摆荡,且与乐节模进相结合,给人一种跌宕起伏之感。
谱例11:《半夜里》
马勒在歌曲《当我的恋人举行婚礼的日子》里(见谱例12),巧妙地将起伏性的旋律、较慢(Andante)的速度、四分音符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情感的连绵起伏和无限延展。
谱例12:
(四)瀑布型
瀑布型指旋律的开始是从最高音向下,句子的中间会有起伏,表达情感上的大悲大叹。歌曲《半夜里》,马勒用瀑布型的线条,叹息着自己的渺小,生命的无常和理性的不可恃(见谱例13)。
谱例13:
《三位天使唱着一支甜美的歌》连续两句瀑布型的旋律,一种由衷的感怀或虔诚立刻显现出来(见谱例14)。
谱例14:
马勒歌里的大悲大叹,有时是由人声和钢琴一起完成的。如《我是世界上迷途的人》,在马勒这首感怀最深的心曲中,钢琴在和人声同时完成第一句之后,紧接着又将人声的第二句提前弹奏出来,让人充分体会到作者感叹之中的悲伤(见谱例15)。
谱例15:
(五)疑问型
疑问型是指与瀑布型相反,旋律的开始是从低音向上。
《出发!出发!》中,马勒用了最简单、最直白的疑问方式,与歌词的内容十分贴切(见谱例16)。
谱例16:
分析发现,马勒的人声部分经常会与钢琴一起完成一个旋律,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冬之歌》(见谱例17)。人声在延长g1的时候,由钢琴将人声的旋律加以紧缩并继续弹奏,使得g-f2这两个音有一个感情渐进的过程,从而将人声在最低和最高音的衔接变得柔和而自然。结合歌词可以看出,马勒的旋律与歌词的内容相得益彰。
谱例17:
在《谁创造了这支小调?》里,马勒将一种疑问型的线条写的很有层次感,给人一种恬淡、动人的感觉(见谱例18)。
谱例18:
(六)锯齿型
锯齿型音域很窄,涉及的音很少,一般用来表现欢快的情绪。
马勒歌曲中这样的旋律型较少,最典型的是《谁创造了这支小调?》,开篇用三个音写成的锯齿型的旋律,奠定了作品纯朴的民谣风格(见谱例19)。
谱例19:
马勒作品中多样的旋律线条,集结着他一生的悲喜:或虔诚或凝重,或质疑或肯定,或悲叹或憧憬,或怪诞或优美,他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原原本本地体现在了旋律当中。
(一)重复
重复是音乐发展最简单、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法之一。重复可以巩固主题乐思,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同时通过旋律的重复,也可以加强音乐之间的联系。重复是马勒的艺术歌曲中最常见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马勒艺术歌曲中短小乐汇的重复运用较多。如《我有一把火热的刀子》中,11次出现了下行小二度的叹息音调,仿佛失恋者手捧受伤的心在声声哀号(见谱例20)。
谱例20:
《雷维尔格》旋律中由一个上行小二度构成的音调一直贯穿始终,给整首歌曲营造了一种神秘、诡异的气氛(见谱例21)。
谱例21:
在马勒艺术歌曲中乐节的重复最为普遍。《当母亲走进门来》开篇人声的三句都采用了乐节重复的形式写的(见谱例22),此时的重复,是一种极度悲伤时的语无伦次,在语气和情绪上都是一个渐渐低沉的感觉,音乐给人一种木讷感,从而将父亲失去孩子的痛苦心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谱例22:
(二)模进
模进是在同一个声部上发生的音高移位的重复,是旋律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模进的应用既体现了旋律的对比,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音乐间的相互联系,强调变化中的统一和统一中的变化。模进移动的是音高位置,重复的是音型模式。马勒的艺术歌曲创作,从乐句的模进,到乐节、动机的模进都较常见。
《回忆》中乐节的模进最为典型。谱例23中的两个乐句显然都由第一乐节模进而成,而乐句内部的两个乐节还以顶针关系保持内在联系,产生了一种起承转合的艺术效果。
谱例23:
谱例24(选自《出发!出发!》),这段旋律由两次模进构成,每一次的模进都使力度加强,有趣的是33-36小节是直线下行模进,而37-40小节旋律则是突然掉转锋芒呈直线上行模进,两句在形式上是一个突变,而情绪上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谱例24:
与乐节模进相比,乐汇或动机的模进更具有动力性,更能推动音乐作进一步的展开。连续向上的模进,音响自然会渐渐高涨,情绪也渐渐激动,而连续向下则伴随着音响的削弱,情绪的渐渐低落。
下例(选自《响起悠扬号声的地方》)采用了乐汇的重复和模进,加强了音乐向前推进的密度,整个旋律线条给人一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紧凑感。
谱例25:
而《夏日更替者》里的乐汇连续下行模进的片段,形象地刻画了渐渐滑落的心情和大自然中萧条的景象。(见谱例26)。
谱例26:
下例是歌曲《原始之光》的结尾处,连续的小二度上行模进,给人一种积聚力量向上攀登的感觉,为音乐走向最后的高潮做好了坚实的铺垫(见谱例27)。
谱例27:
(三)动机贯穿
“动机”通常是一个乐汇,它的音高结构、节奏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全曲(或某阶段)音乐发展的种子。马勒在其大部分的作品中,都运用了动机贯穿的手法,从早期三首歌曲中的《在春天》(见谱例28,一个由7个音组成的简单动机的变奏贯穿)到晚期声乐套曲《亡儿悼歌》均如此。
谱例28:
《绿野的五月之舞》纯四度的主题动机开篇就展现出来,并以原形贯穿在歌曲的中间和结尾处,意在突出歌曲的民谣特点(见谱例29)。
谱例29:
动机贯穿、首尾呼应是马勒艺术歌曲创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在《假如爱是为了美丽》里最为典型。开头由钢琴弹出的一个级进下行音阶非常醒目的跃然纸上,这个动机几乎完全贯穿歌曲的每一句,虽然结尾人声没有延续此动机,但却由钢琴完成了动机的首尾呼应(见谱例30)。
谱例30:
值得一提的是套曲《青年漫游之歌》。从局部来说,套曲中的四首单曲均有各自的动机贯穿,从宏观来看,四首单曲的主题动机环环相扣,首尾呼应,使整部套曲体现出严密的内在逻辑。谱例31展示了第一曲“婚礼主题”中四个动机在整部套曲中贯穿发展的形态:第二首的主题运用了动机 3、4四度上行跳进和下行跳进的音调,及上行级进的动机2,既符合了此曲欢快的感情基调,又将第一首忧伤的情绪蕴含在其中。动机1下行级进的变体构成了第三首的主题。最后,这个“婚礼主题”又一次出现在第四首中。
谱例31:
(四)离心、向心式发展
离心式发展,是指以某个音或一组音为基点,音程逐渐扩大的过程,而向心式发展则反之。
以某个音为基点的离心式在《我有一把火热的刀子》里出现了三次,结合歌词,表现的却是不同的意思。谱例32a例中旋律表现的是一种程度上的递进,更加引申出失恋者的愤怒;b例两句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并列关系,结合pp的力度与Whispering(耳语)的表情术语,有利于我们在演唱时对歌曲的把握。
谱例32:
《一双蓝眼睛》中,旋律以g1这个音为基点做音程扩大,紧跟其后的是一个小三度上行的音阶,从而更加丰富了旋律的线条(见谱例33)。
谱例33:
以某一组音为基点将音程做扩大的离心式,如《哨兵夜歌》,前面的音调不但使旋律丰满,而且还起到了过度性的作用,使突出的b1-c2这两个单音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性,感情上也形成了一种渐强的趋势。(见谱例34)。
谱例34:
《回忆》中也是以一组音为基点形成离心式发展,使得整个旋律更加充实丰满(见谱例35)。
谱例35:
还有一种离心式,就是将作为基点的音放在后面,扩大的音放在最前面,如谱例36是《徒劳》的旋律片段,从高音到低音的离心式发展,产生了五度、六度和八度大跳,展现出的是一种幽默、怪诞的音乐形象。歌曲讲述的是乡村姑娘以各种甜言蜜语引诱年轻农夫的故事,此时这种离心式的写法,将姑娘的各种姿态很形象地描绘出来。
谱例36:
向心式的旋律线条,经常描写柔和欢快的曲调,如《谁创造了这支小调?》(见谱例37),作曲家采用向心式的发展,将作品的民谣风格很纯朴地表现出来。
谱例37:
在《尘世生活》这首歌里,马勒将作为基点的单音放在每一小节的中间位置,使得两边的音始终围绕这此单音做向心式发展,其意图在于突出这个单音,产生一种抽搐感,这样更符合马勒笔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见谱例38)。
谱例38:
歌曲《在斯特拉斯堡的城堡上》(见谱例39)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悠长的旋律线条一直在高声区延续,给人一种微弱的希望,这种感觉看上去似乎与歌词背道而驰,但这就是马勒,他将命运的痛苦挣扎、无尽的悲哀,死的静寂都化成他向往的境界,通过音乐表达着自己更深层次的情感。
谱例39:
(五)其他旋律发展手法
马勒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还经常使用模拟动物的音调。如《当我的恋人举行婚礼的日子》,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好,作曲家用了一个下行大二度(或下行纯五度)的音型来模仿鸟叫声(见谱例40)。
谱例40:
谱例41中纯四度下行的两个音构成了《使小淘气听话》的主题动机并贯穿始终,马勒用这个动机模拟鸟叫声,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作品的欢快情绪(见谱例41)。
谱例41:
谱例42(选自《高度理性的赞歌》)不仅用下行小三度来模拟鸟叫声,更有趣的是用下行八度、九度来突出骡叫声,将两种动物很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品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
谱例42: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马勒艺术歌曲的旋律发展手法是丰富多样的,每一段旋律的进行、发展都是以歌词所表达的基本情绪为依据,力求旋律发展与歌词的情绪变化相吻合,使旋律的发展服务于音乐情感的表达。
[1]周雪石著.马勒[M].东方出版社,1998.
[2]王文俐著.利德.麦乐迪.罗曼斯——欧洲艺术歌曲及其钢琴伴奏研究[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
[3]王大燕著.艺术歌曲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2).
[4]吕珊.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王音.蓝天下的殇唱[D].南京师范大学,2006.
[6]钱仁康.马勒艺术歌曲赏析[J],音乐爱好者,2002,(5).
[7]丁平.德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2).
[8]郑品乐.简论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J].音乐探索,2005,(1)
[9]曹金.马勒早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J].音乐艺术,2007,(4).
谭盾的配器手法虽然变化多端,但遵循其音乐思想服从音乐内容的精神。注重结构各部分之间匀称的比例形式,强调管弦乐队整体音色融合丰满,音响效果平衡是当时的主流特征之一。其中,以融合平衡的弦乐五声部作为乐队主要底色。同时也加强了力度的音色叠置,这种手法被大量应用在音乐作品《地图》中。谭盾也很注重回避极端音域过亮或过暗的音色声音。在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乐器的应用中,音区分层织体成为主要织体类型,同样,这种织体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通过对音乐部作品的乐队编制、音色的节奏、音色的对比变化、音乐的基本色调和音乐力度的处理等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地图》的音乐技术和配器手法,为以后的音乐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准.配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汪胜付.布里顿《战争安魂曲》的创作技法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2005.
[3]盛伯骥.关于艺术思想的真实纪录——《根籁——谭盾与家乡的对话》编后感[J].当代电视,2002,(2):59-60.
[4]赵世民.谭盾印象[J].中外文化交流,2002,(3) :20-21.
[5]何农.陈其钢谈谭盾和现代音乐[J].人民音乐,2002,(12) :10-11.
[6]越声.现代音乐永远是:你去挑战观众,让观众挑战你——访作曲家谭盾[J].人民音乐,2002,(7) :15-17.
[7]钱仁平.谭盾解读[J].音乐爱好者,2002,(1):22-25.
[8]卞祖善.谭盾交响音乐会听后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4,(3):54-57.
作者简介:关涵(1991-),女,汉,安徽淮南,在读研究生,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李世博,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副教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