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周 洁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中西兼顾”演唱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润腔技巧与机理教学原理在声乐教学中结合运用之初探
周 洁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洋为中用”“中西结合”一直是中国近代声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灵活运用润腔技巧才能演唱好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而利用机理教学原理解释不同的润腔技巧更有助于帮助美声唱法的学生更好的演唱中国歌曲。
声乐教学法;机理;润腔;古诗词;美声
在学习演唱中国作品时,古诗词艺术歌曲因为其严谨性和艺术性一直是教学中首要选择。我们可以发现与美声相比民族声乐在咬字方面做得更好,他们演唱的作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原因之一是美声唱法与民族演唱技巧不同,然而还有很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作品处理的深度不同。演唱中国作品时需要尽量做到不倒字,除了这个要求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处理手法,统称为“润腔”。润腔技巧是演唱中国作品需要学习的技巧,也是二度创作是否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最早提出润腔这一概念是1961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会泳教授,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专门的文章。随后中国传统音学奠基人董维松老师对“润腔”所下的定义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完美的艺术作品[1]。因此润腔技巧的主要功能是表现风格、表达情感以及正字。润腔来源于戏曲,在我国不同的戏曲种类也使用不同的润腔技巧,以京剧旦角为例:梅派唱腔中演唱者多使用滑音、装饰音、嗽音;程派唱腔中多使用虚阻音、实阻音、半音(清角、变宫)唱腔;尚派唱腔中多在尾音处使用大滑音等。根据演唱者的演唱能力以及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每一种润腔技巧都可以产生无数种的变化,使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这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以及乐趣所在。于会泳教授曾说润腔是“旋律性、节奏性、力度性、和音色性”[2]。笔者个人认为润腔中的音色要求对于美声唱法有一定难度,但其他的手法可以尝试。
2015年中国民族声乐大会时,金铁霖教授提出了民族声乐“科学化”的口号。这也是国际声乐教学的趋势。近年间机理教学原理越来越被重视。机理指事物变化的理由与道理。对于声乐学科来说,歌唱的机理就是:演唱时呼吸、发声、发音等时的身体的生理变化过程。机理教学原理是声乐教学法(vocal pedagogy)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法还包括歌词、节奏、风格、泛音等很多方面。19世纪后期喉镜被发明后,声乐教学法得到了全面的研究及应用,尤其是机理教学方面。20世纪初美国印地安那音乐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几位声乐教授结合意大利“Bel canto”的技巧与现代的医学分析仪器来解释声乐发声的过程和状态,并把这种机理教学方法推广至全美的高校声乐教育专业。这种学习方法也在中国声乐教育广泛运用,我们看到很多研究咽音、气息支持、共鸣腔体等的文章。很多相关老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演唱中国歌曲的用声状态,但对于润腔的分析解释几乎没有。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部分润腔技术初步分析如下:
(一)倚音
倚音是使用最多的润腔技巧,方法是在音符前面或后面增一个或几个音,原则是确保字的声调,不倒字。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多在字头前面添加倚音,也称前倚音。
如《紫菱洲歌》是贾宝玉到紫菱洲见景色凄凉所做,感慨世事难料,心生悲叹。
谱例1:
在“胜”字前多加了一个前倚音,演唱起来有下滑的音调,如果不添加这个前倚音,则听起是阴平。又如《红豆曲》选自红楼梦(王立平曲,曹雪芹词),这首歌是贾宝玉在酒桌上唱的一首行酒令,描写的对林黛玉的相思之苦。
谱例2:
噎满喉的喉是阳平,但如果不添加前倚音,则声调听起来是阴平。上面两首歌曲中,作曲家王立平将大部分的润腔都写在谱子上,演唱起来更准确,但也要求建立一个相对较浅的腔体,气息控制更为准确,在不同的字上需要运用小腹的力量将气息与咬字结合。唇、齿、舌、腭这四个咬字部位也在声调保持时保持嘴型不变但相对放松,以确保声调。
(二)虚阻音
中国字咬字的过程可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通常是延长字腹,字腹也多为韵母。在演唱古诗词时虚阻音多用于延长韵母时的处理。谱例3中《落梅风 蔷薇露》辜负的gu在延长u韵母时加上虚阻音,声带不闭合,声门打开,小腹控制气息,使气息冲击声带,不改变发音,轻轻抖动喉头,听起来类似辜(呼、呼)负。使用虚阻音时注意如若添加不自然则有改变字的嫌疑(辜呼负),适量则有助于表现伤心、抽噎的情绪。
谱例3:
(三)实阻音
实阻音有很多不同的变化,演唱实阻音时需在声带闭合正常振动时,气息冲击声带,喉头上下抖动而同时气息一起下弹。在古诗词歌曲中多在音头处使用,起强调咬字的效果。例如在歌曲开头第一句的关关雎鸠中的第二个关带入一个实阻音,让用人声模仿古琴的音色与泛音,更具有古风古韵。
润腔技巧可变化多种形式或叠加使用,笔者才疏学浅并不能全面、彻底的将它一一罗列,只能从教学中获得零碎心得,希望还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这些润腔技巧。相信随着科学不断发展我们一定会更多了解自己的身体,完善演唱技巧。
[1][2]第四期《中国音乐》“轮润腔”.2004.
周洁,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