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可 静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史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可 静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笔者通过对“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史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实践与调研,探究其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在音乐史类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出些许建议。
翻转课堂;高校音乐史类课程;应用现状
高校音乐史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常分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三门音乐史类课程。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史,熟悉音乐历史发展脉络,各时期音乐风格的演变,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根源有所认识,掌握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创作风格,为后期音乐技能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当今高校音乐史课程的教学多呈现出死板、老套的模式,教学观念十分陈旧,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此外,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快速普及,致使自制力低的学生难以抵抗网络诱惑,注意力从课堂转移到手机游戏上。上述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现状亟待改变。
“翻转课堂”模式于2007年兴起美国,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教学中使用录屏软件对PPt文稿和讲课视频进行同步录制,并传到YouTube,以便缺席的学生自学补课。通过实践后,两位老师得到启发并改变了原本的教学习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完成相关作业,并有针对性的讲解答疑。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得到积极推广与普及。世界各地纷纷探索,“翻转课堂”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于2011年引入中国,为中国课堂改革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在传统的音乐史类课程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掌控者,以讲授音乐史知识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授课,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用同一教学模式,忽视个体学情差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效果甚微,课堂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新型的“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音乐史类课程教学的尴尬现状,在师生角色关系和学生学习状态上都发生了不小的转变。
(一)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
“翻转课堂”模式重新定义了师生角色关系,教师成为教学视频的研发者与建构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则成为自主学习者和发展者。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视频等学习资料,选择感兴趣的音乐历史内容和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同学之间互相督促、有效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解答疑难,并组织引导学生课上进行集体探讨。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则为主体,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够实现自主性学习。学生学习知识更加自由,可以提前学习或事后补课,通过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运用微视频进行学习时,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暂停、重复、倒退、快进等辅助学习,进度由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效果大大提升。音乐史类学科涉及大量的音乐作品,传统的课堂因受时间的限制,往往由教师选定作品片段进行赏析,忽视学生的兴趣与自主性,有较大的局限性。而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曲目赏析,学习的数量和音乐的整体性都得以保证。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进行总结,并引入课堂学习环节,积极向教师及学习同伴提出疑问,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及掌握全班整体学习进度,并能够根据学生定期的反馈,对教学进度、课程内容、难易程度进行及时调整,以便能够顺利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这种教学模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学反馈和辅导答疑两个环节同步交互发生,学生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能够实现终身发展和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突破了传统课堂边界,把课堂变成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习能力的舞台,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翻转课堂”模式引入中国后,逐渐在各个教育阶段的不同学科之中推广和普及,且受到众多勇于创新的音乐史教师们的追捧,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他们的知觉、判断,并反映在课堂行为上。传统的音乐史课堂模式是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教什么、怎么教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但由于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早已深入人心,致使很多教师和学生不认同“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而使其在推广上受到一定约束,同时阻碍了“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史课程中的普及和实施。
(二)加大信息技术支持
能够有效的开展“翻转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具备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进行熟练应用的能力、微视频与微课程开发与制作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等。这同时也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经费、人力和精力,保证制作教学视频的设备、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管理平台、支持教学实施的网络环境都能有序进行。
(三)科学选用教学模式
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考究所授内容与学情是否适合。如从音乐史类课程类型来看,复习课、讲评课更加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新授课适合有限翻转。从学生情况来看,考研的学生学习音乐史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效果更佳,学生能够在自学时掌握知识要点,在交流时获取大量信息,并从教师答疑中得到升华。
教育科学的飞速发展为音乐史类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展有效的促进教学效果,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和能力的实现和提升。但仍需要科学的开展与实施,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以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7).
可静(1988-),蒙古族,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