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韩 丹(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民族音乐学中音乐与认同的反思
韩 丹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从20世纪80年代起,探讨音乐与认同有何关系,成为了民族音乐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我国《民族音乐学》期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关于探讨音乐与认同关系的文章,这说明我国音乐研究人员对这一话题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认同的研究背景、具体含义、创造来源进行研究,最后总结认同感在音乐研究当中的价值。
民族音乐学;音乐与认同;研究价值
对于音乐与认同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仅是我国民族音乐学所研究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学家都在研究的问题。1993年,美国音乐学家布鲁诺·内特尔发表了《民族音乐学研究:29个问题和概念》,首先提到了“音乐与认同”这一话题。在2005年,我国民族音乐学会召开了五十周年的年会。在这场年会当中,提出了500多篇近年来我国音乐研究的论文精品。其中与“音乐与认同关系”有关的论文高达83篇。这说明这一课题对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音乐与认同”这一课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这类课题的研究文章一般都发表在三种英文期刊当中,这三种英文期刊分别是《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论坛》、《传统音乐年鉴》[1]。
关于这一话题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音乐历史研究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这一时期的社会学研究、人类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都开始出现了对认同感这一情绪的分析,并且越来越多。这种分析的增多也渗透入民族音乐学当中。其次,20世纪70年代左右,美国兴起倡导“民族平等、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的民主运动,这给“认同感”的研究提供了时代背景,“认同感”开始逐步走入社会各界的视线。最后,在这一时期的民族音乐研究当中,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的“民族性”,从音乐的产生根源之中寻求认同感,是这一时期民族音乐的主要研究方向。
但是,在国外学者对“音乐与认同”这一课题的研究文献当中,这些作者没有将这一话题的研究放在具体环境当中。作者们大多数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在认同感对音乐研究的作用上,没有将音乐发展与认同联系在一起,这是民族音乐研究当中的局限。
关于“认同”的具体含义,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各有各的看法。这一词语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提出的。这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将认同感分为两个层面来阐述:社会环境下的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群体认同[2]。
个人的自我认同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对自我知识、能力、态度的认可和理解;二是个体从心理上对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融入到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当中。人类虽然能在存在一定程度噪音的情况下正常生活或工作,但是,音乐的存在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比如一位音乐演奏者成功地进行一场表演,获得满场的掌声,就会形成心理上的满足感和价值感。通过音乐活动,人们形成了自信,树立对音乐的喜爱,这就是音乐当中的个体自我认同。另外,人类通过音乐活动能够结识同样爱好的朋友,参与到各类音乐社团和音乐团体当中,从而融入这些社团和团体当中,促进了人类的团体活动。这是人类在音乐活动中对社会群体产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另一个层面。
对社会群体认同的研究比起对个体自我认同的研究,内容上更加丰富,研究难度也更深。音乐的爱好者、研究者、创作者由于一些原因聚集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有什么特征,聚集在一起会举行怎样的活动,他们对音乐有怎样的看法,音乐在这一群体当中具有怎样的作用,都是对社会群体认同研究当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层面的研究,能够深入揭示音乐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挖掘如何促进音乐的长远发展。
说到认同,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认同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认同来自于个人的行为和态度;另一种认为产生于社会制度和风俗当中[3]。从民族音乐的角度来说,民族音乐诞生于民族的起源、发展、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当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音乐的创作是一个表达作者思想,阐述作者观点意识的过程。以拉美地区的民族音乐来说,很多音乐歌曲都是诞生于日常生活当中,比如狩猎、战斗、节日庆典等等。这些音乐的传播,能够引起该地区人民的精神共鸣,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又比如说一些宗教音乐,是伴随着严格的宗教制度所产生的,人们在接受这些音乐的同时,也自觉遵守宗教制度的约束,这就是在社会制度和风俗当中产生的认同。
认同对于音乐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音乐能够将人们之间已经存在或者形成的认同具体表现出来。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其次,音乐本身具有多种属性,比如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容易引起多重层面上的认同,吸引不同群体和个体的认同。然后,音乐能够提升认同的情感品质。人类通过音乐活动能够加深“认同”的感觉,让认同感上升为更加深刻的感情品质。最后,人们能够通过音乐获得一种身份上的认同。音乐是不分种族、性别、职业的,能够为所有人带来欢乐和满足的感觉。
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个民族发展的优秀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当中,认同是一种音乐带来的重要情绪体验。人们通过音乐活动产生自我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通过对社会音乐群体的研究,还能够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特征特色,推动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1]蒂莫西·赖斯,魏琳琳.建构一条“民族音乐学”学科新的路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02:120-125.
[2]魏琳琳.海外民族音乐学视野下“音乐与认同”研究[J].民族艺术,2015,05:152-157.
[3]徐天祥.多元并存交叉融合——重审“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关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07-1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