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阿弓镇山歌影视传播现象分析

时间:2024-05-20

高树林(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阿弓镇山歌影视传播现象分析

高树林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本文通过对阿弓镇山歌影视现象的实地调查,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对阿弓镇山歌从山野走进影视产生、发展及繁荣的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从中寻找阿弓镇山歌变迁的轨迹,为民歌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阿弓镇;山歌;影视

丰富的民间歌曲正在如水土流失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民歌的研究者和民歌的实践者们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民歌传承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前,山歌是阿弓镇各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田间山野,随处可听到悠扬的山歌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阿弓镇田间山野中的山歌声渐行渐远,大有绝响之势。进入21世纪后,山歌影视取代山歌在阿弓镇各族人民村寨中响起,这是阿弓镇山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的延续方式。本文对阿弓镇山歌影视产生、发展及繁荣的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希望从中寻找到阿弓镇山歌变迁的轨迹,为民间歌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阿弓镇及阿弓镇山歌简介

阿弓镇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南部,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居住有汉、苗、彝、仡佬、布依、回、白、穿青等民族,总人口28514人,其中,汉族13193人,占总人口数的46%;少数民族15321人,占总人口数的54%。阿弓镇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岩溶发育,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最高海拔2262米,最低海拔1319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938.4毫米,全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洋芋、烤烟等,政府财政税收主要来源于烤烟特产税和煤炭税收。由于当地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贫穷是当地一大普遍现象。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现象日趋高涨,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比例占80%以上。

阿弓镇距织金县城54公里,距毗邻的六枝特区和普定县城也都在50公里以上,由于山高路险,交通闭塞,加上经济贫困,住户相对稀少和分散,无法负担高额的演出费用和提供接待场所,绝大部分村民一辈子也没能看上一次文艺演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山歌是当地村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砍柴、放牧、割草、打猪草、犁地、耙田、赶场、跳花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等,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只要身在野外,山歌便会脱口而出,你唱我和,我唱你接,慢山遍野,山歌悠悠,此起彼伏。由于阿弓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民族结构,使得阿弓镇的山歌不仅兼具织金、六枝和普定山歌的特质,还兼具苗族、彝族、穿青人、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山歌的音韵,从而独树一帜。每年的春节、谷花节、端午节、七月半、八月十五等节日,阿弓镇的海步坡、大洞口、公鸡山、大桥边、河尾巴等地都会聚集来自周边的各民族歌手,山头上、树阴下、小溪边、草丛中,随处可见一群群、一堆堆、一对对身着盛装的各民族歌手,昔日空旷的山野霎时成了山歌的海洋。

二、阿弓镇山歌影视传播现象

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小商品经营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阿弓镇各集市和各村寨兴起,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电视机、影碟机等家用电器也随之进入了千家万户。昔日山野里喧嚣的山歌,不知不觉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风靡于城市的流行歌曲影视。这一时期,拥有电视机、影碟机是当地村民最主要的精神追求,唱卡拉OK成了当地村民的一种时尚。

流行歌曲影视在20世纪末,突然间改变了阿弓镇村民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对生活的巨变,广大的中老年村民既兴奋,又惶恐。他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都是山野传统文化,听的是山歌,唱的是山歌。他们也想象年轻人们一样进入流行歌曲世界,但无论多么努力,一支脚坚定地站立在传统山歌这座山顶上,另一支脚却怎么也踩不着流行歌曲那座山。整天被自己不熟悉的流行歌曲吵闹着,对于这部分中老年人来说是无比痛苦的。他们渴望回到从前,渴望回到年轻时代漫山遍野的山歌海洋中,渴望听到自己熟悉的歌声,这为阿弓镇山歌影视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起初,部分中老年村民利用废弃的流行歌曲磁带录制山歌,自娱自乐,渐渐地,有人将录制的山歌磁带拿出销售,最终,这种二次录制的山歌磁带从农民个人的行为发展成为一些商贩进行集中生产、面向村民销售的商品。随着录音录象技术的逐渐平民化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VCD、DVD影视凭借着其音像结合的优势渐渐取代了录音磁带的地位,成为阿弓镇山歌新的传播景象。阿弓镇山歌影视的生产是民间自发的行为,体现出民间音乐自娱自乐的需求动机,演员为普通村民,受众是广大中老年村民,较为强调歌词的变化,对曲调的要求不高。通过笔者直接与间接的调查所知,阿弓镇山歌影视不仅受本镇村民的欢迎,而且还很受周边各县、各乡镇农民的喜爱。

三、阿弓镇山歌影视传播现象分析

作者于2014年12月对阿弓镇上寨村、下寨村、屯上村、嘎单村、乐丰村、以麦村,2015年1月对阿弓镇吹聋村、依聋村、化董村、官寨村、尚寨村、狗场村、长地村,2015年2月对吊井村、大桥村、大田村、联合村、金鱼村等地的受众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以下列举的部分入户调查资料:

被访者一:周家福,女,81岁,穿青人,家住上寨村,不识字,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影视光碟16张,其中谷花节山歌(汉族)5张,公鸡山山歌(汉族)4张,海布坡山歌(汉族)2张,安顺山歌(汉族)2张,水城山歌(汉族)1张,云南山歌剧2张。

被访者二:张世民,男,78岁,彝族,家住上寨村,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影视光碟14张,其中谷花节山歌(汉族)2张,公鸡山山歌(汉族)2张,海布坡山歌(汉族)2张,安顺紫云山歌(汉族)1张,水城山歌(汉族)1张,威宁板底彝族山歌2张,赫章珠市彝族歌舞2张,云南彝族左脚舞2张。

被访者三:高大友,男,77岁,汉族,家住上寨村,初中文化程度,农民,现经营小百货店。家中有山歌影视光碟36张,其中谷花节山歌(汉族)10张,公鸡山山歌(汉族)5张,海布坡山歌(汉族)6张,织金山歌10张,安顺山歌(汉族)1张,水城山歌(汉族)1张,云南山歌剧2张,苗族山歌 1张。

被访者四:王连秀,女,53岁,苗族(长角苗),家住化董村,不识字,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影视光碟23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7张,公鸡山山歌(苗族)5张,本村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5张,六枝梭嘎长角苗歌舞表演4张,织金夜郎山歌(汉族)2张。

被访者五:熊兴举,男,61岁,苗族(长角苗),家住化董村,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务农。家中共有山歌影视光碟30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10张,谷花节山歌(汉族)2张,公鸡山山歌(苗族)5张,公鸡山山歌(汉族)2张,本村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5张,六枝梭嘎长角苗歌舞表演4张,黔西县化屋居苗族山歌《十九坡上》2张。

被访者六:杨国龙,男,63岁,苗族(歪梳苗),家住乐丰村,小学五年级文化程度。家中共有山歌影视光碟32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8张,谷花节山歌(汉族)2张,公鸡山山歌(苗族)7张,公鸡山山歌(汉族)2张,本村苗族节日“四月八”歌舞表演3张,本村苗族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5张,六枝特区新华乡歪梳苗的音乐2张,黔西县化屋居苗族山歌《十九坡上》3张。

被访者七:熊常美,女,53岁,苗族(歪梳苗),家住乐丰村,初中文化程度,经营小百货店。家中共有山歌影视光碟16张,其中谷花节山歌(苗族)3张,公鸡山山歌(苗族)3张,本村苗族节日“四月八”歌舞表演2张,本村苗族海布坡跳花坡歌舞表演1张,珠藏镇的青山花场(青山羊场)苗族音乐2张,大平苗族彝族乡的箐脚花场(2月18坡)苗族歌舞2张,官寨苗族乡的乌家山花场苗族歌舞2张,黔西县化屋居苗族山歌《十九坡上》1张。

调查资料显示,阿弓镇山歌影视光碟的持有者绝大多数为农民阶层中的中老年群体。一般来说,不同的阶层对自己阶层所拥有的文化都有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文化的渗透逐步改变了阿弓镇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阿弓镇山歌的生存环境。目前,阿弓镇农民对山歌影视光碟的持有情况是:65岁以上,几乎都有山歌影视,且数量多,内容丰富,不仅有当地山歌影视光碟,还有周边各乡镇的山歌影视光碟;55~65岁,约百分之五十的人有山歌影视光碟,数量也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也有周边本民族山歌影视光碟和他民族山歌影视光碟;35~45岁,手里有山歌影视的不到百分之十,且数量少,基本上没有周边乡镇的山歌影视光碟;35岁以下,没人手里有山歌影视光碟。

阿弓镇山歌影视光碟的持有情况显现出了它的阶层属性,即农民阶层中的中老年群体。这一群体既是阿弓镇山歌影视光碟的主要持有者,又是现在阿弓镇山歌的主要演唱者。由于他们深受传统风俗文化的熏陶,传统风俗文化在他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日出而作,劳作而歌的生活方式他们已习以为常。又由于他们普遍没有进过学堂或文化水平低下,听不懂普通话,不识字,对城市文化中的电视剧、流行音乐等莫名其妙。因此,他们只能选择自己熟悉的文化,虽然因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的实施,使传统山歌的演唱环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山歌影视光碟中的人物、环境、腔调、语言、服饰、表演等都是他们熟悉的,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渴求。

四、结语

阿弓镇山歌影视不同于具有较强的“保护”与“拯救”动机和意识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影视和资料性民间音乐影视。它是传统民间音乐中的某一乐种在某一社区中的某一群体的自发行为,是传统民间音乐的一种新的延续方式,体现出这一群体村民自娱自乐的精神需求动机。民族音乐学知识告诉我们,民族音乐文化是各民族重要的生存手段之一,它是通过社会环境的调节作用而逐渐适应生存需要的产物。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音像、教育、交通、通讯等手段取代了阿弓镇山歌原有的社会效应和功能,其发展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阿弓镇山歌由山野走进影视的现象是阿弓镇中老年村民精神生活需求的结果,这部分村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必然会促使其朝着有利于村民精神生活渴求的方向迁移,它的产生是因社区村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使然,它的发展和繁荣亦是因社区村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导致。

高树林(1970—),男,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