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胡红云(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浙江 慈溪 315322)
呼唤聆听,叩响学生的心灵
——多途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胡红云
(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镇中心小学,浙江 慈溪 315322)
【摘要】聆听,无论在音乐欣赏教学,还是在歌唱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而当今,教育者都追求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聆听教学,多途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达到有效聆听,叩响孩子的心灵。
【关键词】聆听; 农村小学; 音乐教学;音乐素养
目前,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学校响应教育课程改革号召,加大了硬件的投入,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多媒体、钢琴及一些配套打击乐器,并安排了专职音乐教师,为教师研究小学音乐聆听教学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一)农村小学生的聆听能力相对薄弱
由于农村学校相对城区学校师资较薄弱、硬件较简陋、生源较复杂等。农村学生原有的音乐聆听及演唱能力不够扎实,对于现阶段音乐教材作品的感受、理解、享受、表现能力还比较欠缺,更不用谈对音乐的二度创作了。
(二)“灌输式”教唱课,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如今,学校音乐教学设备齐全,农村学校大都配有多媒体音乐教室,且我们使用的人音版教参都带有教学光盘。但部分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出现歌曲教唱单调、枯燥的现象。有的教师往往在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歌曲大概的特点后,利用多媒体给予反复播放音乐,随即就让学生跟唱,让学生大致熟悉歌曲旋律,便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形成一种硬性“灌输式”教学格局。
(三)诸多音乐教师反映欣赏课难上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教研活动的丰富化,音乐教师设计的课堂也显得更多姿多彩。课前,很多音乐教师往往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制作漂亮的课件上;但是课中学生表现不是无精打采就是坐立不安,或是一片茫然;课后,教师埋怨音乐教材选材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聆听兴致不高。
(一)通过聆听,培养学生的情感领悟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现状的写照。通过聆听丰富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谐的和声和积极的歌词,足以让学生领悟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基于上述目标,所以我在教学《国歌》时,把声情并茂地演唱《国歌》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情绪,在第一遍完整聆听前我向学生提问:(1)歌曲创作者为什么要在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加个休止符号呢?(2)歌词“起来,起来,起来”处,为何音调会越来越高等。有的提问学生能正确解答,有的提问在学生回答不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休止符是表示中华民族到了危机关头,它能体现出势态的紧迫感。连续的三个“起来”,用意在于中华儿女在战争面前不愿做亡国奴,全民团结,奋勇拼搏的民族之情。接着,通过重复聆听,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国歌》就会有最亲近的融合。通过这样对歌曲情感的诠释,再来听同学们演唱,歌声则显得更加坚定有力、激情满怀。
(二)通过聆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松涛欢畅、鸟语花香、高山流水、飞流直瀑……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比比皆是。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里描着一副图画,顺着那个轮廓潜行。”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所描绘的“音画”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平时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我建议学生可以“凝神闭目”—“身临其境”—“借景生情”。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引导学生善于将音乐与自然、生活联系在一起,使音乐与心灵泛起旋律的波澜。
一位教师在教学欣赏格里格的《晨景》时,先引导学生:歌曲《清晨》用声乐的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的是什么?通过这种“暗示联想”的提问方式,学生在聆听后,大脑自然会浮现出一幅幅清晨的画面。学生通过聆听产生了一连串的联想,进而不知不觉地融入了音乐环境。
(三)通过聆听,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强调在“感受与鉴赏”这一模块内容的教学中,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因此,在欣赏一首音乐之前,让学生明确聆听的主题,并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聆听。以此确保学生在聆听时做到注意力集中。例如我在教授五年级下册《北京喜讯传边寨》这一课。如果直接用第一主题音乐导入课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片茫然”现象。因此我在聆听之前对学生首先提出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考考你的耳朵,这段音乐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热烈的舞蹈场景还是恐怖的战争场面?如上问题几乎每个同学都能答出来,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信心,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通过聆听,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
歌唱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和演唱的自信心。让学生们在歌唱中获得情感共鸣,使小学歌唱教学致力于达到的教学目的。
我曾听过市优质课比赛中的一堂二声部歌曲教学《叮铃铃》。学生为了不被对方声部牵引过去,都会很“投入”地放声高唱,导致大家都听不到钢琴伴奏声,合唱效果也可想而知。回到学校,我反复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不惧怕二声部合唱?如何让学生在演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做到从容不迫?我翻阅大量关于合唱的资料并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得出结论:教师除了教导学生用适合的音量、情感去演唱之外,还要告诉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善于“聆听”,学会边唱边聆听另一声部的歌声。我将这种方法在我校四年级的几个班中进行了试验,二声部合唱效果立竿见影。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聆听能力应该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学会听辨音乐,听懂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多些聆听,多些音乐和心灵的碰撞,让音乐叩响孩子的心门,让起伏的旋律小鸟般地飞进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南霞.聆听音乐叩响孩子的心灵——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探究.
[2]顾瑛.培养聆听习惯:贯穿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主线.
[3]钮苏苏.此时无声胜有声——谈聆听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