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音希声

时间:2024-05-20

【摘要】古琴,是经过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艺术,古琴音乐在历史的沉淀中吸收了中华民族繁荣灵性和精气,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人文与艺术内涵。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琴人在古琴音乐中倾注心血,继承并发扬了古琴的艺术与魅力。虽然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变化,但是古琴能够传承至今,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以及在当代生存的空间和意义。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古琴音乐概述、古琴音乐的特质、古琴音乐的文化思想以及古琴音乐在当代的生存意义四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琴;音乐;古代

一、中国古琴音乐概述

古琴音乐文化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可称之为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古琴可简称为琴,按所属是弹拨乐器,现代称之为古琴或七弦琴,古代时又有着绿绮、丝桐、焦尾等的别称。几千年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古制。在中国文人的人文价值中古琴不只是一种音乐艺术,更称得上是文人生命境界的表征。因此深入的把握古琴音乐对文人进一步研究音乐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古琴的创制,从历史资料可以知晓,古琴是由古代圣王所制或者是远古传说中的圣君所创制的。东汉琴学家蔡邕的《琴操》中写道: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而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认为是舜作的五弦之音。文中说道: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礼记·乐记》中也这样记载:昔着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现代学者易存国博士认为琴作为一种乐器的出现,在逻辑上来讲,不大可能出自历史的最早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古琴不仅仅只是一种乐器,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演奏,它已俨然成为一种信仰,更在于其养心的教化作用。

二、古琴音乐的特质

古琴作为千年以来的经典艺术,在悠悠岁月中,不断吸收中华民族的灵性及精气,形成其独具人文和艺术内涵的特征。在古琴音乐的的艺术特质上表现为人文性、思辨性和艺术性。

古代时期,琴一般都是文人的音乐。文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把琴视作修身养性的器物,凝聚着独特的气质和能量。田青曾把古琴的人文精神归为一个敬字。其“敬”字,不仅包含尊重敬重和敬畏,还同时透露着一种谦和的态度。一个“敬字,能够更好的诠释古琴中包涵的“和”的人文精神。“和”相比“敬”来说体现的不是高低的关系而更能体现一种平等的关系;“敬”体现的是宽大的胸怀和感恩的心,和却体现的是包容和平和的态度。因为有“敬”,所以对待乐器才有尊重的态度,能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涵;因为有“和”,使得弦指相同,更加能会和诠释音乐。敬与和,虽然不能够代表所有,却能从某种角度上诠释古琴中的人文内涵。古琴,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器物,在体现人文表达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古人认为天有天文,地有地理,因此古琴的琴制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以典型的古琴为例,其一般长度为3尺6寸5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象征着天地自然。有关古琴的作品中,很多都渗透着文人哲学思辨思想。这方面的例子有《庄生梦蝶》《洞天春晓》等。站在乐器的角度上讲,古琴又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质。古时的琴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器物,大多追求中正和平,并因“清微淡远”而广受推崇。但同时古琴也有其丰富的灵性的一面。如嵇康在《琴赋》中就对琴乐作了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

三、古琴音乐的文化思想

“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包含着重要的文化思想,在乐产生的初期阶段,其艺术特征没有被人发现和重视,更多强调其伦理性。由此,古琴音乐具有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强调中正平和的思想。而中正平和是儒家乐教思想的体现,温柔敦厚正是道家艺术风格的体现。

音乐思想在儒家中的体现主要为乐教思想,其对古琴音乐文化体系在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乐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周公的制礼作乐到春秋的心平德和及知行合一,到汉乐府变为“以俗入雅”,后魏晋六朝清商歌咏,又到隋唐燕乐及其汉番和融,又在两宋的雅俗共振到元明清曲目和剧种的兴盛等过程。儒家的乐教思想主要以道德论为基础,音乐中要求体现其仁德的本质,同时坚持以仁为本的思想。

道家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很多古曲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家的影响,也使得研究古琴音乐文化的现代学者得出这样一个观点:“有‘琴(器)而来的‘中华琴文化向‘琴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琴日益向‘琴道的内凝性。”可见道家在中华琴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其中道家的“大音希声”、“至乐无声”的音乐思想在古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老子用“大音希声”来描述“道”的特性,认为人主观方面的修养是透过“无为”的心境得以提升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老子认为的“有声”指的是人心有为的音乐方面的实践,而“无声”(大音希声)是指道心无为的境界。因此“大音希声”强调了无为的自然,至善至美的思想。“至乐无声”是庄子继老子之后对老子“大音希声”的进一步拓展,同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观点。庄子的观点与老子相通,以“道”为本体,以“和”为本体性的无声音乐,其后由无声之乐达到“和于天乐”的音乐精神境界。

四、古琴音乐在当代的生存意义

我国几千年来,琴学研究作为一个特殊的研究门类,学者对其的研究绵延不绝。纵然学者对古琴音乐存留至今的原因说法不一,但归根到底,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历史的延续。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值得我们为之骄傲,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重要性在逐渐提高,古琴作为我们一种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古代文人追求君子的理想境界,内在的修炼能够使人内心得到支撑,能够使人积极面对人生。古琴音乐就是内在探寻的重要方法之一,使人能够修身养性,收获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包容的内在气质。同时,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也凝聚着交友观和处世观。如伯牙抚琴、子期听琴等,都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添加任何世俗和功利的因素,重视内心的交流。当代人正是需要这种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和磊落如山的君子处世。这也正是我喜欢古琴的原因。仅以此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王耀珠.琴馆时代[J].中国音乐.03.

[2]张伯瑜.论中国当代民族器乐发展中传统音乐思维的丢失[J].人民音乐.01.

[3]张计.论古琴音乐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作用[J].

作者简介:尚雅琼(1993—),女,河南巩义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