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学校音乐课教学探析

时间:2024-05-20

王哲

【摘要】本文通过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情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论述,力求实现中职音乐课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

【关键词】中职学校;音乐课;教学

中职音乐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中职学生心理特征,就中职音乐课教学情境、教学手法和师生关系三个发面做粗浅的分析。

一、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场景,从而把学生融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景中进行互动交融的教学活动。

(一)在表演、图画、录音中感受艺术情境

有声有色的表演,往往能充分表现歌曲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讲授《春天在哪里》这支歌,教师先创设一种春天的季节,引导同学想像并融入春天的景色之中,进而播放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幻灯片,当学生看到碧绿的原野、烂漫的野花、飞舞的蜜蜂、快乐的飞鸟,在潺潺的流水声的伴奏下,仿佛置身于空旷广袤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青春的气息,沐浴着浓郁的花香,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从而根据自己的感受用各种舞蹈动作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使自己很快进入歌曲所表现的意境之中,伴随着音乐边歌边舞,学习兴趣浓厚,歌曲掌握快,课堂气氛活跃。

(二)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存在情境

音乐教学应当让学生回归自然,走进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感受音乐的真谛。决不能把学生拘泥于室内,闭门造车。例如,多开展郊游活动,让学生聆听沙沙作响的树叶声,快乐流淌的小溪声,放声歌唱的小鸟声,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这不是真真切切的音乐存在吗?我们应该热爱生活,因为生活就好像美妙的音乐。

(三)在“艺术大擂台” 中激发艺术动力情境

学生对音乐直接感受能力较高,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欲很强,喜欢伴着音乐手舞足蹈,使青年学生的天性使然。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创设学生喜欢充分表现自我的“演唱大擂台”等艺术平台: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或男女生竞赛,或个人竞赛,或小组竞赛。比如,学生掌握了《粉刷匠》歌曲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粉刷匠》的曲调分小组创编歌词,学生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创造力顿时被激发出来,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的要把自己编创的歌曲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渴望从老师和同学们那里得到肯定,经过预赛决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并给与奖励。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

教法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识谱能力

学生比较准确的理解和唱好歌曲,就必须掌握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为了使学生对识谱知识感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像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学生脑手互动,朗朗上口,既好懂又易记,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对五线谱知识有初步的掌握。

(二)强化学生听音练习

听音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往往不太感兴趣。老师利用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做听音游戏。在教唱音名时,可以引用《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的形象来代表(do、re、mi、fa、sol、la、si)唱名,然后挑选出七个不同身高的同学,按音名高度依次排列,同学们谁最高?同学们会指向“si”位置上的同学,谁最矮?同学们会指向“do”位置上的同学,最后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音高找到自己的音名位置,同时记住相邻同学的音名位置,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法,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有机统一,既增强了学习乐理的兴趣,又加深了对“音阶”的理解。

(三)强化学生乐感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声音无处不有,节奏无处不在。学生在乐声中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例如钟表声、汽车声、小鸡叫、青蛙叫,使形象鲜明生活中的声音,演变成直观有趣的节奏,学生在模仿中愉快的训练。

例:心跳声:2/4 ××|××|

咚咚咚咚

大鼓声:2/4 ×- |×- |

咚咚

钟表声:2/4 ×× ×× |×× ×× |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小鸽子:2/4 × ×·|× ×·|

咕咕咕咕

机枪扫射声:2/4

×××× ×××× |×××× ××××

学生在熟悉的模仿中兴趣被调动起来,通过反复练习,乐感得到强化。另外,还可以通过“编一编”的游戏来巩固各种节奏类型,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2/4拍子的接龙

教师:×× ×× |×× × |

第一位同学 ×× × |× × × |

第二位同学:× × × |×- |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音乐

中职学生是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必须发挥他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加强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让学生欣赏一段缓慢、低沉的乐曲,让他们在广袤的时空中展开想象的思维翅膀。听后学生会联想到多种动物的形象:顽皮的狗熊、懒洋洋的肥猪、笨重的大象、慢吞吞的乌龟,等等。因为这些动物都是笨重而缓慢的,所以,他们的想象是正确的。然后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想象动作,在音乐伴奏下手舞足蹈,表现各种想象的动物。如课堂上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可以布置他们在课余寻找能发声的物品,自制打击乐器,用易拉罐装进沙子做成的“沙槌”,用啤酒盖串起来“串铃”,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还有几串钥匙。当同学们用自制乐器创造性的为歌曲伴奏时,节奏是整齐的,神态是认真的。自制乐器,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音乐创造在实践活动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参考文献

[1]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7.

[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