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安思远旧藏白釉类瓷器赏

时间:2024-05-20

安思远先生(1929-2014年)为美籍著名学者、古董商人及藏家,生前因其于亚洲艺术研究及鉴藏方面所做之开创性贡献而在亚洲及美洲地区广受敬仰。中国陶瓷的收藏虽不是安思远藏品中的主打系列,但他也收藏了四五百件之多,质量上更是名品济济,上溯新石器时代陶器,下迄清代瓷器,而其中又以宋瓷最为出彩。现选介安思远收藏的白釉类瓷器供藏友欣赏。

白釉长颈盘口瓶(图1)

辽上京窑或缸瓦窑产品,高45厘米。

瓶圆唇,盘口,细长颈,颈有手旋棱,溜肩,鼓腹,下腹细长,内收明显,隐圈足,底足外撇,外足墙下端斜切。施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釉,近底足处及底足无釉,化妆土均匀白皙,釉面匀净。

白釉长颈盘口瓶为辽代典型器皿。库伦辽代壁画墓三号墓曾出土一白釉长颈盘口瓶,与本器特征相同(见王健群、陈相伟《库伦辽代壁画墓》图版24-4,文物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大英博物馆亦藏有相似器物,唯其肩部有一凹弦纹。此类器物,在辽上京窑、缸瓦窑皆有生产。

白釉剔划缠枝牡丹纹罐(图2)

五代—北宋初期定窑产品,高10.5厘米。

罐圆唇,缩颈,斜肩,鼓腹,隐圈足。肩部剔划覆花瓣纹,折肩处一道凸棱,腹部剔划缠枝牡丹纹,构图饱满,工艺熟练,剔地较深,有浅浮雕效果。胎质洁白致密,罩透明釉,略有乳浊感,釉厚处闪湖蓝,肩部有一小褐斑。底足不施釉,内足墙倾斜。

一些出土瓷器证明,五代时期,定窑已经能够烧造非常成熟精美的白釉瓷器了,如定窑遗址所采集标本以及河北省曲阳县出土的白釉穿带瓶等都能证明这一点。一些辽墓出土的白瓷,如辽会同四年(941年)耶律羽之墓出土白瓷,也应当为五代中原地区定窑或者邢窑产品。这一时期的定窑类型的白瓷往往有一些共同点,如釉色纯白,或微闪黄,或微闪青蓝色,而不是后来定窑的牙白色,这应是定窑早期所用燃料和烧造方法产生的结果;同时,其中部分产品釉有乳浊感,釉面偶见褐斑,安氏藏品也具有这些特征。北宋初期的部分定窑瓷器,仍延续了五代时期的一些特点,这从河北定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出土的白瓷中的部分器物可以观察到。

白釉三足奁式炉(图3)

北宋定窑产品。高5.4厘米,外口径9厘米。

炉平唇直壁,外壁饰五条凸弦纹,中间三条紧贴并行,下置三矮屈足,平底。内外皆施釉,口沿和足底刮釉,釉色牙白,积釉处闪黄,釉光亮玻璃质感强;胎质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很高。这是一件制作非常精到的北宋定窑小件器物,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出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足炉(图1,见《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3湖北、湖南》第212页),与本器极似,亦为定窑产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如意形枕(图4)

北宋磁州窑产品,高23厘米,纵35厘米,横38厘米。

枕面如意形,边缘出檐,三端上翘,枕体内收,壁微斜,一侧有透气小孔,枕底椭圆形。通体施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釉,釉乳浊闪青黄;底足抹薄釉,灰胎。枕面双层如意形开光,小开光内无纹饰,凹窝如砚膛,外饰忍冬纹,地子戳印珍珠地纹。划线与珍珠地线条为灰黑色,表明枕面在白色化妆土下预先施有黑色化妆土,以使线条更清晰。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很多瓷窑都生产以珍珠地划花手法装饰的器皿,如河北磁州窑、河南登封窑、鲁山窑等。本器胎、釉特征,与河北磁州窑产品特征相符。北京故宫所采集磁州窑瓷枕标本亦划忍冬纹,其线条和忍冬纹造型的细节都和安氏藏品同,其线条显棕红色,可能在白色化妆土下施有棕红色化妆土。北京故宫所藏珍珠地划花如意形“长命”款枕,磁州窑产品,形制与本器同,但略小。安氏藏品体积宠大,十分罕见。

白釉珍珠地划花执壶(图5)

北宋河南登封窑产品,高17.5厘米。

壶薄圆唇,筒形长直颈,斜肩,肩部一侧置管状流,微曲,另一侧自肩上部至肩下部连以曲柄,球形腹,圈足。施白化妆土罩透明釉,底足不施釉,露浅灰棕色胎,胎质稍粗但坚致。装饰手法采用剔划花辅以戳印珍珠纹的方法,颈下饰短菊瓣纹,肩部覆莲瓣纹,花瓣内层与花瓣外皆戳印珍珠纹。腹部划缠枝牡丹纹,花瓣内层与地子亦戳印珍珠纹,足上饰仰菊瓣纹。

辽、北宋时期北方瓷窑烧造的执壶,其柄多向侧出,折而向上,如下图。而此壶柄由肩部向上直出的相对较少,宋代耀州窑址出土有这种形制的执壶,而景德镇湖田窑址则出土有多件柄为这种形式的执壶,表明这种造型在北宋时期南方窑场相对更流行一些。从装饰风格上来看,北京故宫博物院学者曾经在河南登封窑址采集到一些瓷片,花、叶、线条的形式,和珍珠纹戳印较为随意的风格,都和安氏藏品极为相似。

白釉剔划花执壶(图6)

北宋山西窑场产品,高14.7厘米。

圆唇,直口,筒形长直颈,圆肩,肩部一侧置管状流,微曲,另一侧自颈中部至肩连以曲柄,球形腹,圈足。施白化妆土罩透明釉,釉泛青黄,圈足不施釉,露浅灰棕色胎,胎质稍粗,足内施薄釉。装饰手法采用剔划化妆土工艺,肩部剔留一圈条带,上方剔划覆花瓣纹,下方腹部剔划多重仰莲瓣纹和花瓣纹,剔划线条朴拙。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一件白釉剔划花执壶,造型和纹饰与本器都非常相似,但其胎、釉瓷化程度低,显示烧成温度不够高,这是五代—北宋前期中原民窑普遍存在的情况。其纹饰剔划工艺更纯熟,线条延续了一面坡刀法。而安氏藏品胎、釉的质感、呈色皆与山西地区产品类似,胎、釉瓷化程度高,可能是山西地区民窑对煤炭的使用更普及、更擅长的缘故。如山西河曲窑、榆次窑宋金时期产品,不仅其胎釉的质感、呈色,都和本器相似,而且其底部足内,也多施薄釉,胎浅灰棕色,并杂有细小黑斑。所以,安氏藏品极有可能是山西中、北部窑场产品。同时,山西北部接壤辽国,本器纹饰中腹部最里层的边缘呈波浪形的花瓣,在辽代瓷器上更多见。

青白釉瓜棱梅瓶(图7)

北宋景德镇产品,高25.3厘米。

瓶覆盆形口,口径较大,斜唇,粗筒形颈微束,圆肩,肩部出环形凸棱,深圆腹部以竖双线凸棱划分成六瓜棱形,隐圈足。肩部划刻细密排线纹,腹部划刻细密水波纹,斜排成列。通体施青白釉,匀净光亮,釉色白中发青。底足无釉,露白胎,胎质细腻坚致。

青白釉狮钮执壶(图8)

北宋景德镇窑产品,高21.8厘米。

壶盖顶端塑蹲狮形钮,狮昂首翘尾,生动传神。盖上呈覆盆形,下为剔刻覆莲瓣纹垂壁,下端刻出花瓣形状,一侧留有豁口,以便安放壶柄,豁口上方置两小孔以备穿绳。壶直口圆唇直颈,上端画双线弦纹,颈下剔刻浅浮雕覆莲瓣纹。斜折肩,深曲腹,圈足,肩、腹以竖凹线分成八瓜棱形,直达圈足,足底随棱切成八瓣花口形,足墙微外撇。肩一侧置曲流,流中下部划兽首纹延至腹部;对称一侧置扁平宽柄,达颈下部,柄下亦划花。通体施青白釉,底足满釉,足底有垫烧痕,胎质细白坚致。

青白釉剔刻莲瓣纹罐(图9)

北宋景德镇窑产品,高13.5厘米。

罐圆唇,喇叭口,圆折肩,鼓腹,圈足微外撇。肩部剔刻覆莲瓣纹,腹部剔刻仰莲瓣纹。通体施青白釉,底足不施釉。胎质细白坚致。

青白釉点褐斑纹葫芦瓶(图10)

北宋景德镇窑产品,高10.6厘米。

瓶侈口翻唇,短束颈,葫芦形双层腹,上部鼓腹,下部为大圆腹,装饰两道凹弦纹。施青白釉,下腹唇部及弦纹上点褐彩斑。

白釉剔地折枝牡丹纹梅瓶(图11)

西夏灵武窑产品,高31.8厘米。

平口,折唇外侈,短颈,斜折肩,直腹下收。胎敷白化妆土施透明釉。腹部剔划三组双线弦纹,分割为两组装饰区,上部装饰剔地折枝牡丹纹,下部装饰刻划二方连续花叶纹。纹饰粗犷,线条流畅,上下对比鲜明。近底足处无釉。

西夏灵武窑以剔划花瓷最富盛名,但多为黑釉剔花瓷,白釉剔划花瓷产量较少,故甚为珍稀。

白釉瓜棱高足罐(图12)

宋金山西窑场产品,高10.5厘米。

罐薄唇,短直颈,圆肩鼓腹,腹部有压印凹纹,呈瓜棱形,半高足呈覆盆状。此器造型精巧,胎薄,质细腻坚致。通体施透明釉,内壁满釉,唇部刮釉,胎釉结合紧密。

白釉盖罐(图13)

金代山西霍州窑产品,高14厘米。

罐与盖为子母口扣合。罐薄唇,直腹微弧,小圈足;盖平沿,顶高高隆起,顶面较平坦,中央置叶蒂形钮。细白胎,质细密坚致。罩透明釉,底足不施釉,内壁施釉,内底心无釉。

金代山西霍州窑以烧白瓷为主,产品质量高。

白釉模印花纹枕(图14)

金代河北井陉窑产品,高9.8厘米,长20.5厘米。

枕长方形呈银锭状,枕面下凹,两端上翘,前后壁直,两侧壁向下斜收,平底,底部有两气孔。枕面模印三鱼水波纹,前后壁菱形开光内印卧鹿纹,开光外印水波纹,两侧壁印兽面纹,底部水波游鱼纹。胎罩白色化妆土,外施透明釉。

河北井陉窑烧造定窑类型瓷器,所烧器物从总体上看略粗于定窑,但精品与定窑难分伯仲。此枕六面皆模印纹饰,十分少见。

青白釉浮雕鸾凤纹瓶一对(图15)

元代景德镇窑产品,高25.6厘米。

瓶身平口,细颈,圆肩,下腹斜收,隐圈足,足墙微外撇,腹部有两道接胎痕。从口部沿颈部向下至下腹部饰浅浮雕凤纹,两瓶纹饰有异,但互相呼应,正合一对。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闪青,底足内也挂釉,足端刮釉露胎,胎质细白坚致,瓷化程度高。瓶盖为后世所配,雕塑成凤头状,勾嘴,飘羽,一有冠一无冠。

本器凤纹刻画非常精彩,颈下泥条塑如意云头形羽,翅展开分铺肩部两侧作飞翔状,背部鳞羽刻划清晰,腹下有爪,尾羽飘扬,一向右,一向左。右向者波浪状飘摆尾羽三根,一侧边缘锯齿状,当为凤;左向者尾羽一根,屈曲环绕,两侧有分枝,皆尖端分叉卷曲,如卷云纹,当为鸾。

白地黑彩绘开光双凤纹罐(图16)

元代磁州窑产品,高35.5厘米。

罐圆唇,短颈,溜肩,上腹鼓,下腹斜收,隐圈足。胎体先施白色化妆土,上以黑彩绘制纹饰,肩至上腹部正、背两面各绘一腾飞的凤鸟纹,辅以祥云纹为配饰,线条厚重简练,又用尖状工具在凤体与祥云黑彩处剔划细线,色调对比鲜明。

白釉形砚滴(图17)

元明景德镇窑产品,高10厘米,长15.5厘米。

砚滴龙头龟身,头上扬,圆目,口微张,猪鼻,有鼻孔,耳亦有孔,可通达腹部,长颈呈S形;龟身四足伏地,短粗有力,尾尖曲上扬,根部有孔。通体施卵白釉,仅四足着地处无釉,胎细白坚致。

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九子之一,好负重,唐宋之前头部多塑造为龟形,后逐渐演化为龙首龟身。常见多体积庞大,置于石碑之下,以作小器具则极为少见。(责编:雨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