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库斯•吕佩尔茨和他的艺术

时间:2024-05-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首都巴黎被德国占领,导致大批法国艺术家纷纷逃亡美国纽约,其中包括超现实主义的“教父”安德烈•布雷东和马克斯•恩斯特等人。这对正处在现代主义探索初期的美国艺术家而言是个极大的鼓舞,催生了美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本土画派——抽象表现主义。而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艺术世界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代表着美国在获得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霸权之后,获得了文化霸主的地位。但是,随着战后欧洲的重建,文化底蕴更为深厚的欧洲各国开始在文化艺术上崛起。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和意大利获得巨大成功的新表现主义(在意大利新表现主义也被称作“超前卫派”)意味着纽约作为西方艺术世界中心地位的相对衰落。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绘画死亡”的论调甚嚣尘上,但是在德国仍有很多艺术家坚定不移地探索绘画语言的各种可能性。这批被看作“新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的艺术家包括格奥尔格•巴塞利茨(Georg Baselitz,生于1938年)、彭克(A.R. Penck,生于1939年)、约尔格•伊门多夫(Jorg Immendorff,生于1945年)和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生于1945年),马库斯•吕佩尔茨(Markus Lupertz,生于1941年)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

吕佩尔茨对将他定义为新表现主义画家这种归类嗤之以鼻,但他作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具象艺术复兴的推手之一却是毋庸置疑的,而这种回归具象的艺术被统称为新表现主义。他们普遍反对极少艺术和观念艺术的创作思想,认为艺术家应该回归到架上绘画的创作之中。同时,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应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总体来看,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画家们重新举起了在纳粹时代被抛弃的表现主义旗帜,同时也受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巴塞利茨认为,由于纳粹时期的艺术政策对德国现代主义的排斥,导致他们在艺术上是没有父辈的一代,因此他们需要到更早的表现主义中去寻找灵感。由于个人经历和对艺术的理解的差异,新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风格迥异。马库斯•吕佩尔茨就因其个性张扬、言论大胆和风格独特而被称为“怪杰”。

马库斯•吕佩尔茨1941年生于莱兴贝格(现在的利贝雷茨),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画家、雕塑家、作家、艺术教育家和爵士乐钢琴家。20世纪60年代,吕佩尔茨生活工作于柏林。70年代后,他去往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第二大城市卡尔斯鲁厄工作,担任市立美术学院(State Academy of Fine Arts Karlsruhe)的教授。后来,他又担任著名的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长达20余年。

在艺术生涯的早期,作为画家的吕佩尔茨获得了1970年的罗马奖(Villa Romana Prize),该奖项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奖项。仅过了一年,他又获得了该年度的德国评论家协会奖。2003年,他作为主编创立了自己的杂志《女人和狗》(Frau und Hund),该杂志同时有法文版(Femme et Chien)和意大利语版(Signora e cane)同步发行。2015年,他携56件架上绘画和25件雕塑作品来到中国举办展览,是迄今为止他来到中国所举办的最新和最大规模的展览,在当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吕佩尔茨是一名高产的艺术家,勤奋而善于思考。他十分关注艺术作品本体语言的表达和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以及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创作了“酒神赞歌系列绘画”(the Dithyramb)。与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抽象绘画不同,他采用较为具象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内心情感。他认为,酒神精神的提出是对无限生命的阐释。酒神精神可以渗透到绘画创作过程中去,抛去理性分析的外衣,追求近似迷幻的创作冲动和实施行为,并力图让观众体会到这种创作过程,从而使创作不再完全独立于观众之外。这一时期的画面色彩对比极其强烈,画面分割的方式令人震惊,观众似乎直面一场艺术家心灵震颤的过程。吕佩尔兹在他的展览中也谈到,“酒神赞歌系列绘画”的灵感来源于尼采的著作,狄俄尼索斯的精神是古希腊悲剧的源头,而他的绘画就是这种溯源行为的展示和借用。实际上,“酒神赞歌系列绘画”的主题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期,除了在绘画语言上进行探索的初衷,还反映出吕佩尔茨对架上绘画的性质的再定义。在当时,德国的激浪派,美国的环境艺术、行为艺术、波普艺术、极少主义和观念艺术等以装置和表演为形式语言的作品占据了人们对新艺术认知的空间。相比而言,架上绘画存在的价值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吕佩尔茨使用传统的绘画方式,诉诸西方文化的源头,再加上德国艺术中深厚的表现主义传统的影响,使架上绘画这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的生机。从这一点上来讲,吕佩尔茨在艺术生涯早期所获得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1《尤利西斯·三》130 cm×162 cm综合材料2011年

2《空间幽灵:无神论者》200 cm×162 cm布面油画1987年

在“酒神赞歌系列绘画”之后,“米老鼠系列”和“唐老鸭系列”是他创作的另外两个著名的系列作品。在当时的欧洲,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十分深远,但吕佩尔茨则反其道而行之。他力图回到欧洲绘画的传统,探索欧洲自身蕴含的新表现主义绘画语汇。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自己的绘画不能立足于本国历史和传统,仅仅模仿当时流行的各种潮流,自己的艺术语言终将走向消解。有些学者认为,吕佩尔茨借用美国迪士尼公司的经典卡通人物进行创作,表现出了对当时美国文化席卷欧洲的这一时代现象的担忧。在当时,包括德国在内的众多欧洲国家产生了对美国文化的狂热追捧,二战后,美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功让欧洲人普遍产生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不自信和怀疑,就像经历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所抱持的态度那样。然而,被他的欧洲同胞津津乐道的卡通形象,在吕佩尔茨的笔下却成为拥有夸张外表和具有潜藏暴力倾向的怪异结合体,其中充满的暗喻不言自明。他想作为捍卫本民族文化的斗士,揭开华丽表象下的丑陋,因为他知道意识形态与文化自信上的摧毁,是灾难性的。毫无疑问,这种文化的自觉精神是非常值得今天的中国艺术家学习和借鉴的。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吕佩尔茨走向了对本土主题的热衷和向昔日大师汲取营养的道路。就前者而言,他的绘画展现出一种类似于其艺术生涯早期的抽象绘画,对象集中在“德国主题”上。80年代,他开始到柯罗、马奈和戈雅的绘画中去寻找灵感,甚至包括普桑这样的古典学院派大师。实际上,吕佩尔茨对昔日大师作品的仔细钻研,是希望学习他们对于画面节奏的把控。抽象精神和古典理想在吕佩尔茨这里,似乎找到了相互连接的桥梁,而这正是他艺术探索的乐趣所在。

最近十几年里,他的艺术创作围绕“阿卡迪亚”系列进行。“阿卡迪亚”在西方是人间乐土的同义词。在有些画面里古典与现代的并置,就是他最喜爱的一种方式。人们可以看到他在绘画中对古典艺术理想的追溯,以及对现代艺术的探索,如《阿卡迪亚——战士》和《阿卡迪亚——园舞》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代表作。在《战士》中,维纳斯和德国士兵的同时出现,明显是古典理想和残酷现实的比照,是重现艺术语言辉煌前德国所必经的动荡和废墟。进一步的发展体现在《园舞》中,这是对马蒂斯名作《舞蹈》的挪用,同时将维纳斯并置其间,似乎是对艺术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巡礼。舞蹈者欢愉明亮的身体和维纳斯静止灰暗的形象形成的对比似乎在说明古典的终结和现代艺术的胜利,但是实际上吕佩尔茨没有重复美术史家早已形成的观点,而是通过绘画说明艺术历史的延续和永恒理想的不灭,尽管往昔精神会在新时代的面前退居其次,但是它们从未真正离开艺术的创造。

吕佩尔茨本人狂放不羁,自视甚高,但他对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谦卑谨慎的态度。谈到艺术本身时他容光焕发,他不喜欢在政治、市场等部分现代人所热衷的框架下去谈论艺术。“艺术有其独立的规律”,吕佩尔茨2015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提到,“因此,在我担任杜塞尔多夫学院院长的20年里,我一直坚持学院不该受到过多束缚。教学应该是学徒制的,学院的任务就是教会学徒进行艺术创作,然后他们学会欣赏艺术品,从而自己创作。”这样一位多才多艺、个性鲜明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或许可以对我国的当代艺术家,乃至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