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文‖庄临强
11月14日起,在海内外最具影响的印学、书画民间艺术团体西泠印社创社115年之际,浙江卫视播出大型纪录片《西泠印社》第一部《孤山路31号》,共“湖山记”“草木记”“石头记”三集。该片以印信方寸折射中华文化源流浩瀚,讲述感思“金石人物”对于民族文化之根的自信坚守与仰怀传承;以创新融通自然、人文纪录片的独到匠心,在性灵山水的精美映照中,诗意传扬高雅人文精神的风范清流;以贯穿创作全程的新媒体融入,有力拓展电视文化纪录片的传播推广;将真实纪录与艺术想象有机结合,实验性叙述语态新颖,电影级制作音画新奇,意蕴深远,意境美好,受到文化人士、电视业界和观众网友的广泛好评,浙江省广电局《视听评议》和国家广电总局《监管日报》刊文表扬,称赞弘扬社会责任,彰显文艺作品内容创新的新使命,“节目释放人文之美,传递中国温度”,“在纪录片美学的突破上,作了浙派的全新探索”。
印章是古老而鲜活的中国符号,它是古今传袭的“诚信”标志,也是人们言志抒怀的艺术雅趣,有着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丰厚蕴含。《孤山路31号》以西湖孤山南麓“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西泠名社,勾连古今中外的金石故事、人物传奇,借印信方寸,映射镌刻于民族内心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在以洗练笔触介绍印章源流、印社沿革、精湛技艺的同时,该片以浓情笔墨,回望时代颠覆动荡、思潮交锋激荡的民清之交,王福庵等“创社四君子”乱世独立,雅集同道研修青铜碑刻,“印宗秦汉”追思上古金石,对于中华文化源头的执着信仰和孤傲坚守;从或古风拙扑、或自由奔放、或苍劲凌厉的印文中,从琴心剑胆、壮怀激烈的印人故事里,解读感怀方寸天地的家国情怀、淡泊情操、人生理想;借由金石之缘,触摸感怀王羲之、林和靖、李叔同、吴昌硕等文化巨匠归隐入世所蕴藉的人生境界和高贵灵魂;以印石留存的沧桑传奇、180多次西泠雅集的绵延壮观,宣示“西泠不冷”的不绝传承与光大。该片用较高的思想立意把握“西泠精神”,以百年印社这一文化坐标,瞭望千古闪耀的文化星空,用美好的蕴含滋养精神家园,感召人文追求,传扬文化自信。
该片将“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灌注于作品创作,打破人文纪录片与自然纪录片的界限,相互融合实现表达方式的创新突破。创作者将孤山上的花鸟虫鱼、青苔山石、淡雅园林,与印迹孤山的金石人物、古今先贤视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植根西泠人文于生生不息的山水,赋予自然风物以表情达意的性灵;在共同生长、相互见证涵养的生态系统中,呈现一个“活”着的西泠印社。“草木记”以“我是一条锦鲤”开场,以锦鲤的主观视角,讲述西泠人物的行踪故事,见证孤山人文的营造变迁;它不断幻化成“梅妻鹤子”的仙鹤、西泠渡口的水草、山阶青苔的蚂蚁,参与“倚松弹琴”的高人雅集,感怀“奔袭东倭”印人英气、“捐资保碑”的义举;吴昌硕的红梅言志、李叔同的荒草伤情,沉默的生灵成为该片叙事传情的生动主角。这样的创作匠心,既赋予了人文纪录片别开生面的叙述语言,也为自然世界的精美纪录打开了富有意涵的表达空间,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审美价值和传播魅力。更有意味的是,它以“天人合一”的呈现,阐释了中国人文思想的内蕴精华和生长土壤;以山水自然绵延不绝的盎然生机,昭示西泠精神、中华文化永续传承的鲜活生命。
如何在现代传播环境和语境下,为传统经典电视文化纪录片打开传播与营销的广阔路径,该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实践。创作者以新媒体的强烈意识和活跃思维,努力打通媒体边界,新开传播手段,调适语境表达,将互联网时空下的受众聚集、口碑传播,作为创作重要目标。创作一开始,就在互联网开设“西泠不冷”公众号,贯穿全程与网友实现创作参与互动。公众号下,有精美印石的简明鉴赏,名人轶事的有趣讲评,拍摄过程的奇葩故事,创作成员个人遭际的吐槽调侃。特别是公众号将普通人难以见闻的极致影像不断“剧透”:台风眼下的西子湖山、银装素裹的孤山航拍、月食全程的西泠光影、首度绽放的红梅碧莲,以及时的话题性和强烈的震撼感,引动网络爆款点击和海量传播。作品以“孤山路31号”命名厚重的文化纪录片,以“一起去孤山寻宝”作为推广语,以屏幕壁纸的功效创意节目海报,亲近平实,摆脱传统思维定势,努力靠近现代传播语境。霍尊演唱的主题曲《湖山记》热传网络,有力推升节目的关注度和美誉度。“粉丝”聚集,未播先热,成为该片跨界传播的突出特点和成果。
精英文化类题材在这个片子中做实了;是对浙江文化的一个贡献,是浙派纪录片的一个新标杆”。
该片将纪录片的真实纪录和艺术片的虚构想象巧妙结合,通过拟人化影像创建、意象化情景再现、情感化景物拍摄、音乐化影像编辑等方式,着力丰富历史人文的呈现手段,增强思想情感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故事叙述中,不求集中完整,善于撷取精要片段,以散文化的手法素描传神,给人以诗意化的美感。全片画面精美流畅,新奇而富有陌生感;4K标准摄制,具有电影级的质感。
社会各界对该片的播出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节目“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影像系统,打开了蕴藏在西泠山水间的精神信息”;“以风格化的影像致敬士大夫精神,是浙江文化、浙派纪录片的新坐标”;“完成了中国士大夫出山和入山的通融”;“打破了‘文化’与‘景观’的界别,视角丰富、色彩丰富、内涵丰富,堪称一流之作”;“故事化叙事,电影级质感,构建了纪录片的新语态”;“自然、人文、精神在影像世界中完美呈现”;“精英文化类题材在这个片子中做实了”;“是对浙江文化的一个贡献,是浙派纪录片的一个新标杆”。《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发文点赞:这是用"中国人的美学主张讲中国故事"的一个成功实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