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即兴性特色研究——以印度拉格、印尼甘美兰和伊朗达斯特加赫为例

时间:2024-05-20

■田果(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即兴性特色研究
——以印度拉格、印尼甘美兰和伊朗达斯特加赫为例

■田果(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音乐传统都包含着诸多审美品格,它是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对我们了解民族的思维习惯、审美意识形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世界音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也有许多超越于文化差异的共同点。如果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广泛调查的话,就可以发现人类音乐、音乐行为有着某些惊人的一致性。本文就以3个国别的3种音乐体裁为例,谈谈民族音乐中的共同特点——即兴性特色。

■即兴性因素广泛存在于民族音乐中

音乐自古以来都有两条平行的发展轨迹,一条是来自于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的集体创作,一条是专业作曲家的个人创作。前者往往没有固定的乐谱记录,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后者是我们常说的艺术音乐,有文本记录,后人照此文本进行演奏。本文讨论的重点属于前者,其音乐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音乐的呈现方式具有很大的即兴性特点。

1.印度拉格的即兴性

印度属于南亚的中心音乐文化区,它包含并代表了南亚地区整体音乐文化风格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度博采波斯、阿拉伯等外来音乐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印度音乐文化。而印度拉格(Raga)被视为古典音乐的灵魂,它是印度古典音乐特有的一种现象,可以表达艺术家内在的情感与理智,由音符和旋律组成,拉格的音符本身是没有力量的,音乐家必须把生活和体验融入其中,并一步步扩展。拉格的特点就是要依靠音乐家的即兴表演得以丰富和完善。在印度的古典音乐中(特别是北印度)即兴表演很重要,杰出的演唱家表演的拉格,其即兴部分可达全曲的50%~90%。从历史文献来看,记载下来的音乐文本往往只有短短的几行,而实际上音乐家甚至可以通宵达旦地表演一个拉格。从古至今印度使用的拉格繁多,每种拉格都有自己特定的音阶、音程和旋律片段。音乐家会根据每次的演出场所,环境和情绪情感的不同需求,使得同一个曲目的实际表演都不尽相同。这种即兴性表演的思维和传统普遍存在于印度的古典音乐中。

2.印尼甘美兰的即兴性

印度尼西亚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最具影响的是“甘美兰”(Gamelan)。甘美兰印尼语的原意是“用手操作”“敲击”,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这种乐队整体上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大致可以分为演奏旋律的敲击乐器和掌握节奏的敲击乐器,还有部分弦乐器。

甘美兰演奏时即不是齐奏,也非欧洲式的和声对位,它的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时带有即兴性,在核心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即兴表演。核心旋律约有4000首之多,而常用的有1000首。音乐带有复音层叠和循环曲式的特点,音乐的动机不长,往往也十分简单。演奏员一般都不看乐谱,靠着本能的音乐直觉和长年的训练合作,他们将各自简单的音符汇编成非常复杂的旋律音响结构,其中切分、同步、和声、复调错综交汇。甘美兰音乐的曲式结构具有循环性特点,以段落为单位进行反复,大吊锣的声音每出现一次,就标志着一次循环的结束和下一轮循环的开始。这种曲式结构与印尼宗教的“轮回”观念有联系。而演奏的即兴性也融化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之中了。

3.伊朗达斯特加赫的即兴性

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其旋法体系统称为达斯特加赫(Dastgah),相当于阿拉伯和土耳其的玛卡姆,具有调式音阶、即兴演奏规范和组曲等多种含义。达斯特加赫共有12个套曲,每个套曲中包含两个部分:达拉马(daramad)和古谢(gushe)。达拉马是一首或数首同一旋法组成的即兴演奏,所使用的旋法贯穿整个套曲。在伊朗古典音乐中,有一种声乐曲叫阿瓦兹,它是用塔尔、桑图尔或小提琴伴奏的自由节奏的即兴独唱曲,也成为伊朗音乐的代名词。这种声乐形式,是用古谢为基础进行即兴歌唱,把产生于10~14世纪的波斯文学黄金时期的古典韵律诗、抒情诗、民谣四行诗,按照古谢的旋律型,用即兴形式进行歌唱。“达斯特加赫”的即兴性还表现在:演奏一套达斯特加赫通常需要30~45分钟,也可长达一小时,还可简化到10分钟,具体要配合当时的现场表演需要。伊朗的音乐家,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还要能够熟读波斯的古诗,在演奏中成为最佳古诗的诠释者。

■即兴性需要遵循的程式化规范

上述3种音乐体裁虽然在表演中可以发挥很大的自由度,但并不是没有约束的“乱弹琴”。表演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即兴来展现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驾驭能力和理解,另一方面要受制于一定的“模式”和“框架”。这种模式和框架在即兴表演之前已经深深根植于表演者的思维之中,并且这种模式的类型和特征常常由于文化或体裁的不同而不同。

1.印度拉格要遵循的旋律和节奏模式

在印度音乐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拉格(Raga)和塔拉(Tala)。简单地讲,一个是旋律框架、一个是节奏模式。各种各样的拉格有各自不同的规范,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来进行旋律的编创。塔拉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是一个基本计数时间、一个周期,节奏节拍的运动总是以某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而反复地进行着,因此被人们称为节奏圈(Rhythm Circle)。实际演奏时,音乐旋律一边合着塔拉、一边错开,往往形成切分,使旋律与节奏之间产生微妙的变化对比关系。古典音乐的这种程式化规范,往往在学习音乐之初就由老师灌输给学生。这是一个优秀音乐家必须掌握和积累的音乐素材。印度音乐的传授过程基本不使用乐谱,教师的大脑里储备了几百甚至上千首不同情绪的拉格,在教学中会把这些固定的旋律模块和短小的旋律材料用特有的音乐记忆体系口传给学生。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和优秀的印度古典音乐家必须经过数年的学习和积累,最后能够达到根据不同的拉格进行即兴创作的程度才被观众所认可。

2.印尼甘美兰要遵循的音阶调式规范

“甘美兰”音乐被誉为代表了东南亚的锣群文化之美,因为演奏它的乐队大部分是青铜制作的打击乐器,看似敲敲打打之中却包含着很多规范。首先,甘美兰有两种固定的音阶调式体系:斯连德罗音阶体系和培罗格音阶体系。这种音阶初听起来很不习惯,因为和我们的十二平均律不同,有点接近五平均律。其次,在演奏中要遵循一种称为“帕台特(Patet)”的调式中心音、骨干音、特定音域、旋律型、终止式的规范,它与印度拉格相似,表现不同的情绪要使用不同的帕台特,甚至还要选择相应的时间段来演奏。例如斯连德罗包含3种不同的帕台特,分别称作涅姆(nem)、桑加(sanga)和曼尤拉(manyura)。帕台特涅姆宜于表现幸福的情感,多在晚9时至午夜

12时演奏;帕台特桑加适合表现愤怒的情绪,演奏时间多在午夜12时至凌晨3时;帕台特曼尤拉则适宜表现悲哀,多在凌晨3时至正午12时演奏。

3.伊朗“达斯特加赫”需遵循的结构模式

伊朗的古典音乐由12种不同的旋法体系构成了达斯特加赫,而每种旋法又派生出多种旋律型,被称为古谢(Gusheh),它们为即兴表演提供旋律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也是一些短小的音乐片段,大概有300~400个,伊朗传统曲目称为拉蒂夫(Radif),这是一种包含固有的音律、音程、音阶、中心音、可变音、终始音而且兼具乐句周期、装饰法、情绪等意义在内的表演体系。在编曲中,要按照某一达斯特加赫中各种古谢的顺序来连接,不同的音阶结构、骨干音、音与音的关系都决定了特定的达斯特加赫的风格和色彩。每套“达斯特加赫”的首尾使用同一调式,这一调式名也就成为这套乐曲的标题,如“纳瓦达斯特加赫”“舒尔达斯特加赫”等。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部由各种程式化的曲调“古谢”构成,古谢可以使用其他调式。如在“舒尔达斯特加赫”中,在演奏古谢时可以把fa变为升fa,这样就会引起调式色彩的变异。古谢可长可短,有时用地区命名,如“热布尔古谢”“拉万迪古谢”;有时用人名命名,如“胡马云古谢”“曼伊古谢”。

■即兴性是民间艺术的精髓体现

“即兴——传统音乐的精髓”。这话是音乐理论家黄翔鹏先生在1988年9月举行的“中国音乐观摩与研讨会”上所作的《保存传统,发挥传统》的学术报告中说的。他的原话是:“传统音乐绝非仅是乐谱上的那些东西,没有学到民间艺人即兴性艺术创造这个本事,就没有学到民族音乐的精髓。”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世界民族音乐范畴。从对上面3种音乐体裁中即兴表演的论述可以看出即兴性广泛存在于民族音乐中,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民族音乐中的即兴性不同与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华彩演奏和即兴表演,它的魅力体现在每一次的呈现都不尽相同。二、即兴性需要遵循各自体裁中的相应约束和规范,具体表现为旋律模式、节奏框架、旋法体系等。根据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历史传统形成了不同的体系。三、要想达到高超的即兴表演能力,必须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音乐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这种学习有着独特的传承制度和方式,采用口传心授,不使用西方的五线谱。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早已创作好的旋律模块,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这些音乐材料进行添加和创新,搭建成崭新的音乐。

另一方面,观众的反映也能对表演者即兴创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拉格、甘美兰和达斯特加赫的演出现场,往往是十分热烈而激动的场面。在每首乐曲的循环段落或者高潮部分,都会有观众情不自禁地拍手、欢呼,发出一阵阵赞叹和叫好声。在一个有音乐修养的听众看来,好的即兴表演和循环往复是永远也不会产生听觉疲劳,相反这种即兴性的演奏时刻牵动和吸引着听众,新鲜的感觉让听众不断地跟随演奏者的即兴表演而兴奋不已。听众并不希望演奏家按照死板的乐谱进行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们对于音乐的期待大部分寄托于即兴表演。这就对表演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民间艺人或者演奏家不仅要学会古老的文化传统,并对这些旋律、节奏烂熟于心,更要有创造力,针对不同的场合要求对原有旋律框架做充分的扩充,装饰,变奏等。这些国家的民间音乐家的定位首先是某某乐器的演奏家,而他表演的乐曲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创作,但并不说他是哪首曲子的曲作者。严格地讲,一个表演艺术家只是对原有的旋律材料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这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过程枯燥而漫长,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和潜心学习,最后达到一种可以根据现场的气氛、情绪、对象不同,随时提取大脑中的各种各样的音乐素材进行即兴发挥的造诣。在印度、印尼、伊朗,优秀的古典音乐艺术家享有很高的地位,并受人尊重。因为他们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结语

世界音乐文化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我们应该用更加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全球音乐文化,关注那些欧美艺术音乐之外的民族民间音乐。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民族音乐中,跨文化研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界民族音乐的共通性。而即兴性音乐特色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表达手段。它是和民族文化、审美意识、社会功能等密切相关的,从艺术家们每次精彩的即兴创作可以体会民族艺术的精髓所在。让我们打开世界民族音乐的大门,从中汲取活力,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音乐事业。

[1]张谦.试论北印度古典音乐中的即兴文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2.

[2]刘志燕.中国传统音乐与印度古典音乐“音乐形态特征”的相似性比较[J].音乐创作,2013,9.

[3](日)柘植元一,王旦译.走入伊朗的“达斯特嘎”音乐之一[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12.

[4]段晋中.试述民间音乐的特征[J].艺术教育,2006,6.

[5]侯榕育潇.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即兴性[J].社科纵横,2014,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