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陈亦刚
引言为什么是卡通一代
所谓“卡通一代”,其名称最早出于美术界,具体说来,“卡通一代”这个说法是广州美院艺术家黄一瀚1992年提出的,按照现在的回顾,当时,这个概念指的是生于七八十年代,具有生存平面化,卡通玩偶化、中性化,网络数字化等特征的一代年轻人,而不是简单的卡通画作者。
事实上,“卡通一代”很快地成为了中国大城市里长大的这一代人的代名词,并被中国的新新人类所认同。在价值观与日常表现的许多方面,生活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的卡通一代,与香港、东京的新世代没有什么不同,而网络巨大的传播能力,亦将相似的价值观与生活经验,迅速推至中国城乡各地的每一个角落。
时至今日,卡通一代艺术业已成为艺术界令人瞩目的景观,卡通一代的价值取向、生活风尚亦随之而彰显——这很大原因在于卡通文化的日渐主流,以及卡通一代在社会生活中的逐渐上位。此时,研究这个日渐壮大的团体书写状态,便成为颇为紧要的一件事情了。
如果忽略以上所述的重要事实,在中学以及高校的书法教育中,仅仅因循以往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必然会陷入刻舟求剑般的误区之中。时移世易,更加深入与准确的把握住当下年轻一代的书写生态,对于书法教育者具有至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卡通一代,主要限定在九十年代后出生的青少年。
一、工具与轻重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传统书写的诸多技巧,皆有赖于毛笔的造型特点及特殊材质,从毛笔到钢笔的变化,是书法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以此为分水岭,传统笔法以及墨法中丰富的变化,与日常书写开始远隔山岳。
此次变化及其影响,众所周知,无需再论。
我这里想要说的是,工具的变化并未就此打住:从九十年代开始,签字笔与中性笔异军突起,开始大面积抢占钢笔的地盘;九十年代末,电脑与手机星火燎原,日渐进入千家万户。这两个变化,造成书写状态的进一步变化。
一般而言,钢笔笔尖粗细的的范围大致在0.18mm到0.86mm之间,据其粗细,可以适应日常不同需求及个人偏好。运用最广泛的笔尖大致在0.5mm左右,这个尺寸的笔尖,加上墨水一定程度的流注与扩散,更由于写字者手势的轻重、缓疾、转折、点顿或重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毛笔书写的某些特质,能够体现出线条的疏密、浓淡、凝重、飘逸等各不相同的表现特点。此外,钢笔的笔尖不仅有垂直的标准尖,还有能产生更大范围粗细变化的偏斜尖,偏斜尖的钢笔即所谓美工笔。钢笔尖的这个表现力范围,虽然远远不能与毛笔相提并论,却已经能够提供相当的书写乐趣——这正是八九十年代钢笔书法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
与钢笔相比,签字笔与中性笔的笔头更加小而圆,因此,其书写痕迹便更为细而均匀。尽管签字笔通常的笔尖尺寸也大概处于0.3-0.5mm之间,在数值上与常见的钢笔笔尖尺寸类似,但从放大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其笔尖仅为一圆球,且圆球被镶嵌在十分坚硬的金属圆柱之中,这种严格的限制使得签字笔和中性笔笔尖的变化幅度与钢笔相比,更为微小。
在这种情况之下,钢笔书写中尚能保留的顿挫轻重变化动作,在用签字笔中性笔书写时效果便大打折扣。
70后及之前的中国人,因为普遍性具备钢笔书写的长期习惯经验,因此,即使在今天变换工具之后,依然在书写中保留钢笔书写的动作定型,然而,卡通一代的成长历程,恰逢签字笔中性笔大面积取代钢笔地位之时,因此,这一工具的细微变化,使得卡通一代书写动作中,顿挫轻重的变化大为减弱。下图为笔者在大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共38位同学作为样本,要求被测试者用日常书写的习惯写下姓名及“卡通书写”四个字。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其一,受试者用笔普遍偏轻,多数人运笔过程中起落行几乎平均用力,而用笔偏重及明显提按顿挫的只有三四人;其二,大量被测试者在书写过程中,努力将字写成一个个标准的矩形。这种现象的变化,就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
二、字体与结构
传统技法训练的淡出是学校教育里普遍的现象。尽管少量中小学开设了为时甚短的毛笔书法课,但亦多为其它科目(主要是语文和美术)的老师兼任,其教学水平大多业余。
书法课程的边缘化,传统技法训练的缺失,不仅使得学生对传统笔墨技巧近于无知,也让学生的传统书法图像储存近于空白。此时,在学生逐步规范自己书写笔迹的过程中(此过程或自觉,或被动),阅读环境中的印刷字体、电脑字体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视觉范本。已经有学者注意到,黑体字对日常书写的不自觉影响,其实,不仅学生非常自然地以课本的印刷字体为模仿对象,甚至在一些学校,教师主动选择黑体字作为训练学生书写能力训练的参照。
一个即成的重要现实是,尽管报纸书籍上,宋体字运用依然最为广泛,但放到整个生活大環境来考察,黑体字业已成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字体视觉景观——这一点只需要随意考察一下身边的大街小巷,便会发现店铺招牌、海报、广告上,黑体字至少已占半壁江山。不自觉模仿加上主动学习,印刷与电脑字体的影响于是日益深远。因此,尽管有书家大声疾呼回归传统范本,或痛数以黑体字进行书写训练的种种弊端,但是学校教育并非唯书法之马首是瞻,方便、规范、迅捷、易于管理,方是王道。如果说明代人尚称宋体字为“匠体字”,那黑体字的更将“匠气”变化成冰冷整齐的工业感:它几乎抹掉手书体人为印迹及造字渊源,没有手书起始和收笔,以几何学方式确立汉字基本结构。
因此之故,卡通一代的书写偏好与黑体字的盛行关系极为紧密。而这一特点,正是书法工作者所极为不满的。据笔者抽样调查,在小学生的日常书写中,印刷字体的影响尤为明显。如图为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级所作抽样。
三、卡通与卖萌
卡通画与娃娃体的普遍化,另一种书画关系的表现。
除了黑体字大行其道之外,我们尚可发现其它两种日益流行,亦对卡通一代日常书写造成很大影响的字体:幼圆体与娃娃体。
从造型构成形式来分析,幼圆体脱胎于黑体,整体上保留了黑体的方整大体外型,笔画亦为粗细均匀不变,但在转折处化黑体的方截为圆转,且笔画更粗,因此视觉效果上较之黑体,显得轻松稚气。
娃娃体则与日式卡通漫画风格有非常密切的视觉关联l眭。在许多卡通漫画中可以看到这种字体。以高木直子的漫画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其文字与绘画线条上的同质性,也就是说,娃娃体轻松且无轻重顿挫感的线条与松散的结体方式,几乎可以看作是漫画的文字化表现。
整体来看,卡通一代的日常书写之中,黑体以及幼圆体、娃娃体的影响一目了然。其中,在偏爱卡通漫画阅读的人群,比如艺术生中,以娃娃体书写的人数为数颇多。如图是笔者委托艺术班教师所做抽样调查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接下来还有一个可以探究的有意思的问题是,书写笔法的成熟化历程之变化。所谓成熟化,本文中指的是青少年在书写实践中,熟悉基本笔画及结体之后,书写的笔迹自觉或不自觉地增強连带以及简化,即趋于行书化表现,这种成熟化进程乃是技巧熟练速度增快后的自然结果。颇耐人寻味的是,这一顺理成章的成熟化历程,在卡通一代的书写中,大范围的弱化了。从被调查大学生的日常书迹来看,较多保留了一笔一划的书写特征,与对比调查对象的中小学生笔迹相类似。
除了文前所述的印刷、电脑字体影响之外,笔者认为,卡通一代书写中“幼稚”特征的长期保持,还与卡通一代中普遍存在的“不愿长大”心理有密切关系。
四、转化与可能
在传统书法技巧甚至书写本身亦日渐式微的整体背景下,书法工作者很容易产生面对卡通一代与传统书法间隔阂的失望之情,所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种文化失落感的产生情有可原,绝对无可厚非,然后仅仅感叹世风不古并非解决之道。
问题的关键在于,世易时移的必然性。有意思的是,即便面对已然大规模变易的书写大环境,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保持传统书写传承与光荣的有效途径,当然,这必然要建立在新的基点之上。
首先可以发现的基点是卡通一代的视觉敏感性。
如今是个图像无所不在的时代,我们生活的周围,业已充斥无数的图像。印刷业的发达,报纸杂志等媒体数量激增,彩图更多;电影、电视、录像、网络中的图像、视频等就更多了。这在以前科技落后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图像社会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以及全球化时代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理论热点。
卡通一代的成长环境,正是这个前所未有的图像时代。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处理文字语言与处理图像分属大脑中迥然不同的两个区域:理解数学和语言的脑细胞集中在左半球;发挥情感、欣赏艺术的脑细胞集中在右半球。右半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像力方面更加突出;而且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在各种动作上相对更敏捷。
即便从用进废退的角度出发,也非常容易理解,卡通一代的图像信息的把握能力与创造能力,与前代人相比,尤为凸显——这个特点,亦可在卡通一代与年长艺术家的图像语言里得到验证。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卡通一代的图像创造一定胜于前代艺术家,因为这毕竟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把握与展示图像的丰富性的能力上,卡通一代艺术家体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值得重视的是,在卡通一代中,这种视觉敏感性并不局限于艺术家里,而是广泛地存在于卡通一代整个群体里。卡通一代对图像与图形形状与含义的敏感,正好可以成为传统书法训练向当代转型的一个着力点。书法本身的形式表现,尽管向来是历代书家所津津乐道的,但在传统训练中,形式感的发掘与培育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可以说,在传统的视觉环境中,练习者可以轻易地被书法形式的种种体现所吸引,从而乐而忘返,进入语境,而当代的泛滥图像,已经使人不容易沉入含蓄蕴藉的境界,但如果借助强力直接的图形训练,亦可柳暗花明,将受训练者导向更加精微细致的传统美感。
保有如此信念,还可以从卡通一代对字体的热衷态度得到支持。卡通一代普遍乐于展现自我个性,而这种展示会表现在生活的诸多细节之中一一诸如服装、发型、乃至qq和手机里的字体。不少年轻人会颇费周章为qq选择一款“酷炫帅气”的字体,甚至通过电脑或下载软件来更改手机里的自带字体。笔者曾见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一个根本与书法无涉的年轻人把自己手机里的字体调成了小篆。
字体设计师的大量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应着手写剧减的视觉环境下,年轻一代对字体运用求新求美的普遍需求。
五、远景与愿景
无论从理想或是从现实来看,书法并不会真正地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彻底消失,尽管,我们离日常书写的理想状态越来越远,但书法依然顽强地依赖广大的群众基础以及学校教育而存在。这是令人乐观的事实。
然而,一旦我们忽视了整体视觉环境与书写环境的巨变,一成不变的沿用以往的书法教学方法,必定会严重障碍教学双方的有效沟通,进而减低教与学的效率,事关重大。
因此之故,准确地把握当下的状况,对于教学双方,都是非同小可的重要一环,更进一步来说,做好这一点,对于书法生态的有机生长,亦关系密切。书法的延续,依赖于当下的每一个教育者与学习者对于时代与自身的认知与把握。
对于卡通文化的必要重视,才能让我们更清晰的看清卡通一代的视觉与文化环境一一在这种业已成为事实的前提之下,我们通过不带偏颇的分析,可以看到尽管传统书法的生长环境受到巨大的冲击,然而,卡通一代对于图形形象的空前敏感,以及文字字体的兴趣与主动追求,足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书法工作者寻找因材施教之路的重要参考依据。
如此看来,乐观的消息是,即便传统书法生态环境剧变,由于书法本身所具备的丰富面向,我们只要不执着于一成不变的理路,就始终可以找到书法技巧训练和鉴赏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当我们面对书写能力大大下降的卡通一代时,可以意识到,这并不会是书写乃至书法的终结,而是蕴含着富有生机的新的可能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