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被忽略的风景

时间:2024-05-20

柳华林

少时学友,曾互勉共进,谈笑案头间,结碗筷之谊。岁月蹉跎,一别数载转瞬间,感岁月沧桑,别我兄弟情。思君,念去时峥嵘岁月不再……

回首懵懂的青春岁月,众兄弟各怀“鸿博”之志,缘聚中等师范。舞象年华,虽涉世未深,却激情澎湃、意气风发,艺术的种子在这个群体不断地萌发和成长起来。大家都在为梦想、“真理”而奋发进取,为艺术的“真谛”而拼搏探索。加存,用一颗朴实的心勤勉地涂写着他的追求,厚道的为人和对绘画的赤诚,使他渐渐明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成绩总是偏向于刻苦努力的人,加存成功地走在了“队伍”的前列。后来大学的成长、西藏支教的工作经历和高校的深造,加存以其对绘画艺术至精至诚和敏思善悟,不断修正着自己的路子,越来越成熟。恍若昨日,今又见加存作品数幅,由衷的欣慰。窥其近作,其于中国画艺术之思、之情即现。

当今时代,经济膨胀,物欲横流,价值观念失衡,艺术思潮跌宕、迷乱。作为画家,难能可贵的是对当代文化进行沉着、冷静的审视和思考,既是对传统精髓承袭的思索,也包括对艺术发展“流”与“扬”的清醒梳理。加存善思、善感的个性,敏锐的触觉和对传统文化深层理解与修养,使其画面捕捉到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形貌,它包含着对当下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解读和典型映像,更是一种蕴集于心灵深处的艺术冲动的宣泄与挥洒。

在我看来,加存选择了一种“以一窥全”的视角来诠释绘画艺术。“一”即“心”,“心”融“万物”。山、树、楼、人物,这些被我们无数次表现的对象,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喷壶、矿泉水瓶、栅栏、监控器、消防栓、垃圾桶、看台等,加存赋予其生命的意义和规则予以关注,用“心”去对话,用“心”去描写这“熟视无睹”下的“背影”和种种情结。他选择了最为纯粹的水墨语言诉诸于画面,灰与黑的基调交融着无章而有序的笔触,温润四溢的墨气、苍率含浑的线条、无形或有形的空间都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视觉形象蜕变成情感的符号,不断触发着我们精神的波澜持续延展。《校园风景》、《被监控的风景》系列作品,便是见证加存独特的情感体验的最好例证。在他看来,“一件日用品或者一件现实事物,在画面中形成一些被孤立出来的现实”,“有着相当人性的气息”。

数次走过的路边有加存极为熟悉的景物:那群高大、姿态各异的柏树。正是这种再熟悉不过的存在,偶然间似乎变得莫名的恐惧和陌生起来。《树》系列作品,是视觉与情感的律动、激情与理性的强烈碰撞。不同情景下的柏树被浓重涂写,直线勾画的栅栏、潮涌般的墨块相互融会,画面呈现一片出奇的“沉静”与“孤寂”,似如黑色的火焰在不被人们察觉的背后,悄无声息却又肆无忌惮地熊熊燃烧着。定格于瞬间的《握手》系列,以“场合”的形式出现,人物被“文明”的西装包裹着,他们被拟定成不同的角色“相似”握手。灰色的暗调偶赋色彩,情调诙谐又富有现实感。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情感、友谊、道德、人性、交际的背后似乎有着难以琢磨的微妙性和潜规则,它们往往都被这种“共相”所掩盖,而以“握手”的表象显现。这如柏拉图关于“存在”与“非有”的描述—事物在无限多的情况下,“存在”即为“有”的,“非有”在一定限度内又会变成“存在”。加存以自己“真”与“善”的坐标和“先验性”的感知,在“心”与“物”之间清洗着灰色的轨迹,他正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去揭示这一个个“真实”的“达芬奇的密码”。由是,加存的作品真正打动人的,是于“有形”之下所蕴含的思想意识的阐述和真情吐露。

加存的画“简”而“平”,凸显出一种纯净,有时甚至是一种无视你话语权的“沉默”对话,却又不得不静静走进他的世界,因为我们在“关注”他说的“话”。或许这“话”不唯美、不潮流,或许这“话”还有着我们不易读出的逻辑,至少他在用“心”去说。

而立之年的加存,正值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相信他义无反顾的探索会换来艺术追求的新突破!

2010年于雪野古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