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少民族”舞蹈类型分析

时间:2024-05-20

单迎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00)

“三少民族”舞蹈类型分析

单迎春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蒙古族,还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谓之“三少民族”。它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文化渊源,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同中有异的民族性格。“三少民族”的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表征,其舞蹈类型也是同中有异。本文仅就“三少民族”的舞蹈类型作一分析。

一、“三少民族”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少民族”是指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三少民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三个自治旗。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人口仅8000余人。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现人口约3万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目前约有13.1万人,达斡尔意即“开拓者”。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较发达。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

二、渔猎文化带:“三少民族”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经过千百年的蜕化演变,我国东北地区的文化沿着水域、森林和草原呈现出形色各异但又互相牵连的不同文化带。有研究指出,东北地区东部为满汉农耕文化区,西部则呈现出蒙古游牧文化特色。而在农耕与游牧区之间,沿着嫩江、大兴安岭有一个渔猎文化带,这条文化带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这三个民族均有相当成分的狩猎、捕鱼、采集经济,有丰富的兽皮文化和桦皮文化,并保持了原生态的萨满教信仰。

分布在嫩江中游两岸的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属粗放农耕亚文化区,狩猎捕鱼占从属地位。过定居生活,基本以家庭为单位,住满族式的双斜面草泥房;分布在大兴安岭中、北段及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人和鄂温克族属狩猎亚文化带,是典型的渔猎文化区。

有学者指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三个民族的风俗文化多有相似或相同之处,比如鄂温克语与鄂伦春语有70%是一致的,鄂温克的“努日格纽舞”与达斡尔族的“罕伯舞”相同,三个民族都有桦皮文化、狩猎文化。

从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生产生活方式来看,他们这种狩猎兼牧鹿亚文化区恰分布在大兴安岭西北,其文化特征为饲养和放牧驯鹿,由此形成丰富的驯鹿文化,是驯鹿文化和狩猎文化的有机结合。

三、“三少民族”舞蹈类型浅析

1.模仿动物的舞蹈

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以模拟动物姿态和生活动作为主的舞蹈内容和肢体语言,因此,其舞蹈主题多是反映狩猎和采集生产的。

鄂伦春族《熊斗舞》,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游戏舞蹈之一。《熊斗舞》一般由3人一组进行,动作十分简单,参与者双手拄在略弯曲的双膝上,口中不断发出模仿熊“哼姆!哼姆!”的吼叫声。舞蹈开始先由两人扮作熊态,边摇晃着头和肩部边向对方发起进攻。然后,另一只“熊”也以同样姿态进入舞蹈,企图阻止和劝解开两只正在以嘴相咬、交战正酣的“熊”。但由一只以同样动态的“熊”来阻止和隔离开另两只“熊”的搏斗,也并非为易事。

鄂伦春族的另一个舞蹈《树鸡舞》,也是充满无限情趣,可供任何人,尤其是儿童参与的竞赛类游戏舞蹈。开始时,参加者列一横排,双手放在深蹲的双膝上;裁判在距起点大约10米处进行裁决,一声令下,起点的人们先齐声高唱:“谁要是最先到达终点,谁就是梅花鹿;谁要是半路逃跑,谁就是兔子;谁要是跳到一半就发笑,谁就变成臭李子;谁要是落在最后,谁就是又胖又笨又懒的树鸡!”歌声一落,人们便开始以双脚用力向终点跳去。蹦跳在前边的佼佼者,在途中还可以两臂的上下摆动、快速蹦跳、旋转等姿态模仿“树鸡”,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取笑落后者。但真正谁是又懒又笨的“树鸡”,要在游戏最后的欢笑中才能揭晓。

此外,鄂伦春族在庆祝狩猎丰收时,一定要跳模拟狩猎过程的《依哈嫩舞》。这个舞蹈可由双人或多人进行。动作的前半段由参与者,模拟狩猎过程中的牵马、扬鞭、策马奔驰、瞭望、下马、射击、拣拾猎物、返回住地等系列动作,然后,所有在场的人们伴着优美的歌声,围成圆圈做沿逆时针方向的侧步行进舞蹈,以此来表达人们的和谐生活与欢畅心情。

《黑熊搏斗舞》。《黑熊搏斗舞》是鄂伦春人老幼皆爱跳并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舞蹈。形成的原因一是模拟黑熊在搏斗时的一种动作,较粗犷简单。二是由于鄂伦春人早期对熊的崇拜,认为熊和他们有着血缘关系。《黑熊搏斗舞》可由三人表演,不分性别,也不论年龄和社会地位都可以跳。舞蹈开始时三人站成品字形,其中,左右二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斜,两膝略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足跳跃不息。同时两肩和头部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吼吼吼”的粗重声音。第三个人在旁也以同样的动作参加进去,并劝解两个正在用下巴做出袭击对方肩部的舞者。动作勇健有力,情绪高昂。

同样,鄂温克族舞蹈《彩虹》则是一个表现天鹅优雅姿态的舞蹈,流传于伊敏乡一带。相传,古代失散的鄂温克军队曾由于看到天鹅的飞向,而找到了自己聚居的地方。另外,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每个氏族都以一种鸟作为图腾标志,如天鹅、水鸭等。他们对自己氏族的图腾鸟非常虔诚,当图腾鸟从头上飞过时,人们要向空中洒些牛奶以表示敬仰。绝对禁止任何伤害图腾鸟的行为。这种对于图腾鸟的敬仰之情,使妇女们在劳动之余,常在草地上展开双臂仿真天鹅飞翔的姿态翩翩起舞。

《天鹅舞》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但表演起来却很新颖。舞时,脚下只有一个步伐,即“努该里”中的“跟靠步”。两腿自然地屈伸,双臂也松弛地曲折起来分别于两侧一上一下地探出,表现天鹅各种飞态。外探的双臂,手腕下垂,当双臂略收时,手腕又随同上翘,有时双臂平伸向前扇动,有时上伸扇动,表现天鹅飞翔的各种姿态。天鹅舞的场面是属于男女合舞的群舞场面,舞蹈时发出“给、咕!给、咕”的语声,它把舞蹈者的步伐和队形(横飞、斜飞,大、小圈里外穿翔等队列变化)融汇于一种节奏感很强的动作或音调之中。

2.表现生产生活的舞蹈

鄂伦春族的《依哈嫩舞》是庆祝狩猎丰收时跳的一种舞蹈。有双人舞,也有集体舞,后者参加人数不限,偶数为宜。双人舞主要动作有:拉马、抽鞭、瞭望、下马、下枪(从背上取下);打猎、猎获(搭在马上)、回转等动作。集体舞是众人拉手围着篝火边歌边舞,这种形式亦常在节日或红白喜事时进行。由于众人围着篝火而跳,故亦有《篝火舞》之称。舞蹈动作只有一种,即右脚先向右踏地,左脚再与右脚靠拢,逆时针方向而行(同样亦可左脚始向左行),但双手总是从后向前做小的摆动。

《采红果舞》,鄂伦春语称“红普嫩”。妇女们最喜欢跳,它反映了鄂伦春妇女的采集生活。该舞是由两个妇女表演,二人面对面自转圈(有时也走直线,一个往前走,一个往后退),转一圈后,鼓一次掌;也有伸手拨树枝的动作,然后做出采红果的姿势,边采边往桦皮篓里装,越采越欢快。“红普嫩”舞姿轻盈优美,活泼健康,构图和动作讲究对称、平衡整齐而又简洁。如采红果的动作,很讲究手与眼的配合,动作轻巧、明快,既优美,又有生活气息。

达斡尔族的民间舞蹈“鲁日格勒”也以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为主。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任意加入队伍随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同时齐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

“鲁日格勒”的舞蹈语汇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如雄鹰翱翔、布谷鸟盘旋、小鸡斗架等,伴以鸟兽的鸣叫,发出“格库”“达齐”(仿布谷鸟叫)、“哈玛”“嘿嘿”(模仿熊、野猪吼叫)的声音。“鲁日格勒”舞蹈动作还艺术地再现生产劳动的情景,如挤奶、采野菜、担水、缝纫等。舞会开始,先是两人对舞,开始时以唱为主,伴曲柔和悠扬,舞姿缓慢平和,舞者边唱边舞,围观者伴唱助兴。继而,歌曲渐转欢快,以舞为主,众人纷纷上场,场面逐渐热烈,舞姿、动作由慢到快,由柔到刚,雄健刚劲,热烈奔放;达到高潮时,场上场下呼应,如醉如狂,尽情欢歌。

“鲁日格勒”上身舞姿多达二十多种,以鹰飞、拳击和单盖手为典型动作;下身以滑步和滑踏步为主要特点。有些专家将其概括为“左右顶胯轻摆动,脚步拖地滑着行;双手压腕胸前舞,一呼一应声不停”。

近年来,经过民间艺人和舞蹈家们的努力,在汲取民间“鲁日格勒”元素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表演精湛的“鲁日格勒”舞蹈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生动地展现了达斡尔族的风情与生活,已经成为在舞台上生动表现达斡尔民族形象,反映达斡尔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互助和谐、性情开朗、蓬勃向上的民族性格特征的艺术佳作。

3.自娱性的歌舞

在鄂伦春族的民间歌舞中,还有一种自娱性的歌舞形式,这类歌舞也往往以呼号的头音或曲子名称来命名,如唱“鄂呼兰、德呼兰”时,就叫“鄂呼兰”舞;唱“依和鲁”时所跳的舞就叫“依和鲁”舞。还有一种妇女们跳的群舞,“哲和哲”“达汗达”“格呼日格”等,也是以呼号而起的名。该舞无乐曲伴奏,由舞者自己边跳边喊,参加人数不限,只要成双数即可。动作的变化由呼号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民间歌舞虽说动作少而简单,但在他们跳时,兴致是很浓的,无论跳什么舞,只要有人起头,众人都能随着起舞,可见民间舞蹈已成为鄂伦春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鄂伦春族民间舞被吸收加工创作的舞蹈节目有《鄂伦春舞》。

还有一种舞蹈叫《鲁力该嫩》,舞姿是众人手拉手围一圆圈左右跳动,全身稍向里弯曲,有如“阿那格”出猎在休息时围坐在一起的模样。把“鲁力该嫩”一语翻译过来,也就是大闹一场的意思。

有一种娱乐性的转圈舞,参加者没有性别、年龄和人数的限制,节日、平时都可以跳。跳时众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由1人领唱,领唱者唱一句,众人随声附和一句。舞蹈的动作简单,随着从右向左转圈,先出右脚,然后左脚合拢来,手也随着上下轻轻摇动,身段动作轻松而优美。舞蹈的动作常常是由慢到快,越跳越热烈,跳的中途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

《篝火舞》曾有过丰富的舞步,流传至今仅剩下由三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组成。第一是走步,鄂温克语称作“伊堪”,是一种慢板节奏的动作。“伊堪”是山上鄂温克族的自娱性舞蹈,一般由7人至20人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领唱者高亢的歌声,大家共起舞,载歌载舞,男女均可参加。表演者手拉手围成大圈,第一步先迈左脚,第二步右脚踏于左脚前,在身体向圈里扭动的同时,左脚又准备迈出,如此反复沿顺时针方向走动。第二是跳行步,鄂温克语称“吐茹格”。从右脚开始向左跳踏步,同时左腿成“小掖腿”,然后左脚跳落地,右腿屈膝并自然前抬。跳这一动作时,手臂必须架起,男舞伴的手要托住女舞伴的手(男下女上),在中板的节奏中顺时针而行。第三是快跳步,鄂温克语亦称“吐茹格”,属于强节奏的快板。要跳到前俯后仰缩小圆圈。每当右脚踏地身体前倾时,手臂略向后摆,头部向圈内集中。当左脚踏地右脚离地时,上身又略向后仰,手臂也略向前摆。全体舞者按顺时针方向移动,跳速逐渐加快把全舞推向高潮。篝火舞纯朴自然,至今仍为鄂温克人所喜爱。

4.礼仪性舞蹈

最典型的是鄂伦春族的《依和纳仁舞》。“依和纳仁”是一种祭祀舞蹈,在丧葬、周年祭祀、传授族谱等仪式中表演。这种舞蹈随着风俗习惯的改变,已渐渐被人遗忘,只有极个别老人还记得,据他们介绍过去鄂伦春族每三年举行一次传授族谱和排辈分的氏族仪式,在这种仪式上人们跳“依和纳仁”舞蹈。跳此舞时要穿上节日盛装,并带上“德勒格垫”(用桦树皮制成的假面具),由10个人手拉手围在外面,1个人站在圈中央。如果外围10个人都是少年,就一定选一位年近70岁的对祖先、对族谱、家谱、对民族历史都熟悉的老人站在中间。如果外围的10个人都是青壮年,那么中央站立着的那1个人,是同辈人或年龄稍大些的人都可以,但最好是年高德重的老人。舞蹈一开始,外围和中央的人,都蹲着做小蹦跳的动作,并可自由地蹲跳旋转;当中央的人传颂族谱进行排辈教育时,大家才站起来,手拉着手成圆圈,边跳跃边顺着圆周行进。步法是:先出右脚向右跳出一步,左脚紧跟踏地,身体略偏向右行进,转几圈再依理反转。中央的那个人边唱边舞(手势性动作),外围的人随声附和,以虚词“那耶希那耶”托腔。

5.宗教性舞蹈

萨满舞是我国原始萨满教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作为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其表演的场合,一是治病,二是春节期间预祝来年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区庙会。

“萨满”,意为激动狂怒的人。鄂伦春人从前把平安、狩猎的丰收都寄托在祖先的神灵上,萨满就是沟通人神之间的“使者”。他(她)们虽是专门巫师,但一般不脱离生产,也不收取任何物质报酬,这和阶级社会的宗教巫师是有所区别的,所以鄂伦春人的萨满是受猎民们尊敬并享有较高威望的。

萨满的手鼓,是扁平的单面鼓,用狍皮蒙成鼓面,直径一般为50厘米。无把,鼓背面装有铜环,用皮条连接便于手持。鼓槌用狍皮裹着狍筋制成,长约30厘米。萨满在跳神时,必须身穿神衣左手持鼓,右手拿槌,边唱边击鼓。鼓点由单、双、碎点组成,请一个神就得唱一个调,有些调与民歌相似,有时就用民歌曲调来传达神灵的旨意。

鄂温克萨满舞的基本特点为手击皮鼓(即抓鼓),腰部的甩劲不大,步伐多为走步、回旋和蹦跳几种。舞时,边击鼓边念唱祷词或咒词。

达斡尔萨满舞的基本特点也是边唱边击鼓,并随着鼓点舞蹈。主要动作有“碎鼓”“扬鼓”“转鼓”“扇鼓”“扔鼓”“滚鼓”等;主要步伐有“抖腿”“前屈腿跳”“跳落后屈腿”“八字步小跳”“原地碎步转”等。

三个民族的萨满舞具有神秘、独特的风格特点。随着萨满多变的舞步、深沉的鼓声、歌声以及服装上多种饰物相碰的悦耳声浑然一体之时,舞者高超娴熟的技艺达到顶峰。

了解三少民族的民间舞蹈类型,对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三少民族舞蹈艺术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丰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多样性、对民族艺术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纪兰慰,邱久荣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陈琳琳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高度、黄奕华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