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苗露(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包头014000)
近现代包头旧城戏剧传统考论
苗露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包头014000)
从近现代包头城市文化的发展来看,戏剧文化是包头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讲包头戏剧传统主要指包头旧城的戏剧市场在民国年间发展形成的特点。尽管至晚在清代,包头地区已经出现了戏剧演出活动,但在规模和质量都难成气候。只有近代以来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戏剧市场,才真正酝酿出了属于包头的戏剧传统。梳理包头戏剧市场的传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包头城市文化,反思这一传统能够帮助我们推进当下的包头城市文化建设,尤其在文化产业走出体制面向市场的今天,这种考察就显得尤有意义。
但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包头城市文化尤其是戏剧文化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到90年代陆续出版的一系列包头、东河的文史整理研究成果中。这些研究成果以《包头史料荟要》《包头文史资料选编》《包头文艺志史资料汇编》《东河文史》等资料汇编形式不定期陆续刊出。其中关于戏剧史料的整理研究主要有《包头史料荟要》所载的《解放前包头的剧场和戏剧》《解放前的二人台》;《包头文史资料选编》所载的《包头梨园旧事琐谈》;《包头文艺志史资料汇编》所载的《包头剧场史话》《魁华舞台》《包头梨园史话》;以及《东河文史》所载的《旧社会包头的寺庙会戏及其他》《东西俱乐部是害人火坑》和《包头的传统庙会和社戏》等文章。这些文章较多为当事人追忆而成,较少有理论探讨。本文除了借鉴上述这些重要研究成果之外,还利用了一些新发现的近现代报刊资料,以期就教方家,推进本地文史研究。
(一)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最繁盛的戏剧市场之一
包头至晚在康熙年间,在今东河区范围内建成南龙王庙等寺庙乐楼后,始有成规模的戏剧活动之可能。但无论从寺庙乐楼的数量还是规模上看,建城较晚的包头都无法和周边城镇相比。只有在包头于同治年间筑城,随后迅速发展为西北商业重镇后,戏剧市场才进入了黄金时期。我们以三条史料来证明包头戏剧市场在民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民国时期的上海京剧市场,堪称繁盛。表现之一就是戏报的繁荣。据统计,晚清民国出现的戏曲刊物,“约有四分之三是在上海创刊出版的”。[1]其中一份名为《罗宾汉》的戏报,历来有“戏报之冠”的美誉。在这份以报道京沪梨园为主的报纸上,同样出现了包头梨园的消息。1933年前后,包头为解决北梁洪涝问题,修筑东西水道。东西水道落成之时,正值包头举行牲畜交易大会,包头地区的保安社、清真社、驼务公所、清真驼社、蒙古业同业公会、牲畜业同业公会6家商行为扩大宣传,促进贸易,呈请县政府批准举行骡马大会,“由商会负责聘请名伶”,在东北门外演出五日。报道称,这样的演出规模是包头首次,而且准备此后每年举办一次。尽管这样的戏剧演出在京津沪等商业发展之地司空见惯,但在西北地区,堪称规模宏大,而且笔者尚未在《罗宾汉》上看到西北其他城市的梨园消息。
从上述新闻报道可以看到包头的戏剧活动史实,我们还可以从文人笔端窥探到包头戏剧市场的繁荣程度。肇始于1937年,卒稿于1949年前后的《包头市志》,曾就包头的城市文化有过精辟而尖锐的论述:
包市娱乐场所,除平康里大戏院、前街戏院外,近又有前街与财神庙街二俱乐部,一般人趋之若鹜,可见人民之心理,惟知发财作乐之一途。此外只有青楼解闷,竹战消遣,鸦片过瘾而已。至于有益之娱乐,如诗社、音乐会、谜语社、球场、游艺场、书画社等,则绝无所闻,似应注意改善者也。[2]
撰者孙斌乃旧式文人,秉承了文人雅士对于花部乱弹的一贯态度。但其中记述的包头市戏剧活动在包头城市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戏剧演出具有极强的宣传功能,因此,在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对戏剧演出有所限制。当时的绥远省政府为达到“防共”目的,于1936年颁布《禁演秧歌旧剧令》,而首先需要限制的就是绥远地区戏剧活动最为“猖獗”的包头。[3]
1946年复刊的第一期《广播周报》所刊载的几个重要城市广播节目预报中,包头的“西北剧影社”赫然在列。当时广播这一新式媒体方兴未艾,包头作为西北重镇在日本人的干涉下也加入这一行列。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在其时多为戏曲唱段的放送。西北剧影社是当时包头最大的剧场。包头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辄主要是“播西北剧影社戏剧”。而对比同期其他城市,关于戏剧的节目,多为“评剧唱片”的播放或者北平等大型城市电台节目的转播。[4]不难想到,唯有本地戏剧演出达到一定的水平和规模,才能进行播出,否则,只能播放唱片和转播其他城市的戏剧节目。由此可从侧面推想出当时包头戏剧活动的自主程度与受欢迎程度。
综上,包头的戏剧市场可以说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
(二)以剧场为中心的多种演出形式
相较于其他戏剧活动繁盛的城市,民国时期的包头旧城辖域内的戏剧活动,其最大特点,也是最大的弱点,是戏剧活动的立足点没有建立在培养演员(班社)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剧场(戏台)的基础上。这形成了包头戏剧演出多为外埠演员来包献艺,虽然走马灯般花样繁多,盛极一时,但却没有培养出本土稳定的演出队伍。剧场甫一建成,重金聘请名角或好的班社剧团,所以演出质量高,剧种繁多,十分卖座;而一旦因聘请不到名角或好的班社剧团,青黄不接时就门可罗雀了。
由于包头建城时间不超过三百年,人口多为外来移入,五方杂处,文化多元,虽然包容力很强,但是原发性很弱。再加上战乱兵燹,原本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又遭破坏。政权的频繁更迭、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都让文化市场难有稳定发展。[5]在包头百余年的戏剧发展历史上,虽然也出现、云集了不少名角儿,但要么流寓外地,要么仅止于来包献艺。主要给包头的戏剧产生切实影响的,却是十余个剧场。
戏剧剧场并非一朝成形,而需要一定的城市商业基础。早期的商业剧场在茶园中萌芽,这种茶园,以经营茶水、小吃为主,看戏是为助兴而设,不需专门买票。这类茶园以信和元、惠丰轩等为代表。而随着商业的繁盛,包头出现了专门的商业性剧场,这类剧场,以看戏为主,看戏必须买票。商业剧场的诞生,标志着包头戏剧活动的完全成熟。这类剧场以共和舞台、开明大戏院、魁华舞台、西北剧影社为代表。日据时期,则以中山堂和东西俱乐部为代表。
在这些剧场中,规模最大的商业剧场当属西北剧影社。而时至今日,包括西北剧影社的多个剧场均已毁坏或改建。现今仍保存完整的剧场只有日本侵华时期所建的中山堂和1949年兴建的黄河剧影宫。中山堂在20世纪90年代时曾改为人民影院,但现已荒置多年;黄河剧影宫最近由私人餐饮文化公司改为“日盛世濠黄河宴会影剧城”。[6]这是仅存的新中国成立前的两个剧场旧址。
包头的戏剧市场主要围绕上述剧场进行演出,除此之外,还有相当规模的其他形式演出,这就要谈到包头戏剧市场与商业市场的互动。
(三)与商业市场的良性互动
包头戏剧市场的第三个特点是戏剧活动紧紧围绕着商业活动展开。包头城市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商业活动基础上,包头城市文化因此与商业活动紧密联系。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老包头的“九行十六社”为包头市民贡献了相当数量的戏剧演出。
《包头市志·神教志》载,包头市区的主要寺庙不少于十座。这些佛教寺庙大多配有乐楼和戏台。[7]每逢节日,包头地区的各类商行都要在寺庙戏台组织演戏等文娱活动,以示酬神,期盼来年生意兴隆。据《旧社会包头的寺庙会戏及其他》一文统计,一年中各类酬神会戏加起来,不低于30场,唱戏天数不低于90天。这意味着在老包头,一年当中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戏看。以财神庙为例,一进正月从初二开始,就有青龙社(碾磨坊)组织演出5天;二月初八,清水社(糖粉业)组织演出3天;三月初五,忠义公立社(毡毯业)组织演出3天;三月二十八,恒山社(山货行)组织演出3天;四月初五,公义仙翁社组织演出3天;六月初六,绒毛社(皮毛业)组织演出3天;九月十九,义仙社(洗染行)组织演出3天。演出活动应当说十分频繁。不难发现,包头地区的商行,无论是规模较大的皮毛业,还是规模较小的糖粉业,都把定期举办戏剧演出当成是自己商业活动的固定组成部分。这些演出,主要借助本地居民所经常光顾的寺庙戏台,有时也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搭台演出。这类演出还不包括前文提到的骡马大会一类临时加演的大戏。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免收门票,服务了底层百姓,也提升了行业声誉,成为老包头人市井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颇受底层百姓的欢迎。
以上三个传统,既体现出包头戏剧市场的优势,也暴露出包头戏剧市场的弱点。
作为西北地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戏剧集散地,包头理应再次延续传统,承担起作为沟通东西文化的通衢之责。包头大剧院的建立,正是包头重振城市文化,面向文化产业转型的重大举措。从开始营业至今的几十场演出,都受到本地市民的热烈响应。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问题也的确存在,本文给出两项建议:
(一)应以培养本地演出队伍为主,以邀请外埠演出队伍为辅
包头大剧院作为包头市再造城市文化的重要举措,值得肯定。但在已有的演出中,却没有多少属于包头本土的戏剧作品,仍旧重复着民国时期只注重邀请名艺人来包献艺的老路。新剧场甫一建成,各路名角齐聚一堂;一旦外埠名角青黄不接,包头本地的剧场也就门庭冷落。想让本土的戏剧市场成熟健全地运转,除了外埠艺人的号召力,更需培养稳固的本土演出队伍和观众群体。
(二)以再造戏剧市场与本地商业市场的互动关系为主,以完成政府演出计划的任务为辅
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戏剧生产体制主要是国有院团制,这样的生产体制虽然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但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已经无力应对新时代的发展。京沪等地已经在文化产业市场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少成绩,民营剧团在民间剧场风生水起,例如多次来包的开心麻花剧团,就是成功案例。而包头本土的剧团,尚未进入大众视野,这需要包头本地艺人的努力,也需要官方的扶植。除此之外,如何延续民国时期包头戏剧市场与商业领域的良性互动,调动起本地商家对戏剧市场的支持,形成戏剧市场与商业市场的良性互动,也是再造包头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释:
[1]《中国戏曲期刊目录》,《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3集,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1986年。此目录不包括戏曲报纸。
[2]《包头市志》第210页,远方出版社,2009年。
[3]《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第570页,中国ISBN中心,1994年。
[4]包头广播电台的戏剧节目为“播西北剧影社戏剧”,按照当时的广播条件,应为录播。于节目播放当日的20∶50~21∶00、21∶30~21∶40以及每逢单日的21∶40∶~21∶55播出,平均每天的播放时间不少于20分钟,仅次于“中央台”的“国语新闻及时评”(30分钟)。而某些其他城市,戏剧节目则或为唱片播放,或为转播北平等城市的戏剧节目,例如同期的归绥。详见《广播周报》1946年复刊第一期,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周报社。
[5]类似的例子有《东西俱乐部都是害人火坑》中提到的日本人对老包头文化市场的破坏,详见《东河文史》第三辑;1949年和平解放前后,国民党鄂友三部的青山剧团的遭遇说明政权更迭对剧团命运的巨大影响。详见《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
[6]《日盛世濠黄河宴会影剧城盛装开业》,《内蒙古晨报》2015年8月11日。
[7]具体情况可参见《吕祖庙前筑台碑》《创建大仙庙附忠义祠字纸会馆暨戏楼碑》《转龙藏碑记》《西包头村兴旺街创文昌庙观音河神三官庙禅房乐楼碑》《龙王庙及火神、牛马王像碑记》等碑文,均提到酬神乐楼与戏台。载《包头市志·艺文志》,远方出版社,2009年。
[1]包头市地方志史编修办公室/包头市档案馆.包头史料荟要[M].内部发行,1980.
[2]包头市艺术研究所.包头市文艺志史资料汇编[M].内部发行,1985.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包头市东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东河文史[M].内部发行,1985.
[4]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内蒙古卷[M].中国ISBN中心,1994.
[5]苗露.民国时期上海京剧市场的基本经营模式[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
[6]罗宾汉(微缩胶卷)[N].上海市图书馆.
[7]包头市开凿东西水道工程书[M].上海市图书馆.
注:本文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社会历史调查“土默特右旗二人台文化变迁调查”阶段成果之一(批准号MZWHD2015-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