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邓冬丽(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呼和浩特010000)
晋剧的起源及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流传和演变
邓冬丽
(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呼和浩特010000)
晋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剧种。在山西,称它为中路梆子;在关外长城以北及京津一带称为山西梆子,也有叫太原梆子的。由于近代晋商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经商活动日益频繁以及大量山西移民移入内蒙古,所以晋剧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本文将对晋剧的起源及其在内蒙古的流传和演变作一探析。
晋剧究竟由何剧种演变而来,至今尚无定论。据《中国戏曲集成·山西卷》中前言所述:“中路梆子由蒲州梆子演变而来。过去中路梆子演员多系蒲州人。远在道光、咸丰年间,‘三义园’名老艺人王来来就是陕西韩城人,班社多系蒲州人。现存蒲剧老艺人姚恒春、杨登云都参加过中路梆子。这样长期为晋中人民服务,就不能不照顾到晋中人民的喜好,日久天长,吸收了晋中地区各种群众艺术的长处,唱腔道白吸收了当地群众的语言特色,经过丰富和发展,才别具一格地形成了中路梆子。”而《中国戏剧简史·花部诸腔》则认为“此腔来源复杂,或系秦腔及勾腔混合而成”。日本青木正儿在他著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曾这样论述:“余即以西皮调证为出于秦腔矣。今此种山西梆子与西皮比较时,觉其旋律间往往有相类似处,其若干拍子全与西皮同。近时欧阳予倩氏谓西皮之慢板、快板、摇板等结构均与山西梆子同,行腔也甚相似,惟颓昧不同耳。”《同州梆子历史》一书又认为:“同州梆子盛于清代,一些梆子戏受其影响不小,如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梆子,同根于同州梆子,却是可以肯定的。山西梆子以蒲州梆子为最早,蒲州梆子在山西称南路梆子,也就是蒲剧。称太原梆子为中路梆子。”这就是说,山西梆子的发展情况是由南而北,根据各路地区的语言所结合的民歌土调以及说唱故事的鼓调之类,随地发生变化的。
说晋剧源于同州梆子,其实也即蒲州梆子。因为蒲州梆子乃同州梆子之后裔,同州渡河即蒲州,而其语言与民间风习大多相同,可以说源于蒲州梆子更近些。说源于勾腔也还与蒲州梆子有关,据内蒙古二人台老艺人所述,“勾腔即山西蒲剧之别名”。《金台残泪记》(卷二)也讲:“今山西旦色少佳者,所谓勾腔也稀矣。乃知勾腔为山西特有之腔。”说源于秦腔,更和蒲州梆子相近。周贻白先生在他的《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论述到:“秦腔虽然是陕西省的地方剧种,但与山西梆子,主要是蒲州梆子,在发源上颇难分别其先后。因为远在清代乾隆年间入京献演的秦腔就以梆子腔为其别称。”
另有王易风先生证为源于山西之“并州腔”之说。还有署名呆人的文章认为“和西皮有着渊源”。又讲“京梆子传到山西就变成了山西梆子,因为山西以前有个特种腔调——勾腔,唱时酷似昆曲而声音洪亮,和现在的山西梆子有些相像”。
所以,该剧绝非一种腔调而成,应该是几种曲调合成的。不过可以肯定,它受蒲州梆子影响最深刻,或是说它直接由蒲州梆子结合山西晋中地区民歌土调之类演变而成。
晋剧在山西晋中形成后,逐渐发展壮大,遂向外地流传。同治九年(公元l870年)晋剧名艺人侯俊山等曾经到张家口和北京等地演出,颇负盛名。不久,陕西、甘肃、冀西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西部区也渐次成为晋剧的活动范围。据《绥远通志》等有关史料记载,远在同治初年,塞北就已有私人组织的晋剧班社,只因不合满兵欣赏习惯,故从京津等地邀来两个皮黄班,因后继无人,为时不久,即行垮台。呼和浩特在清光绪年间两个有名的老戏班,一名吉升班,一名长胜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当时的私人戏班为数较多,如侯攀龙科班、白三碌碡班、狞眉三子班等。
吉升班和长胜班组成后,红极一时。因为当时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相当繁荣,各种商业,手工业,各地来这里的客籍同乡会,都有自己的社。如银行叫“宝丰社”,当行叫“集锦社”,住食行的叫“仙翁社等”不下数十种。同乡会中,有大同人的“云中社”,晋北、晋中的有“代州、忻州、定襄、榆次”等社。这些社分别设在许多神庙里,每个庙有两三个社,甚至有四五个社。每社每年最少演一次戏,富社最多至二三次。等到立冬以后,天寒露冷,各庙会野台戏均停止活动,于是便到当时呼和浩特的戏园演出。当时有燕美园、同和园两个戏园。前者位于旧城小东街,后来改为大观剧院;后者位于旧城大西街,后来改为同乐剧院。
上述情况,虽然叙述的是呼和浩特当时的梨园盛况,实际上有许多著名演员,如“人参娃娃”“千二红”“鸡毛丑”等,他们都到包头、萨拉齐、托克托等地演出过,不过时问很短,就转到别处了。
包头是内蒙古西部商贾辐辏,经济活跃的水旱码头。清末民初,已经有了剧场,取名开明大戏院。据说在这个剧场首先演出晋剧的,有北路梆子艺人金龙(十一红)、范金玉、小翠仙、吴德泰等。后来魁华舞台、三庆茶园、西北剧影社相继建成,晋剧名演员李子建(艺名“夺庆”)、刘明山(艺名五月仙)、张玉玺(艺名老狮子黑)、张庆云(艺名小狮子黑)、康佩元、子都生、京京奎、王殿奎、郝盛魁、筱桂桃、筱金凤、筱金枝、筱金梅、金玲黑、亮黑、二八黑、高旺黑、十六红、盖天红、八岁红、刘宝山、老花女子、孟长荣以及北路梆子名演员贾桂林(艺名小电灯)等先后在这里搭班演出。1937年包头沦陷后,晋剧名演员筱金清、牛桂英、说书红、宋玉芬等也相继到包头演出。这一时期,内蒙古并无固定的晋剧组织,大多由剧场邀角组班,演出时间最长不过一二年。抗战前首推李子建、刘明山、张玉玺,沦陷后首推筱桂桃,他们的班底硬、角色齐全,都有自己的拿手戏。如李子建的《百花公主》《大英杰烈》,刘明山的《三击掌》《东宫扫雪》;张玉玺的《炮烙柱》《灯棚会》;筱桂桃的《三娘教子》《算粮登殿》等,独具一格,深为观众所赞赏。
1945年日寇投降前后,由我党领导的以张玉玲(艺名十三红)为首的晋剧团开始在伊克昭盟进行演出活动。著名晋剧演员王玉山(艺名水上漂)、邓有山(艺名舍命红)、康翠玲、任翠风、王治安(艺名凤凰旦)、杨胜鹏、史俊卿等先后在呼、包、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等地组班演出。
“梆子腔”流传于南北各地,由于不断受当地民间艺术及民间音乐的影响,在自身特点上有了根本的改变。晋剧在山西形成后,流入内蒙古长期以来,它固有的特点也随地发生或正在发生着重要变化。
1.晋剧从山西晋中这样一个气候温润的盆地移植到内蒙古这样一个塞外草原,它必然像植物在不同地带生长一样,会在气候、土壤不断的影响下改变它的特性。因而,在内蒙古这样一个塞外草原的特定环境里,这支作为北剧主要剧种的晋剧,它的高亢激越的特点就更加显著了。特别是在流入初期多在农村野台演出,包括道白、音乐所形成的音响更加粗犷强烈了。直到现在,就传统乐器鼓板、梆子、呼胡、二弦等在演奏上就显得强烈急促,是一种“霸王硬上弓”的表现法。唱腔也同样高亢、粗野、力度驰紧。许多诸如“倒板腔”“四喜腔”“正旦腔”等腔的演唱就特别快,鼓板用双键滚奏。至于在语言的表演上就更加明显了。如晋剧名演员康翠玲虽是山西人,但她的语言却很大程度融进了内蒙古地方语言特色。反之,戏剧表演者又把受这种影响而形成的特点加以传播,日久天长,便无形中自然地在许多剧目、音乐唱腔以及语言、表演的特点上起了重要变化。
2.包头土右旗的美岱召庙宇,是明万历三年的建筑。彼时已有喇嘛诵经之佛乐。这种具有民族宗教特色的佛乐与民间喜丧鼓乐之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会自然地影响当地的民间戏曲。另外,此地还有清代建筑“舞霓楼”。“舞霓楼”之“舞霓”乃唐代的“羽衣霓裳舞”。这种“霓裳舞”有“舞霓楼”作为固定活动场所,活动势必频繁,对内蒙古民间艺术和戏曲必会给予影响。如呼市晋剧团一度演奏的曲牌“五神佛”,就是吸收当地佛曲沿革运用的。当地二人台民间小戏许多曲牌,如“大救驾”“万年红”就和晋剧的同名曲牌的旋律、调式与曲体结构相同;二人台“借冠子”曲调、节奏和晋剧“垛板”相近,只是韵味略受晋剧这些民间艺术及地方小戏的影响,它的原有特点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着,加之近年来当地人学演者甚多,更使晋剧的内蒙古地方味道增浓。特别是在演出内蒙古当代农村牧区生活题材的剧目时,在语言上更贴近了地方语言的吐字发音。因而,看内蒙古晋剧的念唱,已早渐离山西之标准,即或同是内蒙古的不同盟市的晋剧念唱,也各具备了当地的语言特色。
3.北路梆子流入内蒙古的时间很早,虽然一度衰败,但它对晋剧的影响却很大。它的优美活泼的唱腔音乐和纯朴奔放的表演仍被一些北路梆子演员带到晋剧里使用。如著名北路梆子演员王玉山(艺名水上漂)主演的《梵王宫》“挂画”一折戏里的活泼优美,深刻细腻的表演,至今仍被一些中路梆子演员所沿用。由于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长时间同台演出,不仅一些唱腔、表演互相影响,同时许多曲牌也相互传用。如内蒙古晋剧使用的曲牌“朝阳令”“大救驾”就是从北路梆子吸收来的;一些伴奏方法也带有不少北路梆子活泼跳跃的特点。
晋剧与河北梆子在内蒙古同台演出时有频繁,二者互相吸收,盛行一时,以至一些河北梆子演员也参加到晋班里演出。如呼市晋剧团的籍连昇、金玉玺等原都是唱河北梆子的,他们的念白脆亮、清晰。特别是晋剧名旦康翠玲的唱念,受她母亲(金玉玺)的影响更深,以至形成了她“吐字清晰,音色脆甜”的唱腔特点。许多唱段中的慢板、快板“尖团字”分明,“开口音”刚柔明亮,闭口音畅通且清晰,许多河北梆子吐字发声的优点在她的演唱中得到更好的体现。直到现在,她的唱腔中还糅合着一些河北梆子的唱腔。
由于京剧演员不断参加演出和长期做导演工作,对晋剧的影响也很大。首先在道白上就曾一度运用京白和普通话,直到现在许多晋剧团的演出中,还有这种迹象。这些京剧演员的念白、表演、导演,直接影响着晋剧演员的唱念表演,特别是他们把许多京剧剧目带到晋剧里长期演出,同时也把这些剧目所原有的京剧锣鼓带到晋剧里广为使用。一些像《闹天宫》《三岔口》《霸王别姬》等剧的特有表现程式,如武打、昆曲等也被搬上晋剧舞台;京剧舞剑曲“夜深沉”亦曾一度代替了晋剧舞剑曲“古歌”。
其次,还有一些晋剧演员,像凤凰旦、杨胜鹏等名老艺人,他们都是“黄德胜科班”的学生,从小受京剧教师训练,他们的身段、表演以至唱腔有很多京剧特点,这些特点也影响了不少中、青年演员。
晋剧流入内蒙古以后受以上或其他方面的影响,并不断与之结合发展,这是一个短暂的过程。然而,就此短暂的发展,却使晋剧已有的特点发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变化,这些地区特点与民族特点的形成与渐趋融合,已给古老的晋剧蒙上了一层鲜明的地方色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