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如何发展河套二人台艺术的探索

时间:2024-05-20

孙桂英(五原县文化馆巴彦淖尔015100)

对如何发展河套二人台艺术的探索

孙桂英
(五原县文化馆巴彦淖尔015100)

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先秦时期的戎、翟,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之后的回纥、契丹、蒙古族以及汉族,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社会与经济的进步,同时也创造了这一地区悠久而独特的文化。河套二人台就是在河套地区人口迁徙与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相传,清咸丰年间二人台流传于山西河曲、陕西府谷一带,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咸丰、光绪年间,山西、陕西居民纷纷出口外定居谋生,河套地区地广人稀,可以用黄河水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是走西口人群的理想目的地。二人台也随着“走西口”人群流传到河套,经过长时间的传唱,又糅合了蒙、汉民间小调和丝弦音乐,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小戏——河套二人台。

河套二人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演出形式短小精巧,或偏重歌舞,或偏重演唱,唱腔高亢婉转,音韵由慢转快,其音乐有浓郁的河套民歌色彩,其唱词富有河套爬山调的韵味,其道白多为河套广为流行的幽默、诙谐、生动风趣的串话、谚语、歇后语,剧目内容很多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写照。光绪末年,五原地区就有二人台职业小班走街串巷流动演唱,每班少则五人,多则七八人,有演员二三人,音乐伴奏三四人。演员分旦角、生角。旦角称“抹粉的”,生角(丑角)又称“滚鞭的”,表演时可分饰多种角色。化妆和服装极为简单,多穿红袄绿裤。后仿照晋剧装饰。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伴奏乐器有笛子(称枚)、四胡、扬琴、四块瓦。二人台唱腔高亢婉转,音韵由慢转快,板眼可分为起板(叫板)、散板(亮调)、慢板、快板(二流水)、捏子板。

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在包头举办了大型文艺汇演,且同时举办了民间艺术学习会,对二人台剧目和音乐进行了收集,整理,加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剧目、演奏、化妆、服装、道具、表演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创新,使过去称为下九流的二人台登上了大雅之堂。二人台发展成为演固定角色,歌、舞、剧为一体的多人台。当时演出的主要曲目有:由二人台艺人根据五原县发生的历史事件创作的剧目有《打后套》(又称刘天佑造化)《抓壮丁》《什劝人》等。从光绪末年到民国年间,先后在五原地区演出过二人台的老艺人云双羊、何三旦、张根锁、锁锁旦、刘二亮、樊二仓、白灵旦、宋其子、闫二旦、润芙子、高四、梁二、巴根海、毛扣子、挨元子、朱银全、计子玉、樊六、贾红红、白蛮生等颇具盛名。

随着艺人们的走街串乡的演出,对河套地区民间文化的影响很大。众多爱好者追随学习,拜师学艺,涌现出一大批当地二人台的新人,为二人台艺术的传承播下了火种。1951年到1952年在五原县文化馆的组织下,全县有19个行政村建立了群众文艺业余小组,后改为业余剧团。到1955年全县有29个业余剧团,演员49余人,演出剧目均以二人台传统剧为主。玄克英、高桂英、王翠英、贾岗英被群众誉为五原的“四大名旦”。孙兰弟演唱的二人台《小尼姑思凡》、玄克英和玄秀英姐妹俩演出的《打秋千》被中国百代公司录制成唱片。老艺人高四等集体改编的二人台《走西口》由自治区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纪录片放映。二人台老艺人贾红、高四、王四不浪、张三千等对挖掘、整理二人台传统剧目,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老艺人的传承和示范演出,以及改革后的《走西口》《打金钱》《打樱桃》等剧目的影响,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二人台青年演员如:王美仙、王二富(笛子)、赵旭东(扬琴)、李贵章(四胡)、玄克英、任锄勾、康建喜、孙桂英、马守平、周新兰、李秀梅、范力生、李广荣、宋改田等,这些演员多数被吸收到盟市和县专业演出团体。同时挖掘、完善、演出了一批传统剧目如《茶瓶计》《小寡妇上坟》《方四姐》《小二黑结婚》《长工与小姐》《三约湖心亭》《嫁不出去的姑娘》《二梅子》等。其中李广荣、李秀梅表演的《走西口》;马守平、孙桂英、周新兰等人演出的《打樱桃》《探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河套二人台在河套地区广为流传,曾给无数河套人带来了欢声笑语,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曾经拥有一大批观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河套二人台艺术整体出现衰退的现象,存在诸如演出市场萎缩、从业人员老龄化、专业人才流失和断层、编创队伍萧条、年轻观众对河套二人台艺术情感不断淡化等较为严峻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河套二人台艺术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视、互联网的基本普及,使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娱乐活动有了新的变化,这就给民间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多元化的文化发展造成了河套二人台观众的急剧流失。

2.作品陈旧,时代感不强。河套二人台内容和题材上的创新较少,最重要的是没有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发展飞速,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很快,传统调式的河套二人台在现代市场中已经很难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了。

3.正规剧团不能够承担起对河套二人台发展的重任。二人台经典剧目的创作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投入到相应剧团的资源严重不足,这当中既包括政府投入不足,还包括剧团自身创收效益也不理想。

4.传承方式落后。河套二人台的传承方式仍采用从老一辈那里流传下来的口传心授模式。显然,这种传承方式在老一辈艺术家不断去世而新一辈艺术家难以培养的局面下是非常有局限的,这种传承方式将进一步导致河套二人台人才的流失和断层的持续扩大。

5.方言成为制约河套二人台发展的瓶颈因素。河套二人台是土生土长的艺术,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是河套二人台绽放异彩的重要因素,却也成了制约河套二人台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因素。

怎样加强河套二人台艺术的发展,使其能够薪火相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笔者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第一,在传承过程中既要保护传统,又要推陈出新。河套二人台在传承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断强化河套二人台的特色。河套二人台是在历史上文化交融变迁的过程中形成的,要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风格,在创作上应多从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保护好“原汁原味”的传统二人台。同时应加强创新,重视吸收新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手段。在二人台表演中,可运用现代的舞美灯光,舞蹈编排等表现手段,给河套二人台表演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保护好河套二人台艺术的传承人。对于河套二人台的传承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人,包括河套二人台的编剧、导演、演员等等。特别是那些有特殊贡献的老一辈二人台艺术家要给予特殊的保护,加强中青年二人台演员的培养,使老、中、青相结合,形成河套二人台艺术的传承团队。

第三,做好河套二人台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河套二人台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是河套二人台得以顺利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观众的断代是河套二人台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因此,振兴河套二人台,就需要培养观众的热情,扩大观众群体,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为此,要把河套二人台的普及融入到群众文化创建活动中去,通过送戏下乡、二人台调演会演、广场文艺乃至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营造出河套二人台的浓厚氛围。

第四,突破和解决河套二人台的语言难题。扩大河套二人台的受众、拓展流行区域,必然依赖于媒介的普适性。只有观众听得懂才可能谈得上喜欢与否。这就要求河套二人台的表演在保持原本风格的基础上,用观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去表演。所以河套二人台的语言既要精炼,又要争取使用一些受众能够听懂和理解的词汇和语句,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接受河套二人台这种民间艺术,才有发展的动力。

第五,加大对专业剧团的扶持力度。专业剧团是引领和带动河套二人台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尤其是在选人用人上,应给予剧团充分的自主权;在编制、职称评聘上给予政策倾斜,把那些民间优秀的编创、导演、演员吸收到剧团中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表现平台,创造出更多富有河套特色的优秀二人台剧目,以此扩大河套二人台的影响力。

第六,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河套二人台这一地域文化品牌应给予重视,宏观规划,统筹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去保护传承,不断拓宽发展空间,让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地生存和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