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4-05-20

胡彩花(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呼和浩特010000)

浅谈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形成与发展

胡彩花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呼和浩特010000)

科尔沁短调民歌,蒙语叫“科尔沁阿日丁宝格尼道”(horqinardinbogondo)。短调的概念特指整个歌曲的音值组织比长调相对短之外,还指这类歌曲的节拍节奏和句法的规律性、重复性、对称性等特征所致结构的方整性和曲式规模的精湛。

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历史变迁按照蒙古族历史发展的过程,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古科尔沁时期;嫩科尔沁短调民歌时期;清代时期科尔沁短调民歌;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新中国成立至现在。本文以上五个阶段为涉及的历史时期,简述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一、古科尔沁时期短调民歌(13世纪~15世纪中叶)

据历史文献记载,科尔沁蒙古族最早居住在蒙古高原以北额尔古纳河、呼伦湖、海拉尔河广阔地区,其部落为“蒙兀室韦”之名[1]。到了公元8世纪开始,逐渐流布于蒙古草原。12世纪,蒙古族逐渐兴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国。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与成吉思汗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奖赏,成吉思汗把现在大兴安岭两侧的大片领土分封给哈布图哈萨尔。后其十四世孙东迁至嫩江东岸,东、西辽河两岸,形成了科尔沁蒙古部落。到了14世纪,蒙古族封建统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权,沿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其社会经济形式以游牧经济为主,形成了草原文化风格。一直到15世纪中叶,科尔沁蒙古族主要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海拉尔河流域至南西伯利亚一带,与巴尔虎、布里亚特相毗邻,长期杂处,互相影响。至今在科尔沁地区的民歌中仍可发现带有巴尔虎、布里亚特的风格特点,应该看作是古代时期的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影子。

由于与长期严格的军事化生活有关,古科尔沁时期的民歌其音乐形态以短调为主,其演唱风格以歌舞、宴歌、赞歌、武士思乡曲、叙事歌曲和劳动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稚拙古朴、雄壮豪迈、热烈奔放、富有阳刚之气,历史上总体上属于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启蒙时期。

二、嫩科尔沁短调民歌时期(15世纪~1644年)

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科尔沁部蒙古人离开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迁,跨越大兴安岭山脉,进入了富饶的松嫩平原,号称“嫩科尔沁部”。这一地区水草丰茂,气候温润,与乌良海人[2]相聚居,密切往来,彼此通婚。故音乐方面也相互影响,产生交融,出现了嫩科尔沁音乐风格时期。由于与察哈尔——锡林郭勒草原接壤,在本地区音乐风格的浸染之下,科尔沁短调民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短调民歌,其中尤以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生活的武士思想曲和兵役歌、宴歌、叙事歌曲为突出。比如兵役歌《丁克尔扎布的遗嘱歌》、宴歌《雁》《天上的风》和叙事歌曲《诺恩吉雅》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风格上稚拙古朴、爽朗率真,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清代时期(1644年~1911年)

17世纪中后期,嫩科尔沁人民扩移到往南、西辽河岸地区,形成了清朝时代的“哲里木朝古乐干”的“嫩十个旗”(简称科尔沁地区)。现在的科尔沁地区包括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部分地区的广阔平原地带,从科尔沁部落成为科尔沁地区。这一时期的科尔沁短调民歌,从内容上看,反映武士思想、反对战争歌曲、反映战乱时代的社会现实作品占主要部分。

科尔沁草原边缘地带,与中原地区相接壤,蒙、汉族人民在历史上长期交往,经济文化联系十分密切,音乐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喀喇沁部蒙古人,以及明末从大青山下迁居于此的土默特部,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随着畜牧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蒙古族音乐有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一些新的长篇叙事歌、宴歌和萨满教音乐形式的短调民歌。这些歌曲风格古朴简洁、曲调优美、语音与音调密切结合、节奏流畅、音域宽广,在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深受群众的喜爱,极富抒情性和游牧民族特色。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施行“移民实边”政策,放垦草原。卓索图盟的蒙古族牧民遂失去生计,大量流入科尔沁草原。随着这一移民过程,喀喇沁、土默特部蒙古人将他们独特的民间音乐,诸如长篇叙事民歌、乌力格尔说唱艺术,以及汉族民间乐器和乐曲,统统带入科尔沁草原,科尔沁音乐由于输入了新鲜血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1911年~1949年)

晚清时期,科尔沁草原亦掀起了放垦土地浪潮,蒙古族牧民被迫脱离原先的畜牧业生产,改农业耕地,筑房屋定居,过起了半农半牧生活。于是,科尔沁草原上出现了星罗棋布的村落。随着自然生态与劳动方式的变化,科尔沁地区的音乐形态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新的短调民歌应运而生,尤其是长篇叙事歌,更是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很快占据了社会音乐生活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时期,觉悟的蒙古族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反封反清斗争。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在同旧思想、旧道德的斗争中,产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五四”运动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蒙古族人民走上了翻身解放的革命道路。在这一时期,蒙古族民歌中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尔沁叙事短调民歌,诸如《嘎达梅林》《陶克套》《巴力吉尼玛与扎那》《炳图王》《别林铁日雅》《龙梅》《达那巴拉》《云良》《乌云山丹》等。这些叙事民歌既反映了对北洋军阀的大胆揭露,也反映了对蒙古族封建统治者的愤怒控诉等社会现实。在音乐风格方面,曲式短小、节奏规整、音调简洁、音域适中,同语音音调密切结合,形成了叙事性音乐风格。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科尔沁民歌

新中国成立后,科尔沁短调民歌进入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时期。科尔沁地区所属盟、市先后纷纷建立了歌舞团、乌兰牧骑等文艺团体,壮大了民间艺术家和职业艺术工作者的队伍。他们将很多大型长篇叙事民歌创编为蒙古剧,以大型舞台演出为主要形式,把科尔沁短调民歌推向了高雅化、艺术化。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随着解放区文艺队伍纷纷进入大城市,音乐界曾出现了所谓“土洋之争”,但很多文艺团体反而出现了专业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术家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思想。像首次把《嘎达梅林》用美声唱法在全国舞台上演唱的男低音歌唱家朝鲁和图都布,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也将许多叙事民歌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1953年起科尔沁地区的民间艺术家编创了《云良》《嘎达梅林》《桃儿》等剧目,在内蒙古各盟、旗县演出并受到农牧区群众的好评;1956年~1960年初,内蒙古的专业团体编创了《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获二等奖)等剧目,在各盟市演出,获得音乐界的好评。

“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出活动曾一度失去生机。许多民间艺人搜集整理的资料被焚毁,艺术活动也进入了停止状态。

“文革”结束后,人们被禁锢的思想逐渐得到解放,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创、编、演活动渐渐恢复,并且不断发展。蒙古族新一代音乐人才涌现,成为新时期民族音乐的主力军。老一辈音乐家则重新焕发精神,带动了内蒙古音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政策指引下,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创作、演出以及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景象。

20世纪80年代始,改革开放促使了中西文化的交融、渗透,一大批成功的蒙古剧目的创作和演出,促进了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更加艺术化发展。1980年~1982年创作的《乌云其木格》《云良》等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国内外音乐界的好评。这些蒙古剧目大多根据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叙事民歌改编,原来专曲专用的单曲体形式逐步发展到多曲联用的联体曲。联体曲是在一个剧目唱腔中采用多首民歌,每一个角色一般只用一首民歌;曲目的数量与剧中人物和剧情内容相关。如《达那巴拉》《韩秀英》《诺丽格尔玛》等全部采用了蒙古族说唱调联曲结构,运用了短调唱腔,其结构为严谨的四句体,保持了科尔沁短调民歌诗词押头韵的韵律形式。演唱时既可独唱也可集体演唱,还可用各类乐器来边奏边唱,并且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其表演动作多来自于萨满教音乐中的查玛舞和民间舞蹈。据调查,新中国成立后到1988年,科尔沁地区的民间艺人队伍达到了近千人。《蒙古民间艺人胡尔齐300人》一书中纪录的艺人中一半是演唱叙述民歌的。他们在演唱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演唱风格,表现了科尔沁草原人民的勇敢、忠诚、善良和高尚的品质,充分表达了科尔沁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渴望。

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演唱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艺术家的创造性和才能得到空前的释放,他们把《达那巴拉》《嘎达梅林》《诺力格尔玛》等叙事民歌编成歌唱剧,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因此,这一时期的短调民歌和长篇叙事民歌同时并存,迎来了音乐风格的艺术化、多元化时期。这一时期产生和发展的科尔沁短调民歌,其特点是曲式短小、节奏规整、音调简洁、音域适中,同语言音调密切结合,极具抒情性、戏剧性和叙述性特点。

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在音乐家、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被称为“学院派”的蒙古族演唱家不断出现,“中西融合”的歌唱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发展,科尔沁短调民歌声乐艺术在舞台上出现了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在此期间蒙古族声乐艺术研究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劳动进行大量地搜集、整理、总结和研究等工作,推动了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的发展,并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内蒙古各大音乐院校和歌舞团、乌兰牧骑等专业艺术团体以及研究所的一大批献身于蒙古族音乐艺术的歌唱家、教育家积极投身到改革和教学中,他们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在发声方法上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演唱方法,并使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比如,德德玛、朝鲁、那顺等蒙古族歌唱家在中国以及世界舞台上用美声唱法演唱《嘎达梅林》《达那巴拉》《丁克尔扎布的遗嘱歌》等歌曲,受到国内外音乐家的高度评价。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的乌云陶丽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演唱的科尔沁民歌《雁》获得了美声组二等奖。这些歌唱家在演唱上既保留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风格韵味,又通过长期的实践创造出了更科学、民族化的演唱风格。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艺术,正是通过所有热爱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艺术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散发着独特的永久魅力。

[1]乌兰杰著,《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第2页.

[2]斯仁那达米德著,《论蒙古族民歌之四大类型与实例对照》,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0页.

[3]《科尔沁土语与地域文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