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实题材微舞剧《瑟日勒·觉》创作谈

时间:2024-05-20

锡林夫

(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系呼和浩特010010)

现实题材微舞剧《瑟日勒·觉》创作谈

锡林夫

(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系呼和浩特010010)

《瑟日勒·觉》以现实题材微舞剧形式讲述了自然、生命、人性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以及对草原美好未来的渴望及祝愿。

瑟日勒·觉 舞剧 草原 民族文化

一、创作缘由

蒙古族民间舞蹈是蒙古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文化是民族之根,舞蹈则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表征。而近年来,民族舞蹈赖以生存的民族生态环境存在着弱化和退化的现象,草原生态也不同程度的被破坏,牧草退化、草原沙化日趋严峻,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文化观念也随之淡漠,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本人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作为当代编舞人,面对生态环境的令人堪忧的现状,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来诉说内心的感受和忧虑,希望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唤起人们的觉醒,以及表达对草原美好未来的祝愿。而正值此时,2016年初中国舞蹈家协会培青计划推出一项针对40岁以下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舞蹈影像展映”,这一开设的新单元项目,与笔者近年来的感受及此前酝酿近十年的一部作品,不谋而合地走到了一起。因此,原创现实题材微舞剧《瑟日勒·觉》的创作有了雏形。

二、舞剧结构

作品从起初的剧本构思到创作的形成,历经了数次的修改、推翻、质疑,最终艰难地存活了下来,并于2016年6月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做了首场汇报演出。微舞剧共计40分钟,全剧由9个段落组成,是一部以群舞形式贯穿始终的舞剧作品,包括女群舞、男群舞、男女群舞。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微舞剧,在创作中首先要确定舞剧的主题。《瑟日勒·觉》的“瑟日勒”是蒙古语,是觉悟、觉醒之意。唤起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唤醒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保护家乡的内心深处的善念是该剧想要表达的主题。确定主题后,紧密地围绕主题思想来创编设计作品的舞段,让不同形式的舞蹈围绕舞剧的主题并始终为之服务是编导驾驭一台舞剧的能力之一。作品的9个段落的主要构思框架为:

第一段落。潮(序):在呼麦与长调的音乐中,序幕开启。在舞蹈语汇上,所有演员们采用站在下场口七点方向的位置,面向舞台中三点方位事先装置好的蒙古包道具,不同层次的静止地站立在原地,随着音乐的旋律缓缓起舞,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第二段落。解(蓝):运用了当代舞蹈编创手法,描绘了草原的风这一“无形的形象”。这是个女群舞。运用象征手法,以双手叠在一起捂嘴,通过身体的律动去吹散污秽的舞蹈语汇,反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草原美好未来的渴望。

第三段落。圈(白):这一幕中,采用一种返璞归真的技法,没有过多的肢体表达,而是以女演员们披着羊皮模拟洁白的羊群,演绎出在草原上漫无边际的悠闲的生活状态。羊的善性温情和自然的美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

第四段落。穹:这一段以男女群舞的形式进行表达,运用现代舞手法创作。舞蹈语言不多,更多的是音律给予的一种思考。钢筋混凝土、车水马龙、电闪雷鸣、草原牲畜等一系列混杂而成的声效,预示着一种不祥、不安,随之而来音效突然静止,仿佛聆听到了草原的脉动。此时段的舞蹈看似是静止的,实则在静态的舞者的身体内依然心潮涌动,即达到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表演境界。因此,仍可显示出舞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征。

第五段落。祀(黄):演员们带着防毒面具,制造出某种紧张氛围,装扮成抵抗病菌的外来人,表现人类对草原的怯懦与敬畏,为自然生灵祈福。这一段是男群舞,主要运用了蒙古舞耸肩这一动律,通过肩部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循序渐进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第六段落。净(绿):关注水就是关注生命。此段落以女群舞演绎柔软纯净的“水”的内涵和律动。运用现代舞的舞蹈语汇,表现了万物生命之源滋养万物对万物却无所求的境界,从而领悟生生不息的生命规律。

第七段落。靈(红):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同样是一段极具张力的女群舞,通过蒙古舞绕腕、软手等动作,将跳跃的火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仿佛精灵一般,恣意、热烈、纵情地幻化着不同的形态,畅然地表达着对生命的礼赞。

第八段落。祈(五色):五彩哈达的融合,寓意着祈福、安详、虔诚、保佑、永恒。第八段落舞蹈以男女群舞的形式进行。全体演员们手捧五彩的哈达从四面八方行进穿梭在舞台中,表达了草原人民对万物生灵的美好祝福。

第九段落。觉:再次以蒙古包和哈达为意象,全体演员围绕着蒙古包顺时针绕三圈,通过虔诚的跪拜来祈祷草原,希望草原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万物吉祥如意。舞剧结尾与开场的呼应,使舞剧表达的更加完整流畅,进一步凸显了舞剧的主题。

三、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瑟日勒·觉》运用了风马旗中五种颜色和五行的意义体现舞剧的主题立意,来讲述自然、生命、人性的故事。“风马”源于一种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对动物魂灵的崇拜而来。原始宗教认为,山神是地方保护神,保护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风马”在深层意义上指人的气数和运道,或者特指五行。在灵气聚集之处(神山圣湖等),挂置印有敬畏神灵和祈求护佑等愿望的“风马旗”,让风吹送,祈盼愿望向上苍神灵传达并实现。因此,风马旗是表现人们美好精神愿望的载体,象征着天、地、人、畜的祥和;是牧民们为了求得逐水草而迁徙的福佑。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同时根据五行的性质,也可以将五行理解为:仁、义、礼、智、信。其中木代表“仁”,即慈爱、行善之意;金代表“义”,即崇善弃恶、遵从事理之意;火代表“礼”,即为人谦让之意;水则代表“智”,即智慧之意;土代表“信”,即诚实之意。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条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微舞剧《瑟日勒·觉》以独特的民族文化的视角,来关注草原当今的状态,用浸染着传统宗教文化的心理、表达对草原的依恋和深深的情感,用一个个群舞充满力量和内涵的艺术形式,来聆听草原的倾诉、祈祷草原的吉祥。风马旗中蓝、白、黄、绿、红五种颜色和五行的意义在舞蹈中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到。通过拟人化、写意的表现,使人们看到“风”的徐徐流动;看到了洁白的“羊群”的悠闲时光;看到了“水”的圣洁宁静;看到了“外来人”怯懦不安;看到了“火”的热烈奔放,每一段落的舞蹈都是生活的提炼。虽然舞剧运用了现代舞蹈的编创手法,但依旧没有脱离蒙古舞的风格特征。

音乐不仅是舞蹈的伴奏,其本身也具有展示舞剧内涵、刻画人物内心感情、渲染舞台气氛的作用。《瑟日勒·觉》表现的是蒙古民族生命意识的舞剧,舞剧音乐是舞剧的灵魂,因此在音乐的处理上选择了具有浓郁蒙古族不同地域风格的传统音乐,包括被誉为天籁之音的蒙古族长调、潮尔,以及具有现代元素的蒙古轻音乐。所有舞段的音乐都具有明确的舞蹈性,其节奏、色彩、旋律等与舞蹈的表达和谐地融为一体,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是一场听觉的享受。

微舞剧《瑟日勒·觉》几经修改排练,终于如幼苗破土而出,并逐渐成长。2016年8月,原创现实题材微舞剧《瑟日勒·觉》获选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青年舞蹈人才扶持计划“舞蹈营影像周”;10月获选参加中国舞蹈家协会培青计划中国舞蹈节“壹分钟舞蹈影像”;12月获选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计划“舞蹈影像展映”;11月获选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以及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本人作为艺术院校从事舞蹈编导的教师,从事教学与实践工作多年,深知创作的艰辛。通过微舞剧《瑟日勒·觉》的编创和演出,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创作的态度首先是应当向传统文化学习,探索以现代艺术特有认知世界的方式,去理解和表达蒙古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舞蹈也必将发生变化,我们一直以来所思考的正是如何运用当代蒙古舞编创技巧去诉说民族情结,展示民族舞蹈的魅力及其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瑟日勒·觉》是一部实验性微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