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达·毕力格图
(内蒙古文联呼和浩特010010)
蒙古剧表演形式之浅析
达·毕力格图
(内蒙古文联呼和浩特010010)
随着蒙古剧的迅速发展,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各种以蒙古剧自居的剧目泛滥,混淆剧种界限,因此有必要界定蒙古剧的定位,使蒙古剧健康地向前发展。蒙古剧的创作实践,肯定了“蒙古剧的程式性”,就是蒙古族民族民间歌舞的演唱方式和舞蹈风格。蒙古剧属中华民族戏剧剧种范畴。
蒙古剧 表演形式 剧种
近几年蒙古剧发展迅速,不仅覆盖了全区,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了较大影响。同时,在不断实践、不断磨炼、不断提升中走向成熟、走向完善。不过,也出现新问题,鱼目混珠,各种以蒙古剧自居的剧目泛滥,混淆剧种界限,模糊观众视听。目前,有必要界定蒙古剧的定位,为其表演形式总结出规矩,使蒙古剧在规定框框内健康发展。
蒙古剧从古代、近代到当代,随着蒙古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走了一个同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可是,虽然千变万化,始终未偏离其宗。蒙古剧是蒙古民族在其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之中,以固有的民族思维方式所构思的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特点的剧种,不仅与蒙古族传统民族艺术一脉相承,而且与蒙古族传统审美情趣一路吻合的具有较稳定程式性并自成体系的剧种。蒙古剧属中华民族戏剧剧种范畴。
那么,蒙古剧的表演形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认为,可概括为以下一段话:蒙古族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便是蒙古剧的“母体”,已在世人眼中形成固定模式的民间“唱法”和“舞蹈”个性,是蒙古剧的表演风格,即剧种程式。
蒙古族民族民间歌曲和舞蹈闻名于世,无论在何时何地何人观赏之,均将异口同声地承认,此乃蒙古族民族民间歌舞也。我们所说的“蒙古剧的程式性”,就是蒙古族民族民间歌舞的演唱方式和舞蹈风格。
蒙古剧的创作实践,也充分肯定了以上观点。从《安代传奇》《蒙根阿依嘎》《满都海斯琴》到近几年阿拉善右旗、乌审旗、察哈尔右翼后旗、苏尼特左旗、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创作的蒙古剧《巴丹吉林传说》《黑缎子坎肩》《忠勇察哈尔》《驼乡新传》《巴图查干情缘》等,歌、舞、白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蒙古剧的表演风格。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激化,人物表演从白到歌再到舞,步步深入、渐渐升级,展示了人物喜怒哀乐、激情涌动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唱、念、作、舞”的表演风格和音乐唱腔。这几部蒙古剧的出台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蒙古剧的历史进程看,蒙古剧与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一脉相承,不仅以“歌舞演故事”,而且增加新的表演元素,运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舞台表现手段,把戏剧艺术功能拓展到了极限,使蒙古剧创作上了一个新高度。从艺术发展的趋向分析,这些蒙古剧具有创新意识和示范作用。剧目根据人物塑造和剧情展现,灵活运用歌舞白,该白时白之,该歌时歌之,该舞时舞之,均为人物塑造和剧情发展服务。歌舞白形成了蒙古剧不可或缺的表演手段,为蒙古剧表演程式的完善提供了科学的示范性的依据。
2014年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举行的“全区新创蒙古剧会演暨理论研讨会”上,经过观摩和研讨,对于蒙古剧的表演形式与会者基本形成了统一认识。那就是蒙古剧应在其民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进行创建。来自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等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刘彦君、刘祯等也在发言时强调,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的基础就是传统民族民间艺术。2015年在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的蒙古剧《驼乡新传》座谈会和2016年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巴图查干情缘》座谈会上,专家们再次强调“蒙古剧应把握两个方向,即‘以歌舞演故事’和本民族艺术风格”,并充分肯定了这两部蒙古剧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对《驼乡新传》的表演形式专家们认为,具有童话般的色彩和散文诗的风格,以歌舞衬托和演绎故事情节,民族特点非常浓郁,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巴图查干情缘》座谈会上专家们更加明确和细化了上述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和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冉常建等专家认为,“蒙古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需要那么多束缚,可以按照符合我们时代的审美要求去创作自己的戏剧样式。这出戏在音乐上吸收蒙古族民间音乐,酣畅淋漓的舞蹈充分展现剧情,紧紧抓住蒙古族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看似剧情简单,却内容丰富、完整,有着明确的文化追求,又运用了很多现代元素,为蒙古剧作出了典范,也为中国戏曲的未来走向起到了先头兵的作用”。
显然,专家们的点评说明了以下关键性问题:首先蒙古剧是戏剧而不是歌舞。蒙古剧必须具有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和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抽象的剧情、模糊的人物构不成一台完整的蒙古剧。其次蒙古剧的表演要从本民族的特点出发,灵活而科学地形成表演程式。与戏曲相同,“歌”在蒙古剧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白”(念)和“舞”。“歌舞白”共同体现“做”——表演。一目了然,蒙古剧与戏曲一脉相承。当然,表演风格有区别。我认为,蒙古剧的“唱、念、做、舞”不能形成固定模式。任何事物只要被固定,只要被模式化,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这个角度讲,着眼未来,跟随并适应社会发展而发展,才是蒙古剧永葆青春,繁荣昌盛的关键、重点和落脚点。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如果艺术不能够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不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伐,必将被观众所忽略、遗忘,成为历史的遗弃物。譬如,中国传统戏曲一些古老剧种的程式化已经过时,其表演程式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不能够与时代同步,特别是不能够得到青年观众的认可。如,水袖功、趟马等固定动作,其含义,无法表现当代社会生活内容。为避免重蹈其覆辙,蒙古剧应该以蒙古族民歌音乐和民间舞蹈的旋律和特点为表演风格形成剧种主体,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剧种。
如果这一主张能够站得住脚,《驼乡新传》《巴图查干情缘》二剧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驼》《巴》二剧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塑造丰满,突出特点是以“歌舞白”的有机融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蒙古族民俗风情等地域的独特风韵,较完美地体现了蒙古剧的表演程式。唱、念、做、舞以浓郁的传统民族民间表演风格为基石,完全彻底的为人物塑造,为剧情展现所服务。特别是音乐创作,在传统民歌、乌力格尔、好来宝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形成了具有剧种特色的音乐唱腔,突出表现了草原特色、草原风格、草原气派,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风情等独特的地域风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剧风格。可以肯定,这一表演形式,正是蒙古剧形成并成熟,且走向未来的正确之道。
创作蒙古剧,完善蒙古剧的有生力量在基层。基层乌兰牧骑的“一专多能”正好与蒙古剧的“歌舞白”相对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蒙古剧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比较高,主要演员必须能演唱、会舞蹈、更擅长表演。乌兰牧骑演员的“一专多能”能够体现蒙古剧对演员的这一要求。同时,蒙古剧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乌兰牧骑注入新鲜血液,避免乌兰牧骑节目雷同化的趋势,为乌兰牧骑今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蒙古剧的基本观众也在广大的农村牧区和旗县所在地。事实证明,蒙古剧与乌兰牧骑的结合,使蒙古剧将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样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全区新创蒙古剧会演暨理论研讨会”中,剧场爆满,连走廊里都站满观众的情景,充分说明蒙古剧的群众基础和艺术魅力。历史验证,蒙古剧和乌兰牧骑的结合,将进一步促进蒙古剧的成熟与发展,使其成为我区民族文化品牌,走出内蒙古,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为自治区、为国家赢得更多更大荣誉。《蒙古象棋传说》《黑缎子坎肩》《驼乡新传》三部剧连续三年参加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举行的“‘格根木扎’国际蒙古语戏剧节”,荣获多项大奖,为蒙古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探索路径,奠定了基础。
蒙古剧的提升和完善,不能缺失伴奏乐队的建制。目前,乌兰牧骑现场伴奏的条件不成熟,但也不是不可能,譬如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乌兰牧骑的乐队就非常健全。关于蒙古剧的伴奏乐器,专家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其中最集中的建议就是充分运用民族乐器。到目前为止,蒙古剧主要受歌剧的影响,制作交响乐式的MIDI。其效果是表现力丰富、音色变化多样、气势恢宏。不过,也失去了剧种特色。我认为,蒙古族传统民族乐器非常有特色,马头琴、四胡、雅托嘎、希都日古、好毕斯、陶布楚尔、胡笳、比拉尔、鼓锣等组成一个乐队,再加上潮尔、呼麦等伴唱,完全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蒙古剧伴奏乐队。制作MIDI也应根据这一建制构架。当然,借鉴些符合蒙古剧特点的其他乐器也是必然的,能够更加丰富蒙古剧伴奏乐队。
目前,蒙古剧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引领蒙古剧向健康的、科学的、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建设蒙古剧的关键所在。本人作为一个老戏剧工作者,提出如下建议: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蒙古剧观摩研讨会,把近几年创作演出的几部蒙古剧调来会演,进行相互对比、分析,找出些规律性的东西,确定哪个表演形式更符合蒙古剧的特点。我想,这样做不仅能够使蒙古剧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为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艺术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蒙古剧走过了实践、积累、再实践的过程,已经到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剧种定位的时候了。这是蒙古剧成熟和完善的前提。我们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总结和吸取蒙古剧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从更深层次的理论高度引领和指导蒙古剧的发展,最后实现蒙古剧的繁荣昌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