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何瑞乐
(呼和浩特市书画院呼和浩特010022)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内蒙古地区书法理论研究概观
何瑞乐
(呼和浩特市书画院呼和浩特010022)
本文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点,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内蒙古地区书法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重要事件进行梳理、研究和总结。认为杨鲁安、张长弓、梁一孺、宋生贵、张树天、陈晗晟、唐春玉、霍如涛等人的相关论述是区内书法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指出区内一些书法教材及书法教育理论,以及2010年以后出现的以书法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有一定价值;认为《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学术书籍的出版,是区内的重要书法理论事件,对推动书法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内蒙古 书法理论 代表作品 书法事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国性的书法学习热潮,内蒙古的书法也在逐渐兴起。1984年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各盟、市的书协也相继组建,涌现出大量的书法爱好者。1987年诞生了自治区第一个书法、国画的专门创作、研究机构——呼和浩特书画院,出现了以书法创作研究为职业的专职书法家。之后,区内其他盟市官方、半官方或纯民间团体的书画院、书画研究院也先后成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内蒙古的书法理论研究也逐渐生根发芽,从无到有,积少成多。
从1993年出版的《内蒙古文学艺术大事记》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1991年)有关内蒙古作者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书法展览以及内蒙古当地举办书法展览的记载不在少数,却没有关于书法理论研究的条目,从中可见当时该地区书法理论的缺失。在笔者占有的资料中,20世纪80年代较有分量的书论文章仅见到张长弓的《瓦釜声声话墨池》一篇(发表于1989年《民族文艺报》)。从内蒙古艺术创作的政府最高奖——“萨日纳”奖去看,笔者发现,在自治区第1~10届(1984年~2013年)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的获奖作品中,汉文撰写的书法理论论文只有一篇(蒙文书法理论有两篇),即张树天的《书法的气、气势与气韵》①。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区内书法理论的薄弱,及其与书法创作的不同步、不平衡。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区内涉足书法理论研究的作者先有杨鲁安、张长弓、梁一孺等老辈书家、学者,之后又出现了宋生贵、张树天、陈晗晟、唐春玉、霍如涛、孟德乡等中青年学者(或书画家),及至2010年以后出现了雷巧云、耿灿、曹誉馨、李雪莉、何瑞乐、吕锦、高娃等以书法为研究对象的硕士研究生。为了论述方便,本文采取内容类别与时间顺序相结合的办法,对区内书法理论重要事件与活动进行单独论述。
杨鲁安(1928~2009),天津人,曾师从王襄、方药雨、陈邦怀、吴玉如诸位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收藏家、书法家。他从青年时代来到内蒙古,在内蒙古生活了58年,对区内书法有较大影响,在学界有较高声望。他以李白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行为准则。他的学术研究包括书法、篆刻、京剧、曲艺、钱币等不同门类。书法方面,他的重要论文有《甲骨文书体识别与摹写》《西周散氏盘铭旧拓本题记》《再题西周毛公鼎铭精拓本》《明前拓〈汉孔宙碑〉考》《鲜于璜碑书体初探》《〈兰亭八柱第二〉非“禇摹”辩》《北魏刁遵墓志初拓本跋》《两布轩藏六朝及唐人写经审美》《碑帖收藏与鉴赏浅识》《吴玉如先生碑帖题跋笺注》《天然去雕饰——书法艺术创新刍议》等。从这些论文题目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的甲骨文、金文,以及汉隶、魏碑、唐人写经等,均有涉猎,学术视野较为广阔。在《甲骨文书体识别与摹写》一文中,作者主张用今人的眼光去审视古文字,把甲骨文写出“活、健、美”的效果。并提出修炼“字内功夫”要侧重在“存底版,强笔力,得韵味,明心画”方面着力;字外功夫重在勤读书,广闻见,陶冶性灵,涵养学问。认为胸罗万有,则自能形成自我风度而溢于翰墨。在《〈兰亭八柱第二〉非“禇摹”辩》一文中,经反复校勘察证(历时39年),作者认为乾隆皇帝主持集刻的《兰亭八柱》帖中号称褚遂良摹或褚遂良临的传世《兰亭序》实际并非褚临或褚摹,应将其更名为《北宋人临兰亭序》。为其正名的同时也指出这卷兰亭帖仍是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应该肯定。
杨鲁安不仅研究古代碑版墨迹,也热切地关注着当代书坛。其《天然去雕饰——书法艺术创新刍议》一文写作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根据文中所述,应在1996年),文中针对当时多次中青年书法作品展中的书风雷同、迎合“展览会”效应的作品进行批评:“他们或不讲求笔法,仿效‘稚拙体’,信手涂抹;或不着意笔墨技法的提高,一味制作以猎奇惑人;或只图速成,百日内造出一批‘才子’,妄自标榜什么现象、什么旋风。”并提出自己的主张:“最好还是多鼓励和推荐高品位的书法精品问世,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要善于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实质。好的终归是好的,‘滥竽充数’只能蒙混一时而已。”此文中作者还探讨了有关“书法美”的问题,提倡“天趣”的审美观,反对“人工”的造作,并表达了对当时流行的“现代书法”的个人看法。
杨鲁安常对学生们说:“写字是流,求学则是源,不能舍本逐末。务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内充实了,学识丰富了,自然会广闻博识,善于吸收,敢于突破。要靠才学靠功夫,还要有胆有识。有了这些,能取‘古人为宾我为主’之法,创新乃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有深厚的根底,就难以创作出好作品来。”②可见,杨鲁安认为,书法要以做学问为基础,否则无本,并认为学书法并不能刻意追求创新,创新是基于才学、功夫、胆识之上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般的自然而然的现象。他有一首自作诗可为佐证:“创新作品见人格,不随俗流逐逝波。善取前贤成自我,渠通水到溯先河。”③
杨鲁安自幼得到名师指授,他的书学观念其来有自。在甲骨文摹写方面、在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等问题上,传承了王襄、吴玉如等大师的衣钵,又融入了自家见解。他认为学书法要以做学问为基础,否则无本。这本是传统文人的普遍观念,并非新论,但对书法教学却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到一批弟子。杨鲁安还有一些艺术观点散见于他为龚望、王学仲、康殷、康庄、康新民、王迺欣等人所撰写的评论文章中。此处提到,不再赘述。
张长弓(1931~2000)是一位著述丰赡的作家,于小说、散文、剧本、评论均有建树,也涉猎书法、绘画。在书法方面,他出版有《张长弓书法选》《张长弓书法精品》,著有书论文章《瓦釜声声话墨池》《书法不是造型艺术——兼答孙忠波同志》《尚意小议》。
张长弓的《瓦釜声声话墨池》发表于《民族文艺报》1989年第25期。作者在此文中对淡远美与豪侠美、狂怪体、书风与时代、笔法之“法”、笔意之“意”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书法美的意韵,主要在于浑穆高古,淡远清纯,反对书家都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反对离开时代的照抄古人,提倡富有时代气息的血性书风。他以自作联“淡远传天籁,率真见豪侠”表述自己的书法美学主张,倡导淡远美与豪侠美的结合,认为淡远美继承了书法传统艺术的真髓,豪侠美贯注进书法表现时代的新鲜血液。他说笔法之“法”其内核在于将书法家的胸襟、气质寓于规矩之内,认为这才是临池的一大难题,也是书家不断追求不断完善,循环往复的命意所在。作为作家,他的一些书学主张明显受到其文学观念的影响,他说“我们读文学作品,喜爱血性文章;对书法,也应该提倡富有时代气息的血性书风”。
张长弓的这篇文章引发了区内对书法内容与形式的讨论。孙忠波在1991年第2期《民族文艺报》发表《关于书法的内容与形式——从〈瓦釜声声话墨池〉一文谈起》,该文就书法的文字内容与形式美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形式是书法作为艺术存在的首要意义,即书法首先要注重其形式,认为书法是注重表现形式美的艺术,是形式感要求特别高的艺术。认为形式和内容应当相辅相成,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自然是上乘之作。指出书法艺术不顾内容不对,不顾形式更不对。
张长弓又在1991年《民族文艺报》第5期发表了《书法不是造型艺术——兼答孙忠波同志》,进一步探讨了书法的内容和形式问题。他认为书法的文字内容包括在书法美之内,不问书写内容专攻书艺本身是不能成立的,书法的形式美不能脱离内容而独立存在。强调书法内容和形式水乳交融,不存在过分迁就哪方面或忽视哪方面,手心手背一样是肉,迁就哪个忽视哪个都损伤整体。他说:“我于书法及其理论本无研究,之所以偶写一点书法琐议,就是怕现代书家把书法变为造型艺术。造型艺术形式美可以脱离内容而独立存在,如白谦慎之组‘字’等等皆是。无论是形式美的独立或是形式第一内容第二,都将会把中国书法艺术引向变种。如果中国传统艺术都要接受西方现代派的洗礼或割礼的话,那才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悲哀。”
应当说,上述以《民族文艺报》为阵地的有关书法内容与形式的讨论,虽只有两个作者,三篇文章,却是有一定成果的。把书法归入造型艺术门类中去探究,已是当下学科设置的客观现实,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书法的美术化倾向等)。近些年学界的有识之士也有所反思,一些学者开始重视书法的文化属性,而不仅停留在艺术性层面,去一味强调它的形式美。对此问题,张长弓发表于1991年的文章即明确地提出“书法不是造型艺术”,这种不同时流的观点,可以见出他的学术胆识,也反映出他艺术思想上的某种深刻性和前瞻性。
此外,1991年第2期《民族文艺报》上还发表了张长弓的书论文章《尚意小议》,文中极力提倡“尚意”的审美取向。长弓先生认为盛唐书法迹近僵化,若无宋代书家提倡空灵的韵味,书法艺术的路就愈走愈窄了。认为宋的“尚意”在历代书法发展阶段中,是一种质的飞跃。认为尚意就是书法崇尚一种意韵,一种味道,一种笔墨情趣。换言之,就是书家以他的作品强烈表现个性,追求独特风格,追求创作自由。张长弓同时指出,尚意并不意味着忽视法度。认为宋代的几位著名书家都是意法相成的,法不精,意难达,意法相成是书家所珍惜的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遵法而害意,其书必死而俗,求意而无法,就很难列入书家之林了。认为精神、气质、感情皆在“意”中;“意”是表现生活、抒发个性、追求新美的高层次的艺术境界。
张长弓的自作诗《戏作书论》④写道:“人书相辅水乳融,人有精神书有灵。敢于莫邪争剑气,不辞磨砺写人生。若以笔舌攀龙凤,愧见山阴笼鹅翁。”可见张长弓重视人与书的关系,强调人与书的水乳融合,认为书法的价值在于书写人生,而不是用来讨好权贵、钓取功名,若以书法去攀龙附凤,那就愧对书圣王羲之了。他又说“魏晋自有生花笔,我手直写我性情。千古书风贵独创,描横摹竖老雕虫。试以雄心入沧海,畅游犹可掣长鲸”。他强调以书法表现个人性情,标举独创精神,反对描摹古人而没有自我。“不论法度论线条,蚯纠蛇绕也妖娆。渡江槌碎黄鹤楼,过河拆掉郑州桥。避席畏闻现代派,免得翰墨失风骚”。这里他对不讲传统法度而论线条的“现代派”书法进行激烈批评。“躯壳摹拟岂传神,墨池笔冢枉艰辛。钟张第二何尝贵,羲献影印不足珍。何如放歌江湖上,不负天然一片心”。他反对摹拟古人躯壳、没有自家精神的作品。认为复制影印张芝、钟繇及二王的作品,当他们的影子,并不可取,不如自然地唱出自己的歌。
应当说,张长弓对书法本体有一些鲜活而独到的认识,他的书法美学观点建立在自身多方面的文艺修养之上,自有其高度,值得我们今天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参考、借鉴、反思。
梁一孺(1936年生人,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在内蒙古工作期间曾从书法美学的视角对书法艺术进行探讨。1990年,《民族文艺报》第34期发表了梁一孺《纸上的舞蹈——书法艺术的民族审美特征》一文。该文认为民族文字而兼有信息载体与审美功能双重性质的,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文字(包括汉文、蒙古文、藏文等)一家。作为传达工具和信息载体的汉字,过去一向被鄙薄为落后于各国拼音文字的“原始图画”。可是在电子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今天,汉字却以它的“简短明确”和高智能的巨大容量同电脑相适应,引起了世界各国语言学界的惊赞。不仅如此,汉字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线条美也在世界艺术画廊中独树一帜,从更高的层次上显示出中国人民审美心理的奥秘。
梁一孺认为书法的生命力来源于自然,这是中国人“亲和自然”的审美心理以抽象美、形式美的传达方式在更高层次上的反映。汉字的线条和整体形象(布局、结体),从摹拟自然(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到超越自然(纯粹的书法艺术),而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自然。他认为只有中国的毛笔才能运用轻快有力的笔锋流转,把线条的“充满生气的运动”自由地表现出来,把笔墨线条与主观意趣高度融合的抽象空间美充分地发挥出来。
宋生贵(1956年生人)的主要学术方向是文理理论、艺术美学、民族艺术等,但对于书法艺术及其理论,也给予热切的关注。特别是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他先后撰写了《2002年中国书法美学研究》《2003年中国书法美学研究》《2006~2007年中国书画美学研究》《2008年中国书画美学研究》。顾名思义,这些文章是针对某年度(或某两年)书法美学研究文献的综述、概括,是关于理论的理论,关于研究之研究。
2001年12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树天的《中国书法文化要义》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内蒙古地区第一本对书法进行系统研究的个人专著。该书围绕“中国书法里的人文精神”和“书法文化的基本构成”两大问题展开论述,分别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书法中的体现、中国书法的美学特征、历代文人对书法本体审视心理的变迁、书体的演变、中国传统书学等内容,并探讨了书法与教育、书法与宗教、书法与经济、书法与世界等问题。
2004年8月,张树天的另一本专著《中国书法与审美心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书法作品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物化。该书从审美的物化史、书法创作中对双重世界(自身、自然)的审美观照,书法艺术的生命,人类艺术心灵的表现,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传统书学中审美心理的表现,书法审美的拓展与延伸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书法与审美心理的关系。
张树天对内蒙古书法理论的贡献还体现在培养书法理论硕士生的工作上,后文将会提到。
区内书法教育方面的论文及教材主要出现在2003年之后,作者以高校教师为主。《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载有霍如涛、刘美玲撰写的《普通高校书法教育的定位》一文。该文认为高校书法教育是书法人才脱颖而出的主要途径,也是高层次书法教育的中介。普通高校书法教育是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又具有辅助的教育功能;有技法训练的要求,更具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是艺术、文化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个性创新教育。只有给书法教育以正确定位,才能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普通高校的书法教育就是要将技法训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技法训练是基础,是切入点,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直观尺度。理论学习是指导,是艺术升华的必要条件,也为深入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期载有孟德乡《书法教学中临与创的转换》一文。该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教学中,临摹与创新关系的处理是学生学习书法的难点,临摹与创新之间的转换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创新是由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开始,从中汲取古人的技法、思想和审美。临是创的前提,创是检验临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转到换是关键,是学古、汲取和完善的过程。临到创的转换也为学生所普遍困惑,处理好临与创的关系,探索书法的艺术规律,为我们提供追摹古人的契机,化古为新。临摹大体上分为务求形似、形神兼备和得意忘形三个阶段。
2004年7月,由霍如涛、张树天主编的教材《大学书法艺术》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分别为:第一章书法工具概述;第二章书法发展简史;第三章技法概述;第四章硬笔书法;第五章书法欣赏。编者在绪论中论述了“什么是书法,为什么要学习书法,怎样学习书法”等问题。
2004年8月,李志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编著的教材《中国书法艺术》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针对高等院校设计艺术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分为十一部分:绪论、书法简史、篆书的表现技法、隶书的表现技法、草书的表现技法、行书的表现技法、楷书的表现技法、书法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书法的借鉴与临习、文房四宝、书法创作与审美。绪论中讨论了三个问题:从文字到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特色和规律,书法的文化力量和现实意义。
2006年,区内还出现了研究书法画家书法造型语言特色、研究当代隶书创作特征、研究书法作品与情感关系的论文,作者都是区内的高校教师。《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发表陈晗晟《试析画家书法造型语言的特色——兼谈“书与画”的关系》一文。历来论书,多习惯将造型单独视为结体,而陈晗晟认为,结体和用笔因素是无法截然分开的。结体属造型因素,用笔过程也需依赖形的产生,如起、顿、行、收笔,主要依赖造型的表现力。而章法所执行的分行布白、谋篇布局的规律,更是造型规律的体现。该文从用笔的终结形态——线条和结体、章法三个书法的基本元素来分析画家书法造型语言的特色。作者认为,从宋代尤其元明以降,一些有较大成就的画家其在书法上均有建树,他们的书法作品以丰富多样的线条、生动不拘的结体、活泼多变的章法形成了特有的审美特征,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对视觉艺术领域的冲击与开拓是不容忽视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发表唐春玉、翟熙伦《当今隶书创作的时代特征》一文。该文认为,当今的隶书在其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与正统汉隶即“碑体隶书”已渐行渐远,风格上有了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取代,二、对篆书与行书等书体的吸纳,三、隶书原有特征的改变或丧失,四、笔法更加多变,五、章法丰富多彩。该文指出,这些创作上的新特征,其出现的原因不应仅仅从书法家或书法这一狭小的范围内考虑,时代大潮的冲击,求异、求新、求变的社会风尚的影响是这一特点产生的社会基础。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发表霍如涛《对书法作品与情感关系的认识》一文。该文指出,书法作品是书法家的精神产物,但书法家的情感与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没有直接的关系。认为书法是抒情的,但又是不具体的,书法作品所能表现的是一种性情意趣,而不是具象的情感痕迹。书法中的情感已超越具体的实指,它只是通过线条的舒缓、疾涩、虚实、承接等表达了一种或激动或平和或奔腾等种种情感的波动,而这些线条特点并不是具体的情感符号。认为书法风格能体现作者的性情,性情是一种类型,一种趣味。
2010年之后,内蒙古大学文艺学、艺术学硕士点,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点,在宋生贵、张树天等导师的带领下,出现了书法类的硕士论文。这是伴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硕士研究生们的加入为书法理论研究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这些硕士论文的出现,使区内书法理论研究的选题更加丰富,研究内容更加深入,表现出年轻学子们的学术热情和智慧,但同时显露出他们学术思想的不够成熟。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是对书史上的经典大家做较为深入的探讨,如对孙过庭、张怀瓘、苏轼、黄庭坚、康有为、吴昌硕的理论或创作进行深入研究。
雷巧云的《孙过庭〈书谱〉艺术论研究》⑤一文着重以对比的方法阐述孙过庭的艺术理论。该文指出,《书谱》艺术论从创作主体、创作过程、书法本体等角度深刻阐述了中国书法艺术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它概括前代书论中提出的众多艺术论问题,并把它深入到“道”的层面,提倡运用于书法艺术实践,从而使其理论具有系统、深刻、实践性的特点。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⑥一文认为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内涵由三个方面构成:不同类型的主体情性对书法创作的影响、书法中的形式语言作为主体情性抒发的手段、提出符合审美理想的情性标准。该文指出:孙过庭书法情性观是在中国古典美学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有着对前人理论的批判继承,同时又摒弃了以往书法理论及书法与人的关系时所萦绕的神秘色彩,以相对客观的态度探讨书法,从而体现着书法理论的自觉。曹誉馨的《张怀瓘〈书断〉的美学思想初探》⑦一文,就“雄强壮美”的审美风格、“雄强壮美”思想影响下的几个美学范畴、张怀瓘推崇“雄强壮美”的原因等进行论述,并指出张怀瓘《书断》的研究价值与局限。何瑞乐《吴昌硕书法研究》⑧一文指出,书法是吴昌硕整体艺术的根本,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立足于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从吴昌硕的师承交游、各体书法、书学观念、风格成因、书史地位、当下意义诸方面出发,旨在对吴昌硕书法进行多角度的考察、研究。该文还对蒲华、吴昌硕的行书进行比较研究。李雪莉《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观》⑨一文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书法批评角度出发,探究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批评意义。吕锦《黄庭坚题跋美学思想研究》⑩一文探讨了黄庭坚题跋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并从重韵、绝俗、尚意、重“心”四个方面探析黄庭坚题跋中的美学思想,也论及黄庭坚题跋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高娃《苏轼书画理论美学思想探析》○11一文以中国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为主,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与精神思想,对苏轼的书论和画论作深入细微的理论分析,力图在较为宽广的文化背景下总结归纳苏轼书画艺术论中蕴涵的美学思想。文章选取了苏轼书画艺术论中比较突出的美学思想即师法自然、论道与艺、论物与意、论形与神诸方面进行论析,对苏轼书画理论进行综合研究。
1990年夏,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内部出版了论文集《书画论稿》,收录了关和璋、赵叔华、刘永、胡笳、门宜、白铭、杨鲁安、乌力吉图、张长弓、李清波、耿鸿钧、刘佑华、李俊卿、康庄、刘兆平、何奇耶徒、白光、周云华18位艺术家的关于书法和国画的理论文章,其中书法篆刻理论14篇。《书画论稿》虽然只是内蒙古文史研究馆编辑的内部资料形式的书籍,但是在尚且没有书画理论正式出版物的年代里,也是弥足珍贵的,这标志着内蒙古的有识之士们开始重视书画理论的研究,或者说是内蒙古出现了书画理论“自觉”的一种现象。
2005年7月6日~10日,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和文物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南、陕西、湖南、宁夏、山东等省市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内蒙古从事碑帖研究的专家、学者30余人云集呼市,对碑帖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文物出版社同时印发了《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讨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王玉池、施安昌、水赉佑、赵君平、柴建方、刘刚、胡海帆、陶喻之、李月萍、张树天、解小青、周小玮等人就碑帖的有关问题,结合论文进行了阐述。
2009年7月,李德才撰写的《构建“醇雅”书法艺术审美价值的现代意义及其视觉效果新探索》一文入选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这是区内书法理论作品首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书学研讨会。作者将清代朱彝尊评价文学作品时提出的“醇雅”审美观引入书法审美,论述了“醇雅”书法的审美价值以及构建“醇雅书法艺术”的现代意义。
2010年6月,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首届书法创作理论研讨会”,并出版《内蒙古书法家协会首届书法学术论文集》。该论文集共收入王裕民《试论书法中的“势”》、张长弓《瓦釜声声话墨池》、杨鲁安《吴玉如先生碑帖题跋笺注》、王廼欣《浅谈初学书法从汉隶入手的可行性》、李清波《归绥碑碣匾额拾絮》、孟德乡《书法时序性的阐释》等53篇文章。其中包括对书法(篆刻)创作、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教育等相关问题的诸多探讨。
2012年6月,王廼欣、王黑小主编的《呼和浩特书画论文集》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王裕民《书法杂谈》、杨鲁安《兰亭八柱第二非褚摹辩》、王廼欣《传统个性品位——对书法鉴赏的一点思考》、何瑞乐裴茂军《阳刚之美的追寻者——马继武先生访谈录》等55篇文章,其中书论28篇,篆刻论3篇,画论20篇,4篇非论文体裁的文章放在附录中,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呼和浩特地区书画理论研究与创作的现状与水平。
2013年12月,宋生贵主编的《当代草原艺术年谱·艺术理论与评论卷》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年谱形式收集、整理了1952年~2012年的60年间内蒙古艺术理论、评论的著述提要(包括书法理论、评论的论文提要和著作提要),并附录了人物小传、事件与活动、文艺理论·评论刊物、获奖汇总。该书是“草原艺术研究书系”中的一个系列,属于基础性层面,为之后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做了资料方面的准备。
25年来,伴随着书法艺术的复兴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内蒙古的书法理论研究,虽缺少广泛关注,却在冷寂中默默成长,开出花朵,结出果实。综观这期间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书法理论、书法史学、书法美学、书法文化学、书法心理学、书法教育、书家个案、书法比较学等相关问题。已故书家、学者杨鲁安、张长弓两位先生可谓是区内书法理论研究的开路者,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的书法理论著述使内蒙古的书法理论研究得以蹒跚起步。其中张长弓于2000年去世,而杨鲁安在新世纪的前十年里(2000-2009)依然笔耕不辍,写出不少论文。梁一孺、宋生贵二位教授从美学的角度观照书法,张树天教授从书法文化、书法与审美心理的视角研究书法,陈晗晟教授从画家书法及书与画关系的视角审视书法,唐春玉教授对当代隶书创作特征进行探讨,霍如涛教授对书法作品与情感的关系提出见解,这些探索都已成为内蒙古书法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霍如涛、张树天、李志平、孟德乡诸位先生的书法教材及书法教育理论也是区内不容忽视的财富。2010年以后出现的以书法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虽不免稚嫩,也体现出年轻一代的才情、智慧,自有其时代意义。《书画论稿》《全国首届碑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蒙古书法家协会首届书法学术论文集》《呼和浩特书画论文集》《当代草原艺术年谱·艺术理论与评论卷》等学术书籍的出版,在区内是屈指可数的书法理论重要事件,对推动书法理论研究有其重要意义,因此不可等闲视之。
不无遗憾的是内蒙古地区的高校至今还没有开设书法本科专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该地区书法理论的深入发展。因此说,与美术、音乐、舞蹈等早已有本科专业(甚至硕士专业)的其他艺术门类比较而言,书法的理论研究更显得尴尬与边缘,取得的成绩也更显难能而可贵。
应当说,经过多年的积淀,当下内蒙古的书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区内中青年作者在全国性重大展览中入选和获奖的人次也在增加,但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的人员还是少之又少,与书法创作的群体性发展不相平衡。因此笔者认为,我区文化教育相关部门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文艺团体应当鼓励、培养年轻人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并积极为他们提供研究的环境和条件。
本文力图梳理20多年来内蒙古书法理论研究的脉络,但因个人学识浅薄,占有资料有限,故难免有遗珠之憾、不当之处,望识者教正。
注释:
①内蒙古第八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2007年。
②转引自张树天《胆识与风神——谈杨鲁安的书法篆刻艺术》,见宋生贵主编《走进花的原野——内蒙古新时期文艺理论评论选集》第一辑464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出处同②,见465页。张长弓诗集,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2010年硕士论文。内蒙古大学文艺学2011年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2011年硕士论文。内蒙古大学艺术学2012年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2012年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2013年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2013年硕士论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