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藏珍鉴精 传承永恒——北京光华路5 号艺术馆巡礼之五

时间:2024-05-20

文/本刊记者 袁 埜

藏珍鉴精 传承永恒
——北京光华路5 号艺术馆巡礼之五

文/本刊记者 袁 埜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瓷器品种繁多,釉色纷呈,而造型则以简约见长,多有“天然去雕饰”的道家美学风范,且具高雅韵味。宋瓷器是宋代制瓷工艺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融合了时人的审美、价值观等文化内涵,为今人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本期艺术馆巡礼依然是以光华路5号馆藏宋瓷精品为主线,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继续走进精美的宋瓷世界,品赏有意蕴的工艺之美。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凤耳摇铃尊

此器高25.8厘米,腹径11.5厘米。通体施以温润的粉青釉,釉色晶莹剔透,犹如青玉。盘口,直径、直腹形成二阶式瓶身,颈部饰一对凤鸟耳,凤鸟呈攀附状,躯体弯曲,敦实有力,整体造型稳重而不失灵动。

这种凤耳式龙泉青瓷所特有的装饰风格,钟灵毓秀,历久弥坚,让人魂牵梦绕。“青如翡翠,翠胜千峰”,不足以概其之美。它以典雅的风韵、秀美的造型、莹润的釉色,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国家邮政总局1998年发行了这种器型的“龙泉瓷”邮票,足以说明“凤耳瓶”无论其造型还是釉色,都近乎完美之至。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凤耳摇铃尊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五管瓶

此瓶高14.3厘米,直径13.5厘米。呈宽矮式,小口,口院,唇缘外翻,直颈,宽斜肩,腹下微敛,圈足。肩上立有五个细直圆管,管内中空,与腹相通。腹壁剔刻仰莲瓣纹,莲瓣中棱突起呈浅白色的“出筋”现象。足缘露胎,呈橘红色。通体施粉青釉,釉质滋润肥厚,静逸温和,宛如上乘之美玉。

宋代时期,龙泉窑曾大量烧制一种叫“多管瓶”的器物,器肩部贴有向上直立的圆形管,是由汉晋时期的堆塑罐发展而来。通常为五管,亦有四管、六管,意喻“五谷丰登之意”。多作陪葬之用,为宋代流行瓶式之一。

此种五管唇口瓶,用途尚难断定。有学者称其为“花插”,用于陈设。伊朗的内布沙尔遗址曾出土一件绿松石质五管花瓶,与此件龙泉窑五官瓶类似。此外,明项元汴的《历代瓷器图谱》也收录有一件形制与此大体相似的宋龙泉多嘴花囊,也见于四川遂宁南宋中期的窑藏和韩国新安海底的元代沉船中,传世的只有台湾故宫博物院有相似器物。

[南宋] 龙泉窑粉青釉五管瓶

南宋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此炉通高13厘米。直颈,折沿,三足底露胎。通体青色釉,釉色滋润玉质感强。色如梅子。从线条上看,口边线条,腹部弧线内收到足部,以及腹部至足凸起的仿青铜器三条棱线装饰,圆润而不张扬。

[南宋] 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宋代因金石学的兴起,用于祭祀的仿古瓷器再次出现。南宋仿青铜鬲式瓷炉为了审美需要而产生了肩部凸棱,名曰“出筋”。南宋仿古瓷在胚料上,一改以往厚重之态,壁簿轻盈,在釉色上改用石灰碱釉,耐高温,粘度大,不易流动。工匠还采用多次素烧、多次施釉的复杂工艺,创出粉青、梅子青的釉色。使釉色变得更加丰厚,色泽更加沉稳、柔和莹润,宛如美玉。粉青里有深浅的不同程度,一般是把那种程度最恰到好处的、颜色最美的称为梅子青。细品味此炉,从造型到釉色都极具南宋鬲式炉之典范特征。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暗花水波纹双鱼洗

此洗高6.5厘米,口径24厘米。敞口,宽平沿。腹自上而下呈弧形收敛,平底,圈足。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外壁印有莲瓣纹,瓣脊凸起,瓣周用细线勾出莲瓣轮廓,简洁素雅。盘心贴有模印双鱼,双鱼凸起呈浅白色出筋,在翠玉般的釉色中显露出两抹白玉色泽,分外醒目。青釉润滋如水,鱼游水中,饶有意趣,给人以无限遐想。好似“闯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一般。

[南宋] 龙泉窑梅子青暗花水波纹双鱼洗

梅子青釉被誉为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仅在南宋一朝烧造,存世极少,多为仿古青铜器和玉器造型的古雅之品。它对瓷胎的要求极高,且得通过数次反复施釉方得以成。其釉层肥厚,釉质莹润,釉色有如千峰翠,聚天地之大美,可谓“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南宋中晚期典型的双鱼洗形制,源于汉代流行的双鱼铜盘,因“鱼”与“余”谐音,故将鱼赋予“年年有余”的吉祥含义,为龙泉窑著名制品之一。

北宋 影青釉仿金银器碗及瓷托

此器通高9厘米,最大直径为14.2厘米,由盏与托两件组合而成,上下为葵口装饰。托盘为板沿口,内壁两级,盘心突起,顶置圈沿,仅能容纳盏足,吻合无缝。盘底承高圈足,圈足中段镂空作花瓣形,甚为少见。

宋瓷一色纯净、不事雕琢之美,乃是陶瓷史上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为后世所仰慕。其中景德镇“影青”一色,以苍翠温润的釉色,成为一代名词,闻名于海内外。整体器型隽雅高贵、富有韵律、舒展柔美、甚得天趣,与影青一色结合宛如天成。釉面素洁温润,于穆穆之中透出一股尊贵典雅之气。工艺精湛,无造作之痕,将古代文人闲情逸致融于其中,一派清新气息,实为宋代影青之上品。

[北宋] 影青釉仿金银器碗及瓷托

(本文配图由光华路5号艺术馆提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