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文/天津博物馆
承一脉历史源流 凝三地文化精华
——《地域一体· 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
文/天津博物馆
此次展览以京津冀三地历史渊源为主线,精选三地文物精华,力求为社会各界充分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渊源提供系统而形象的解读,从而回溯历史,关照现实。这既是京津冀三地博物馆(院)首次联合策划的展览,更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初步尝试。
2016年2月2日,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主办,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承办,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委员会、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避暑山庄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协办的《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在天津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精选三地文物精华,力求为社会各界充分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渊源提供系统而形象的解读,从而回溯历史,关照现实。这既是京津冀三地博物馆(院)首次联合策划的展览,更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初步尝试。
展览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展现三地历史渊源,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地缘相接 多元汇聚”“慷慨燕赵 文化一脉”“北疆重镇 争雄天下”“辽金建都 推进一体”“畿辅之域 协同发展”“风气初开 互需互补”。展览汇聚京津冀三地珍品文物,共展出文物231件(组),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末民初时期,类别涉及陶器、瓷器、丝织品、金银器、青铜器、玺印、古钱币、玻璃器、玉石器、书画、文献等。品类丰富,精品迭出。
截至3月16日,本次展览接待观众达20余万人次,接待参观团体百余批,许多观众反映此展从历史和文化层面真实呈现了京津冀的地域一体和文化一脉。在留言簿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燕赵之境,幽州之地,协京津冀,圆中国梦”。“各地文物齐聚一堂,时间跨度大,能够全面展示三地关系,受益匪浅”。“带父母专程来津观展,国宝在天博大放光彩。”……此次展出的堇鼎、长信宫灯、玻璃瓶、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李鸿章就修建铁路致督院的电报等文物受到观众喜爱,观众表示能在天博看到三地的精品文物真是不虚此行。
此外,为配合展览,天津博物馆特邀京津冀三地专家走进“文博讲堂”为观众带来5期专题讲座,宣教部开展了“镜像—京津冀三地摄影展”“观展 答题 访燕都”微信闯关活动和“年画DIY”“巧手做宫灯”等系列亲子活动。天津博物馆通过展览、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观众熟悉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内容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以此次展览为开端,未来三地在文博领域将开启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在展览交流、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等各个方面加强交往,精诚合作,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青花双狮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
元(1271年—1368年)
高32.5,口径9.7厘米
河北省保定窖藏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该瓶喇叭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壶身线条流畅。整体造型优美,纹饰生动清晰,青花色泽浓艳。瓶身纹饰自上而下分别绘蕉叶纹、回纹和覆莲瓣纹、卷草纹、双狮戏球纹、钱纹、仰式莲瓣纹、莲瓣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双狮戏球纹,双狮围绕绣球嬉戏争斗,空白处间以杂宝纹。
保定窖藏的元代瓷器模仿金银器制作工艺,首创模印悬空浮雕技法,并以最能体现皇家身份标志的白龙、麒麟、凤纹、金彩等装饰,故这批瓷器应为宫廷御赐之物。
螭虎纹玉佩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长8.90厘米,圆径7.10厘米,厚0.49厘米
北京市丰台区大葆台汉墓出土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藏
大葆台西汉墓出土。大葆台西汉墓1974 年6月初发现,8月开始发掘,为广阳顷王刘建夫妻并穴合葬墓。发现的西汉帝王墓制“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和墓道内随葬的三辆单辕实用彩漆朱斑轮车,为研究西汉诸侯王陵墓制度和西汉时北京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汉人崇尚螭虎,是螭纹最盛行的时期。
玻璃瓶
辽(916年—1125年)
高26.4厘米,口径7.8厘米,颈高10.5厘米,底径11.5厘米
1983年天津蓟县独乐寺白塔出土
天津博物馆藏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初建于隋(一说唐)。984年,辽燕京留守韩匡嗣及其子韩德让重建。
此瓶平口外翻,细颈,折肩,筒形腹,平底。颈部和肩部刻几何形花纹和弦纹,肩部另有一周连珠纹,腹部刻弦纹两道。瓶体玻璃无色透明,内含小气泡,表面附着黄白色风化层。经化学分析,此瓶属钠钙玻璃,与一般伊斯兰玻璃成份相似,器形和刻花纹饰都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现存乃沙不耳出土的十世纪水瓶相同,应属于伊斯兰玻璃器。
西周(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771年)
高25.8厘米,口径20.5厘米
天津市蓟县张家园遗址出土
天津博物馆藏
在中原文明历经夏、商王朝,进入青铜时代的同时,天津境内的土著文化也在经历着自成体系的发展,并由蓟县山前平原向南扩展。当时的天津地区不在夏、商政权的直接管辖范围内。燕国建立后,封于燕国的周人携商遗民进入天津地区,带来了新的文化。外来周人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在蓟县张家园西周时期的墓葬里,具有周文化特征的青铜鼎、簋与象征着土著文化的金耳环一起出土,体现了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青铜鼎
堇鼎
西周早期(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922年)
高62厘米,口径48厘米,重41.5公斤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商周礼制“寓礼于器”,青铜礼器被统治者赋予了沟通人神、象征权力地位的特殊内涵,广泛用于祭祀、宴乐、丧葬等礼仪活动,以不同数量、器类组合标志贵族的等级地位。铜鼎是铜礼器的核心,甚至象征着国家政权。堇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体量最大的西周燕国青铜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26字,记载了燕侯派大臣“堇”去宗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给太保送美食,进一步证明召公家族一支在王都担任太保辅佐周王,一支在燕国为侯,与克盉、克罍铭文互为佐证。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通高48厘米
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铜灯出现于战国早期,源自于铜豆。汉代灯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内的长信宫灯是汉代灯具中的经典之作。长信宫灯作宫女跪坐持灯形象,通体鎏金,灯上刻有“长信”铭文,说明此灯曾在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使用,故而得名。长信宫灯采用分铸组装的方式整合为一体,灯罩可滑动调整光线角度,烟炱排入宫女的袖管、体内,将生活的实用、科学的结构、美观的造型有机结合,代表了汉代造灯艺术的最高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