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池志自逸——张砚池书法印象

时间:2024-05-20

文·王 浩

老子《大宗师》之句

读过《冷拼辑》的人,都会对它的作者张砚池先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本杂文集,具有很高的道德思想内涵。浅尝似愤世嫉俗,静心思悟,哲思能辨,给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感。充满儒家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读罢,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

后在《当代书画家》杂志欣赏到张砚池先生的草书作品,其收放自如的用笔,丰富的章法变化,连绵飞动的姿态,出奇制胜的笔势,令人耳目一新之余,又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与艺术感染力。 懂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难写,好的草书作品蕴含作者心态、眼光、修养、功力和手性。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书痴

苏东坡诗句

张先生自幼喜爱书法,但他自称:喜欢了几十年,也盲目了几十年。虽然对真草隶篆行都有过涉猎,但从未下过苦临的功夫,只是随兴而为。因为喜欢,对张旭、怀素的《古诗四帖》、《自叙帖》用功较多,对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更是情有独钟。

对书法有了重新的认识,是他从基层调到省城工作后,业余时间比较充裕后,便结识了一大批书法造诣较高的朋友,开阔了视野,拔高了眼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独特的艺术特质和美学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取法要正,要雅,即取法乎上,然后出乎法又合乎法,乃为大化之境。在临习的过程中,唯虚心能听进逆耳之言者,才会有长足的长进。他开始拜名家以求指点,交挚友以闻其责。所以,他的书法之路走的比较顺畅,日有渐进。

杜甫诗句

张先生告诉我说:“自己爱好书法,原是陶冶情操,愉悦心神,如今,不改初衷,以书修身的同时,对草书的笔法、结构、形式,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每每临写,总是如履薄冰,深深体会到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的伟大,自身的渺小,从而对书法生出了敬畏之心。只有临习经典名帖,汲取营养,超越自我,才能不断进步。自己之所以酷爱草书,因为草书不但涵盖多种书体笔意,字势的欹侧,笔画的伸缩俯仰多态,掩映迎送的顾盼生姿,观之兴处会常常令人击节称赞,更能抒人胸中之意。”

自古以来,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妙在取势,贵在有静气。品读张砚池先生的草书作品《自强不息》,对章法的运用,空间的布白都有个人的独到之处,其笔画线条朴厚,运笔稳健,毫无张扬之气,这和他笔意含蓄,善婉转有很大关系。“自”字架构开阔,拙中见朴,实乃暗藏刚强。“息”的线条灵动优美,转折顿挫、钩勒提按合理,饱含各种韵味。整体字象雍容、清雅,让人感受到俊逸超迈,睿智通达的情感品格和清秀挺拔、娴静高远的审美格调。心态为品性,心性入笔墨之间,思想的睿智,品性的清澈,识见的干练,自强的表现,在他的书法中有诸多体现。

观其作品,先生对书法形式、形式美的感受力是很强烈的,对把握形式,创造形式具有艺术才能的,这是书家对书法的悟性使然。但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观张先生书写,挥毫之下,撇捺出锋,行笔含蓄但不拘谨,放纵但不放肆。做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规。

在张砚池先生的工作室,养着盆兰花,正在怒放中,姿态高雅,散发着幽幽的清香。和先生聊天,他话语温润,平易近人,给人谦逊、内敛之态。他不但具有深邃的洞察力,渊博深厚的学识修养,更有一种明德惟馨的体悟和对儒家文化深入骨髓的精神追求。是学者型、官员型的书家。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张砚池先生立德修身的儒家君子风范,不但体现在他事业有成,亦蕴含在他的书法作品里面。他有幅自撰诗联:偶有雅兴消残酒,不教俗身陷案牍。这幅作品中锋用笔,润笔为主,苦笔为辅,以燥取险,以润取妍,给人枯润交融的感觉,整体看笔墨充盈,含蓄有力;用笔精熟,自然而天成,风格静雅飘逸,章法、线条,有传统的根基,不但略参右任的笔意,还有一种文人气息扑面而来,是自身渐入佳境的书风使然。原来,先生在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有了个人的审美精神、理想和意趣。

今日,中国书法作为毛笔字的书写记录的实用功能,已不存在,几乎进入了纯粹的艺术领域,每位书家要想成为书法家,不但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勤学苦练,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张砚池先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对于当今书法的现状与前景,张砚池先生也有他自己的思考。他说:对于江湖书法和官员书记,应该多一些包容,以引导为主,毕竟喜欢书法的人多了,不是坏事。对于所谓丑书,应该多一些鼓励而不是限制,毕竟没有探索就没有发展。这是他个人之见。但是, 我们都坚信,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必将迎来新的辉煌,全民对书法的欣赏水平,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维、杜甫诗各一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