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苏典娜
展览:研展/延展:来自CAFAM的策展实验
展期:2014.05.23-2014.06.2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花家地)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哈罗德·泽曼与他策划的“当态度变为形式”展览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独立策展人”就崭露头角,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浪潮铺天盖地地涌向世界各地,在当代艺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按照保罗·奥尼尔的说法,策展同时兼顾了“照料者、合作者、文化调和者、协商者、文化搅拌者”等社会交换的不同文化形式。由此,策展变为了一种文化,具有丰富的属性特征。此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研展/延展:来自CAFAM的策展实验”可以说是学院派或者说学院美术馆的独立策展人对文化属性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的实验探讨,或许最为突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社会性、交流性、过程性和功用性。
首先,策展的文化属性表现为社会性。即策展的目的以展示人类社会现实活动的真实性,揭示人性的善与恶,赋予不同的社会生活以不同的意义,也因此构建出新的社会意义,因此有一种创造性。
王璜生馆长策划的“另类生存”板块可以说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他选择的毕业生作品,多给人以一种“动物凶猛”的感觉,但又不乏诗意和大胆的想象力,或是两排锐利而开口的菜刀,或是被解剖和切割的“大卫像”,或是被金属钢丝悬吊在空中的金属骷髅。按照策展人的说法,是“一个被另类和异化的世界,被一种称之为‘艺术的另类方式所描述着,生成着我们生存和艺术存在的问题与意义”。关于世界的另类性描述,实质是关注我们生存的现状问题,只不过不再用传统的审美语言来描述,而是把异化了的世界解剖之后展现在我们眼前,又不是直接血淋淋地展现,而是借艺术的想象,给以我们一个残酷而又浪漫的真实世界的幻影,让我们叩问人性与生存的意义。
交流性也构成了策展的文化属性之一,我们可以理解为策展观念的历史记录以及对新的策展观念的认知与构建。王春辰策划的“在终结处发生——关于艺术的似与不似”板块可以说体现了这样的文化属性特征。
“在终结处发生”意在提示艺术学院学生要尝试不同的艺术理念与手法,理解并尝试非艺术的创作实践。他的策展理念可以说是继承了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之后架上绘画死亡、艺术走向多元化的艺术史理念,而关于“艺术的似与不似”的描述,也承袭了传统的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似与不似的艺术观念,而运用至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的探讨之中。所以看这个板块的作品,你会觉得更像是“身旁之物”,例如废墟的照片,以及书籍和玩偶,而非博物馆、美术馆里的艺术品,这又回到了对于博物馆变形的问题上。通过艺术与非艺术的不同艺术创作,来思考艺术与生活的边界的问题,并重新探索艺术的框架体系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或许正是这个板块的意义所在。
过程性构成了策展的另一文化属性,其强调的是策展本身的动态性的变化过程。蔡萌的板块“小趣味:不仅仅是为了毕业”,用毕业生的阶段性创作,来展现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成长过程和生活状态的持续性关注。策展的关注点从宏观叙事表达转向微观表达,从社会整体的“大趣味”转向个人内心的“小趣味”,其本身也体现了策展的动态性变化过程。
最后是功用性,即策展对于社会生产的价值所在,这种价值可以是经济的实用价值,也可以是提示社会文化思考的抽象价值。而易玥的“撞衫”板块可以说是很好的体现。
“撞衫”板块是将近些年来美院毕业生对题材、观念表现相似的作品进行并置陈列,并进行了个案的分析,采访了创作人得知作品“撞衫”的想法,并在展厅里集中展示,颇有一种幽默调侃又不失学术严谨性的意味。在展品的背后,是对“撞衫”的合理性与差异性探讨的策展理念,也可以说是对于山寨文化和艺术创作原创性问题的一种提示,如何避免对这些问题草率性地做出结论,正是此板块给以我们的文化启示。
“研展/延展:来自CAFAM的策展实验”展现了策展文化属性多样性的实验,但似乎又陷入了推出策展人还是推出艺术家的论争之中。展览本身应该是以策展之手展示艺术家的作品和观念,对艺术家的作品需要多做一番文字说明和相关文献整理研究,而非仅仅是作为策展观念的注脚,我们也期待央美美术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