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代科举书画漫谈

时间:2024-05-20

程勋荟

近年来清代的许多科举书画作品在艺术市场崭露头角,但是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来看,清代科举书画在艺术市场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现在收藏科举书画的人不多,价格也不高,清代科举书画价格升值的空间非常大,是艺术市场未来发展中的一支潜力股。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一看书法,二看文章,凡书法欠佳者,别说进士、状元,就是举人、秀才也难考中。尤其是清朝科举选拔更重书法,要想通过科举的文人们必须练习馆阁体。所以进士、状元除了要在文章方面出类拔萃外,书法造诣也须精深。因此,清代遗留下来的科举书画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艺术价值较高的书画在艺术市场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近几年来中国书画市场颇为繁荣,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但相对于西方艺术品的市场行情,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传统优秀书画在艺术市场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清代科举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部分,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文化阶层的艺术精神和造诣。

科举书画市场的现状

科举书画在艺术市场中价格非常低,几乎无人问津。书画门类一直是艺术市场的重头戏,曾经占到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百分之六七十。但是书画市场体系并不是很健全,专门收藏状元、进士字画的藏家为数不多,状元、进士的书画精品的价格远低于当代艺术品。

来自雅昌艺术网的“状元翰林进士书法专场”成交清单显示:光绪年间福建状元王仁堪的六尺大联2006年在“书画玩家”18期在线拍卖中才卖到8947元人民币。此成交清单还显示,这次拍卖的最高价是陆润庠2米多长的大型楹联,但也只有2.65万元人民币。陆润庠是同治年间状元,宣统二年(1910年)任大学士,翌年任弼德院院长。清朝被推翻后,陆润庠留北京故宫毓庆宫,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年)师傅,后卒于宫中。按照清朝科举选士制度,能被选中作为帝师的状元无疑是才高八斗、书画精进的文人。他的书画作品的价格也只不过区区两万多,可见其他科举人士作品在市场中的价格了。

科举书画没有被社会认同,没有引起广大艺术收藏者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在学术研究上,学者们对于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很多,但对于科举的主要行为人的艺术作品研究极少。近几年科举书画虽然也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由于之前所做的研究不到位,因此在艺术市场中还未能充分体现这些才学兼优的科举人士艺术作品的价值。很多收藏家连他们的姓名都没听说过,更何况其艺术价值呢?

另外,这种状况也与拍卖市场往往以高价位的精品来拉动的市场导向有关。2008年春季成交价超过500万元的书画作品一共35件,占中国书画总件数的0.76%,而成交额却高达3.8亿元,占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23.6%。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出艺术精品与成交总额的密切关系。因此一些拍卖公司会减低佣金,拓宽门径,寻找更多的艺术精品,并大力宣传。他们尽力培养巩固艺术精品市场,同时相对地减少了对科举书画的宣传和市场的培养,这就导致了科举书画等中低价位的艺术品没有被藏家完全了解,不受藏家的追捧。

清代科举书画的价值

从唐代高祖武德五年(622年)首次开科取士,直至清末废止,科举制度在中国历时1000余年。科举制度实行以文取士,学子们不仅要展示其深厚的儒学功底和经世致用的实用本领,同时也要展示其书法绘画的艺术功底。因此中国古代状元、榜眼、探花多能书善画,清代114名状元中,就有44名长于书法绘画。清代状元、进士中,陆润庠、刘墉、刘春霖、康有为等人,不仅是政界要人,还是当时很有名的书法家。刘墉更是书法史上的显赫人物。而吴伟业、彭启丰、钱维城、张万之等精于水墨丹青,所绘山水,领一时风骚,为世人所珍。

清代早期书法盛行帖学,中期碑学兴起,并渐渐兴盛直至清末。清代科举书法也是按照这一书法发展的进程推进。“晚清科举书法影响绵延至今,‘正心诚意的道德观念正是士人书法的立足点。这一观念对书法技法层面讲究‘指死腕活‘中锋用笔‘端庄结字等的影响是显然的。”因为统治者主流艺术思想的影响,加上科举制度的推进,以帖学为主的状元、进士的馆阁体书法在明清成为了书法的主流,这些状元、进士等也成为了封建时代官员中的书法家。

清代科举书画升值的必然

检验艺术品的价值有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有没有学术价值,只有具备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才会有历史价值。

学术界对于科举书画的研究是日渐重视,对于明清科举书画的解读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2003年4月17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主办,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文物云集 书法竞秀——中国科举文化展”。这次展览汇集科举文物的珍品,主题鲜明,特色显著,填补了科举史陈列的空白。其中的“状元墨迹”充分展示了科举制度下作为进士中的领军人物——状元的书画风采。2007年12月28日至2008年2月28日,“三甲争辉——历代状元、榜眼、探花书画作品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是辽宁省博物馆联合苏州博物馆推出的以中国古代科举进士书画为题材的又一专题性展览。可见科举书画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清代离当代较近,很多科举文物还保存得较为完整,因此清代科举书画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肯定会在学术上不断得到深入的挖掘,科举书画会得到它应有的价值体现。收藏艺术价值高,价格却不是很高的清代科举书画,无疑是收藏家和投资者们更经济更合适的选择。

近几年科举书画收藏也是渐渐回温,一些拍卖机构也在做一些专题性的拍卖,虽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根据艺术市场的规律性,只要有需求必将有市场。例如厦门博雅文化艺术经纪代理有限公司曾与福建省拍卖行联合主办200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卖品包括清代赵文楷、翁同龢、吴鲁等6位状元的墨宝,以及李鸿章、陈宝琛、郑孝胥、林纾等的书画精品。

综观中国的书画史,作为封建社会精英的进士们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他们不但学养深邃,而且精于书法或绘画。一些状元、翰林的书画作品雍容典雅,清华朗润,兼有庙堂之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必将得到后世的认同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清代科举书画将是艺术市场上一支具有巨大潜力的劲旅。 责编 潇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