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西银行及其发行的纸币

时间:2024-05-20

沈飞

广西银行是桂系军阀用来扩张地盘和争权夺利的金融工具,每当军阀混战、军费开支浩繁的时候,军阀们就通过广西银行大量发行钞票来应付。按照新旧桂系军阀权力的几次更替,通常把广西银行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

清末至旧桂系陆荣廷时期(1910~1921年)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广西当局把广西官银钱号改组为广西银行。这是广西历史上诞生的首家省营地方银行,总行设在省会桂林。1913年,总行随省会改设而迁南宁。先后分设梧州、南宁、龙州、柳州、玉林等分行,以及省外的上海、广州、汉口、衡州、湘潭等分行。广西银行资本为广西平花银100万两,章程规定作为准备金,永不动用。1915年,根据北洋政府《国币条例》的规定,资本总额改为国币130万元。

辛亥革命爆发不久后,广西即宣布独立,巡抚沈秉堃任广西都督,布政使王芝祥、提督陆荣廷任副都督。陆荣廷是全省最高的军事负责人,他的部队驻扎在南宁、龙州一带。陆荣廷在旧军中具有较大的势力,在宣布独立时,提出“桂人治桂”的主张。沈秉堃和王芝祥都是外省籍人士,自感在广西难以发展,故先后离开广西。坐镇南宁的陆荣廷于11月24日升任广西都督,攫取了广西军政大权,开始了他在广西的10年统治。

辛亥革命时,沈秉堃、王芝祥先后把兴修桂全铁路的官款花银200万两提用了110万两。民国元年(1912年),广西军政府成立,王芝祥移交给军政府财政司仅纹银90余万两。当时政局动荡,军费开支浩繁,数月之间库存用光,而银行准备金也大部被提用,仅余纹银10余万两。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接任都督的陆荣廷采取发行不兑换纸币的办法,以解窘境。于是,将清末时广西银行已经印就但未发行的面额为伍圆(图1)和壹圆的银元票共100万元全数发行。并发出公告,银元票发行4个月后才能兑现,人们将它称为“延期兑换券”。此项纸币发行不多,且规定交粮完税只收纸币,故4个月后很少有人来兑换现银。

1913年,广西银行在省内印刷辅币300万元。同年又在上海订制纸币1200万元,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3种。这批巨额钞票的印刷,引起社会的关注,也引起北洋政府的注意。因恐波及全国,财政部电令不准发行。但陆荣廷阳奉阴违,于1914年将印就的壹圆币和伍圆券共700万元陆续发行,其余的500万元拾圆券搁置不印。这时,广西银行库存实银仅三四万元,基本上没有发行准备金,故钞票发行后,始终没有兑现。由于纸币日多,又不能兑现,1916年在梧州开始出现九五折使用。陆荣廷发出《禁止低折广西银行纸币布告》,梧州市当局规定商店要封存纸币若干,俟币值回复原价方得行使,市场交易须用纸币35%,银毫65%,搭配使用,风波暂时平息。

1917年至1919年,广西银行又新印制纸币890万元投入流通。由于滥发纸币,币值不断下跌,1920年,市面按七八折使用。1920年12月和1921年4月,陆荣廷又将在上海印就的纸币600万元运回广西使用(图2)。这样无限制滥发纸币的结果,致使到1921年7月陆荣廷下野时,纸币价格跌至5成。同年,广西银行倒闭。随后这些纸币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纸,每当人们提起“陆荣廷纸币”,无不深恶痛绝。

新桂系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时期(1926年~1929年)

1925年桂籍青年军官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崛起,平定了广西各地军匪,开始统治广西。新桂系在广西站稳脚跟后,积极筹建广西银行,一面派人到上海聘请专业人员,一面培训广西籍人员,1926年5月1日正式成立广西省银行。广西省政府委派黄维为总行行长,廖乔松为副行长。因为纯属省营,故行名冠上一个“省”字。

广西省银行总行设在梧州,先后分设南宁、桂林、柳州、龙州、玉林、贵县、平乐、八步、宜山、百色、桂平、长安等12个分行,省外只设衡阳分行1处。广西省银行原定资本银毫500万元,但省政府实际只拨银毫70万元,以后一直未增加。

广西省银行成立后即发行兑换券,券面印有通用货币字样。所谓通用货币,就是以当时广西通用的银毫(即广西铸造的嘉禾银毫,包括广东铸造的银毫,俗称东毫)为本位所发行的钞票,可以兑换同额的银毫。钞票面额有拾圆(图3)、伍圆、壹圆、五角、贰角、壹角6种。

广西省银行开办初期,钞票发行较为慎重。第一个年度即1927年6月底,发行额为753万元。但是,到1928年6月底,发行额激增至1257余万元。1929年第一季度末,发行额超过1500万元(图4)。广西当局对建设事业没有量力而行,在银行资本不增加,新铸的766万元嘉禾银毫又日渐减少,且吸收存款又极少的情况下,发放1500万元以上的巨额贷款,全部都是用增发钞票的方式来应付的,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从1927年下半年起,钞票开始不断贬值。1929年蒋桂战争(1929年3月至6月在新桂系与蒋介石势力之间爆发的一场内战)爆发,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失败,出走香港。这时,广西省银行的钞票只作四五折行使。同年5月,广西省银行因无力应付挤兑而倒闭。

此时期广西省银行滥发钞票虽然也是因为受财政的牵累,但多半系投资于兴办省内各项事业,与1910~1921年间广西银行的通货膨胀纯属军政费扩张的结果大不相同,且发行数量远较第一期为少,因此,后来还能以2.5成收回,不像第一期的纸币那样完全变成废纸。

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时期(1932年~1949年)

1930年,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又回到广西东山再起,重新统治广西。1931年,黄绍竑离开广西,黄旭初顶上。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统一了广西全境,他们雄心勃勃,想把广西建设成“三民主义”的样板,进而向全国推广。他们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总方针,制定了《广西建设纲要》。同年上半年,以财政厅长黄蓟为提议人,省主席黄旭初和省政府委员朱朝森、黄荣华、黄钟岳、孙仁林为连署人,向省政府提出一个《拟请确定今后本省办理银行方针》的草案,并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1932年8月1日,重新组成广西银行。

广西银行一成立,省政府公布了《广西银行章程》,规定广西银行的资本总额为银毫1000万元,按当时国币1元值银毫1.25元计算,折合国币800万元,实际上由广西省政府拨出验契费银毫340万元即先开业。从1933年7月起开始招募商股。1936年7月,广西银行改为官办,资本定为广西通用货币(即桂钞)1000万元。当时国币1元值桂钞1.6元,按此比价,折合国币625万元。1939年6月,省政府改订广西银行资本为国币800万元。1940年4月,广西银行扩大改组,省政府改订了《广西银行章程》,规定资本总额为国币1500万元。1942年,广西银行从内账拨出资金,补足资本总额1500万元(国币)。此后,资本额一直保持这个数字不变。

这一时期,广西银行所发行的兑换券和上期的一样,亦称为通用货币,以广西通用的银毫为本位(图5),随时兑现同值的银毫。1932年至1935年这一时期,发行钞票的准备金用伸缩限制法各自保管于各行、所的发行库,分桂林、柳州、玉林、梧州、南宁、龙州、八步7个兑换区域。以票面所印的地名为范围,甲地区发行的兑换券不能转到乙地区要求兑换现金。发行权属于总行发行部,各行处发行钞票,如果不能提供相同数目的准备金缴交发行部,就不能领票发行。1933年,发现梧州营业区发行数额很少,原因是当地商民不信任广西银行钞票,而乐于使用银毫和港币。针对这一情况,广西银行改善发行管理,保持现金以梧、邕两行为主要集中地点,其他发行区各行保持现金最多以10万元为限,必要时由总行通知梧行代兑各行、处发行的钞票。从此以后,广西银行陆续发行的通用货币不再加盖地区戳记,可在全省境内流通和兑现。由于发行制度的确立,发行库随时有充分准备,且发行数额不大,能够做到纸币随到随兑,故币值稳定,币信良好。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全国统一使用法币,法币开始在广西流通。1937年11月,财政部公布施行《整理桂钞办法》。从1937年12月1日起,广西银行原有的现金准备移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广西分会,广西银行的货币发行权从此结束。抗战爆发以后,多家银行涌入广西,出现竞争局面,而且广西银行的钞票发行权被取消,资金力量大为削弱。至1939年,南宁分行因桂南战争而停业。1940年冬,桂南克复,南宁等行复业。1946年,在法币剧烈贬值的情况下,广西银行迫于形势,决定直接从事地下商业贸易和金融投机活动,牟取暴利,以保持货币实力。解放战争后期,该行曾由香港印字馆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广西省辅币流通券,面额有伍拾角(图6)、拾角、伍角、贰角、壹角5种。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解放军军管会接管了广西银行,这批辅币流通券未及发行。

责编 陶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