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6月17日,刘韡“Sensory Spaces 4”展览于荷兰鹿特丹的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开幕。《Sensory Spaces》是博物馆特别筹划的艺术家个展系列,艺术家应邀对特定空间的建筑特色作出回应而进行创作,凸显其变革及带来的惊喜。刘韡的作品探讨中国现代化及城市的急速发展。为阐释都市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物力论,他采用建造城市所用的物料,在展览场地设置放大后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雕塑的物料。它们代表着建造、衰败、机遇及乌托邦,其规模和物质属性与博物馆的混凝土架构相互呼应。刘韡是第四位受邀参与博物馆《Sensory Spaces》展览系列的艺术家。
此次展览延续了刘韡以往的创作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于物体的固有概念与材质的局限。利用木材、镜面、金属构成巨大的几何装置作品,和采用水泥房顶,白炽灯管的工业造型展览空间相得益彰。让整个展厅看起来像是不经意安置满建筑材料的仓库,刘韡规避了物体的使用性,重新构建了对于物用的定义。一件件作品看似像无限放大的家居安静的躺在地上,对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提出了质疑。对于材质本身功能性的忽略致使加强了对于物质自身形体、空间、结构、颜色的考量。使材料漫无目的且不可逆的聚合,像是各种材料的一场狂欢,正这种材质的不确定性给作品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此次作为刘韡思想体系链中的一环,以自身特有的思考维度给观者带来一场新的对于展览作品的定义。
刘韡始终认为“艺术不是创造的”,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十分重要,并且关注度很高的青年观念艺术家之一,多以具有尖锐社会讽刺意味和醒目视觉形象的大型装置闻名,同时广泛涉足摄影、影像、绘画、雕塑等领域。其作品包含环境退化、充满权力和政治色彩的历史、诱惑和憎恶并存的当代城市生活作品等主题,记录着文化焦虑心境下对感情过剩、堕落和侵略的反思。他特别注重探讨艺术视觉样式与观者参与间的互动性,通过对观众生理与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审视身处的社会环境。本展览将持续至9月28日。(编辑:李任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