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去独立化的《哈姆雷特》(外一篇)——话剧《哈姆雷特1990》简析

时间:2024-05-20

张广达

去独立化的《哈姆雷特》(外一篇)——话剧《哈姆雷特1990》简析

张广达

林兆华版的《哈姆雷特1990》被誉为“真正的东方莎士比亚戏剧”。另类的解构是这一版《哈姆雷特》的最大特点。人人都可能成为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也随时不再是那个忧郁善良的王子。这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一千人成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蜕变的舞台演绎。从大众到个人,从个人到大众,从纵览到缩影,从缩影到纵览,时时解构,又时时结构。融进去又跳出来的灵活转化,不得不说这是对莎翁原剧最新颖而个性的解读。“哈姆雷特”已经被多少大腕演遍甚至演烂,但限于原作,未能有太多发挥空间。所以从剧作之中发掘人物可变之处,正是这一版的可贵所在。

从剧作结构上看,这一版《哈姆雷特》起始,掘墓人之对话已然是异调开声,坟墓与绞刑架的形似类比,自然是跳出原作来讲的。看似与故事无关的开端,其实隐喻了生与死的主旨。掘墓人几次对话分别在开始,中间,结尾时出现。前人的头骨无非玩物,奥菲利亚的尸体成了讽刺的道具,生存还是毁灭,变成了荒诞不经的谈资。看似无意义的小节点,却连接了全局。用极简的形式分割了整个故事,这已经是悖于原剧的结构,创造了新的解读角度。而人物反转讲述的手法,也同时促成了结构的不可预知性。前一秒点头哈腰,啰 里啰嗦的波罗涅斯,摇身一变,瞬间成了感叹身世与命运的忧愤王子,叙事也成了越出戏外的共鸣慨叹。这种声情严肃、手法迷离的古怪处理,先锋性自然不言而喻。例如其中有这样一段——

但愿永恒的神从未规定过禁止自杀的戒律!这是一个荒芜的花园,长满败花野草,却还在结子生果!我的父亲,比起现在这个简直是天神和恶鬼之分!他是那样的爱我的母亲,甚至都不愿天上的风刮疼她的脸!而我的母亲又是那样的依恋于他的爱,就像每次进食只会促进食欲那样没有个够!可是不到一个月啊!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一个月前在送我父亲入葬时她还哭得像个泪人,可她送葬时穿的鞋还没有穿旧,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她就嫁了人,她就嫁给了我父亲的兄弟,我的叔叔!可那个人一点也不像我的父亲!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牲也要悲伤得比你更长久一些的,母亲!那不是什么好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可是碎了吧,我的心!我必须管住我的嘴!(摘自《哈姆雷特1990》)

这是丹麦王与哈姆雷特角色转换后的一段陈述。饰演剧中新王的倪大红与扮演王子的濮存昕倏地换位对话。刚刚还是叔侄间的句句刀刃到各退一步,转眼间叔叔成了侄儿,怀念起去世不久的父亲,一边斥骂不知荣辱的母亲,一边指摘丧尽天良的叔父,实实惊了观众一着。

其实剧作之中最能别于原作,尤其牵引结构变更的关键,还是人物设置。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并列关系直接被击碎,一人分饰多角,一角多人分饰,回环反复,不拘一格。哈姆雷特,可以是时而肃穆时而疯癫的王子,可以是尸位素餐溜须拍马的大臣,甚至可以是弑兄娶嫂暴戾恣意的新王。心理活动的行为型外化,填补了内涵叙事的空白,甚至观众对人物的理解都融入表达之中。角色之间的复杂情感,也都通过人物间的换位提炼而出。反过来,新王在狠厉阴冷的背后,也会通过与侄儿身份的对换来直抒衷情,与皇嫂的不伦之合,对侄儿的欺诈刁蛮,均融进台词,铿锵而出。人物的多面性从这种思维活跃的表演中消解,脱离而又凝合依附于情节。这种相辅相成的结合,也正是其成功之所在。

结构从人物中得以体现,人物又通过结构得以立体化。但无论结构还是人物,终究是为创作的主旨服务。结合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情,林兆华版的《哈姆雷特1990》即使只从莎剧原旨出发,也不能不脱离对时代的思考。而谈及主旨,则必须从诸多舞台的元素中去看。

“几片破旧的深灰色幕布悬挂在舞台后方,地面上也铺着同样颜色、同样质地的幕布,给人一种颓废和压抑的感觉。在舞台出入口处堆放着破破烂烂的废旧机器,红绿小灯还时不时地一闪一闪。舞台中央上空悬挂着五台时转时停的电风扇。整个舞台上根本就无道具可言,只有一把废旧的老式理发椅用来充当国王的御座。”(摘自《<哈姆雷特1990>浅析》)

从不太清晰的视频资料上看,这段描述是可靠的。时转时不转的风扇,配合时隐时现的灯光。尤其是这灯光映射在每一张雾化却又犀利的面孔之上,歇斯底里的戾气已然外现且质化。当每一句硬生生的台词急速地迸发,有别于英式绅士淑女的对白,那种刺激的强烈的嘲讽感盈然。说句题外话,其实这也是九十年代中文音译的可爱的时代印记。而在这种讥诮与戾气并存之时,“复仇”这个暴力形式的主题却被弱化。其实整个结构也就化身成了主旨。“人人皆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1990》将这一次要命题发掘而出并扶以正位,结合那个时代下的丹麦,以及这个空间里的中国,异向化的思考搭配话剧这种直来直往的艺术交汇模式,东方思维下的创作的确振聋发聩。这是来自于艺术界的发声。或者说生而为人的每一个公民都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栖身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我,有他我,有幸福,有祸患。从来只藏匿于戏剧中的那个执拗癫狂,悲苦不堪的王子,在《哈姆雷特》里是他,在《夜宴》中是他,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还是他,唯独在《哈姆雷特1990》中偏偏是他,而又不是他了。诸多东方的改编之中,换汤不换药的后来者的效仿,还不如开先河者,或者说始作俑者的三声“生存还是毁灭”台词来得痛快。

去独立化的《哈姆雷特》,正是《哈姆雷特1990》存在的内涵与意义。无论我们是拆解还是粘合,曾经的舞台经典与先锋的实验剧作,俱在排遣着记录着不同时空下的人类情绪。在太平的年代,我们用古典的矜持繁复去思索,在愤懑的岁月,我们用先锋的歇斯底里去呐喊。“生存还是毁灭”,这一生与死的考量命题,在“人皆哈姆雷特”的设定之下,是否能得到解决,我们还不得而知。

中国小成本电影崛起的十年之路

随着中国电影技术的高速发展,加上人们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然超过日本,成为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适逢美好的电影发展形势,中国小成本电影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正如吴鑫丰在《2011年度中小成本电影创作态势分析》中提出的“相对于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电影回收成本的压力要小很多,因此更有利于电影创作的创新和多样化探索。近年来,中小成本电影在培育电影新人、推动中国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发展、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已经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的确,中国小成本(亦同中小成本)电影的崛起态势不容小觑。比如2012年徐铮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人人皆知的不到三千万的投资成本一举夺得国产片票房冠军,不光为摇摇欲坠的光线影业带来生机,更为广大的中小成本电影创作者群体暗暗打了一口气。再如2011年《失恋33天》以更小的成本逆袭了当时人们相当看好的四部国外大片。当然这百年难寻的非正常现象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十年间国产小成本影片为何屡创佳绩且屡获殊荣?

小成本电影大多是新导演的处女作,而且是树立口碑之作,因此极其用心。由于这些新导演在最初接片时基本拉不到太多的投资,而投资人也总是渴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恰恰投资小成本电影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因此,小成本电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各大影院或各大电影节之上。但真正能够谈得上“崛起”,也只是发生在近十年间。下面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探究一下中国小成本电影崛起的主要原因。

一、故事内容的口碑塑造

“电影能够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它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日常生活的描摹、人情冷暖的勾画”。成本小,自然不能以技术取胜,因此故事内容的口碑塑造必须成为此类电影的首胜因素。而故事架构也往往从小入手,一个是易于掌握,利于贴合实际环境,再一个能以小见大,突出立意。清晰的叙事与完整的逻辑,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所在。而十年间成绩斐然的小成本影片基本把握了两条规则,一是把简单的故事复杂化,二是把复杂的故事简单化。正如蔡萍在《内容为王——论中小成本电影成功突围的关键》中所提出的:“当电影只有华丽的时候,就好像骈文之于中国文学史只是一种附丽罢了。我们需要电影娱乐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也需要电影丰富我们的心灵和记忆。多年以后画面会褪色,感动我们的故事却不会老。无论如何,讲好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基石。”譬如2006年上映的影片《疯狂的石头》,四位编剧光改剧本就不止三十遍,这样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就是一个好故事诞生的必要条件。《疯狂的石头》宿命般的角色安排,完整现实的故事剧情,再加上黑色诙谐的语言风格,用不到三百万的投资成本赢得两千三百万的高额票房,也赢得了宁氏电影的绝佳口碑。作为小成本影片崛起不得不提的一部佳片,《疯狂的石头》印证了故事内容的口碑塑造的确应为小成本影片崛起的首要因素。

二、营销方式的全新转变

如今迅速发展的社交网络帮了小成本电影的大忙,越来越成熟的网络营销成了众多影片的救命稻草。网络营销譬如微博宣传不仅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还会锦上添花,促进影片的二次营销,当然前提还是得有好的口碑保证。关于营销方式的全新转变,这里主要以微博营销为例说明。范玉明在《微博——电影营销的新手段》中总结道:“由于微博短小、快速、互动、移动等传播特点,电影微博营销具有与其他营销方式不一样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病毒式扩散、互动式沟通和精准投放”。其实在众人皆知的《失恋33天》之前,徐静蕾的连续两部职场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都巧妙地利用了微博的这三大特点,进而票房成绩都成功上亿。微博当时热度正盛,转发送礼,评论送票等等一系列网络上的狂轰滥炸,外加更可怕的网络营销参与者本身的自觉性,自然为影片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并且小成本影片请来的明星,往往有固定的粉丝群。粉丝效应在爱情题材与恐怖惊悚题材影片的宣传中往往更起作用。比如2011年暑期上映的由杨幂主演的惊悚题材影片《孤岛惊魂》,在《变形金刚3》与《哈利波特7》两部世界级大片的夹攻下,以区区500万的成本博得过亿的票房。据统计,票房中近七成是杨幂的粉丝贡献的。微博上甚至出现了“两天看六遍”的粉丝“晒票”行为,杨幂本人也是通过微博积极宣传,双方互相不遗余力,才使该片有了这样惊人的成绩。不得不说,这样新潮时尚又简单有效的营销方式,明显胜过成本昂贵的传统营销,并且影响深入人心,效果奇佳。

三、市场定位的逐步明确

“市场定位”看似简单易解,但对于电影制作本身而言却难度极大。首先故事内容已明确,须服从于相应的市场受众,甚至是镜头场景的复现等都要依据观众的口味爱好而定。这的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影片的创作,但从另一方面讲,却抓住了固定的受众群体,从而促进了影片票房成绩的上涨。譬如“小妞电影”的大量出现。李莉在《中国式“小妞”——国产“小妞电影”面面观》一文中提出“一般认为,‘小妞电影’是以讲述浪漫爱情故事为主,力图吸引女性观众的一种电影类型。它和爱情片是血亲,但并不等同。‘小妞电影’多以爱情故事为基本情节线索,但也会涉及女性关心的其他主题。”的确,2011年大热的小成本影片《失恋33天》及2009年的由章子怡主演的《非常完美》就属此类。市场定位很明确,拍摄的对象是“小妞”,受众自然也是“小妞”。恰恰在年轻的影片观众群体中,女性占的比例较大。且出于观看电影行为的特殊性,男性观众当然是自愿走进影院。或者说此类题材偏年轻化,即所谓“接地气”,有着极其明确的受众面,配合故事本身的趣味和有效的网络营销,若没有极佳的票房成绩反而有些讲不通了。

四、播放媒介的多元革新

电影制作技术在发展,电影的播放媒介也在发展。电影院能看电影,电视能看电影,电脑能看电影,手机还能看电影。反过来想,电影在电影院有票房,自然在电视渠道及网络渠道上也会有票房。尤其在国家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电视及网络发行版权的售卖所得也成了小成本电影票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雪村在《300万不是小成本》访谈中分析自己当时出资300万拍摄的小成本影片《新街口》:“DVD的版权能拿到30万,票房最少拿到20万,电影频道大概是70万,胶片拷贝大概60万,网络应该可以卖到10万,海外可以卖到20万美金,我的投资基本上都可以回来”。由此可见,多一种播放媒介,对于小成本电影就多了一项票房保障,而且电视,电脑,手机“三位一体”的完整网络本身就很贴合电影的宣传与推广。但这也仅能成为小成本电影突破崛起的保障,在短期内还不能作为市场方面的主攻方向,毕竟影院的人均票价更为诱人。

五、社会受众的认知转变

美国大片与国产电影同为电影,为何加上“美国”就成了大片?很简单,精细的制作,完整的产业体系,想象丰富的剧本。大投资自然获得大票房,美国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宠儿,众多“中国大片”也纷纷效仿,且屡试不爽。但是受创意重复与审美疲劳以及国产电影保护政策的影响,所谓“大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票房号召力。观众也逐渐愿意自掏腰包去观看一些新意十足的国产片,并且更青睐“接地气”的小制作,因为“视觉冲击加弱智剧情”毕竟不如“清新故事加动动脑子”来得有意思。《失恋33天》的上映之路就将这点显露无遗。与其同时期上映的《猩球崛起》《铁甲钢拳》《惊天战神》《丁丁历险记》,四部影片无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大片,但《失恋33天》一片票房远超四部大片票房之和,夺得三亿多元的票房成绩,一时传为佳话。显然除了诙谐真实的故事的吸引力之外,观众对电影本身的认知与需求已然有所改变。可以说是影片抓住了观众,也可以说是观众抓住了影片。大量视觉系大片使观众有了审美疲劳的负面情绪,同样的票价,观众就想看到不一样的影片,这和大片的质量没有关系。恰恰《失恋33天》在“2011.11.11”这个特殊的“神棍节”上映,且丰富而又简单的剧情几乎包含了人一生的情感历程。受众面广,题材又偏年轻化,观众自然会选择这部平日里有切身感受却从未看过的影片。“黑马”一说,自然也是在观众选择的前提下成立的。作为国产影片发展的共性因素,受众认知需求转变在国产小成本影片的崛起过程中也只能说是有所体现。这一因素可能在所谓“现象级影片”上体现较多,而对于大多数小成本影片而言,至少时至今日还未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六、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

中国电影市场的高歌猛进,可以说令世人瞩目。众多美国大片纷纷启用中国演员,推出影片的“中国特供版”。美国大片俯下身子分蛋糕,足见中国电影市场今天的热度。同样的,这也为小成本影片的突围崛起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市场越大,竞争越大,国产小成本电影从制作到宣传中间若干环节都绝不可以懈怠。电影院增多,银幕增多,观影人次增多,大量利好条件为国产影片的发展注入能量,同样带动了小成本影片的崛起。电影市场繁荣虽然有利于小制作的发行,却易于使小成本制作走向盲目简易跟风的误区,所以在此不作为其崛起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

短短十年间,中国小成本电影日渐走向成熟。从制作到运作,各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电影创作者的用心。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电影界一大幸事,增强了新一代电影人的信心。但是实现中国电影事业的高度繁荣路途尚远,众多电影人仍需继续快马加鞭才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