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离“决策疲劳”

时间:2024-05-20

王梦媛

人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微小的决策,包括吃什么、穿什么、怎么说等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过多的决策会带来精神疲惫,并让人的思考决策能力大幅下降。

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一个人每天要做出35000 次决策。每天一睁眼就有无数选择涌来:要不要再眯五分钟,早餐吃面包还是灌饼,上班穿工装裤还是短裙……就算是休息时间,脑内剧场依然演个不停:网购,要筛选品牌,分析评价,货比三家,挑好了还得看看其他平台是不是更优惠。再赶上购物节领券凑满减,又是一番心力交瘁,花钱受累。

大脑处理任何一项任务,都是需要占用认知资源、消耗能量的。这一个个微小决策,看起来不起眼,但架不住数量庞大,各种思前想后就相当于大脑后台开了无数程序,怎么可能不累。

而这种疲惫会影响其他更重要的决策,让你在关键时刻冲动行事,或者拖延决策,甚至啥也不做。心理学家发现,早上出席法庭的犯罪嫌疑人,有70%的概率能获得假释,而到了下午,比例就掉到不足10%。因为法官重复做了一天的决策,精神疲惫懒得动脑子了,所以更倾向于做出维持现状的裁决。超市收银台上总摆着含糖零食,购物节规则设计得特别复杂,也是利用了这种心理——人在做出大量购物决策后,更容易冲动消费。

一些实验还证实,经历决策疲劳的人,更容易出现回避行为(拖延)和被动行为(不决策)。

另外一項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对比不执行选择任务的小组,被安排做大量选择的参与者,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对应到我们的具体生活,比如,总是为早餐午餐吃什么而发愁,有时候干脆就不吃了,等到饿得不行,自控力大滑坡,就直接投奔垃圾食品。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核心是简化决策,放弃那些低优先级的微小决策,尽量让它们不过脑子。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1. 设计一套规则直接套用。乔布斯、扎克伯格选择每天穿一模一样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构建规则减少不必要的决策。不想在穿着上花费太多精力,只需要前一天搭配好,或者在周末准备好百搭的几件单品;需要频繁复购的生活必需品,可以用到剩20%,不管有没有活动直接买;中午吃什么,可以筛选出几家喜欢的餐厅依次轮换。

2. 给决策设置时间限制。如果你特别容易在购物这种小事上纠结,就给自己定个时间。比如要买一件羽绒服、给朋友选礼物,必须在15 分钟内敲定。这样当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就不太会因为其他事情而分心。

3. 尝试将决策权委托给他人。事必躬亲,诸葛亮也得累死。试着让朋友、家人、爱人帮你决策吧,既能给自己减负,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信任。

就像肌肉用多了会疲惫,我们的心智和精力同样有限,也需要合理、爱惜着使用。纵使人生没有完美,我们也不能像AI 一样精确无误地保存和分配精力。但了解身心规律,知道是什么在消耗我们,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状态, 总要好过在茫然无措中被吞噬。

(摘自“FeelBetter 感觉好多了”微信公众号,魏克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