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李怀利 高伟
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陈规陋习,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乡亲们见贤思齐,一场场乡村宣讲让文明新风浸润民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恰似场场春雨,吹拂浸润着乡村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村民的幸福生活。
五年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持续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力打通宣传百姓、教育村民、关心群众、服务大众的“最后一公里”路程。
建阵地,创机制,凝聚村民“吸引力”
现如今,当你走进萧县杨楼镇新庭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村民三三两两地聚集在这里拉家常事,唠丰收景。墙上“二十四节气图、尊老孝亲、农耕文化”等彩绘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土地,那儿以前是废弃的坑塘。”新庭村党总支书记刘汉生指着文化广场墙上的彩绘图说。
近年来,杨楼镇新庭村积极整合服务资源,建设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志愿者之家、文体活动室等多功能室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与此同时,还建成文化服务、健身体育、便民服务、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不断把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向站外拓展,目的就是增强新庭村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幸福感。
“以前,我们开展集体活动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干完农活村民都是各回各家。现在不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建成多年来,我们村民日常活动有了好去处。”新庭村村民共产党员萧瑞强满意地说。
在杨楼镇郝集居委会,道路两旁的民俗文化墙上分外抢眼,墙上镶嵌着废弃的瓦片、铁木犁铧、盛水缸、玉米秸秆等,乡村味十足,吸引行人驻足观看。
“现在彩绘墙上的废弃瓦片、铁犁、木犁、盛水缸,都是本居委会居民捐献的,我们经过加工改造,变成了现在文化墙上的装饰品。”郝集居委会主任王平光告诉笔者。
近年来,杨楼镇按照中央倡导的节约资源、整合利用的总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对全镇14个行政村的文化广场主阵地“一村一品”、“一村一策”,量身打造,并以“记忆·乡愁”为主题,建成了集党史、革命史、村史及民俗文化展示、农耕文化传承、群众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以及文化广场、文化长廊,为村民提供多样化、贴近现实生活需要的文化平台,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迄今为止,杨楼镇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2个。
建队伍,树榜样,扩大志愿者“朋友圈”
郝集居委会原党总支书记夏光明,经常为本辖区居民解决燃眉之急,义务为乡亲们操办结婚、丧葬事宜,赢得本居委会居民们的尊重和信赖。
王德原为裴庄行政村党总支书记,平日里主动为乡村振兴出点子、献计策,同时还积极参加村里的义务劳动,清扫垃圾、落叶,关爱特殊群体。
路守信是路套行政村杨庄自然村村民,创办果树栽培专业合作社,经常向周围栽培果树的村民义务传授果树修剪、施肥、喷药的技术和窍门。他不断把新科技义务传授给果农,受到不少果农的夸赞……
在新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乡贤文化先锋榜”、“文明乡风榜”、“榜样力量榜”整齐排列。28位村干部和村民的先进事迹跃然榜上。
“乡贤是村民的榜样。他们在解决村民日常纠纷,处理邻里关系、红事白事上,处理得公平合理。”郜洼原党总支书记纵兆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兴地说。
多年来,杨楼镇杨楼居委会居民刘孝功一直在镇上经营书画店。他在居委会的邀请下,放下手上的生意,毅然加入到志愿者队伍里,为居委会的6个自然村的墙壁画了52幅书画作品。
“我从小就在本居委出生长大,亲眼见证村里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心里非常高兴。我要用自己的画笔,把村里的美景、村民们的幸福生活,用墙壁画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刘孝功激动地说。像刘孝功这样的志愿者,杨楼居委会就有41位。
这些,只是杨楼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如今,杨楼镇按照“需求+服务”的要求,统筹整合行业部门的力量,吸纳致富带头人等各类人才,共创建志愿服务队48支,在册志愿者达490多人。
树新风,惠民生,铸造文明实践的“特色品牌”
“我想要一本少年故事书”、“俺想要一本少年儿童画册”、“我想要一本少年科技书”、“我天天把家里小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个心愿看似微小,却体现了留守儿童最现实的需求。
去年以来,杨楼镇新庭村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要求,探索打造了“微心愿”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他们经过对本村留守儿童、困难群众、残疾家庭等群体进行走访和摸底排查,订单式、精准式开展志愿帮扶。新庭村现任党总支书记刘汉生告诉笔者,他们现已帮助4名留守儿童、5个特困家庭、8位老人实现了微心愿。
五年多来,杨楼镇策划推出“文明实践微课堂”、“半小时大喇叭广播”等志愿服务项目,直接打通宣传教育村民、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新庭村还为满足百姓差异化需求,先后培育孵化“行知课堂”、“百姓舞台”、“情暖夕阳”、“春种夏管、秋收冬訓”、“三联三惠进家门”等文化惠民类、关爱服务类、助民增收类优质服务项目12个,真正让文明实践扎根乡村一线。
如何依托志愿服务品牌的打造,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强化乡风文明建设?萧县杨楼镇依托文明实践中心,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孝善日”,全面开展“传承文明好家风,最美还是夕阳红”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
聊天拉家常、免费爱心理发、清扫垃圾、打扫庭院、送医上门、回答健康咨询、政策宣传。这些场面,在杨楼镇新庭村村民眼里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现在村里尊老爱老敬老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志愿者们每月10号都会来我家和我谈心聊天,帮我搞清洁卫生,让我在晚年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耿庄村今年89岁的耿洪彦老人动情地说。
五年多来,萧县杨楼镇不断健全组织体系、统筹整合资源、健全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做实服务项目、丰富实践内涵、完善运行机制,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上台阶、上水平。该镇连续多年被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进镇,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