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金汕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那场男篮决赛的世纪大战,曾经让那个时代年轻的中国体育爱好者既神秘又震撼。那时正值“文革”后期,比“文革”前期更加开放了一些。之前关于体育赛事曾被列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污泥浊水,所以人们无从知道1966年世界杯冠军是英格兰,不知道1968年奥运会是在不发达的墨西哥举行的。1972年参考消息也登了这场球赛,但仅仅二三百字很不过瘾。幸亏我父母的邻居是国家体委的翻译,当时国家体委已经出一些内部资料,这说明那个年月体育界在批修的同时还是在默默研究和学习苏联的体育成就。内部资料对这场球有了比较详尽的描述,看了真有在口干舌燥的状态下喝上冰镇汽水的感觉。几十年后的今天,年轻时代的记忆再一次被电影《绝杀慕尼黑》激活。
银幕上的体育电影表现重要比赛难度很大,这和电影表现一般社会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规律不太一致,因为没有什么比真实的赛场更激动人心更有悬念。尤其反映的是1972慕尼黑奥运会美国篮球第一次被打败,而且是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那一届奥运会最大的新闻是恐怖分子杀害了几名以色列运动员,其次就是扣人心弦的美苏篮球大战了。电影如果仅仅表现比赛肯定不行,围绕着这一场世纪大战有关的篮球明星的生活、训练、爱情和前苏联的体育竞赛体制也是生动的看点。
70年代正是美苏竞争如火如荼的年代,竞技体育则是两大国没有枪炮的战争。最引人注目的男篮美苏争霸也针尖对麦芒,奥运会前苏联政府要组建国家篮球队。教练加兰任临危受命,他很想一方面把国家队带好,同时给瘫痪的儿子找个出国治疗的机会,他的誓言很经典:“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这个豪言壮语连队员、记者甚至苏联体委听了都觉得是加兰任自不量力。不仅美国篮球给人不可撼动的历史记录,还因这个苏联队来自各加盟共和国,全队没真正打过配合,实战经验短缺,大有杂牌军的嫌疑。
苏联体育是中国体育的老师,那时优秀运动员除去受人尊敬外,收入、生活水平和老百姓差不多。所以进了国家队的明星拿到奖金都调侃地说:“还不如开出租挣得多。”言语中也透露出对更多奖金和更好生活的渴望。加兰任带队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巡回赛,电影用传球、罚球、挡拆、抢篮板、灌篮这些细节,来表现球队水平的提高和默契的增强。加兰任在影片中虽然不苟言笑,但球队统帅的魅力显现无遗,其核心地位在实战中确立得更牢固。他成为球队制定技战术的大脑和稳定军心的精神领袖。
教练员仅仅严厉还不行,在严格训练中给球员以关怀同样不可缺少。加兰任拿队员当孩子们看待,一位格鲁吉亚球员想回家参加妹妹婚礼,在他害怕教练不批准时,教练不光允许,还带着全体球员跑到格鲁吉亚去,一边参加婚礼一边“集训”,这种特殊的训练也凝聚了人心。
电影着重刻画了两个球员,一个是实力最强谢尔盖,一个是半路心脏病发的萨沙。苏联是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他们不是来自俄罗斯而是小加盟共和国。个人技术出色的谢尔盖马上投入自己定制的高强度练习里,但练习配合很少。另一个主力球员萨沙虽然是主力,但偷偷违反队规,谈起了恋爱,恋爱在那个年代也是受限制的,而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允许运动员结婚也是有年龄限制的(直到现在一些运动队仍有限制)。对萨沙更大的打击是被诊断出心脏病,医生一句“也就活一年”的结论,让萨沙几近崩溃。住院、与女友分手、吃药还要训练,让人难以相信还能打比赛。他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甚至不能打满全场比赛,萨沙坚持着,他和其他球员一样为了国家也为了球队拼搏着。而在当时经济拮据没钱为萨沙治病的条件下,教练加兰任拿出准备为儿子治疗残疾的钱为萨沙治病,让电影院里很多人默默擦拭泪水。
苏联篮球队在奥运会前经历了各种失败,赴美打交流赛不仅败给了正规大学生队,就连街边打球的业余黑人小孩儿也没打过。谢尔盖顿时醒悟了:个人能力再强也永远战胜不了对方五个人的团队。
体育电影最难的就是比赛场面,因为比赛本身太有悬念、太精彩纷呈了,尤其这场世纪篮球大战。长达40分钟的完整体育比赛“复盘”,绝对可以以假乱真。所以有的影评家说:好莱坞电影里很难找到敢这么讲故事、这么拍比赛的编剧和导演。前年中国拍过一部《我是马布里》也把京粤大战作为结尾,如果先看看《绝杀慕尼黑》会好得多。
最激动人心的是面对强大的美国队他们落后1分时,只剩下全场比赛的最后三秒。那三秒钟演出了近10分钟。一会儿美国队夺冠后欢喜若狂,一会儿被裁定没打满3秒钟重新比赛,一会儿从后场甩出的球用慢镜头飞行了10秒钟,最后失败的美国球员沮丧至极……在电影院觉得自己简直就像在看台上经历着惊心动魄的场面。
这场震惊世界的比赛,这场让全苏联舉国欢腾的比赛也让球员得到了比开出租更多的奖金。如果在今天中国男篮获得奥运会冠军,那每个球员都可能会成为亿万富翁,但前苏联就是这样,就像容国团获得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没有奖金一样。苏联篮球队奖金终于大幅度提升,每一个队员在极大的幸福之余,都无一例外选择将奖金交给教练,弥补教练给坐轮椅儿子看病的亏空。难以想象篮球奥运冠军教练的经济状况如此拮据,在中国体育没有职业化和体育没有形成产业的时刻,与前苏联确实如出一辙。看了影片我也思考,为什么苏联的竞技体育可以长期与美国竞争,也想起前苏联解体后一位西方社会学家所说,苏联的体制是僵硬又缺少活力的,唯独竞技体育体制是优越的。
看了这部电影也会引起人们的思考:为什么苏联体育衰落的如此之快而且被很多国家,包括它的学生中国超越?
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51块金牌首次获得第一,但是前苏联从1952年首次参加奥运会后到解体金牌总数超越美国。解体前最后一次奥运会在汉城获得惊人的55块金牌,苏联在汉城奥运会上多个项目尤其田径、游泳全面丰收,他们获得三大球中足球、男女篮、女排4枚金牌(女足当时未进奥运会),而三大球的金牌总共是5枚。
那么苏联解体后体育为何大幅度下滑?首先他们的举国体制受到极大冲击,其次十几个加盟共和国的离去,让原来那个体育超级大国被肢解,一批天才的运动员也不再属于这个国家,无可争议的撑杆王布勃卡、篮球巨星萨博尼斯、核弹头舍普琴科……以及强大的乌克兰足球、田径,立陶宛的篮球,格鲁吉亚的柔道摔跤,哈萨克斯坦的举重,白俄罗斯的投掷都走了……一个强悍的体育王国就这样支离破碎了。
当然举国体制从学术角度仍有争议,美国用全民健身加体育产业已经把所有的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在最近一届的里约奥运会上,美国获得46枚金牌,中国比英国少一块是26枚,较之北京奥运会下降幅度较大。《绝杀慕尼黑》上映后,体育总局发红头文件让下属单位组织收看这部电影,既是因为电影体现出来的团队合作、奋力拼搏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对我国当前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和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三大任务”,决战决胜具有借鉴意义,我个人也认为,体育总局的红头文件一定也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刻思考——毕竟,发红头文件,是一件颇为慎重的决策。倘若中国体育中本已存在的“绝杀精神”的种子通过这部电影而更加清晰并坚定,并从银幕走进赛场,从赛场走进整个体育事业,中国的收获非同小可,而引进《绝杀慕尼黑》所赚的那点票房收入还值得一提吗?
(作者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供职于北京社科院并担任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和当代北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