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颠覆心灵鸡汤的“超克力”

时间:2024-05-20

中国青少年图书市场与中国的教育实践的现场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心灵鸡汤”式的道德灌输霸占了中国青少年的德育若干年。大家都在寻求突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出版业也是急得团团转,从国外引进的版权免不了“水土不服”,往往很难达到双赢的效果。

夏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令我大为吃惊。对,正是缘于这本《为爱找方法》的书给我开了眼界,也为我曾为之烦恼的事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性地看待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现状,能够从本质上抓住这个点,是这本书的关键所在,否则,说话说不到点上,看问题看不到本质上,岂不成了“花拳绣腿”?表层好看,太不禁用,更无法达到审美的高度。《为爱找方法》不仅准确把脉了当下青少年的精神现状,还对本土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包括青少年自身的教育认知进行了深度的剖析,这是一般教育工作者无法达成的事情,夏烈以一个大学教育者的视角,文学批评家的素养,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完整地对我们自身的本土文化进行了细密的探测。这是个细致而又知识含量高,同时兼具责任感的伟大工程。他做到了,在本源上抓到了我们日常教育中所忽视的“症结”。这是一种跨越,更是一种超越。

说实在话,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诞生了众多的所谓各式“教育家”和“青少年问题专家”,恕我直言,回头想想这些“大家”们对青少年教育到底贡献了什么,还真是有点想不出来。这些问题归结到一个核心,教育者自身的族群观念、世界视野都是有时代局限的,跳不开固有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亟须突破和点化。如果没有我们自身内部的突破与颠覆,这个问题就大了。

《为爱找方法》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超越日常经验的路,尽管这个观念是从日本引进的一个词“超克”出发的。这是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的智慧。我们不仅要知道日本人对自身存在的“下流社会”的某种警示,更需要知道异邦在树立怎样的一种文化,这样的文化结构会影响着本国国民的精神建设。夏烈提出了少年“超克力”的概念,即当代青少年,应当具备超越与克服的能力,这不是外部的道德教化,而是贴己的一种自我精神砥砺。精神指向明晰,没有多元的杂芜。夏烈用这个“武器”在结合本部文化的基因,为青少年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发展到今天,的确需要一种新的主义和方法来突破痼疾,深层次看来,需要一种宏阔的视野和世界经验来观照我们自身的问题。

回到我们自身的问题。不知道各位成人,各位从青少年而来的成人们,在长大之后还有没有想过,其实,青少年所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会是什么?也许有的人还记得,只是我们都不太愿意面对。没错,那就是青少年的情感问题。那是一种不稳定的、正在成形的状态,那也是一种最具能量却也最危险的状态。我猜想我们普通人是不敢轻易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但夏烈却敢直面。我还记得读到过一封少女的来信,她说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化学老师,但这是一个她不该喜欢上的人,可她的情感已经难以控制,使得自己很烦恼,问夏烈怎么办。要是换作是我,我可不敢回答,当然,我也真答不上来。然而夏烈开首便四两拨千斤,他说:“喜欢上了老师?不算什么问题。”想必这位少女一听到这话,首先便能轻松不少,下面的“教育”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至于他到底是怎么“教育”的,是否真的用了亲身经历,我不能在此剧透,还请大家各自去读书。

但下面的两个例子,我印象深刻,实在忍不住想要剧透一下。因为这两个问题,既不太常见,也真不好回答,但夏烈的回答让我佩服,那是一种文艺家对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观照与回应,它竟比情感的关怀更令我感动。有一位少女的来信说自己虽然从小到大都习惯了独处,最近却突然感到孤独带来的苦恼,希望解决自己内心的矛盾。这不是那种有故事的问题,少年讲述的是自己的内心,能将自己的内心相告,她对夏烈是信任的,她需要的回答,不是具体的做法,而是有人能读懂她的苦恼,点破她问题。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夏烈的回信竟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他对这位少年讲了一个“从1到2,从2到3”的成长过程。我听过他的这个理论,那是他给研究生讲创意写作课时发明的,专门用来讲文学创作中的自我、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等典型状态下的人物成长图谱。他用文艺家的敏锐感知戳破了这个问题的内核,回应了这位少年的信任。说到底,一个人面对自我与他者,甚至群体,会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处理方式,因人而异,成长环境、性格乃至情商等等要素的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但重要的是,生而为人,都逃不过“从1到2,从2到3”的历程。

另一个例子,与书中大多数的“小问题”不同,这是个哲学性的大问题。一位高三的学生问夏烈,他觉得在宇宙中,人类的存在、人类追求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他问夏烈怎么看。一个高中生敢于去想到这样的问题,而且在短短的来信中逻辑极其清晰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都是非常难得的。据说夏烈对这个问题的回信推敲了两期才出刊,这其中自然是有“编辑们警告过不准玩虚的,谈哲学也要谈得通俗易懂”的原因,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夏烈对这位少年和这类问题的珍惜。我知道他开设这个青少年专栏的另一个目的是推广青少年阅读,阅读带给人思考,和看问题的不同方法,夏烈一直都非常乐于见到,也一直在鼓励、培养青少年敢思考、敢质疑、敢表达的勇气与能力。他在这封回信中,不止一次对这位少年进行了表扬,说他的问题“突破了小我,很牛”,说他的问题“环环相扣,很给力”,说他的思考和问题“已经触及了人类认识中最高级的整体存在,恭喜恭喜”,然后,他再通过自己更加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更加高级的逻辑推演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这篇回信结尾时降临的喜悦激荡,突然让我想到了孔子和他学生们的往来,真能品出一种君子相对的人文意味。夏烈的好友,也是著名的网络作家“天蚕土豆”是此书的推荐人,他说,“这大概就是文人的责任吧” 。

青少年是需要这本书的,这里面既包含了太多他们的“日常”,也有不少他们虽然想不通却一定会想到的哲学问题。我想,这本书是足以成为当代青少年思想启发型的必读作品的。可我突然想到,像夏烈这样以作家的身份成为青少年教育家的存在,似乎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极少有拿这些“日常”问题去问自家父母的呢?孩子从不会,恐怕也不敢对自己的爸妈说,“我喜欢上了我的化学老师该怎么办”这类的话吧?他们为什么不会且不敢?我们大概是做惯了家长,难以长时间做到去理解、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更多的情况,是容不得眼皮底下有一丝的风吹草动,时刻谨防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势。但教育,从来都不是压抑,尤其对于处在情感、人格、思维能力成长期的青少年,压抑式的教育,从来没有成功的先例。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为爱找方法》不仅仅是一本给青少年答疑解惑的书,它更是一本送给家长们读的书。夏烈花了大部分家长没有花下的時间,学会了理解青少年,因此,他才敢这样从容地与他们交流、沟通。

如果断章取义或是随意肢解我们的社会教育,或是用所谓的“国学”病急乱投医式解决青少年教育都是无益于我们当下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包括教育内部的意识形态的教育,都显得笨拙而幼稚。时代已经到了一个透明开放的全知型社会,停留在传统上包包扎扎显然是掩耳盗铃式的故作姿态。而夏烈的方法则非常值得学习,我认为,那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式站位”。在回信中,他常常是将自己的情感、情绪与少年来信的状态匹配起来的。我记忆尤其深刻的一个片段,是一位少女的来信,她的父亲搓麻无业摔断腿,母亲苦闷之余无能为力,她被家庭的嘈杂和母亲的希望压得喘不过气,她问夏烈该怎么办。夏烈的回信开头说,“你很郁闷吧?我也是。读了你的来信我就郁闷了,一个人在书房的藤椅里呆坐着。如果有烟我也想抽一支,把自己躲藏在烟雾中,增加一点温暖感、一点苦涩中的可依靠感。”这是一种文学的语言,反映了一个作家而非心理学家与青少年交谈的独特方式。很明显,他把少女的来信读进了心里,他放下了所谓的师长架子,真正去感受了这位少女的苦闷。书中比比皆是这种同苦闷或同快乐的体验式叙事,感同身受的少年本位语态,不仅读来令人感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以一种更亲切、更贴近的语气与青少年接触,它被青少年接受、理解的可能性,以及它产生社会教育作用影响力,都将远远大于传统的青少年教育模式的解决方法。因此,《为爱找方法》的出版也弥补了这方面的严重缺失。

《为爱找方法》有着夏氏一贯的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谈心式的叙事娓娓道来。一如一位网红与自己粉丝对话时的那种慢声细语。摒弃了传统说教中的高高在上。从根本上颠覆了说话方式,从思维方式上否定了过往的灌输填鸭式道德说教,在理念上彻底颠覆“心灵鸡汤”的欺骗与麻醉教育。注重认知的拓展,强化思维的延伸与迁移,营造心灵的德化体验。拉近了与青少年群体的距离,还在德育方法上为中国教育找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

我期待这本书热卖,更期待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从中得到启发。因此,中国教育质量不再为孩子的心灵问题而前功尽弃。

?(作者简介:吴长青,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爱读文学网总编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