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 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抱持着不同世界观、操持不同的话以及拥有不同生活方式,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一个客观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也无法回避,同时必然也要承受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消解。如何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是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对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郭艳春,鞍山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323
多元文化一词,顾名思义,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其中。一为多元,另一个为文化。多元指的是尊重差异,让各种不同的声音、看法与价值观得以展现。而文化一词则意义广泛,包括抱持不同世界观、操持不同的语言以及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等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一个客观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也无法回避。同时任何一个国家也必然要承受多元文化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消解。而这一切,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又显得格外重要。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更是成为今天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谐相处的一个信条。
大学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我们国家和社会最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他们的文化自觉,在今天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使命和实现中国梦的广阔背景下尤其重关键。
以下的分析以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调查为例。
一、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及分析
(一)历史文化形态模糊
约有85.3%的大学生对国家和地方的历史文化缺乏了解。
其一,对中国历史和辽宁地域史模糊。许多人对此知之甚少,甚至认为,“与专业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作用不大”。
其二,国情省情意识淡薄。许多人认为家乡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无关,未来的出路不在这里。但以此为前提,部分人对省内出现的社会问题却兴趣不减,部分同学存在一些模糊或片面认识。
其三,非主流的时尚观念冲击了文化认知兴趣。头脑的阵地如果缺失了正确的导向,不知将会滑向何处。大学生们推崇的不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而是混迹于时尚圈中的所谓的大腕、明星,忘记了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爱和应有的责任。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豪,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呈弱化的趋势。钱穆先生指出,任何创新都是需要建立在了解歷史、了解传统的基础上:“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唯藉过去乃可以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也就是说,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正确认识现在,创造未来。
(二)偏离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约有65.5%的大学文化生偏离了主流价值观。表现在:拜金享乐意识强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明显,而国家和地方需要只是未来一种无奈的选择;极端重视个人利益得失,抛弃集体主义原则和共同富裕理想目标。极端个人主义倾向持续上升,一些大学生先入为主排斥思想政治课,只关心涉及个人利益得失的领域;典型的实用主义,拒绝为地方建设服务和付出。每年我省现有本科院校45所、专科院校49所,优秀毕业生真正留或想在本省工作的所占比例就本科院校而言连续3年没有超过50%;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
(三)信仰缺失和否认地域文化的存在
约有45.8%的大学生缺失社会信仰和地域文化认同。因为信仰折缺失导致社会文化问题在大学生意识中正能量解析纤弱,致使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和信仰上的理性选择存在多种标准,面对同一社会问题的结论多维,不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出明确的判断,而是游离在边缘地带。这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很危险的。
另一方面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建设脱节,致使大学生对地域文化认同情感淡薄,缺少对地方发展的关切,自私冷漠,事不关己,漠然处之。
(四)文化话语权及文化反思的缺失
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和政治上的霸权而来的是文化上的霸权,西方国家垄断着世界主流媒体,掌管着文化话语权,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和多变。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大学生们更多地表现为茫然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和感知愉悦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缺少对文化的反思,而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说,西方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向来是两种力量的同时施用,一边是传教士的“布道”,一边是商人来华“货通四海”。削弱落后国家的文化传统,建立相对为优的思想知识权力,从而为经济和军事权力作开道先锋,这样的历史离我们今天的生活一点也不遥远。
二、当前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几点建议
第一,立足国家文化建设高度, 研究大学生文化体与中华文化发展的关系。把高校文化建设与整体的文化环境有机统一起来,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工程顶层设计,加大资金和文化情感投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顶层工程设计中,应按照宏观的文化发展方略进行部署。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心国家发展的大计,在现阶段要多多关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科技创新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与时代发展潮流,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向而行,实现“中国梦,我的梦”的有机统一。
第二,立足地方文化建设高度,研究大学生文化体与地域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具有各地地域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工程顶层设计,加大资金和地域文化情感投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發展与家乡发展的关系,如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鞍山钢铁公司的发展等一批曾经和正在为国家做着贡献的一批老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真正把“中国梦,家乡的梦、我的梦”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立足校园文化建设高度,研究大学生文化体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具有各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工程顶层设计,加大资金和地域文化情感投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他们关注自身与学校这个微观而具体的环境发展的关系,关注自身的职业理想,人格的培育,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真正把“中国梦,学校的梦、我的梦”有机统一起来。中国梦的实现是基于每一个小我的梦实现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就能为实现伟大的共同的中国梦增添一份前进的动力。
第四,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工程顶层设计中的四个具体建议。
1.在文化体系构架中,突出文化合力点研究,建立大学生文化鉴别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强化大学生文化自主性这一重点。在这个工程设计中,在纵向上强调大环境支撑小环境建设,在横向上要放宽眼界,立足基础。文化自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2.在文化构架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中,注重文化互动方法及环境建设研究,重视文化批判价值,提高文化反省能力提高文化反思能力,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为目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培育至关重要,关键是方法体系的建立。而这种体系的建立不能脱离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
3.在文化工程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直面问题教育机制建设,加强文化观念创新、科学运用文化创新理论、有效推进文化形式创新、高效运用文化创新技术,以实现大学生文化自强为根本目的。在社会文化历程中,无论个人还是群体,都是在比较中确立自我,从而更好地生存在这个充满竞争也充满感动的世界。
当代大学生是有主见的一代,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方式,渴望了解国家,渴望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也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注重公平,渴望被认可。对此,我们应该正面回应这种合理的诉求。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教给他们一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比较方法。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一个能适应未来挑战的优秀大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有独立的思考,才能有与世界上不同文化平等对话的勇气和底气,才能够真正具有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大学生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文化价值再思考之二.读书.1997(10).
[2]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2) .
[3]汤一介.已经过时的“西方中心论” ——评杭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哲学研究.1994(3).
[4]范周、储钰琦.试论以“文化自觉”意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201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