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古典诗词与夏至节气的人文之美

时间:2024-05-20

⊙王辰宇[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

二十四节气根植于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千百年来指导着先民们根据自然条件、顺应天时进行劳作,直到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地区仍旧参考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时间认知体系进行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对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一支美轮美奂的开场短片把二十四节气这一灿烂的文化遗产再次呈现到大众的视野中,该短片运用艺术手法把古代先民的农耕智慧与现代体育精神相融合,展示出了二十四节气的人文之美。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同冬至一样是中国人重要的节日。本文在大量分析与夏至相关的诗词的基础上,通过抓取典型意象与人文情感,试图展现出夏至节气独特的精神蕴含与文化之美。

在本次课题中,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笔者使用“搜韵”诗词网站对关键词“夏至”“小暑”“大暑”进行任意位置检索,分别得到出现以上关键词的诗词269首、67首、146首。然后笔者根据词义对抓取到的无关诗词进行删减整理,最后留下了与夏至相关诗词77首、小暑相关诗词50首、大暑相关诗词64首,并进行了校正与注释。除诗词外,笔者还收集了与夏至、小暑、大暑相关谚语共101句,借此体会此三个节气蕴含的传统民俗文化,以便更好地进行论述。在论文的拟题过程中,由于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笔者发现小暑与大暑相关资料较少,古人对此二节气重视程度较低,且节气特征不够鲜明,难以把握诗词的特点与规律。而夏至节气特点非常鲜明,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情趣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夏至也是古人重视的“二至节”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且相关资料记载丰富详实,足以成为立论基础。故笔者选取夏至节气的人文之美进行立论,以期充分挖掘并展现以夏至为代表的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美。

一、夏至诗词中的典型意象

一个节气的典型意象可以呈现出该节气的多种美感特质。在一段时间内,特定的景物与人事构成了一个节气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该节气的代表。当这些景物与人事成为一种意象来呈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时,节气本身的审美意蕴就被大大扩充了。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夏至节气最突出的三个意象分别是“一阴生”“雨”和“荔枝”,诗人借助它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夏至节气也因为这些意象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富有文化意蕴。

(一)一阴生

《周易·复》云:“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①这里的“至日”即指夏至。唐代孔颖达把此句解释为“夏至一阴生,是阴动用而阳复于静也”。《易·序卦传》对《复》是这样解释的:“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万事万物若是在到达尽头之后还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方向前行,就会因发展停滞而无法永远存续,但若是在到达一个极点之后掉头而行,穷上而反下,穷下而反上,事物便会无休止地发展下去。可见“复”就是指事物循环往复,终而复始。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就是一个穷极而返的转折点。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最旺盛的一天。过了夏至,太阳直射点由北转南,白天逐渐变短(日减一线),阳极而转阴,阴气逐渐生发,故谓之“一阴生”。夏至过后万物阳气收敛,阴气生发,且阳气主放,阴气主收,所以万物由绽放转凝聚,花落而结果实,所谓“一阴从此长,万汇驯兹凝”(《夏至斋宿五言十四韵奉呈膳部杨君仪部骆君》)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夏至相关的诗词中,“一阴生”作为典型意象被反复提及,比如“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夏至日作》)等。中国古人讲究顺天时而动,夏至过后阴气开始生发,所以诗人在诗歌中使用“一阴生”及类似的说法来表现对天时历法的顺应与遵循。夏至节气作为一年中的“二至”之一,是一年时光流逝中的重要节点。从冬至到夏至,一年又已过去一半,诗人难免生出光阴易逝、千金难换之感。比如“灰飞阳律一阴生,物候惊看木槿荣”(《夏至贻同会诸君》),“灰飞”指时间流逝,一个“惊”字生动准确地点明诗人的心情。夏至也是天地万物存续的转折点,一切热烈的盛放都已过去,绚烂到极致后只会由盛转衰,诗人的心态与情感受其影响,便在诗中带上一丝狂欢后的寂寥与落寞。这种寂寥与落寞虽不比肃秋与凛冬来得强烈,却在刚刚落幕的夏日狂欢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触目惊心。“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思归(时初为校书郎)》),明明使用了“稍稍”二字,但透露出的是潮水般漫上来的心绪。计时器相较于夏至前一日的微小的差别好像在诗人心中被无限放大,大概连诗人自己都会觉得惊奇,如此隐秘微小的情绪为何会在夏至这一天变得如此令人无法忽视吧。

除“一阴生”外,有的诗人在诗中使用“一阴长”,这与“一阴生”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夏至对雨柬程孺文》),同样还有“阴生”“微阴生”等。

(二)雨

炎热、多雨是夏季的气候特点,我国民间还流传有“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冬至南风夏至雨”等夏至俗语。在夏至前后,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空气闷热潮湿。梅雨季物品易发霉,人的身体也会觉得不适,空气里的水分仿佛连人的骨头都可以泡酥,元代李存就有“重云闭湿热,欲作夏至雨”(《赠胡巡检民》)的句子。天气会影响人的情绪,在阴雨连绵成日见不到阳光的日子里,人的心情往往也如天空一样覆盖着阴霾。诗人写出了夏至要雨未雨、湿热难当的时令气候,读来仿佛伏身屏息,默默期待一场透雨的降临。

除了梅雨,夏至节气最具代表性的雨还有暴雨或雷阵雨。夏至以后地面经过长时间的阳气熏蒸,受热强烈,而此时阴气开始生发,阴阳相遇所以空气对流旺盛,经常会形成来势迅猛的雷阵雨或暴雨天气。中唐元稹就形容夏至的雨来势汹汹:“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夏至五月中》)句中“过”字和“飞”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至雷骤雨急,天气变幻无常的特点。明末清初郭之奇还有“昨夜天河浪几掀,朝来玉女倾洗盆”(《夏至日喜雨漫吟》)的句子,诗人用天河起浪和玉女倾盆来形容夏至的雨水丰沛。在炎炎夏日,一场透雨往往可以解庄稼干旱的燃眉之苦。“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和昌英叔夏至喜雨》),“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夏至后得雨》),透露出古代文人士子关心百姓生计的家国情怀。雨后天气清爽,暑气一扫而光,如同程敏政诗中所说“燔焰忽已扫,清气回堪舆”(《夏至日雨病中喜二弟来自南京》),人们也趁着难得的凉爽舒适结伴出游或乘兴闲谈。试看这首清朝诗人厉鹗的《夏至前一日同少穆耕民汎湖》:

雨后看山绿绕城,镜裀初卷半湖明。

荷边鱼在香中戏,桥上人从画里行。

料理酒杯无俗物,销除席帽足闲情。

水风忽送凉如许,摇曳新蝉一两声。

诗人在诗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优美的夏至雨后出游图:先看远景,雨过天晴,一切景致经雨水冲刷后都显得那么清透自然,环绕着的群山青翠欲滴,湖上雾气半卷,水面明亮如镜,鱼儿在莲叶中嬉戏,在这样的美景中桥上的行人仿佛在画里穿行。再由远及近来到眼前,宴席上的酒菜皆非凡品,宾客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自适,极富闲情雅致。此时清风送凉,风中似夹杂着一两声蝉鸣,夏季的酷暑仿佛从不存在,只剩诗人在这无限的自然中与天地相合,尽情享受着夏至雨后大自然的赠礼。

在这些诗句中,雨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以种植业为主的中国农民几千年来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对天地自然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环,应当顺应自然规律生活,与天地万物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夏至诗中透露出的这种生态美学思想,展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相处之道,也显示出中国人骨子里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文化基因。

(三)荔枝

荔枝是我国南方最负盛名的水果之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食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如此传世名句,足以见古人对于荔枝的喜爱。荔枝也是夏至诗中的典型意象之一,清代诗人释今无的《荔枝诗》中就有“时当夏至荐芳馨”的句子。荔枝的味美向来在诗中为人所称道,比如屈大均在《沁园春·荔枝》中这样写道:“爱肉芝成水,无劳草汁,露华可醉,不用花篘。留齿何曾,含消绝似,解渴须从焦核求。”夏至成熟的荔枝果肉嫩滑,仿佛可以化水,果汁丰富鲜美,如仙露般令人沉醉,吃过后唇齿留香,使人一时竟分不清荔枝是已经入腹还是依旧在口中停留。诗人笔下的荔枝如同一壶醉人的美酒令人不得不贪杯,且此诗遣词造句柔美绮靡,颇有宫体诗的韵味,如此艳丽的辞藻与荔枝诱人沉醉的美味相得益彰,更显诗作之妙处。

孔子曰“不时不食”②,就是说处在什么时令就要吃什么时令的食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荔枝“夏至将中,则子翕然俱赤,乃可食也。大树下子至百斛,五、六月盛熟时,彼方皆燕会其下以赏之”③。夏至时节荔枝初熟,正是鲜甜可口的好时候。中国传统养生法讲究食补胜过药补,把日常饮食当作调养身体的重要方式。夏至时节食用荔枝可以“止渴,益人颜色”,避免“头重心躁,背膊劳闷”,还有“通神、益智、健气”的功效。在炎炎夏日吃上一颗清甜多汁的荔枝,既顺应了天时,又享受了美味,实在是消暑又惬意。

荔枝不光可以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古人还会把荔枝树当作景观来欣赏。结满果实的荔枝树连接成片,仿佛火红的云霞,美食配美景,自然引得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试看这首明代诗人邓云霄的《夏至日翊文携两小娃过镜园赏荔酌在藻轩得十四盐》:

荔林红若焰,莫助火云炎。

岁觉一阴长,人逢二妙兼。

腰纤摇弱柳,歌细逗疏帘。

何物能消暑,盘中绛雪甜。

诗中生动地描写出了这样一幅赏荔枝、品荔枝的夏至盛景:成熟的荔枝如火焰一样通红若照,甚至让人看了忍不住祈求它不要助长了夏至的暑热,不过要论解渴消暑,还要数盘中剥了壳如同雪一样洁白的荔枝。荔枝作为一种节令食物被中国人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蕴,融入一首首诗篇中,成为夏至节气的典型意象。夏至节气也因为有荔枝和荔枝诗的存在而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透过这些荔枝诗,我们能看到中国古人对食物有着一种独特的理解与热爱。对于中国人来说,饮食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门生活实用与审美艺术。古人在夏至时节品荔枝、赏荔枝、赞荔枝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温饱需求,走向精神世界的充实与满足。民以食为天,对食物的理解也是对人生的理解,中国人按节气和物产变化来调节饮食,体现了中国传统顺时养生、利于天地与我共融的古老智慧。一颗小小的荔枝,凝结着浓缩的中华传统人生哲学。

二、夏至诗词体现的人文情感

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可以为大夫。吟诗作赋是古代文人骚客的必修课,乘兴而至,有感而发,或觥筹交错间,轮得个韵脚作诗助兴,或独坐幽篁里,在天人合一中抒写胸中情怀。王维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自然万物随天时而动,但从来都是人赋予自然以无尽的意蕴和美感。在特定的节日里,诗人本就敏感的内心触景生情更加感怀,情流于笔下,一首首佳作便流传于世。下面以夏至为例,简要分析相关诗词体现的人文情感。

(一)修身养性的疏旷

1.静坐养心

在中国传统养生法中,调息静坐是儒道佛医各家共同奉行的休养方式。调息静坐就是以坐为形式,结合呼吸与心理调理,达到内心宁静、毫无杂念、气息平和、身体安定的一种修持方式。夏至时节气候炎热,蚊虫滋生,人往往处于烦躁的状态。人力无法降低自然的温度,诗人们便静下心来降自己的温度,所谓“心静自然凉”,调息静坐就成了夏至修身养性的不二之选。在明朝心学的发扬下,调息静坐逐渐盛行,诗人欧大任在《夏至斋居答方奉常允治》里就有“长夏斋心坐,清诗为我题”的句子,可知夏至时节静坐已经融入了诗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常态化的养生之法。

儒家的调息静坐主旨在于“存心养性”,是一种涵养心性的功夫手段,着眼点在于“心”的修养。明朝诗人杨起元在《夏至斋宿五言十四韵奉呈膳部杨君仪部骆君》中这样写道:

穆穆观无始,熙熙识有生。

心斋如一得,永不堕疑城。

纷纷扰扰人间诸事,不知何来,不知何往。为了不在大千世界中迷失自我,诗人们必须要通过静坐达到“心斋”的目的。炎炎夏日里诗人们修习的是一颗心的定性,只有心定了,诗人们才可以专注于自身,实现“讵止心魂寂,将无寒暑平”(《夏至斋居诗》)的目的,甚至达到“江海心从魏阙游”(《夏至斋居》)的境界。由此可见,夏至静坐可以使人去除杂念,虚怀若谷,进而达到涵养心性的目的。

调息静坐还是钻研学问、体认天理的必要手段。朱子讲“始学功夫须是静坐”④,在炎炎夏日做学问,须得静下心来。“朝来拄笏心如水,夏至悬弧日似年”“遥知卧理还多暇,注得参同有几篇”,明朝徐熥的《寿李司理其二》就写出了夏至时节诗人们静坐养心以修习学问的功夫。

2.斋居蔬食

“斋居”有斋戒别居之意,也有在家闲居之意。“蔬食”即粗茶淡饭,二者合一即生活简朴的意思。康熙帝玄烨在《夏至》诗中就有“葛衣求体便,蔬食养心功”的句子,意思是夏至养生要穿素净简朴的衣服让身体活动方便,饮食方面也要多吃素食和清淡的食物,这样才可以修养心性。《保生心鉴》曰:“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烦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⑤所以夏至节气适宜在生活上做减法,调息静心、避暑隐居、清淡饮食。

诗人们以静制动,以简化繁,于事上修持,日常不懈磨炼,在暑热中反而养出了清疏旷达之气。仰观天时,也懂得体察自身,更懂得把自身融入天地,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生存智慧和博大精深的中华养生文化。

(二)宴饮游乐的愉悦

夏至是一年中的“二至”之一,和冬至一样是中国民间的重要节日。“节气”重在一个“节”字,“节”有“节制”意。人们在依照自然规律劳作的同时,也懂得要在各个“节”适当放松。中国人深谙劳逸结合的道理,就算再繁忙也会抽出时间休养生息,为下一段劳动养足精神做好准备。在清代以前,夏至是古人的法定节假日,百官放假休息以避夏日酷暑。在这一天,诗人们往往会上三五亲朋好友,或宴饮,或出游,以此放松身心。大诗人白居易曾作《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怀念与友人夏至宴饮的欢乐时光: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诗人怀念过去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夏至节,在这一天,诗人在好友的陪伴下享受着吴地的美食与音乐,欣赏着水榭美景,该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而且诗人怀念的不光是苏州的美食美景,更是吴人的淳朴风情与好友的陪伴。又是一年梅雨季,往事不堪回首,如今自己与当时同游的友人都已老去,但是这段夏至记忆,诗人永远不会忘怀。

游玩不在于何时何地,而在于同游者是谁,若是与真正的知心好友相伴,无论在哪都身心舒畅。元末明初的徐贲在《夏至日北涧自留坐怀一二知己》中写道:“我有一樽酒,欲酌还停斟。安得携朋俦,于焉共清吟。”宴饮的意义不仅在于美食美酒,更重要的是有真心相待的三五知己,觥筹交错间,可吟诗作赋,可随心闲谈。诗人得了美酒,却不急于独自品尝,而是期待着与亲朋好友共同分享,享受与知己共同宴饮的欢愉满足。

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内核与根基之一,《论语》开篇第一句就阐明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道理。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向往的完美社会形态,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我们才能创造出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时至今日,友爱与和谐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一言一行,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夏至的节庆活动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供了机会,也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

(三)对劳苦大众的悲悯

中国文人自古便以心系天下、关怀众生为己任,从事农耕的劳苦大众自然成为他们诗歌的重要题材。中唐以后,由于朝廷赋税严重,贪官污吏横行,劳苦大众生活步履维艰,悯农诗便蔚然成风。夏季酷暑逼人,但农民们不得不顶着烈日劳作,尤其在夏至之后,民间有“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的俗语,此时农事一刻不得闲,但又是天气最热、太阳最毒的时候。诗人们见此情景感怀伤神,便写下很多悯农诗。比如南宋叶适的《祷雨题张王庙》就写道:“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由于连日的干旱,禾苗枯萎,土地无法耕种,然而面对如此天灾,穷苦的农民们却无计可施,只能相聚抱头痛哭,恨不能把泪水拿去浇灌田地。诗人把这一幅惨痛情景写得字字泣血,读来令人伤心。

看到农民们过着如此困苦的生活,一些身为官员、食国家俸禄的诗人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惭愧之中。中唐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这样写道:“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诗人身为官员,在夏至可以享受休假,平时也是在室内处理公务,不用在太阳下受劳作之苦,而夏至正是农忙时,农民们穷苦不堪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辛苦劳作。在这种对比下,诗人对自己不劳而获感到自责惭愧。又如苏辙在《夏至后得雨》中写道:“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诗人连耕田的力气都没有,却可以不用劳动而分到粮食,白白侵占了农民们的劳动成果,心中自是羞愧难当。清代诗人李锴甚至在《夏至又雨》中发出“腐儒甘饿死,今日为谁愁”的振聋发聩的感叹。

这些悯农诗向来被认为表达的是对苛政的无情批判和对劳苦大众的无限同情,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两层情感的背后,悯农诗展现的是诗人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一种博大的爱。古代诗人多数处于社会中上层,生活比底层的农民优越许多,可是就算身处高位,他们还是不忘心系百姓,不忘怀有一颗怜悯的心,这才写下许多悯农诗,抒发满心的悲悯和同情。中国文学向来有悲天悯人的传统,从儒家“仁者爱人”的教诲,到屈原发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呐喊,再到悯农诗,再到今天我们所发扬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华文化从古至今都展现出一种以爱俯瞰众生、关照底层人民的悲悯。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形成了一股强大而执着的人文主义暖流,贯穿着中国文化,也点亮了夏至节气的人文精神。

三、结语

夏至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气之一,不光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在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上也不可估量。古人遵循天时,创造历法,并依据天人合一的理念生活劳作。阴阳转化体现的是古人对地球生命科学的深刻理解,喜雨苦雨体现的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品味荔枝体现的是古人药食同源、顺时而食的养生智慧。夏至时节,人们静坐修身、宴饮娱乐,在休养生息的同时不忘对芸芸众生留有关怀与悲悯。时至今日,华夏子民们或许已不再从事农耕,但是夏至节气的人文精神早已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烙印在我们心里。夏至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中逐步超越了指导农桑的实用价值,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情感的一部分,深深沉淀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①〔唐〕孔颖达疏,王弼著:《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第336页。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7页,第1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④ 〔明末清初〕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⑤ 〔清〕徐文弼:《珍本医籍丛刊·寿世传真》,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