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刘晓露[山西教育出版社,太原 030002]
托尔斯泰曾经坦言自己在安徒生的童话中读出了强烈的孤独。事实上,安徒生的生活至少表面看起来并不孤寂。他酷爱旅行,在有生之年,一共进行了二十九次国外旅行,并且有超过九年的时间是在丹麦以外的地方度过的。每到一地,他都主动结交当地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与海涅、巴尔扎克、狄更斯、格林兄弟、雨果、大仲马等人握手言欢。他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是“旅行就是生活”①。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19世纪,安徒生可以说是旅行最远以及和欧洲各国名流交往最广泛的丹麦作家。他的生活充实而丰富,名声越来越显赫,但成为他创作王冠的童话却在时时泄露作家内心的秘密。安徒生说:“孩子们最喜欢童话里边描写的那些色彩斑斓的装饰,另一方面,成人则对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更感兴趣。”②“深刻寓意”中即有托尔斯泰所言的孤独,它被掩藏在或热闹或有趣或曲折或优雅的故事背后,年幼的儿童感受不到,但身为文学大师的托尔斯泰,因为与安徒生拥有同样丰富的精神园地、同样敏感的心灵世界,却能一语道出其童话的内核,得出精准而深刻的评价。
下面通过阐述《海的女儿》《野天鹅》《柳树下的梦》《幸运的贝儿》(其中《海的女儿》《柳树下的梦》《幸运的贝儿》均被认为具有安徒生自传色彩),来探析安徒生童话中传递出来的孤独意味。这种孤独,从个人角度来看,是安徒生的人格、经历以及命运等烙下的特有刻痕;从生命角度来看,则是每一个尘世中人都有可能体验到的存在真相。
在《海的女儿》中,没人理解小人鱼。她的父亲、她的五个姐姐、她的慈祥的祖母,所有的亲人都那么爱她,可是感受不到她对人类世界的向往之心。在安徒生笔下,小人鱼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什么东西。“她一向是很安详和喜欢沉默冥想的,现在变得更是这样了。姐姐们问她,她第一次浮在上面看见了些什么,可是她什么也没说。”③更令人绝望的是,为了得到王子的爱,她失去了婉转的嗓音,失去了漂亮的鱼尾,每一日都如同行走于刀锋之上,王子却根本无从知晓她的心意。当王子问她是谁的时候,“她却只能用她那深蓝的眼睛温柔而悲伤地看着他,因为你们知道,她是不会讲话了”④;她在宫殿中听到美妙的歌声,王子微笑着看向她,她不由得悲哀地想道:“唉,要是他知道,我为了和他在一起,把我的声音永远丧失了,那该多好。”⑤由于阴差阳错,王子就要在小人鱼的眼前迎娶另外一位女子了。在他们的新婚之夜,小人鱼没有将姐姐们用长发从女巫那里换来的尖刀刺向王子,从而留住自己即将消失的生命,而是投身大海深处,化为泡沫。
安徒生用瑰奇的想象、诗歌般的语言、从容的行文完成的这篇童话,弥漫着美丽而忧伤的气息和令人难以释怀的遗憾。近在咫尺的王子看到了小人鱼的美,讶异着,欣赏着,赞叹着,却丝毫察觉不到小人鱼的真情实感。无论小人鱼爱的火焰燃烧得多么炽烈,她都只能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自跳舞。她说不出,道不得,没人能够窥见她隐秘的内心,当然更无人能够体察那份无助、焦灼和煎熬。借助童话这种文学样式,安徒生让小人鱼“失语”,关闭她所有向外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通道。这是一种残酷,更是一种无奈。
安徒生在创作这篇童话时,将自身的遭际与感受融入其中,小人鱼身上有安徒生的影子。安徒生终生未婚,他将之归因为自己既丑且贫,难以和意中人终成眷属。安徒生从来不乏爱的意愿、爱的情感、爱的能力——他深沉爱过的女性都是有名有姓有颜有才的佳人,但在这条道路上,他总是爱而不得。在安徒生真实的人生经历中,他吐露过心语,表白过情意,但那些声音如同石子沉入湖中毫无激荡,没有回应,没有共振。这种感受是难堪且痛苦的,那就不如将浓情深埋——在自己可以做主的文学世界中让小人鱼“失语”,这是安徒生能够做到的对爱的最后守望。“失语”是作家情感经历的见证,是作家本人深入骨髓的孤独体验。
“失语”并不仅仅是《海的女儿》专属的情节设置,在《野天鹅》中也出现了。仙女告诉小公主伊丽萨,解救被魔法变成野天鹅的十一位哥哥的办法是忍受双手被毒得满手是泡的痛苦,采摘从教堂的墓地里长出的毒荨麻,编织长袖披甲;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说话,因为她每吐出一个字,就会有一把锋利的匕首刺进哥哥们的心脏。于是在此情形下,伊丽萨面对恶势力的偏见和陷害无法争辩,眼睁睁地看着国王对自己从爱恋到误解以至于恩断义绝,也始终不能进行任何解释。伊丽萨的“失语”,与小人鱼一样,都是被给予的,但这一次,道路虽曲折,前途却光明,那一份凭借坚忍和勇毅争取到的圆满未来,让伊丽萨的孤独有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并且大放异彩。
但孤独怎么能以“理由”“价值”这样实用的字眼来简单粗暴地评价呢?尤其是爱的孤独,它是人性之殇,亦是人性之美,愈无果,愈显示出悲剧的力量、审美的震撼。
《柳树下的梦》发表于1853年,讲述的依然是一个跟爱和孤独有关的故事,属于安徒生童话创作的中期作品,此时距离《海的女儿》诞生已经过去整整十六年。在这一时期,安徒生早期童话中那种唯美浪漫的气息开始消退,作品展现出来的世界少了几许幻想成分,多了一份真实状态。褪去童话天地如梦似幻的华服,现实中的一切苦难、艰辛、不堪、粗粝扑面而来。《柳树下的梦》就是一个伤痛的故事,其中的孤独意味表露得更为直截了当。作者毫不隐藏,将这种感受通过对主人公心理的描述和盘托出。
男孩克鲁兹和女孩约翰妮比邻而居,是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在家乡的老柳树下,他们一起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但幸福的日子并不长久,后来约翰妮一家搬到哥本哈根居住,克鲁兹成为鞋匠。克鲁兹在十九岁时去哥本哈根工作,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童年女孩,此时约翰妮已成为舞台上耀眼的明星。克鲁兹向约翰妮表达爱意,被委婉拒绝,顿感整个屋子都在旋转。他跑过大街小巷,觉得“世界走着自己的路,克鲁兹走着他自己的”⑥。为了疗愈情伤,他踏上旅程,在城市和乡村间放逐自我,逃离一个又一个让人触景生情的“老柳树”。他没有对任何人谈起过约翰妮,“没有对任何人谈到他的渴望,没有人相信他的心灵有创伤。一个人可能受到的最深刻的创伤,世人并不知道它。它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就连朋友也不必知情,而他也没有朋友”⑦。最终,他在异乡的老柳树下,做着爱情融化坚冰的甜梦,离开了人世。
《柳树下的梦》已经不能称之为童话,因为它既没有奇幻瑰丽的想象,也没有曲折有趣的情节,更没有欢快轻盈的气氛,就是一个经常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而已,不少人经历过,很多人目睹过。“我把后来出版的童话叫《故事》,这可不是随意起的,而是我觉得我后来写的称‘故事’比‘童话’更合适。”⑧安徒生童话越来越贴近现实,也越来越让人读之怆然。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被很多读者念念不忘,源于安徒生细腻温柔的笔触、起承转合的高超叙事功力,作品中大量壮美风光的呈现、既美又虐的悲剧结局,以及字里行间挥之不去的忧伤情绪和孤独感受。
安徒生的身影依然在故事中处处闪现。主人公离开伤心地,翻山越岭,饱览美景,企图在大自然中忘却前尘往事,“山峦像一堵墙,把他和所有的记忆隔了开来”⑨,而安徒生本人的旅行也时常带有逃离和疗愈的性质,“旅行开始,我看着故乡的事物渐渐离我而去,那些失望、痛苦仿佛也在远去”⑩;主人公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心事,他没有朋友,而安徒生虽然爱好交友,一生中很多时间都是在朋友家度过,以至于没有自己的固定寓所,但他并没有终其一生爱他护他的好友。
同样是孤独,《柳树下的梦》比《海的女儿》更具体更苍凉,也更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后者中的小人鱼是被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控制而面对心爱的人无法言说;前者中的克鲁兹却是面对所有人都不愿言说,心中纵有千言万语,纵然波涛汹涌,也不表露分毫。存在主义治疗法三大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孤独: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孤独;一种是存在的孤独。前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那是一种与他人隔绝的痛苦,这种孤独通常与害怕亲密、担心被拒绝、感觉害羞或是不值得被爱联系在一起”⑪。一方面,克鲁兹将在爱情中受到的伤害延续到生活中,觉得自己不配说;另一方面,克鲁兹深深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总是充满歧义,无人听,更无人懂,因此,他失去了诉说的勇气,选择沉默,将孤独制成铠甲披在身上。克鲁兹的选择貌似主动,却比小人鱼的被动失语更无奈、更凄凉,波及范围也更广,每一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是人生的常态和困境。
据统计,安徒生一生创作了一百六十八篇童话,其中近四十篇有关于死亡。《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划亮手中所有的火柴,在美妙的幻境中冻死在街头;《她是一个废物》中,艰难抚养儿子的重病母亲栽倒在冰冷的河水中,脚上的木鞋被流水冲走;《坚定的锡兵》中,单腿小锡兵历经波折之后,被小孩子扔进火炉,变成一颗小小的锡心;《冰姑娘》中,主人公终究无法逃脱冰姑娘的毒手,在新婚之夜坠入深湖;就连语言风格轻快活泼的《小伊达的花》,也以花儿们的生命结束于盛大舞会后为尾声……这些故事中出现的死亡事件,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书写本身就是态度。死亡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事。欧文·亚隆道:“我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世界最终会消失,意识到没有人可以一路陪伴我们走到阴沉的死亡之路的尽头。正如一首古老的圣歌提醒我们的那样:‘你只能独自走过那孤独的山谷。’”⑫安徒生一次次在本应是天真烂漫的童话文本中书写死亡,有意无意间透露了自己孤独的心态。同时,安徒生“从精神的永存入手对死亡进行诗意的叙述”⑬,他对死亡的描述通常是浪漫的。在《幸运的贝儿》中,主人公贝儿的死亡结局既惊心动魄,又璀璨绚烂,表现了安徒生对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
贝儿是一个出生于穷苦人家的孩子,热爱舞台,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努力奋斗,勇敢追梦,历经艰辛,终于在舞台上大获成功,夺目绽放。然而就在享受巨大幸福的那一刻,他的心脏爆裂了。在喝彩和掌声中,贝儿倒在了舞台上。
这个故事普遍被认为具有自传性质,从中可以窥见安徒生的人生经历。贝儿的母亲是勤劳的洗衣妇;父亲被征入伍,在战场上第一个牺牲;祖母十分宠爱他,克服胆怯,独自乘火车去看望重病的孙子;歌唱教师如父如友,对他悉心教导,并且匿名资助他求学。周围的人们——教他读书的教员的太太、药剂师的女儿等对他的梦想都看好并支持。贝儿变声,不能再表演,离开舞台整整两年之后破茧重生。无疑,贝儿是幸运的。安徒生的身世和人生轨迹与此相似。他的鞋匠父亲曾外出当兵两年,母亲靠给别人洗衣获取微薄的收入;在他十四岁离开家乡前往哥本哈根时,祖母伤心地哭了。到达哥本哈根后,在一些上流人士的帮助下,他生活、演戏和学习。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变声;在舞台表演上,由歌唱而舞蹈,并且写起了剧本。安徒生同贝儿一样是幸运的,有好心人助他逐梦。“艺术家和科学家们对安徒生这块璞玉抱有极大的兴趣,因为他出生低贱却有着非凡才能,而他的自然不造作在当时的资产阶级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因此他赢得诸多欣赏和支持。”⑭
看起来《幸运的贝儿》温馨有爱,但在情节的推进中,被嘲讽、被嫉妒、被轻视、被质疑,如同“幸运”一样,也与贝儿的成长如影随形,却不被人看见。在台上跳舞,又小又破的衣服从脖子一直到裤脚裂开口子,观众哄笑着说“好”,从此他被叫作“裂口”;他被富家公子抢走舞伴,愤怒却无奈,只能麻痹自己得向富人低头和讨好;他默默爱恋着药剂师的女儿,却缺乏表白的勇气,终至错失良机,觉得一切幸福都结束了,未来是空洞和悲哀的;奔赴理想的路上虽然屡屡遇到贵人,但身不由己、任人安排的无力和飘零之感永远藏于心底——这是幸运之外的另一个贝儿,是所有苦果必须默默消化的贝儿,是独自体验人生冷峻的贝儿。一切既来自出身的寒微,它让贝儿所有的奋斗都来得艰难,让贝儿迈出的每一步都显得辛酸;又源于“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只有自己才完全理解的世界里”⑮。所以,贝儿那颗纯洁善良的琥珀心始终是克制而压抑的;唯有对待理想,他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在舞台上盛放,被欢呼声淹没,就是他人生全部的价值和希冀所在。他的人生,只为那一刻而存在。这是纯粹执着的追求,令人感佩;亦是彻骨生寒的孤独,令人喟叹。贝儿终于迎来了理想实现的一刻,在享受巨大荣耀的同时,死亡突如其来。那一瞬间的贝儿完成了人生的意义,也告别了萦绕一生的孤独,那一刻他是幸福的。
现实中的安徒生于1819年离开欧登塞,1867年成为欧登塞荣誉市民荣归故里,故乡的人们为他骄傲,整个城市为他陷入狂欢。在四十八年的奋斗时光里,他遍尝苦辣酸甜,历尽人生百态,终由贫儿逆袭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1870年,《幸运的贝儿》出版。1875年,安徒生病逝于朋友的乡间别墅。在安徒生的人生词典里,孤独是同奋斗、意义、死亡、幸福等交织在一起的词汇,它们共同完成“生命”这张考卷,烛照精神的世界。
底层的出身、曲折的奋斗经历、悲欣交集的情感世界、敏感的个性、天赋的想象力、艺术家的气质、不曾泯灭的童心,联袂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超越了国家和年龄的界限,流芳于世,安徒生因之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这位童话大师在作品中处处留下了孤独的影子。其实,生而为人,孤独是宿命,是必然的存在。安徒生书写的是自己,亦是每个人的人生状态和生命真相。所以,在他的童话中,年幼的孩童因为读到好玩的故事而乐不可支,阅历渐增的成年人则由于读出深重的孤独而涕泪泫然。
①②⑧⑨ 〔丹〕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我的童话人生》,傅光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48页,第239页,第242页,第262页。
③④⑤⑥⑦ 〔丹〕安徒生:《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林桦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第54页,第54页,第259页,第262页。
⑩⑭ 贾晓婷:《安徒生评传》,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8年版,第129页,第26页。
⑪⑫⑮ 〔美〕欧文·亚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张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113页,第113页,第118页。
⑬ 张雪辉:《安徒生童话的悲剧美:以〈坚定的锡兵〉为例》,《阅读与写作》2010年第3期,第36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