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分析

时间:2024-05-20

⊙胡晓华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涵,文学翻译要基于作者本意,但因其与原作国家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性,如果对原作直接翻译,就会使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和文化寡淡无趣,失去了原本神采。可见,文学翻译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推广和影响力。在原作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能够达到丰富文学作品内涵、精准传递文化精髓的目的,所以在文学翻译中要将其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一、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的内涵

(一)美学价值的内涵

所谓美学,就是对美的研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感官感受,建立在个人感知和体验之上,并深受个人审美的影响,立足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将艺术作为主要对象,针对美与丑的审美范畴、审美意识等进行研究,运用这种意识进行事物价值的衡量就可概括为美学价值。对“美”的定义向来莫衷一是,但“美”所涵盖的范畴广泛是毋庸置疑的,不仅包括景物、表演,还能从文学中体现出来,美学价值可以说是大部分事件自然携带的属性,但这种属性需要被挖掘和放大。艺术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们在对美学价值的探讨中,不仅研究艺术的表层信息,而且更加关注艺术背后所隐含的本质,追求美学价值也是人类满足自我价值的具体体现。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尽相同,所获得的美学感知和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从个体观点出发,以个体视角对某一事物评价,并通过个人审美对该事物考量的过程,就是美学价值的基本内涵。

(二)艺术特征的内涵

艺术特征内涵涉及多个层面,具体应从精神层面、活动过程层面以及结果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首先在精神层面,艺术特征应被视为文学价值的一种表现形态,从精神视角出发,在分析时做到艺术与其他内容的相互结合。例如,在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艺术特征时,需要将该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形态、宗教信仰等作为考量因素;其次在活动过程层面,艺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无论一个事物的艺术价值有多高,都是艺术家对于所处生活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加工渲染、情感升华等表现出来,并传递给他人的过程,这样才赋予作品艺术特征;最后是结果层面,是艺术特征客观性的体现,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价值理念以及情感态度等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而他人则在所呈现的艺术形式中进行鉴赏,从而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特征。

(三)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内涵

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主要取决于翻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同的翻译者有其自身所特有的翻译风格,而差异性的翻译风格又具体体现在翻译作品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当中。有的翻译者会将自身的主观感受在翻译中表现出来,对所呈现效果是否与原著有较大偏差则不太在意;有的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一字一句地还原原著,整篇文本下来平铺直叙,虽然这种翻译风格下的作品能够让人们理解,但所翻译出来的内容常常枯燥无趣,也谈不上原汁原味;还有的翻译者在翻译的内容中喜欢加入自己的想象,在主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创新,使翻译出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使人读起来其乐无穷。可见,不同翻译者的翻译风格代表其翻译水平的高低。

优秀的原著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写作风格,并在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只有翻译者立足于生活实践对原作品进行鉴赏,才能通过文字将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表达出来。首先,翻译者要做到对原作品充分的感知和体验,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其次,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基于普遍的美学认知,将区域文化差异、作品情感色彩等作为综合考量的因素,对翻译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有精准的把控。最后,翻译者的翻译要基于翻译基本的语言逻辑,在体现原作品意思的同时,将作品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呈现出来。

二、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密切。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各国、各民族在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中,不仅可以推动本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还能够实现不同文化的共存与繁荣。随着世界各国对文化交流的愈加重视,各国间文化交流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文学翻译也成为文化交流当中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是其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例如,英语文学作品中浓缩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俄语文学作品中同样凝聚着俄语国家的文化,所以在创新和发展我国文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认识,对其中的精华内容进行充分的借鉴和汲取。由此可见,文学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精准的文学翻译更有助于实现思想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并在对他国文化的深入学习研究中,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积极改进,对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对译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在把握原作品主旨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翻译能力和技巧,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思想文化的交流创设更有利的条件和空间。

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在文学翻译中可以将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理念等,通过翻译语言更好地表达出来,让人们有全新的阅读体验,即使面对陌生的国家和地区文化,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感悟和深刻内涵,消除不同语言下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疏离感,带领读者走进原著的文学意境中,使文学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得以展现。此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文学作品也能体现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要对原著国家文化有深入了解,认识到我国与原著国家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使翻译作品既与原著内容相吻合,又便于读者理解,有效扩大翻译作品的传播量和影响力,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学的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分析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常见的有诗歌、小说以及散文等,其中都包含着独特的美学价值。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学思想和文化价值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不同文学形式所呈现的情感也有很大的差别。原著也是如此,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等,有其独具一格的风格和情感,所以翻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侧重作品风格美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作者情感的诠释,从而体现翻译作品感情的形式美。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可以从不同方面得以体现。

一方面,要确保翻译作品的准确性,假若翻译出的内容与原著存在很大的出入,那就谈不上是文学翻译,其美学价值更是无从提起。与此同时,在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原文中的修辞手法,不必按照原文的形式进行生搬硬套,而应在不削弱语言力量的基础上,对原文的风格、思想以及精神等进行忠实的表达。同时在进行原文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应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对原文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并带领读者进入更为深远的意境。比如,《金银岛》中涵盖海盗、藏宝图、冒险、寻宝等一系列因素,共同构成了这本优秀的长篇小说,虽然更多时间是作为儿童文学而存在,但是讲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原文写作非常适合阅读,语言精练而优美,其中许多描写手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不仅充满传奇的人物和奇趣的事件,而且人物刻画也十分到位。如果不借助修辞手法而直译,就会使读者感到枯燥乏味,无法产生紧张刺激之感,也缺少美的感受和美的享受。在众多翻译版本中荣如德先生的翻译尤为出彩,不仅语感非常符合故事所处的年代,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我停下来歇一会,因为我已上气不接下气。使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全体一动不动,像一群绵羊一眼不眨地看着我”。使文章读起更为灵动,很容易将人带入情节当中,不仅儿童能够看下去,而且大人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另一方面,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还要关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著国家文化差异的把握是否精准。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专属于其自身的文化,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进行其他解释的情况下就进行直接翻译,或者也没有针对文化差异以其他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读者对于文学作品其中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内涵就难以理解和把握,即便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也难以很好地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比如“deaths and marriages”直译为“红白喜事”显然是不妥帖的,因为中华民族普遍视红色为喜庆的象征,marriage 常用“红色”表示,death 则常用“白色”表示,但是英语国家更多将白色作为纯洁的象征,新娘在结婚典礼上也是穿白色的婚纱。可见,这里的“deaths and marriages”会受到国家和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另外,词汇作为语言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中的差异性有更为突出的体现,而且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将“cousin”一词作名词时,可以笼统地指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但是在汉语言中,无论是堂兄弟姐妹还是表兄弟姐妹都有着明确的界定,既有性别之分,也有大小之别。再比如,英语中的“pine”就是单纯地指松木、松树,但是在汉语言中,“松”不仅指一种树木,还是高尚节操的象征;“龙”在不同国家有着尤为突出的文化差异,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令人憎恶的怪兽,《圣经》将撒旦称之为“dragon”,而在中国“龙”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与之恰恰相反,是神圣高贵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类词汇不胜枚举,可见,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同一词汇等,所赋予的文化意义和感情色彩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必须将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属性以及语言等方面作为考量对象,这样才能使所翻译的作品忠于原作,并体现出原作的美学价值,从而使读者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特征分析

艺术特征其本质是表现手法,既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又包括渲染、烘托、对比等写作手法。在文学翻译中无论表现手法是什么,都要建立在对原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同时不能让原文束缚了对文字的处理,而应着眼于文字,并进行文字的再创造,因此,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也可以将文学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众所周知,语言本身就有一词多义的特性,同时还被赋予了更多的隐性内涵,使得文学在表达过程中,经常运用到“双关”的表现手法,这也使得作品本身有了独特的艺术特性。一部分译者往往使用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但是文学翻译中并不是表现手法越多其翻译价值越高,相反不恰当的表现手法会使作品呈现过犹不及的效果。在表现手法的运用中,要将原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尊重原著才能在翻译中将其中的美学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才能让表现手法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就翻译者而言,不仅要对我国文学作品的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做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而且还要对原著的表现手法进行深度探究和充分了解,以及对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在文学翻译中得心应手,使翻译出的作品忠于原著,没有偏差。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想更好地体现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征,还应结合中国读者普遍的审美习惯进行翻译工作,以满足中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另外,不同民族的人们因其生活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对此译者要把握好思维定式这一规律,在对原著进行翻译时,要将一个词代入具体的语境当中,结合前后文,使每一个词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才能选择最贴切的文字,才能使翻译出来的文字与原著中的文字最契合。除此之外,在文学翻译中传统原著风格是其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对文学翻译工作来说,不同地区、不同工作、不同作者、不同兴趣爱好,甚至同一作家心境的不同,等等,都会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产生不同的影响,使文学作品传递不同的情感理念。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立足于文学原著,遵循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美学规律和文学规范,将最为贴近的文学词汇以最为恰当的文学格式呈现出来,使语言流畅优美并富有深情,尽可能使翻译做到“信、雅、达”,将文学翻译的艺术特征充分展现到读者面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是加强文化交流的必要工具,是促进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学翻译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做好文学翻译的工作,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将其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展现出来,这也是精准传递原作思想情感、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前提。但是追求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需要翻译者对各种艺术特征熟练掌握,而且要求翻译者具备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翻译者还应对我国与原作国家文化差异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文学原著,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学译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