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彦文[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 230000]
明代公藏书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及藏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明初朝廷广求书籍,扩充储量。其后永乐迁都,藏书随之移贮北京文渊阁。有文献记载的大型整理活动有两次:第一次是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1365—1444)等人编定《文渊阁书目》;第二次是万历三十三年(1605),张萱(约1553—1636)等人编定《内阁藏书目录》。现以上述两次时间点为界,将明代公藏书目分为四段进行考证。
正统六年杨士奇等人整理藏书前,文渊阁已有书目存世,其原本已佚,现存最早版本为清初商丘宋荦漫堂抄本。刘仁以漫堂系统命名其相关版本。漫堂系统现存版本有北图藏清初宋氏漫堂抄本和南图藏清影抄宋氏漫堂抄本。
清初宋氏漫堂抄本,题《文渊阁书目》,不分卷。半叶十行,每行抄两种书名,偶有一行抄写一种,书名下记录卷数。四周单边,白口,双黑鱼尾。卷首钤“长乐郑氏藏书之印”(郑振铎印),次过录杨士奇等人题本。此本使用带“漫堂抄本”字样的纸笺抄写。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漫堂为宋荦(1634—1713)堂号。宋氏字牧仲,号漫堂,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清代画家、诗人。
清影抄宋氏漫堂抄本,题《文渊阁书目》,无格,行款与北图本相同。卷首钤“菊如”“张士保”(以上为张士保印),“精神到处文章老”“一樵涂雅”等印。现藏南京图书馆。
正统六年,杨士奇、马愉、曹鼐等人奉旨整理京师文渊阁藏书,编成《文渊阁书目》。其原本已佚,存世均为年代较晚的抄本或节抄本。存世诸本中与正统六年杨士奇所编原本(已佚)最接近的,为清《四库全书》本的底本,即清初“内府藏本”,该版本可能源自明代内阁藏本。此外,这一时期还有钱溥、陆九州及两种佚名节抄本,各建一类讨论。
清抄本,题《文渊阁书目》,无格,分上下卷,“类书”之前为上卷。半叶十二行,行字不等。每行抄写两种书名及卷数,偶有一行抄写一种。卷首摹有“文渊阁印”“广运之宝”章。次过录正统六年杨士奇题本。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清乾隆间八千卷楼抄本,题《文渊阁书目》,不分卷。半叶十二行,行字不等,每行抄写两种书名,偶有一行抄写一种。卷首丁丙手跋浮签,次过录《四库提要》中《文渊阁书目》提要与朱彝尊(1629—1709)《曝书亭集》中《文渊阁书目》跋。次为杨士奇等所进题本及书目正文,每页标有页码。卷首钤“钱塘丁氏藏书”“八千卷楼藏书印”“钱大昕印”章。正文中“弘”字缺笔,当为乾隆间所抄(递藏者钱大昕卒于嘉庆初)。现藏南京图书馆。八千卷楼为清浙江杭州丁丙(1832—1899)私人藏书楼。丁丙,字嘉鱼,号松生、松成,晚清藏书家。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题《文渊阁书目》,卷首列馆臣所拟目录,次提要,次过录杨士奇等人《文渊阁书目》题本。
钱溥(1408—1488),字原溥,号九峰,华亭(今上海)人。钱溥系统指其节抄《文渊阁书目》、题为《秘阁书目》的相关版本。《秘阁书目》现存版本有中科院藏清抄本、天津图书馆藏清抄本、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以及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民国抄本。
中科院藏清抄本,题《秘阁书目》,不分卷,无版框。半叶十一行,每行抄书种数不定,视书名字数多少,集中于一至五本之间。卷首记“钱溥校,五石斋藏本”,卷首有序文两篇,后者为钱溥自序。经邓之诚(号五石斋)收藏,现藏中科院图书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此本影印。
天图藏清抄本,题《秘阁书目》。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无格。笔者未经眼。
浙图藏清抄本,题《秘阁书目》,不分卷。半叶十行,每行抄两种书名,偶有一行抄写一种,无格。卷首过录钱溥自序一篇,文末过录杨士奇所作《文渊阁书目》题本。
民国抄本,题《秘阁书目》,行款、讹误之处与浙江图书馆藏清抄本完全一致,应是在后者基础上转抄的,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所谓陆九州系统指的是明人陆九州(约1493—约1539)在《大明一统赋补》脚注中附录的一份长篇书目。王重民先生指出:“所载书名当本杨士奇等所编《文渊阁书目》。”陆九州,字一之,号修吉,又号“具区子”。
陆九州书目为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节抄本,无单行本,依附《大明一统赋补》流传。目前存世版本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刻本和明翻刻本,分别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北京国家图书馆。
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中陆九州书目,书名以双行小字记录,每行记书名种数不等。每一部下,大致以书名字数由少到多排列。在刊刻时为节约成本,将书名字数相同者并列,打乱了原书目次序。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明翻嘉靖三十三年刻本中陆九州书目,行款与原刻本基本一致。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明佚名抄本,题《内阁书目》,不分卷。半叶十行,行二十五字,每行记两种书名及卷数,偶有一行一种。四周双边,单黑鱼尾。卷首有“不夜于氏藏书印”“小觞谟馆仙”(以上于昌遂印)等印。该抄本在《内阁书目》后附《古今书目补》。刘仁认为《中国古籍总目》中明抄本题《秘阁书目》正为此本。现藏中国台湾“国家图书馆”,《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据以影印。
清漱六楼抄本,题《内阁书目》,分为上、下两卷。半叶十二行,行字不等,无边框。唯无“新、旧志”,当是传抄中有脱漏或省并。现藏首都图书馆。
以上两种抄本与《文渊阁书目》相比,分类大致相同,类目次序不同。然前者类目与后者上卷类目完全一致,并且具备共同的异文,如“周礼”类写作“三礼”类,因此可归为同一系统。
在万历三十三年张萱等人整理藏书之前,文渊阁藏书与杨士奇时所见已有所不同。现存版本中相对完整保留系统特征的为鲍廷博家塾旧藏本,因而以“塾本系统”命名。该系统包括《磨墨亭丛书》和《读画斋丛书》本。与四库底本系统相比,该系统缺少“农圃、道书、佛书、古今志、旧志、新志”,“性理”与“四书”合并,“姓氏”与“韵书”合并,“医书”从“阴阳”类后移至“类书”类之后。
《济宁李氏磨墨亭丛书》本,题《文渊阁书目》,不分卷。卷首有“李氏藏书”“冬涵阅过”(以上为李毓恒印),“江安傅阮叔考藏善本”(傅增湘印)等印。刘仁认为,该版本基本保留塾本特征。现藏中山大学图书馆。“济宁李氏”指李毓恒(1830—1891),字冬涵,号勉斋,济宁(今山东临清)人。
《读画斋丛书》本,题《文渊阁书目》,二十卷,为刊本。半叶十五行,每行抄两种书名,偶有一行一种。全书按“千字文”分二十橱,对应二十卷。卷首过录四库提要,次分卷目录,时有双行小字做注。《丛书集成》初编中重排《文渊阁书目》是以此为底本。根据卷末鲍廷博跋可知:《读画斋丛书》本是在《四库全书》底本基础上参校了鲍氏家塾旧藏本。据刘仁判断,《读画斋丛书》还参校了秘阁书目。因此,《读画斋丛书》较《磨墨亭丛书》,面貌已发生较大变化。
万历三十三年,张萱、孙能传、秦焜、郭安民等人对公藏书目重新分类,编定为《内阁藏书目录》。
清初述古堂藏抄本,题《内阁书目》,共八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左右双边,单黑鱼尾。此本抄写使用的纸笺上,版心记“内阁书目”及卷数和页数,书耳记“虞山钱遵王述古堂藏书”。天头偶有批注。现藏中国台湾“国家图书馆”。述古堂为清初钱曾(1629—1701)藏书处,在今江苏常熟。钱氏字遵王,号也是翁,常熟人。
清锡恒远斋藏抄本,题《明内阁藏书目录》,共八卷。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四周双边,白口,黑单鱼尾。此本抄写使用的纸笺上,版心记卷数及页数,版心下端记“远斋珍藏”。卷首有总目。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锡恒远斋,为清代锡恒(?—1910)的书斋。
述古堂藏本与锡恒远斋藏本在某些地方存在共同的异文。如圣制部《存心录》二册后提要内,“存三册”抄为“成三册”;“仁孝皇后编又劝善书一册”后多一“不”字;“章圣皇太后诰谕一道”中“皇”抄为“白”。据此可知锡恒远斋本是在述古堂本的基础上转抄而成。
清初毛晋(1599—1659)藏抄本,题《内阁藏书目录》,八卷。黑口,双鱼尾,四周单边。书内钤“子晋”“汲古主人”(以上为毛晋印)印。现藏上海图书馆。笔者未经眼。
清味经书屋抄本,题《内阁藏书目录》,残存后四卷。题签记“内阁藏书目录”,其下小字记“原阙卷一之四”。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小黑口,单黑鱼尾。此本抄写在标记“东武刘燕庭氏校钞”的纸笺上,纸笺版心记卷数及目录,上端书“内阁藏书目录”,下端书“味经书屋鉴藏书籍”。书内钤“东武刘氏味经书屋藏书印”“燕庭”“刘喜海印”“文正曾孙”(以上为刘喜海印)印。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味经书屋为清刘喜海的室名。刘喜海(1793—1853),字燕庭,山东诸城人,清代金石学家。
清唐翰题藏抄本,题《内阁藏书目录》。书签记“明万历三十三年内……编书目缺第八卷”,为清抄本,存一至七卷。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黑鱼尾。此本抄写使用的纸笺上,版心上端书“内阁藏书目录”,版心记卷数及页数。卷首有清唐翰题(1816—1882)以及朱彝尊跋各一篇,次为分卷目录,后为正文。书内钤“海丰吴氏”(吴式芬印)、“徐子晋”等印。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济宁李氏磨墨亭丛书》本,题《内阁藏书目录》,共八卷。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至二十二字,白口,无栏格,无鱼尾。现藏中山大学图书馆。
适园丛书系统指《适园丛书》中所收《内阁藏书目录》及其相关版本。现存可见版本有清迟云楼抄本、《适园丛书》刊本。
清迟云楼抄本,题《内阁藏书目录》,共八卷。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四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黑鱼尾。此本抄写使用的纸笺上,版心记卷数及页数,版心上端书“内阁藏书目录”,版心下端书“迟云楼藏本”。卷首钤“朱嘉誉观”(朱嘉之印)、“菦圃收藏”(张乃熊之印)、“人月双清阁”印。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当代《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版本即用此本。“迟云楼”为丁白室名。丁白(1821—1890),字芮朴,号宝书,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清代藏书家。
民国二年(1913)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题《内阁藏书目录》,为刊本。半叶十一行,每行记书名及卷数一种,时录存缺状况。左右双边,大黑口,双黑鱼尾,版心记“内阁藏书目录卷X”及页数,下端右侧记“适园丛书”。
值得注意的是,《适园丛书》本卷末有张钧衡跋一篇,云“今得人月双清阁、持静斋两钞本,梓以行世,以见明代藏书大略云”,说明《适园丛书》本是以人月双清阁(应即前揭清迟云楼抄本,该抄本有钤“人月双清阁”印)、持静斋两个版本合校而成的。持静斋为清广东丰顺人丁日昌(1823—1882)的室名。丁日昌,字持静,藏书尤丰,校雠尤精,郁氏宜稼堂宋元旧本多归之。考《持静斋书录》云:“内阁书目八卷,旧抄本,曾藏郁氏宜稼堂。”此持静斋本《内阁藏书目录》今未见,当已亡佚。
北京国家图书馆又藏一部王国维(1877—1927)校《适园从书》本。每种书首字右上角多以圆圈批注,天头及版框内时有双行小字与漫堂本《文渊阁书目》对比批注。第八卷末有王国维跋一篇。
据上文知,《续修四库全书》所收《内阁藏书目录》底本为迟云楼抄本,年代较晚。学者在使用该书时,应参考时代稍早的清初述古堂藏抄本、清初毛晋藏抄本等版本。
① ⑩ 刘仁:《〈文渊阁书目〉版本系统考论》,《文献》2019年第4期,第119—133页。
②⑤ 唐宸:《新发现明人书目二种的文献价值》,《文献》2022 年第4 期,第99—111 页。
③ 这说明此清抄本底本或为内府藏《文渊阁书目》之祖本。张升、王建国先生《〈文渊阁书目〉的版本问题》曾据此印误判其为明抄本,实误。
④ 刘仁:《〈秘阁书目〉之〈未收书目〉考论》,《古典文献研究》2014年第2期,第243—253页。
⑥ 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中国古籍总目·史部》(第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923页,记录一部明抄本题《秘阁书目》,现藏台图。
⑦⑨⑫ 刘仁:《〈内阁书目〉考论——以〈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所收本为中心》,《版本目录学研究》2018年第1期,第97—105页。
⑧ 首都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版,第107页。
⑪ 鲍廷博跋云:“右明《文渊阁书目》,恭就钦定《四库全书》中录出,较家塾旧藏本为完善。中惟日字号第三橱缺宋朝文集二百余种,借塾本补全,最为愉快。塾本不分字号,每类以完全残缺三等编次,似当日官本之外,别编以便稽考也。今次第悉遵官本,而以全缺分注于各书之下,其中部帙间有不同,亦详著焉。依元编字号‘天’字起,‘往’字止。分二十卷与官本四卷小异,则以帙小页繁,聊便展阅耳。嘉庆庚申九月朔,歙县鲍廷博识。”
⑬ 书签页破损严重,仅存“明万历三十三年内……书目录缺第八卷”。残损之字笔者依据剩余字形或其他版本增补“阁”“编”二字。
⑭ 卷首第一篇跋中未见表明作者身份的信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著录为清唐翰题跋,或有他证。
⑮ 唐翰题跋中记录该书由“徐子晋上舍所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