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陈 飞 宋伊靖 王 曦[山西大学文学院, 太原 030006]
《文选》,即《昭明文选》,是由南朝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所选作家上起齐梁,下至梁初,涉及赋、诗、骚等近四十种文体。《文选》的内容丰富精美,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唐代文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对《文选》的研究源起萧该。隋末唐初曹宪开辟出纯粹以《文选》为研究对象的“文选学”,唐代李善为《文选》作注,“文选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近代以来,对《文选》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颇丰,学者尤为关注《文选》与科举的关系。《文选》中的齐梁诗对唐代科举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厘清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推进唐代教育、科举和文学的研究。本文以《文选》与唐代科举的关系为切入点,进一步从《文选》对唐代科举的影响浅探齐梁诗风在唐代的接受。
《文选》在唐代的影响极为深广,它与唐代科举的因缘最深。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起初并不试诗赋,《唐会要》载调露二年(680),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奏议加试杂文两首:“先时,进士但试策而已。思立以其庸浅,奏请帖经及试杂文。”①清代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八《进士》中亦云:“以刘思立言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材,乃诏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此进士试诗、赋之始。”②永隆二年(681)唐高宗采纳了刘思立的建议,将考试内容制度化,进士除帖经、试时务策外,试文、诗赋各一篇。此后进士考试考诗赋基本成为定制。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由于与考试内容的渐相吻合以及为适应科举之需的“五臣注”的出现,《文选》在唐代受到极大重视并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在习骈俪、看文体、检事、用典、命题③等方面对举子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方面是《文选》的丰富精美,另一方面是科举教科书的功利导向,唐人对《文选》是极为追慕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中提到李白“先后三拟词选,不如意,悉焚之”④,杜甫《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说:“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⑤《宗武生日》则有诗句:“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⑥白居易更是将《文选》与《诗经》并举⑦,可见《文选》地位之高。这种对《文选》的酷爱之风一直延续到宋初,据宋人《雪浪斋日记》记载:“昔人有言‘《文选》烂,秀才半’,正为《文选》中事多,可作本领尔。”⑧
齐梁文学以其高度的艺术性深刻影响了后世诗文的创作,杜甫便主张对包括齐梁体在内的“清词丽句”采取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的态度,认为庾信诗风“清新老成”,称赞其“凌云健笔意纵横”“暮年诗赋动江关”⑨;李白则尤其标举谢,“一生低首谢宣城”⑩,从中可以看出,齐梁文学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影响非常之大。不过,唐人对齐梁文学的态度是自相矛盾的,“齐梁”“齐梁格”“齐梁体”“齐梁之风”往往毁誉参半地出现在唐人的笔下。既有对六朝美文的肯定,又有对丽而不经的严厉批判。在这里,很有必要来分辨一下《文选》所选齐梁文学作品是唐人所说的种种“齐梁”中的哪一种。《文选》中的齐梁体诗与宫体诗是不同的,它们大多是清绮的,个别是宏丽的,内容也不涉及色情,格调还是雅正的。不难发现,《文选》中的这种齐梁诗是唐人酷爱的,是学习的榜样。而唐人在批判齐梁诗风的丽而不经时其实是以梁陈宫体为榜样的。本文中的“齐梁诗风”所指的正是《文选》标准的那种齐梁诗风。
唐代科举诗是以《文选》的齐梁格为标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子自然争相学习模仿《文选》中的齐梁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齐梁诗风在唐代的延续。
齐梁体在格律上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以至于“齐梁体”在很多时候成为有声病的律诗的代称。清人冯班《钝吟杂录》卷三曰:“沈约、谢、王融创为声病,于时文体不可增减,谓之‘齐梁体’,异乎汉魏晋宋之古体也。虽略避双声叠韵,然文不粘缀,取韵不论双只,首句不破题,平侧亦不相俪。”⑪这是说齐梁体具有失粘失对和本句平仄不调的特点,王运熙《唐人的诗体分类》分析了白居易、李商隐、陆龟蒙和皮日休等人的诗作,同样认为齐梁体:“以上下联失粘、上下句失对为主要特征,也有若干联本句平仄也不调的。”⑫这都是从声律角度鉴定齐梁体: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可以说齐梁体在格律上的特征即失粘失对或有本句平仄不调。
文宗开成二年(837)诏中有“试诗则依齐梁体格”一句,傅璇琮据此断言省试诗的衡量标准即是齐梁体格⑬,但学界始终对此存有争议。根据史料可知,省试诗对格律的要求是日趋严格的,这显然与失粘、失对的齐梁体特征有所违背,沈艳在《唐代试律诗研究》中就此问题对现存189首试律诗作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现存17首盛唐试律诗中存在失粘失对现象的有4首,中唐158首中有22首失粘失对,到了晚唐,14首中仅1首存在该问题,比例由0.235到0.139最后降至0.071⑭,对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在格律方面,随着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齐梁体的影响在逐步降低。
我们不妨选取唐代科举史上对齐梁体在唐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宗开成二年(837)进行分析,该年状元李肱依齐梁体格作省试诗《霓裳羽衣曲诗》: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燕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这首省试诗被王世贞赞为“万不得一”⑮,是按“齐梁体格”要求所作,考官称其“词韵既好”,大概是因为符合了齐梁诗艺术上的明显特征,即语言的工稳流美及结构的紧凑。⑯不同于八句的律诗,该诗结构为五言六韵十二句。首联破题,开元之治时,万国都祝贺大唐的太平盛世。紧扣题目,诗人在开头两句就表达出颂圣的价值倾向;次联承题,梨园里有精彩的戏曲,经常可以看到新的作品。前四句将诗人的颂圣态度书写出来,并且引出了后边对梨园的描写。第三联名颈比,管弦抑扬,霞衣摇曳。第四联名腹比,水亭上的宴会,草坪上的春草,赏心悦目,将梨园宴会的美妙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第五联名后比,即接腹比而写,那样长的时间,那样的繁荣,虽然是已往的事,遗韵犹在,对前面进行补充发挥,并逐渐收束全篇。结尾是合题,起收题作用,谁肯听这遗韵呢,谁能效仿呢,只有圣明的皇上。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对皇上进行热烈的讴歌称颂,言有尽而意无穷。其结构同样体现起承转合:首联为“起”,第二三四联为“承”,第五联为“转”,尾联为“合”。至于该诗格律上全押仄韵,首联平仄不对,中间失粘,则又是上文所说齐梁体声律上的独特之处了。
唐代试律诗具有一定标准且要求举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要求举子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若想在众多的应试者中脱颖而出,选择具有美感又能突显学识广博的用典自是情理之中,朱栋通过对《文苑英华》和《全唐诗》中收录的300题491首唐代试律诗进行考证,发现正文用典的试律诗多达412首,占总数的84%⑰,《文选》由于与唐代科举关联密切,因而无形中成为举子获取典故的最佳选择。蒋防的试律诗《藩臣恋魏阙》中“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一句所选用的典故“剖竹”出典于谢灵运的《过始宁墅》:“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再如“澄鲜”出典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万年枝”出典于谢《直中书省诗》,“首夏犹清和”出自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春色满皇州”和“天际识孤舟”出自谢的《和徐都曹》与《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等。
艺术上的继承还可以从省试诗的命题上进行探讨。《文选》是唐代试律诗诗题的重要来源,朱栋在《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文学风尚》中统计了181例典故类唐代试律诗诗题,其中多达31例是来源于《文选》所收录的六朝文学作品,而齐梁文学又在这些六朝诗人创作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涉及谢诗歌的试律诗试题有十例,为数最多:“日华川上动”“玉绳低建章”“春色满皇州”“风光草际浮”“天际识孤舟”“鸟散馀花落”“宣州试窗中列远岫”“日暖万年枝”和“风动万年枝”;以谢灵运作品为典源文献的试题也较多:“白日丽江皋”“新阳改故阴”“首夏犹清和”“空水共澄鲜”“飞鸿响远音”“落日山照耀”和“原隰荑绿柳”,共7例;此外还有沈约“丹浦非乐战”“秋风生桂枝”2例和王褒“巨鱼纵大壑”1 例。⑱谢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语言富丽精工,描写生动细腻,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⑲,其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的“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⑳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㉑的特征,深刻影响了南朝一代诗风。唐代诗题典源的选取,直接反映了唐代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齐梁体在唐代的延续状况。齐梁文学中清新流丽一派,正为命题者所青睐。唐代在风格题材上对齐梁体的继承也体现在士子参考《文选》中所选诗歌来进行科举应试。如长庆四年,主考官中书舍人李宗阂设立进士试诗题为“震为苍蓑竹”,与《文选》卷一七王褒《洞箫赋》李善注有关,当时士子朱庆余的作品即为风格清绮的咏物写景诗。大和三年(829)九月至大和七年二月,是牛党首领李宗阂、牛僧孺掌权时期,李商隐所作应试诗《桃李无言》即与《文选》李善注相关,亦为浅近纤丽之写景诗。开成四年(839)五月至开成五年五月,牛党成员杨嗣复、李珏掌握朝政,开成五年(840)前后的进士试诗题为“春雨如膏”,与《文选》卷三六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其五《赋膏雨而怀宾》有关。由此可见,进士应试之作主要是模仿南朝诗歌,咏物写景,风格清绮。同时齐梁诗人的作品中大量描写山水风景,清新秀丽、意境新颖、富于情致,唐人继承齐梁文学的风格显示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的特点。大历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山水诗,这一方面是由于诗人理想失落,寄情山水,另一方面也与科举命题有关。在元和初至大和末这三十年间,与《文选》相关试诗中,写景咏物诗占绝大多数,举子用轻绮的笔触、精工的对仗,赋写题中所涉之景或物,是唐代士子模仿齐梁体格的代表。
除了山水题材,颂圣题材也鲜明地体现了齐梁诗风对唐代士子的影响。《文选》选诗334首,分23类,其中就有不少颂圣诗,如谢的《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南朝梁丘迟的《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诘旦阊阖开,驰道闻凤吹。轻荑承玉辇,细草藉龙骑……参差别念举,肃穆恩波被”,沈约的《侍宴乐游苑饯吕僧珍应诏诗》“我皇秉至德,忘己用尧心”等。《文选》作为唐代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举子在其影响下,同样创作了很多歌功颂德的颂圣之作。如张嗣初的《赋得白云起封中》:“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浮辉弥皎洁,流影更冲融。自叶尧年美,谁言汉日同。金泥光乍掩,检玉气俄通。犹愿非烟瑞,亭亭不散空。”题目已有歌功颂德的表示,诗歌内容又进一步通过描写封中出白云的过程及场面,借助“尧年”“汉日”这种历史上的盛世,歌颂了皇帝的圣德和盛世太平。又如张叔良的《长至日上公献寿》:“凤阙晴钟度,鸡人晓漏长。九重初启钥,三事正称觞。日至龙颜近,天旋圣历昌。休光连雪净,瑞气杂炉香。化被君臣洽,恩沾士庶康。不因稽旧典,谁得纪朝章?”第三四联写皇帝驾临,天地间充满祥光瑞气。第五联赞美君王的治国功劳,在天子的教化下,臣民皆受其恩德。末联用反问,写出了对当时盛世的赞颂。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文选》对唐代科举的影响之深,同时反映出齐梁诗风在唐代的接受。在唐代,随着近体律声律的日趋谨严,“失粘失对,本句平仄不调”的齐梁体在试律诗格律上的表现逐步减少,但总体上仍凭借《文选》在唐代科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始终影响着唐代士子与文人的创作。一方面,《文选》收录的齐梁诗歌是唐代试律诗诗题的重要来源,直接反映出唐代文学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士子参考《文选》进行创作,受齐梁诗风影响,在题材方面主要赋写山水、歌功颂德,在风格上追求清绮,同时选取齐梁诗人作品以用典。中晚唐由于特殊时代背景下文人心态转变、文学自身发展创新需要和统治者的推崇,齐梁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的创作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齐梁体格律上的特征。开成二年(837)省试诗以“依齐梁体格”为评判标准,李肱创作的《霓裳羽衣曲诗》得到统治者赞赏,其语言工稳流美,结构紧凑,符合齐梁体艺术上的特征。总的来说,萧统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收录的风格清绮的齐梁诗,对唐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文选》作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对唐代的士子、唐代的科举甚至唐代的文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齐梁体也在唐代一度得以延续并且继续向前发展。
① 〔宋〕王溥:《唐会要·贡举·进士》卷七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3页
②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八《进士》,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583页。
③ 姜维公:《唐代科举与〈选〉学的兴盛》,《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39页。(进士科作为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世人的重视。进士科应试要考诗赋,场外又盛行行卷之风,而《文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应进士科举子们人手一册的范本。同时还因为它具备了举子们所需要的“习骈俪”“看文体”“检事”等功用,倍受青睐。”
④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页。
⑤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二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32页。
⑥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三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35页。
⑦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三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32页。(白居易《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报我之章何璀璨,累累四贯骊龙珠。《毛诗》三百篇后得,《文选》六十卷中无。”)
⑧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⑨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二二七,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52页。
⑩ 〔清〕王士祯:《渔洋精华录集释》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7页。
⑪ 〔清〕冯班著,何焯评:《钝吟杂录》,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8页。
⑫ 王运熙:《唐人的诗体分类》,《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第157页。
⑬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09页。(唐代统治者衡量省题诗的标准是什么呢?说来很有意思,其标准乃是齐梁体格。)
⑭ 沈艳:《唐代试律诗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⑮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5页。
⑰ 朱栋:《唐代试律诗用典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版,第28页。
⑱ 朱栋:《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文学风尚》,《理论界》2015年第7期,第108-112页。
⑲〔梁〕钟嵘,曹旭集注:《诗品集注》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0页。
⑳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61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