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吴礼明
摘 要:本文运用“互见法”,对《鸿门宴》所涉诸多历史传记文本中的隐性情节进行了梳理,求证与修补了有关情节与人物形象。又对传记文本前后相关部分尤其是巨鹿之战以来的作战特点进行梳理,揭示项羽鸿门宴前如何做足武备功课,以“不战”而求取利益的最大化。借此两点梳理,希望阅读避免过于依赖个体经验和前见以及孤立地就字面说事所致的片面性。
关键词:《鸿门宴》 项羽 刘邦 互见法 作战特点 隐性情节
《鸿门宴》情节梳理所呈现的问题
《项羽本纪》是司马迁《史记》中的经典篇目之一,它成功传述了项羽这位有着复杂性格、充满传奇色彩的旷世英豪,迅速崛起、所向披靡又忽焉而亡的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其崛起令人称奇,所向披靡令人称羡,其败亡及悲剧则又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鸿门宴》故事过程波澜起伏,情节饶有趣味,而各色人物又绘声绘色,类似后世的小说,极富张力,令人追想不已。
当进驻鸿门的项羽,通过曹无伤的告密而获知刘邦的打算后,大怒而下达攻击令,刘项之间的气氛骤然紧张,一时战云密布。但当夜项伯私见张良,再由张良引荐给刘邦,让刘邦获得陈情与求情等机会,又顿然使眼前的困局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救。而次日刘邦如期赶赴鸿门拜见项羽,严肃认错并小心陪侍,让项羽态度缓解,还挽留其吃饭,可以想见攻击令已然取消。待到读者以为没有多少看点,宴会上却烽烟再起,先是范增举玦示意项羽杀刘而不获允,继而再召项庄助兴舞剑以行刺沛公,只是得项伯的翼护而不成遂。在危急关头,张良不得不找来樊哙,一番陈情,使项羽开了金口,让宴席间获得暂时的平静。
然而此后宴会貌似波澜不惊,仍然暗生险象,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可想而知,宴会中的刘邦何等不自在,且还要担着有任何意外发生的心。最后,佯装酒醉如厕并“成功”潜逃,虽极为狼狈,也算是摆脱了一劫。而作为整个事件的余绪,一是范增撞破张良所献玉斗,演了一把愤怒,并公言放走刘邦的后果,为项羽后面“洗劫咸阳”和“戏水分封”等大戏做了小预设。二是“死里逃生”的刘邦回到营帐,立即问斩告密者曹无伤,为后来埋下了一个祸根。
然而,以上关于鸿门宴包括项羽、刘邦等在内的各色人等的叙述并非完整。事实上,这种解读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读者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带着自己的“前见”,对上述相关情节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读。比如,也可以说:
当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珍宝尽有之”时而“大怒”,发誓要“击破沛公军”,但项伯“胳膊肘往外拐”的进言又让他打消了念头,可见其莽撞冲动及幼稚的个性。“鸿门宴”上,刘邦谢罪,是委曲求全,迷惑项羽,目的是缓解矛盾,保存实力,居然得遂,可见项羽还是年轻了。范增举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又让项庄舞剑借机以刺杀刘邦,是政治家的老谋深算,可项羽“妇人之仁”,将此大好时机丧失掉,居然允许项伯“以身翼蔽”沛公。而樊哙闯帐,指责项羽,更是让后者觉得理亏。出身贵族而又缺乏政治经验的项羽唯恐担当“不义”罪名,损伤其“威信”,而不用范增之计,以致错失良机,放虎归山,铸成大错。他自己也因此由主动变被动,并最终走向失败。a
上述解读,注意梳理相关文本,所言似乎也非常“在理”,但是,所归纳出的项羽形象——年轻、冲动、幼稚、妇人之仁、傲慢、缺乏政治经验、坐失良机等性格和行为特点一一尽显——还是令人错愕不已。项羽居然是此等俗滥的货色?应当说,项羽在后世读者眼里的形象与传记原作者司马迁所做的描述之间有极大的差异。试想,如此低智的项羽,怎能够率军将强大的秦王朝主力军消灭殆尽呢?而今日,甚至有人还将项羽塑造成“反智”的形象,实在是离谱。其实,史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b颇暴露了问题之所在。项羽不是缺乏智慧,而是太过迷恋自己的智商,也过分崇仰自己的武力,并太看重由他所建立的功业。
“互见法”下所呈现的有关隐性情节
再回到鸿门宴情节的梳理及对项羽、刘邦等人物的理解。
受限于《史记》庞大的体系和复杂的人物介绍,每一个相关事件的叙事不可能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因而为凸显每一个传主的精神风貌和所独具的行为特性,面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或者不同时段,司马迁的叙述都不可能平板一块。因而在阅读史传文本时,读者一定要考虑到史书作者的构思和用意,并兼顾到这一特殊的历史文本特性。假如在阅读时孤立地仅就字面说情节,仅就单篇分析人物与事理,显然失之于粗疏。
不过关于《史记》文本的阅读,前人已经做了重要的梳理和提示,一般要运用“互见(现)法”。所谓互见法,靳德俊先生在《史记释例》中将其概括为:“一事所系数人,一人有关数事,若为详载,则繁复不堪,详此略彼,则互文相足尚焉。”而最早论及《史记》“互见法”的为唐代刘知几,他在《史通》中说:“《史记》者……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有时,又如苏洵所言:“本传晦之,他传发之。”(《嘉祐集·史论下》)当然,对于所谓“显性互见”,自然由作者注明而显而易见,但对于所谓“隐性互见”,即同一事件或人物的有关内容分别在两处或多处互见,则由于作者不明确标示,而较易为人所忽视。c为求得阅读的完整性,需重视“隐、显互见”,尤其是“隐性互见”的发掘。
比如“显性互见”,关于沛公“籍吏民,封府库”并“还军霸上”,与“遣将守关”的做法,在《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都有出现,则显示了刘邦在即将遭遇滅顶之灾的特定情境下对项伯所言,并非完全出于欺骗。实际上这两种做法,出于两种考虑:刘邦忌惮于项羽等诸侯的力量,所以“还军霸上”并缓称王;而一俟守卫函谷关而诸侯莫奈他何,则会正式称王关中。
至于刘项冲突的有关事件之“隐性互见”,如果将《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留侯世家》和《樊郦滕灌列传》等相关性较为密切的传记文本集中起来阅读,便不难发现。比如,《史记·高祖本纪》说:“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在《项羽本纪》里,虽然相关情节交代得非常详细,但是“因以文谕项羽”这一关键性一笔却无有涉及,于是给人一种假象,似乎项伯很弱智,而项羽也很低智,狡猾的刘邦欺骗、糊弄一下竟得逞了。至于这个类似于“保证书”的“文”,究竟说了什么,虽然不可详知,但肯定关乎刘邦和整个西路军的身家性命。“黑云压城城欲摧”,高压下的刘邦一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甚至是牺牲性割舍,才获得一时的和平。
又如,在《项羽本纪》中只是一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云云,而在《樊郦滕灌列传》里,则有更为详细的陈述:“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这一信息所示,一则说明刘邦还不敢直接面见项羽,而是通过项伯做中搭桥才得以实现的。正因如此,后面宴会的安排,显然是项羽看在项伯的情面之所致。再则说明,项羽头天所发布“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命令仍然没有撤销,并且已经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虽然昨夜已决定不打击刘邦。项羽绝非一介蛮夫,他深懂策略和手段。项羽的“中酒”,固然可以理解为在“鸿门宴”上喝了不少;但如果理解为是在早晨与备战的将士同饮而酣,似乎更为恰当而传神。如果是后者,则说明项羽对刘邦狡猾、无赖的性情了如指掌,并不抱持何种侥幸。保持高压之势,一旦刘邦不能兑现其所做的保证,是一定要予以痛击的。所以可以想见,刘邦来到鸿门肯定惊恐异常,除了向项羽赔罪,答应所有妥协条款外,还要倍加小心以陪侍项羽,以免惹来不测祸端。而《鸿门宴》里确有一处——(刘邦)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会其怒,不敢献”,可谓当时刘邦极为紧张恐惧的明证;也说明见到久违的刘邦,项羽根本就没给什么好脸色。
此外,在《高祖本纪》里,还有这样的记述:“(汉元年)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这段文字看似与前面鸿门宴等情节不甚关联,但细思一番,就会发现,项羽的“戏下分封”天下诸侯,还有一项内容是涉及裁军,或者至少,针对刘邦,是采取了大裁军,使其十万人马锐减至区区三万。如此,强有力地削弱刘邦的力量于无形。而这,也差不多是显示于鸿门宴前夜刘邦亲自所书的那份“保证书”上的。后世读者不知就里,以为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便是“放虎归山”云云,其实不过是无根据的想象而已。
事实上,项羽对于刘邦,绝对没有姑息和因所谓“妇人之仁”而失去消灭时机,《樊郦滕灌列传》里讲得明白:“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何谓“遂已”?对于项羽来说,该得的都得了,心愿已满足,还需要取刘邦的性命吗?
此外,《项羽本纪》还说:“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这又是一处对刘邦采取万无一失的严密防范的证据。刘邦如果不是因为在汉中南郑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革,并借了广大战士东归的心理以及关外齐赵等地的田荣、陈余等集结叛乱使项羽无暇西顾,要想翻身,可能只是天方夜谭。甚至,“劳苦而功高如此”的刘邦,居然靠着走后门的暗箱操作,通过中间人才向项羽求得多一点的地盘,令人感慨。《留侯世家》里说:“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可以说,项羽限制刘邦的手段,可谓详备矣。
以上大量隐性互文,几乎都没有在《鸿门宴》文本中出现,都显示了一种背后运作的力量,也显示了项羽绝非幼弱、无能之辈。对刘邦的狠招出牌,项羽自鸿门宴前一日始,绝对招招见杀、招招致命,虽不至于取其性命,但严密防范可谓无有遗漏。而“鸿门宴”这一节,拥有强大实力,掌握完全情报,并经缜密谋划,项羽无疑稳操胜券,志在必得,而其所赚,实在是盆满钵翻。至于刘邦,因忙于关中乱局,对于项羽兵临城下居然浑然不知,现在暂借攀附项伯的大树得以雨不湿衣,但一旦风雷骤起,可能无可奈何,只得仰人鼻息。
由此可知,面对《鸿门宴》这样的历史文本,如果只照字面梳理,而不涉及相关文本信息,所谓分析的过程与所得结论,自然难免偏颇而不知。为纠此偏,很有必要通过“互见法”以求证与修补有关情节与人物形象。
“鸿门宴”前后有关战争背景的综理
当然,对于《鸿门宴》的理解,除使用“互见法”外,还有必要对传记文本前后相关部分再做简要的回顾。某些关键环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比如项羽巨鹿之战以来作战的特点,也可以解开《鸿门宴》不少纠结的问题。
巨鹿之战是闪击战,如猛豹出击,迅速、凶狠而猛烈。前期是“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而一旦战事利好传来,项羽即破釜沉舟,“悉引兵渡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殺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司马迁还特地将战场厮杀的情形做了精彩描述:“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可以说,包围分割,如绞肉机一般,而战场的形势突飞猛进,势如破竹,将强大而不可一世的秦军北方精锐尽皆剿灭,展示了令人恐怖的战斗力。
但在巨鹿之战之后,项羽则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极有耐心地采取合围之势,将一个从关中一路打出的接连击败陈胜部属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联军并击杀楚军统帅项梁的智勇超群的章邯包围起来,迫使其接受盟约。而当章邯不死心,仍没有缔结和约时,深懂策略与局势的项羽,则使出狠猛之招,“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硬是武胁章邯在“洹水南殷虚上”签订了盟约。
总之,项羽的战法,或行动如闪电,或圈行如布网,总根据具体战局的变化而变化。或善于造势,“雷动风举”,然后“以轻疾制敌者也”。(《汉书·艺文志序》)这是需要高超的智谋、极大的耐心和对局势超强的掌控力的。
对于此次鸿门宴前后与刘邦的较量,项羽显然也是做足了武备的“功课”。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中,快到函谷关,先是闪电般在一夜之间,将秦朝降卒二十万坑杀于新安,客观上,再一次以极其血腥残暴的手段展示了强大的战力,也给所有对手以莫大的震恐。可惜当时先期到达关中的刘邦,忙于关内乱局而竟一无所知。接着,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在攻进函谷关之后,又用一个月时间,“十二月中,遂至戏”,缓慢推进到戏水并驻扎在鸿门,对刘邦施以外围高压,从而导致刘邦手下驻扎在戏水的大将左司马曹无伤临阵“输诚”,项羽由此掌握了刘邦在关中前期和当前的大部分秘密。而此时,神乎其神的范增,也搜集到刘邦大量的最新情报。可以说,刘邦几乎在项羽的掌握之中。现在,时机已然成熟,项羽遂果断、坚决地下了作战的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以看出,当项羽决定给刘邦以毁灭一击时,其实稳操胜券;反观刘邦,灭顶之灾前却浑然不觉。也由此可知,项羽用兵,神鬼难测。
这就是项羽,他总是那么张弛有度,总是那么饱富智慧。这就是鸿门宴的大背景。
不过,对于项羽来说,军事手段固然容易解决问题,但他也知道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则更为优裕(当然后者也需以前者做后盾)。诚如《孙子兵法·谋攻》所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给猝不及防的刘邦以毁灭性打击固然不成问题,以“不战”而求取利益的最大化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故而就在项羽刚下达攻打刘邦的命令之后,即出现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的怪事,是偶然还是有意,两千多年后虽然一直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如果是前者,它恰恰无心插柳,而做成了一个绝妙的“不战而屈人”的范本。
当然,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眼下都还同属于一个共同的反秦义军阵营,尚不属于敌我之间。刘项之间,无非“权”与“利”的争夺。在这个意义上说,项羽并非要有意谋害于刘邦。对于已消灭了几十万秦军主力的项羽来说,本来可以不告知即开打,不通知而突然闪击,哪里还有项伯夜通消息而让刘邦有存活的余地呢?而此次,项羽要达成的,恐怕是巨鹿之战以来争夺领导权与分配权的继续。
本来头一夜,项伯将刘邦的保证及所含谈判条件,都已报告项羽,也获得许可;而刘邦次日赶来鸿门道歉,无非落实一下。而从项羽这边看,这大戏还要演一遍给诸侯们看看,以达到完全统御所有诸侯的目的。读者一定要注意,巨鹿之战结束后,有一个细节,项羽以威猛让诸侯们“心悦诚服”,而后者“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于是“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这中间,一定有威压、胁迫的存在。此后,年轻的项羽又一路降伏了章邯等非等闲之辈。现在,唯独昔日同袍、年龄为叔辈的刘邦还没有臣服,仍然在装聋作哑,玩弄左右两手,于是项羽便静观其变,但要刘邦偿付的代价却与日俱增了。而项羽在巨鹿之战后慢慢包围章邯的所作所为,其实在这鸿门宴的前前后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如何让刘邦恐惧、臣服,收拾好这最后一块权力拼图,应该是项羽亟待解决的。况且,秦朝已亡,新的天下格局如何设置,都是摆在项羽前面的难题。但他清楚刘邦的问题必须解决,且必须妥善解决,才使损失最小化而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捆绑并挟持诸侯,达成后面“霸有”并“共享”天下的局面。
再回看《鸿门宴》的整个情节及细节,不难发现,刘邦阵营最为慌乱,也最为忙乱。刘邦始于无知,终于乱杀,中间经历得知项羽攻打后的手足无措,继而对项伯的逢迎攀附,次日赶赴鸿门的认罪道歉和宴会上的胆战心惊以及落荒潜逃种种难堪的情形。其求生的欲望、社交的手段和无赖自保的伎俩全部获得展示,其初始时的心惊肉跳,参宴时的小心翼翼和战战兢兢及如厕后的心有余悸,以及回到霸上的惊魂未定等,都历历在目。反观项羽及其阵营,有谋有划,按部就班,真真假假,充满了神秘和诡谲。并且,施计使招,如毒蛇缠绕,步步缩围,愈缠愈紧,不动声色地将刘邦箍紧,又不断使之低矮化和边缘化,最终达成其收益的最大化——“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此外,当然还占有面积最大最好的西楚九郡。
可以说,在反秦战争结束乃至戏水分封,项羽始终冷静地把握局势,处置问题并未不当。
至于“鸿门宴”在《项羽本纪》和整个《史记》中的位置,则需要重新考虑。
毋庸置疑,《鸿门宴》是《史记》之中非常精彩的片断。一方面,它是刘邦、项羽自怀王心重新部署北伐救赵和西征关中以来,两大力量首度会合的表征;另一方面,双方并无会合的喜悦与狂欢,相反,是防范、排斥、局部规模冲突d、冷压力与冷对抗e等在内的一个不断渗透和较力的结果。“鸿门宴”的出现,也预示着斗争形势已由过去以怀王为中心联合力量共同反秦,转变成联合力量内部为争夺实际领导权与瓜分反秦胜利果实而展开的激烈较量。
无疑,“鸿门宴”一场,是项羽完成自己“霸有天下”最为精彩的一笔,是他直达人生辉煌顶点的最为精妙的一招。而从刘邦一方来说,可谓人生最为黯淡和绝望的低谷时刻。过了鸿门宴的项羽,兵锋直指咸阳,烧杀抢掠,并象征性地演绎了一回联合反力亲手灭秦的把戏,同时撇开共主怀王心,僭越性地实施了本由共主怀王主持并实施的戏亭分封与戏水裁军,从而完成了战后权力范围与势力范围的重新布置。最后,将最为丰厚的实利以“锦衣昼行”的炫耀方式带回彭城。而对于刘邦来说,这一次在与项羽的“隔空对话”f中一败涂地,不仅已经到手的反秦成果化为泡影,就是自身的实力也被严重削弱而大大缩水g,虽然也受封为王,但待遇如同流放,屈辱饮恨一路,將士离散一路,低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受封地南郑。假如不是萧何在关键时刻追贤举能,挽回颓势,并顺全体将士急欲东归的态势,刘邦的失败与消亡几乎成定局。项羽实在用不着如一些人所猴急的那样,在鸿门宴上将刘邦击杀。刘邦柳暗花明,迎来新机遇,并在屡屡失败后终转败为胜,全赖于全局形势出现的难以预料的渐变和骤变。
有学人说,鸿门宴“标志着秦末起义军两大首领刘邦和项羽由联合破秦到互争天下的转折点”h。应当说,此论尚不够精准。事实上,鸿门宴前后的项羽与刘邦之间,根本构不成一个强劲的较量,而在一月的隔空对峙中,刘邦还没有动作即已经主动缴械。至于刘邦欲与项羽“互争天下”的标志性事件,还要等到刘邦登台拜将,选拔“兴汉三杰”的结构性改革即“南郑革新”完成之后。而这,已经是项羽南征北战,正被齐赵地区的田氏政权搅扰得心烦意乱之时。
《鸿门宴》文本相关细节的再梳理
以上是从两个方面对《鸿门宴》的有关情节与人物所做的求证与修补。相信读者已对相关文本有了较深的认知。现在再梳理鸿门宴的相关情节,可能这一历史文本的眉目便更为清晰些。
其一,两种“情报”。本来,“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已经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现在,再听曹无伤告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更是怒火中烧,于是下令要进行毁灭性打击。当然,做此决定,还有战略战术上的考量。从情报学角度看,项羽已看清刘邦阵营有裂痕,并非浑铁一块。在戏水的曹无伤,居然不清楚刘邦近期的情况(近期情况在“范增说项羽”里),显示了刘邦阵营的混乱和松散。同时,范增的“煽风点火”(“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等),无疑又让项羽冷峻地看到刘邦防御性措施的两面性:一是巧妙地掩盖了自身争夺天下的野心,二是显示对项羽的“怵惕”。正是这后一点,可能让项羽看到了军事之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恰巧当天晚上就出现项伯夜探张良的“怪事”,尽管有严违军纪之嫌,但无巧不成书,反而成就了谈判席上解决问题的千古美事。
其二,项羽“泄密”。有人说项羽没心计,傻青年一个,看看刘邦多老辣,一见面便叙旧,便讲团结,得体又圆滑。而实际上,项羽貌似出卖曹无伤这一招很是毒辣,既显示他讲旧情,又公开揭露刘邦之丑,所谓卖了人情又打了对方:跑来告密的是你刘邦麾下之人,让我们之间闹误会的是你自己人。说白了,一箭双雕,既让刘邦臣服又要他自残。不要小瞧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招,有如石破天惊,料想当时会谈场面上刘邦是何等震惊、羞愧和尴尬。而饱受项羽之辱、丧失理智的刘邦,待逃回军营,果然不问青红皂白就将曹无伤拿办斩杀。当然,遭受惩处的肯定又绝非仅仅左司马大人一人,足见项羽手段的残忍而高明。再后来,内部分裂的刘邦阵营,去封地南郑何以只有三成人马愿意随行(虽经项羽最终认定),多少也说明是不冷静的冒杀,无异于自毁长城,实在是一个昏招败举。
其三,项羽式“羞辱”。鸿门宴上,无论是排座次还是范增举玦以及项庄舞剑与项伯翼蔽,项羽似乎是在告诉刘邦:“别玩什么兄弟情以及昔日战友情,现在谁都恨你、想杀你,是我还有叔父可怜你,清醒吧!”整个鸿门宴,对于刘邦来说应该如坐针毡,何曾想留下来宴享,更何曾想久待以受辱呢?何况项门凶险,恶涛翻涌,自己已被剥蚀得所剩无几,再待下去怕又不知要生出多少祸事,所以宴会尚未结束,刘邦便急匆匆、极为狼狈地从厕所“潜逃”。说是潜逃,不过是项羽故意放逃的再度羞辱而已。因为这中间,总是猴急得要杀掉刘邦的范增居然没有再借良机去寻杀,却见项羽慢悠悠地派陈平出来问询刘邦如厕情况,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但后世一些读者“事后诸葛亮”式地说,放走了刘邦是项羽在政治上幼稚得近乎无知的表现。在他们看来,项羽似乎只知道显高傲,摆架子,满足于别人在他眼前低三下四,而完全不知对手刘邦的危险,究竟是谁的认知有误呢?
其四,樊哙“闯帐”。除了本能反应(“按剑而跽”)外,对项羽来说,樊哙莽撞闯帐,且“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根本算不了什么。而项羽的处理方式颇出人意料,樊氏此举不仅没遭斥责甚至惩罚,反而在三次赏赐中被销了声。于是一时骚动的局面,很快获得平静,显示了经历过大场面、大气势的项羽的泰然自若与安闲气定。至于其间樊哙“借题发挥”(“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以待大王来。……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实不过是面对诸侯们所做的娇嗔式臣服与谏诤而已。而这,恰恰是项羽所需要的。
a廖智勇:《淺谈项羽的悲剧及其现代启示》,《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稍做改动。
b本文所引原文,除极少数例外,皆引自《史记·项羽本纪》等相关文本。
c“互见法”援引,及显、隐互见之分,引自杨丁友:《〈史记〉“互见法”再探》,《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d前期有“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而此时,项羽率军赶到函谷关,没有通报、招呼,随即命令大将英布等强行攻关。
e项羽用月余时间从函谷关推进到戏水,正是他施以高压手段,终使刘邦内部出现裂痕,遂有左司马曹无伤先行告密之事发生。
f从项羽攻破函谷关到鸿门宴之前月余时间内,刘邦、项羽并无照面,也没有通报与积极接触。
g拥有十余万军队的刘邦,在戏水裁军之后,只被允许随带三万人同赴受封地南郑。
h引自赖汉屏《鸿门宴》鉴赏,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